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恨歌》之前的岁月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fay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王安忆,一位享誉文坛三十载的著名女作家,从早年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海派文学,她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且数量丰厚、题材多样。与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旺盛的创作活力相比,王安忆面对媒体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特立独行,埋首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本文取自上海电视台曹可凡先生对王安忆女士的专访,带领读者进入她的内心世界。编者对录音整理稿略作调整增删。
  文学“基因”
  王安忆1954年出生于南京。1955年,母亲茹志鹃从南京军区转业到上海,在《文艺月报》担任编辑,年方一岁的王安忆随之来到上海。她的父亲王啸平是一位新加坡归国华侨,也是一位很有才华的剧作家。上世纪80年代,这个文学家庭曾经一家三口共同举办签名售书活动,留下一段佳话。但在童年时期,王安忆对父亲的印象十分模糊。很多年以后,她以父亲的故事为蓝本,写下了中篇小说《伤心太平洋》。
  曹可凡:安忆老师,你好!
  王安忆:你好!
  曹可凡:我记得我刚开始做主持人的时候,大概在1987年,那时我主持一档叫做《我们大学生》的节目,在那个节目当中,有幸第一次跟两位作家零距离接触,第一位是吴强先生,另一位就是你的母亲茹志鹃老师。那个经历对我来说,是一个非常难忘的记忆。不知道在你的心目当中,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王安忆:让一个孩子来谈自己母亲,往往不会是很客观的,因为都经历过一个激烈的反抗的时期。我在想,我就属于那种在母女关系、父女关系里面,比较激烈的反叛者。尤其是当我写作的时候,对父母那一代人,他们的价值观、意识形态、成就,我可能会持一种挺不屑的态度。但就是在这种反叛里,我们成长起来了。到了我母亲去世以后,其实才会冷静地去考虑她的写作、想法和文学观。
  曹可凡:你母亲的《百合花》,那时候都是中学课本里必读的课文。当时茅盾先生看了以后,在一篇文章当中对这篇小说给予了很高的评价,所以无论是你母亲还是这篇小说,其实命运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王安忆:其实茅盾先生也没有给予特别高的评价,他只是称赞了一下,但这个称赞对于我母亲很重要,因为这篇小说是经过了一个比较长的退稿过程,最后是在《延河》发表的,《延河》就是西安的一个杂志,很地方,很偏僻。
  曹可凡:所以我觉得茅盾先生真是慧眼识珠。
  王安忆:不仅是慧眼识珠,我想他更大的是一种勇敢。因为那一代作家都是从五四运动走过来的,他们的学养都比我们要好,他们有他们的小说理想和小说观。可是在1949年以后,尤其到我母亲写作是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的时候,正好是我们意识形态非常紧缩的情况下。在那种情况下,我想其实好和不好,大家都不断在要求修正,是在一个不自然的状态下。我觉得茅盾先生其实不仅是慧眼,还是一种勇敢,他能够一下子指出它的价值,而这个指出,我觉得不仅是对我母亲一个人,对当时整个文风都是有作用的。
  曹可凡:你父亲很早就受到冲击。
  王安忆:右派。
  曹可凡:南洋回来的知识分子,右派,所以我相信你妈妈也一定是经历一个很大的挑战,她要抚养你们这么多孩子,你们家兄弟姐妹好几个,所以你小时候记得妈妈差不多在什么样的时间是可以写作的?
  王安忆:所以我刚才说茅盾先生对我母亲这篇小说的称赞,其实对我们全家都是有重要的意义,因为它使我母亲可以有自信来做一个作家,不仅是她能够做作家,似乎我们一家又有了一个合法的身份。因为当时我的父亲是在军队里面,变成右派了,对于我们这个家庭的影响应该是很大。可是我那时候太小了,当时我记得我姐姐很痛心,她哭了,我到现在还有这个印象,可是我好像还可以,因为我还是小学生,还没有加入到政治社会里边去。但是后来也经常会听我母亲讲这段故事,我们没有受太大的苦,这就是靠我母亲,她支撑这个家。
  曹可凡:你们小的时候,妈妈有没有推荐你们看一些什么样的书?
  王安忆:我的母亲倒也不大推荐我们看书,我在想是因为我父亲的遭遇,她内心里面不太希望我们这些孩子(当时只有我和我姐姐,我弟弟还没出生)搞人文艺术任何一档,其实我小时候很喜欢画画的。
  曹可凡:而且你舅舅沈之瑜先生是学美术的?
  王安忆:对,他是搞美术的。其实当时我很想学绘画的。我母亲和我父亲是绝对不让我沾这一行,所以我母亲给我请的家庭教师是英语教师,他们觉得这一行太危险了。
  曹可凡:那舅舅看了你的画以后,有没有说将来也许可以往这个方向发展?
  王安忆:因为没人教,瞎画。我有一次自己画了一幅画,旁边写点文字什么,我妈妈很献宝地给我舅舅看,我舅舅看完以后就说了一句话,他说诗比画好,说了这么句话,幸亏没学画。
  少女演奏员
  尽管茹志鹃并不赞成女儿搞文艺,但一切就像命中注定一般,王安忆的人生轨迹终究还是向着文学步步趋近。1970年,十六岁的王安忆离开上海,去往安徽淮北农村插队落户。她曾经有过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演奏员。那是在1972年,十八岁的王安忆离开安徽淮北农村,考入徐州文工团,在乐队里拉手风琴和大提琴。直到1978年调回上海之前,她在那里度过了6年时光。这个文工团后来还出了一位名人,那就是著名演员李保田。在那个物质条件和精神生活都很贫乏的时期,她的文学天赋开始显山露水。
  曹可凡:茹志鹃先生在《从王安忆说起》这篇文章当中谈到,她其实从你的来信当中慢慢发现,你在写作方面是有一些才能的。
  王安忆:做家长的总是会夸大自己孩子的才能,在我母亲去世以后,我从母亲遗物里面找到我小时候画的一张画,我母亲很郑重地在下面写:安忆九岁画。其实画得很糟,我在想一个九岁的人怎么画得那么糟糕?九岁已经很大了嘛。但是她很夸赞我的才能。母亲在我插队落户写信时,对我的信比较重视,但这并不意味着她赞成我做一个作家。因为她觉得我生活这么凄苦,离家远,那么小(当时出去才十六岁),在一群陌生人中间,连正常的粮食都吃不到,怎么办?那我们就找点乐趣吧,这乐趣可能是写作。当然我母亲是觉得我信写得不错,还拿给她同事看,因为她也很无聊,那时候她也没有书看,她觉得这也蛮好玩的,小孩子写的东西。   曹可凡:你跟李保田是在同一个文工团,但是你们俩对于同一个文工团的记忆是完全不同的。
  王安忆:他写的那篇文章,我非常感动,写得我真的是要掉眼泪的,完全不同。
  曹可凡:你跟我们说一下,你的《文工团》的文本和他的记忆,最大的不同在什么地方?
  王安忆:我的文本还是从一个知青的遭遇出发来写,因为我介入这个团的历史是比较晚的。我们最早这个团是江苏省戏曲学校的一个班,一个柳子戏班,这个柳子戏已经失传了,是山东的一个戏,这个戏是很古老的剧种,李保田就是那个戏班的,他等于是学员。后来我们这个团就慢慢分离出来了,就开始变成一个歌舞团体,所以我所介入的这个文工团,正好是它的一个新时代,李保田是在老时代。我就看他写一篇他和师兄弟的关系,和他师父的关系,那里面还是一种旧式的戏班的体系。里面有一种伦理,到我们那时候都破碎了,他写得很好。
  曹可凡:你记忆当中当时在文工团里的那些生活细节,今天想起来,印象最深刻的有哪些?
  王安忆:当时是觉得很苦闷。
  曹可凡:你是搞什么乐器的?
  王安忆:我刚进去是手风琴,后来因为我们乐队缺低音,我又学大提琴。刚进去的时候,因为它旧戏班的那个遗韵还是在的,那个地方不像新兴的歌舞团那么新型,它还是有些旧的传统。在那儿觉得,好像似乎没有合乎自己的要求。
  曹可凡:你还记得第一次你有文章被印成铅字发表,母亲是不是会在你的文章上作一些修改?
  王安忆:第一篇拿出去发表的文章,是我母亲帮我送出去的,因为她觉得我当时已经二十多岁了,却身无长技。我在歌舞团里是搞乐器的,我乐器也不好,水平也不好,自己也不是很喜欢,感情上没找到一个可以寄托的东西。那时候我母亲也蛮为我着急的,人又是远在异乡。
  曹可凡:鞭长莫及?
  王安忆:鞭长莫及,她就鼓励我写作,觉得我好像生活当中,看看四顾茫然,但唯有写作还能够使我喜欢,因为我喜欢看书。这篇散文是上海文艺出版社好像开始出版业务的时候,他们编一本知识青年的散文集,里面都是一些当时已经成名的人。有点走后门的嫌疑,我母亲就把我的一篇散文送过去,当然给我鼓舞很大。我记得第一次谈稿子是张抗抗跟我谈的。但是命运很不好,这本书后来没有出来,就一人送给我们一本作纪念,就打成纸浆了。
  青春小说与寻根文学
  1978年,二十四岁的王安忆回到了上海,在《儿童时代》杂志担任编辑,也正式开始了她的写作生涯。1979年,短篇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发表并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艺作品二等奖,使她在文坛初露锋芒。1985年,王安忆发表了中篇小说《小鲍庄》,这部作品成为她早期最重要的代表作,不仅在文坛反响强烈,荣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也成为上世纪80年代中期“寻根文学”潮流的代表作品之一。
  曹可凡:那个小说(《谁是未来的中队长》)整个在成型过程当中,妈妈有没有给你一些指点?
  王安忆:我不是听话的小孩,我母亲给我的指点,我从来不听,所以她也放弃对我的指点了。基本上母亲没有给过我具体的指点,甚至于她后来都不怎么看我的东西,她觉得我写得太快了。那篇小说我是在《儿童时代》的时候写的,我那时候调回上海了,我们每一个编辑和记者都有义务,要结对子,要有一些有联系的校园,就开始进行一些校园的采访。但是故事里边的内容,事实上是从我自己的校园生活里面采取的。这篇小说虽然不是我的第一篇小说,可是它是第一篇得奖的小说。
  曹可凡:我们今天来梳理一下王老师你的文学的经历,我觉得除去你在《儿童时代》写的《谁是未来的中队长》之外,其实《雨,沙沙沙》以及后面的“雯雯”系列让你在中国当代的文坛崭露头角,基本上确立了你的地位,今天来看《雨,沙沙沙》还是觉得很温暖。
  王安忆:青春小说。
  曹可凡:还是很温暖。在这个之后,有两部小说,其实现在评论界说得比较少,但是从我个人来说我挺喜欢,一个就是《流逝》,讲一个过去的少奶奶欧阳端丽经过了政治的冲击以后,变成一个当家人,跟过去那个少奶奶的生活完全不一样。另外就是那个很长的一个名字,我到现在背不出来。
  王安忆:《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
  曹可凡:后来我读《长恨歌》,所以我有的时候会把这两个小说和《长恨歌》联系起来,是不是可以说这两个小说,是为后来的《长恨歌》作了一个铺垫?但是为什么评论界对这两个小说的论述并不是很多?
  王安忆:怎么说呢?其实一个作者,他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作者,有的时候是非常被动地被定义的。当我在写《流逝》和《好姆妈、谢伯伯、小妹阿姨和妮妮》的时候,我更多地是被归到知青小说,后来是寻根小说,常常会被这么归位,这个归位也是因为当时的思潮,因为有的时候你很难摆脱这个背景。当时我们的文学思潮最主要的潮流,就是知青文学、反思文学、寻根运动。而你写另一部分的地域性的东西,它会忽略你。到了写《长恨歌》的时候,上海的写作变成一个话题,我又被当然地归到了海派写作。人们其实还不知道,其实在之前很早的时候,我已经在写上海题材了,可是到了《长恨歌》呢……
  曹可凡:人家把前面又忘了。
  王安忆:他们开始把我寻根、知青忘了,他们把我这个身份就忘了,觉得我好像是个海派作家,其实这两部分是互补的,应该说是同时存在。
  曹可凡:在你文学的脉络当中,《小鲍庄》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知青文学和寻根文学的阶段。
  王安忆:当时是和哪一篇小说在一起发的?莫言的《透明的红萝卜》。从这两篇小说同时在一家刊物上面发表,你就可以看出当时的一个思潮,就是寻根。当时阿城、韩少功、李杭育,他们几乎是要直接发表宣言,关于寻根的宣言。在这样的情况下面,你知道每一个作者都觉得有一种热情,我也要寻找我的文化的来源、我的文化的源头,这种背景底下,我写了《小鲍庄》。它在我的写作里面是有点例外的,可是它恰恰是纳入了寻根的大潮。   曹可凡:在《小鲍庄》之后,他们搞当代文学的,称你叫“三恋一岗”(《荒山之恋》《小城之恋》《锦绣谷之恋》《岗上的世纪》),现在看起来你写作还是比较大胆的。是不是跟那个时候弗洛伊德的理论大行其道是有关系?
  王安忆:这其实还是寻根的潮流,到后来寻根就开始蔓延开,这个文学运动是非常有意义的,它其实打破了很多固有的概念,它开始不是从政治的变革上去考虑问题。因为之前的反思文学、伤痕文学,是比较强烈,是从政治变革当中来重新分析我们的遭遇。而从寻根开始,我们要换一个思路了,换一个解释的方式了。我觉得“三恋”其实还是寻根的,当然后来它就会慢慢分解,它会更加个人化,各人情况越来越不同,一开始有互相相像的地方,譬如说《爸爸爸》,都是以一个村庄。当时有一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拉美文学大爆炸,马尔克斯的东西进来,当然他本人很不高兴,觉得我们没有他的允许就学习他的东西。但他的《百年孤独》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仿作吧,我应该这么讲,但是我觉得文学上的模仿是非常有意义的。譬如说都是以一个村庄,包括《小鲍庄》也是,都是以一个村庄为一个空间,这个空间相对孤立,然后发生故事,但这个故事又和我们的大文化背景有联络。
  远渡重洋的收获
  1983年,王安忆与母亲茹志鹃一起远渡重洋,参加了美国爱荷华大学“国际写作计划”。这项计划由华裔女作家聂华苓于1967年参与创办,每年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作家共聚一堂进行学习、交流和写作,白先勇、余光中、王蒙、莫言等都曾经参与其中。这段经历对王安忆的写作生涯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是她结识了几位志同道合的文友,比如当时旅居纽约的艺术家陈丹青,以及同期参加写作计划的中国台湾作家陈映真。心灵层面的交流使他们的友谊跨越了时间和空间,绵延不绝。
  曹可凡:我看聂华苓老师在她的《三生影像》当中,也专门有一章是写你们母女俩,当时你们一块儿去,还有吴祖光先生,台湾还有陈映真先生,这样的一次文学之旅,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王安忆:这次去爱荷华,对于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重要就在于:第一,它是我第一次出国;第二,我觉得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认识了陈映真。他是我的引路人,因为我们正好处在刚刚改革开放,刚刚向西方打开大门,可以进入一个自由的体系的时候,如果没有人指引你、没有人警示你,你会迷乱的。
  曹可凡:你觉得陈映真对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指引的作用?因为你在《英特纳雄耐尔》这篇文章当中写到陈映真有一句话,我看得触目惊心,就是说——我从来没有赶上过他,他却已经被时代抛在身后了。为什么他对你的心灵的成长、文学的发展和未来是一个这样大的冲击?
  王安忆:我们刚从知青的命运里面挣扎出来,都带着很多愤怒,要对我们经历的时代进行激烈的批评,我们都是在这么一个背景底下走上了创作道路。可是陈映真,他给我的警示或者对我的提醒就是说,你这算什么了不起,你这有什么了不起?他说,你放眼看看我们周围的这些作家,有个南非作家,他的母亲在精神病院,他说她是我终身的十字架。我们还有一个西德的女作家,这个西德女作家,她是从东德跑过去的,可是跑到西德她并不快乐。我们还有马来西亚的作家,还有印度尼西亚的作家,菲律宾当时正好是政变的时候,韩国的作家,正好那一次他们的飞机被苏联打了下来。就在我们所在那个时候,发生这么多的世界的大事情,陈映真说你这算什么?然后他就说,你要知道你的理想是什么。当时我很受不了,我有好几次和他争,争得眼泪都快出来了。陈映真,他对我有一种责任心,因为我们是他最早见到的大陆的作家,他对于我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没有他,可能就没有我今天,我今天可能就不是这样子了。
  曹可凡:在那次旅行当中,是不是你也认识陈丹青?
  王安忆:对,也是那次,那次旅行很重要。
  曹可凡:我记得陈丹青那时候读你的小说,在纽约读得潸然泪下。
  王安忆:他那时候是最苦恼的时候,我们是到了华盛顿,当时有一个文化参赞,他说你们马上就要去纽约了,我给你介绍个朋友吧,和你是同代人,是个画家,陈丹青。我说我知道他,他可是大名鼎鼎,当时他的《西藏组画》已经很红了。当场我们就通了电话,到了纽约就和他约了见面,就在林肯中心约见面。
  曹可凡:你也在文章里开玩笑说丹青几乎是你的思想伴侣。
  王安忆:他是这样的一种朋友,有的时候我们会一年,甚至于两年没有见面,可是一旦见面的话,我们说的话好像就是昨天的话题。这一个是长期积累,还有就是先天还是有些共通之处。虽然在两个空间,可是我们关心的事情还是比较一致。
  
   (王安忆为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上海市作家协会主席、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曹可凡为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
  责任编辑  沈飞德  杨之立
  敬请关注:《别人的定位不那么重要——王安忆专访(下)》
其他文献
周恩来曾说:“过去绍兴人靠什么为生,一靠土地,二靠当绍兴师爷。”① “我的家庭近几代祖先也是绍兴师爷。”②  一、周恩来对师爷  有深刻的认识  什么是师爷?  师爷就是幕僚,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秘书、智囊、文胆。这个职业自古有之,但是到清朝才广泛地兴起来。  中国上千年的科举制度规定书生只读四书五经,用孔孟之道可以教化人民,而统治人民、治理国家是不够的,还必须要有行政手段,还要有法律、财政税收。通过
期刊
木心美术馆2015年11月15日在浙江乌镇开馆,木心身后遗留绘画作品600余件,文学手稿数千份,人们或许可以从这些作品里找到通往木心精神世界的线索。特别年代,木心被数次囚禁,在人生中最黑暗的时刻,他没有放弃过追求,而是将积蓄下来的力量在哲学、文学、绘画、音乐中喷涌……  木心对“文革”岁月守口如瓶,在所有文字记载中唯独“遗失”了这段炼狱般的“断层史”。这也许反映了这位奇才“孤傲、独特、飘逸”的个性
期刊
1941年12月8日,日军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几乎同时,日军侵入上海的英法租界,很快控制了整个上海,被困于沦陷区的杜月笙的家眷和亲朋好友危在旦夕,杜月笙利用各地的帮会组织和地方势力,救助出太太姚玉兰和公子杜维善以及其他重要人物。  现居加拿大温哥华的杜维善先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杜月笙之子,他少年时代亲身经历了这个难忘的历史时刻。笔者多次访问杜维善先生,聆听他讲述了母亲姚玉兰(杜月笙第四太太)
期刊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我与吴祖光渐渐熟悉起来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叫“抓革命,促生产”。在干校迁到宝坻县后,在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就是种麦子和种下麦子后的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这批臭知识分子在农村“扎根”,就得尽快把校舍建起来。就在我们三连所借住的南清沟西南的五里地外,有一座废弃的砖窑,军宣队觉得可以废物利用,决定抽调一个排去整修废窑烧砖。烧砖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最后,这个
期刊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
期刊
说明: “遗嘱”写于1969年12月14日。据巴人(王任叔)手稿抄出,个别误字在[ ]内标注。  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十二日,三次突然晕倒,大便失禁。第三次情况相当严重,耽时至十一时,尚未十分清醒,此后如何,很难逆料,为此写了几句话于后。  1、我的案尚未定下,自然是我自己最关心的,也是我亲属所关心的。我确已坦白交代了我的政治问题,除已交待的以外,再没有与国民党或国民党分子有所勾结
期刊
1971年,我正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三所大学合办的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地处奉贤,滨海,堤外一片荒地,近海是芦苇滩。干校就在这片荒地上。附近还有好几处“干校”,市直机关的干校也在那一带。“干校”虽有学校之名,其实只是把一些斗也斗过、批也批过、终于无法“定性”的人,或先前已经处理、又未发现新问题、但始终信不过的“另类”,放到那里,派一些工宣队员和“积极分子”监管起来,从事体力劳动,省得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