1998年率团访问台湾见闻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门领导景宪法局长,要他与国务院对台办联系一下落实的可能性。
  不几天,景局长告诉我,对台办已经了解台湾新闻媒体近日发出了两份邀请函,除“中央社”邀请我率《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台外,台湾联合报社也发出邀请新华社高秋福副社长率新华社新闻代表团访台。对台办正在对这两个新闻代表团的访台时间进行安排。当时,两岸关系经过1995年李登辉访美以来的折腾波动,正在趋向稳定。1998年7月中旬国务院科技部朱丽兰部长以海峡两岸科技交流中心顾问身份,率领祖国大陆近百位科技专家、学者、产业界人士应邀赴台访问,同时举行“两岸科技成果交流研讨会”。这是两岸科技交流10年来,参加人数最多、规模最大、层次最高的一个活动,标志着两岸科技交流与合作达到新的水平,推动两岸经贸合作、科技、文化等方面的交流和人员往来继续向前发展。
  8月5日,台湾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大陆工作会主任张荣恭先生,到人民日报社登门会见我。张荣恭先生在台湾新闻界工作20多年,曾任“中央社”大陆部负责人和“中央社”副总编辑等职,1998年2月到大陆工作会任职后,仍担任“中央社”顾问。这次,他是来京参加台湾研究会和全国台联举办的“两岸关系研讨会”,特地前来会见我。陪同他来报社访问的有台湾大陆问题研究所陈家芳先生和国务院对台办王宪处长。
  我先向他介绍了党的十五大以来的国内形势,以及两岸关系的发展新趋势,并询问台湾方面的情况及他对目前两岸关系的看法。张荣恭先生认为,两岸关系虽有摩擦,但一直在前进。两岸关系应和平互动,互动情况良好,在台湾讲统一就站得住脚。他还坦率地说,台湾不想一国两制,究竟以何种形式统一,才能满足民众的需求,要双方共同努力去探讨,这是个很长远的问题。他强调两岸要在自由、民主、均富的基础上统一,台湾民众才能接受。他还介绍了台湾选举情况、民主进程,说“中央社”已经实现民营化。最后,他透露,我这次被邀访台,是他积极促进、操作的。
  新闻界要做“春江鸭”
  我们代表团于10月27日至11月5日参访台湾,10个日日夜夜,从台北、基隆,沿西线而行,由北而南,参访了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台南、高雄,直至最南端的鹅銮鼻,足迹遍及台岛13个县市。出生浙江而祖籍闽南的我,在台湾乡音乡情的环绕中,似乎被“回乡”的感觉拥抱着、感染着。代表团参观访问了证券交易所、银行、科技园区、水产养殖、农业栽培以及塑料、钢铁、航空等企业。所到之处,发现台湾各界民众对加强两岸经济交流与合作的愿望强烈,呼声很高。我们代表团此行的最深感受,就是台岛上下对改善两岸关系抱有迫切的希望,尤以新闻媒体之表现最为直观。
  我们一行抵台第二天,就发生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袁斌劫机事件。台湾主要媒体报道客观、冷静,台湾舆论对袁斌的劫机行为亦认同是犯罪。这表明台湾媒体近年来对两岸报道的反思和探索有所进步。
  通过与台湾“中央通讯社”、《联合报》《中国时报》《中央日报》等新闻媒体进行交流,我们感到台湾媒体对汪辜会晤后两岸关系改善反应积极,台湾比较负责任的新闻从业人员也在思考,新闻媒体怎样才能在改善而不是恶化两岸关系中进一步发挥舆论作用。
  台湾《中国时报》社长黄肇松谈到,在有关大陆的突发事件报道上过于偏激和政治化容易误导台湾舆论,应争取多反映大陆主流价值的东西。他建议两岸新闻媒体注意跳脱传统的报道框架,寻找新的报道领域。《联合报》副董事长刘昌平提出,要客观正派看待两岸问题,要提高派驻大陆记者的素质,要多开一些两岸沟通的渠道,而且两岸媒体应走在前面。他说,媒体能够顺利交流,对其他各方面交流可以产生正面效应。
  我对岛内同行严肃认真的思索和尝试表示赞赏,深感扩大两岸民间交流应以新闻界为“龙头”,古诗云“春江水暖鸭先知”。就像江水中最先感知春来水暖的鸭群,新闻界最能敏感察觉到两岸互动。所以在两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诸多交流的同时,进一步加强新闻界的交流,可以有利于两岸互相了解沟通,资讯共享,两岸正式互派常驻记者,此其时矣,希望两岸新闻界都来做“春江鸭”。
  台湾工商业者对投资大陆的前景也一致看好,对两岸经济合作抱有信心。台塑关系企业总管理处副总经理杨兆麟希望今后继续在大陆发展实业。台塑当时在大陆总投资已有18亿元人民币,在南通、广州、东莞、芜湖等地均有工厂。台湾工业总会理事长高清愿亦对台湾几个大企业投资大陆仍须台当局专案审批感到不理解,称尽快检讨“戒急用忍”是台湾工商界的心声。在台湾中华航空公司,他们得知该公司已经同大陆十几家航空公司签约进行清账业务。华航到2003年前计划新增8架波音737-800型飞机,主要目的是为两岸直航做准备。
  两岸三通是台湾也是大陆民众最实际的需求,通邮、通商事实上已经实现了。看来,经过两岸当局和民众的共同努力,实现通航也不会太遥远了。
  余纪忠激起
  老夫聊发少年狂的情怀
  值得一写的是,10月30日下午我们代表团访问台湾中国时报社时那一幕情景和感怀。那天时报同仁们盛情炙人,晚宴上双方都开怀畅饮,喝掉好几瓶“金门特高”。晚宴后黄肇松社长陪同我们参观报社,我们在夜班编辑部的一张大办公桌前停了下来。黄社长介绍说,这是中国时报集团董事长余纪忠老先生的办公桌。我当场惊讶地问,他老人家已88岁高龄,晚上还来值夜班吗?黄社长点头肯定说,他一般晚上9时半来这里看当天要闻和审改社论。他一直主持报社社论委员会,定期确定社论选题,并审定社论,有时还亲自执笔起草涉及两岸关系的重要社论。听了介绍,我伫立余老先生值夜班的办公桌前,沉思良久,心潮澎湃。   这才真正是老报人的品格,是把生命与事业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报坛耆宿的敬业精神。我想到下午与他单独交谈的一个多小时里,他对两岸局势的清晰分析,主张两岸统一的坚定立场,以及如何实现两岸统一的缜密而独立的见解,令我叹服。谈到兴起,他竟拉着我的手离开报社办公室,带我到他家的大书房,亲切而坦诚地向我出示了1995年台海两岸局势紧张时,他与新加坡总理李光耀互相交换信函、商议对策的亲笔函件,还向我讲述了连战当时到他书房交换意见的情况。他说了一段老报人的心声:“如果报纸都成为缄口金人,国无诤臣,官无诤友,民无诤言,那我们将不得不为国事前途致其慨叹了。”
  我一瞥他的书房,墙上挂着名家书赠的一副对联:“高论明秋水,贞心比古松。”我与余老先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有过交往。1992年他曾派手下两位得力干将来上海与当时主政上海解放日报社的我商谈合作办刊事宜。双方曾很快合作出版了一期取名为《太平洋经济评论》的月刊试刊号,获得各方好评。若不是1993年4月我上调人民日报社,也许合作成功有望。因此,这次我们相见,分外亲切、坦诚交谈,也就很自然了。
  尽管如此,我绝对没有想到,他老人家如此高龄还能坚持上夜班,主笔政。因此,那天参观中国时报社夜班编辑部见到他的大办公桌时,对我的震撼是可以想见的。我脑海里很快闪现着:大陆有哪位报业集团的社长还上夜班主笔政?大陆全国知名的报纸哪还有年过八十的老总仍在为国家与新闻传媒的大政操劳?我知道,在台湾出了《中国时报》余纪忠,还有一位《联合报》王惕吾,都是倾注毕生之心血,打造了台湾最大的新闻媒体业,而且走向世界,影响了全球华人世界。两人都跻身于国民党中常委,成为台湾报界与政界举足轻重的名流。只可惜,在我访台的1998年,王老先生已经仙逝,因此造访联合报社时,我们已无缘相见。
  访台的翌年,我届六十岁,原本无心再为新闻传媒操劳,正盘算着离开终年辛劳的新闻生涯后,如何去过一种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然而,这次访台却在我记忆的荧屏上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重新激发了我“老夫聊发少年狂”的豪情。我想,在为新闻传媒奋斗了近四十年以后,退下来还可以再用二十年时间,为自己搭建一个继续发挥余热的平台,那样在迎来八秩寿诞时,不也能像余老先生那样值夜班主笔政了吗?
  也许,这是个梦想。但这个“余纪忠情结”,还是深深地烙印在我的内心深处。今天我撰写这段回忆时,已是七十六岁的老夫了。仿佛又回到17年前在台北中国时报社夜班余老先生大办公桌前的沉思梦境,虽然今天的我,不能像余纪忠那样主持一份报纸,但我仍然能挥笔纵论改革、谠论国是,这个老报人的感觉真好!
  (作者为《人民日报》原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  殷之俊  杨之立
其他文献
20世纪70年代,封闭的中国正在掀起一场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千千万万青年怀揣的理想梦一夜之间被“接受再教育”的最高指示所打破。  他们的一切,将从落后的原始劳动开始。  “文革”中,“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1是件十分时髦而又特别无奈的事情。当时,全国千千万万的家庭都面临这份十分尴尬的抉择。政治潮流,汹涌而激荡,不得不顺应。而落后的农村,原始的劳动,价值低得可怜的“工分
期刊
1975年12月15日,中央对正在服刑的国民党县团级以上人员进行特赦。杨兆龙在狱中度过了4400多个日日夜夜之后,终于获赦出狱。他在上海的家中已然无人,政府只能把他的户口安置到其女杨黎明栖身的浙江海宁县庆云镇,老少三代四人(杨兆龙、女儿杨黎明和外孙杨路、外孙女陆扬)蜷缩在面积只有9平方米的蜗居之中。  杨兆龙出狱后,见到杨黎明,首先问的就是妻子沙溯因的下落。过去杨黎明总是对父亲隐瞒母亲“文革”初期
期刊
杨兆龙南京初遭不快,  董必武出手相助  1949年8月杨兆龙举家迁回南京,受聘为中央大学(后改名为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1950年,他以特邀代表身份出席南京市第一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一同与会的有金陵女大校长吴贻芳博士,她是1945年与董必武等人出席首届联合国大会的中国代表团成员之一。她关注当时的土地改革,对杨兆龙说:“您是法学家,应建议政府制定土改法,俾使土改工作有法可依,保障其健康发展。”杨先
期刊
周恩来曾说:“过去绍兴人靠什么为生,一靠土地,二靠当绍兴师爷。”①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②  一、周恩来对师爷  有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师爷?  师爷就是幕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秘书、智囊、文胆。这个职业自古有之,但是到清朝才广泛地兴起来。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规定书生只读四书五经,用孔孟之道可以教化人民,而统治人民、治理国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行政手段,还要有法律、财政税收。通过
期刊
木心美术馆2015年11月15日在浙江乌镇开馆,木心身后遗留绘画作品600余件,文学手稿数千份,人们或许可以从这些作品里找到通往木心精神世界的线索。特别年代,木心被数次囚禁,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没有放弃过追求,而是将积蓄下来的力量在哲学、文学、绘画、音乐中喷涌……  木心对“文革”岁月守口如瓶,在所有文字记载中唯独“遗失”了这段炼狱般的“断层史”。这也许反映了这位奇才“孤傲、独特、飘逸”的个性
期刊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几乎同时,日军侵入上海的英法租界,很快控制了整个上海,被困于沦陷区的杜月笙的家眷和亲朋好友危在旦夕,杜月笙利用各地的帮会组织和地方势力,救助出太太姚玉兰和公子杜维善以及其他重要人物。  现居加拿大温哥华的杜维善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杜月笙之子,他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笔者多次访问杜维善先生,聆听他讲述了母亲姚玉兰(杜月笙第四太太)
期刊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我与吴祖光渐渐熟悉起来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叫“抓革命,促生产”。在干校迁到宝坻县后,在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就是种麦子和种下麦子后的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这批臭知识分子在农村“扎根”,就得尽快把校舍建起来。就在我们三连所借住的南清沟西南的五里地外,有一座废弃的砖窑,军宣队觉得可以废物利用,决定抽调一个排去整修废窑烧砖。烧砖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最后,这个
期刊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