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同济教授劝阻拆除苏州城墙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r_Sunfo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2年,苏州市政府主办了一个围绕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学术会议,邀请了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和老领导来座谈,我应邀参加。在那个会上,我遇到了1958年主政苏州的那位老市长。我是苏州人,也一直关注苏州的人和事,所以我是认识他的,他也认识我。当时这位老市长已经是82岁的耄耋老人,满头白发,见到我,就走到我跟前跟我打招呼,一脸愧疚地对我说:“阮老师,我很内疚,58年的时候是我坚持要拆掉古城墙,现在看来,我犯了一个很严重的错误啊……”
  关于苏州古城墙,苏州人有句俗语叫“城头上出棺材——圆兜圆转”,意思是从一个地方出发,兜了一圈又兜回来了,用来讽刺别人做事白费力气。这句俗语说明,早先的苏州古城墙是圆的、环形的,保存也较为完整。苏州城墙的历史最早可以上溯到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吴国大将伍子胥提出“象天法地,相土尝水,立水陆门八,造大城”时差不多就已成规模,后经历朝历代多次整修,保存有大量的历史古迹。我是苏州人,小时候很贪玩,也很喜欢历史,常常去爬古城墙,可以说对古城墙很熟悉。在我年轻的时候,我记得很多城门楼都还在,比如说平门和阊门,但这些珍贵的古城墙,却大都毁于上世纪50年代的全国“拆城风”。那个时候我还是一名大学生,在同济大学城市规划专业跟随董鉴泓、金经昌、冯纪忠等教授学习,从他们的口中,我得知了一段教授们奋力保护苏州古城墙的往事。
  讲起这段护城往事,还要先从北京古城墙说起。1957年,北京市开始大规模拆除古城墙,时任首都规划委员会副主任的梁思成多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北京的古城墙是重要历史建筑,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为此还做了一个保护方案,提出将古城墙留存下来做成一个环城的绿化带公园,但这个方案后来被上面否定了。当时提出的拆墙理由有三条:一是认为它妨碍了交通,制约了城市发展;二是认为它是封建的象征;第三,还因为毛泽东说了一句话,他说,我们这一代不拆,下一代也会拆。意思就是这个城墙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所需要的东西,即使我们这一代人不拆,下一代人也会拆。就这样,北京的古城墙最终还是没能逃脱被拆的命运。北京古城墙的拆除在当时引起了全国一片“拆城风”,很多地方纷纷效仿。在这种情况下,1958年,苏州市政府也提出要拆除古城墙,发展城市交通,还专门邀请了包括同济大学教授在内的一批专家来研究苏州城市的发展规划问题。收到邀请后,同济大学城市规划教研室专门组织了冯纪忠、金经昌、陈从周、董鉴泓四位教授,连同当时正在同济大学讲学的苏联专家也一并前去,一起赶往苏州。围绕是否有必要拆除古城墙的问题,教授们与市政府展开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几个教授当时极力劝阻政府不要拆墙,提出了三条主要观点:一是认为苏州和北京情况不一样,北京城墙拆了,不一定意味着苏州也要跟着拆,况且,北京城墙的拆除是完全错误的;二是提出和北京城墙比起来,苏州城墙具有更重要的文化意义和更高的保护价值。北京城墙始建于元大都时期,而苏州城墙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初具规模,有着更为悠久的历史。同时,苏州城墙由于历经多个朝代修整,比北京城墙保存得更为完整,上面也保留了更多的历史古迹和文物,一旦拆除城墙,这些珍贵的古迹、文物也将一起消失;三是提出以发展交通为由拆除城墙是完全错误和没必要的,当时的欧洲很多城市都保留了古城墙,交通照样发展,在这方面如学习和借鉴欧洲的经验做法,保护城墙与发展交通是可以并举的。尽管教授们据理力争、极力劝说,但苏州市政府却不为所动,坚持要拆,一场本该愉快的专家咨询会,最后弄得不欢而散,连会前说好的宴请也取消了,气得几位教授连夜就赶回了上海。当时从苏州到上海的交通是极不方便的,光坐火车来回就得6个小时,且不说从火车站到市中心还有很长一段路程。这样折腾下来,教授们回到同济时已经是半夜了。这场护城之争最终以教授们的无功而返而告终,很快,留存了两千多年的苏州古城墙被拆除,只留下了几座城门和几处遗迹。1999年苏州市全面整治城区环境时,在胥门地区意外发现了一段留存完整、长达385米的老城墙,这段老城墙因为一直被苏州自来水厂作为围墙在使用而幸免于难,在这段城墙里还完整留存着古胥门的门洞。在我的建议和规划下,如今这段劫后余生的城墙以废墟形式原样伫立在苏州城区里,也算是对上世纪50年代那段历史的一个警示。
  这段往事还有一段颇让人回味的后话。苏州在1982年被国务院确定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之后,开始逐步重视起文化名城的保护规划工作,邀请我来为他们做规划,到1986年的时候,逐步形成了一个总体规划。
  现如今,各地纷纷上演“造城”闹剧,如山西大同投资百亿号称要重现北魏“平城”风光、河南开封掷千亿打造古城要重现北宋“汴京”繁华,云南昆明重金再造“古滇国”……不一而足,在这场声势浩大的“造城运动”面前,苏州老市长面对我所说的这番愧疚之言也许更应引起我们的反思。在我看来,如今愈演愈烈的“造城风”,首先体现出一种“自赎”心理。过去几十年来,我们国家在大力搞经济建设的同时也推倒了很多的历史建筑,破坏了很多文物古迹,现在回头想想觉得很可惜、很后悔,如今这种大造“古城”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补偿和自我救赎行为,但这种“自赎”观念,我认为是不成熟的。任何古迹和文物,一旦被破坏就意味着永远无法恢复,所谓的“重现古城风貌”,其实质都是造假行为。其次,这种造假风的背后,是错误的政绩观和唯GDP论在作怪。很多地方造假古董蔚然成风,其根本是想借机搞旅游开发、搞创收,带动GDP从而获得个人政绩。最后,在我看来,这种造假风还跟很多地方政府误解了我们中央提出的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精神有关,以为发展和繁荣文化就是搞设施建设、做大工程;以为发展文化旅游就是造几个所谓的文化景点。这几十年来的许多事例说明,凡是造假的,百分之九十九都是失败的,比如最近才曝出的西安阿房宫景区仅建成13年即被拆除的新闻,就是一个造假行为最终归于失败的典型例子。
  我希望,关于苏州古城墙的这段陈年往事,能在当前普遍浮躁、急功近利的社会氛围中,引起人们的一些理性反思。
  (作者为同济大学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责任编辑 周峥嵘
其他文献
编者按:口述历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历史研究方法学科,诞生于上世纪40年代的美国,并以其在挖掘史料、保存即将逝去的声音与弥补文献资料不足等方面的独特优势,在全世界得到了蓬勃发展,涌现出一大批口述史专家和专业研究团体。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为了充分挖掘文史馆馆员群体中蕴含的丰厚人文历史资源,抢救“鲜活的历史”,推动口述历史研究工作,传承历史记忆,于2013年7月正式成立上海市文史研究馆口述历史研究中心。著名历史
期刊
我与吴祖光渐渐熟悉起来  在“文革”期间,有一个尽人皆知的口号,叫“抓革命,促生产”。在干校迁到宝坻县后,在抓“五一六”反革命分子的同时,就是种麦子和种下麦子后的田间管理。另一方面,为了让我们这批臭知识分子在农村“扎根”,就得尽快把校舍建起来。就在我们三连所借住的南清沟西南的五里地外,有一座废弃的砖窑,军宣队觉得可以废物利用,决定抽调一个排去整修废窑烧砖。烧砖既是个技术活,更是个体力活,最后,这个
期刊
1991年皇甫平系列评论文章发表后,在国内外、党内外反响强烈。文章受到许多读者的欢迎,说这是“吹来一股清新的改革开放春风”。每逢文章发表,都会有不少读者打电话到报社询问文章作者是谁,并纷纷表示读了这些文章很有启发,有助于进一步解放思想,认清形势,打开思路,坚定信心。  《解放日报》驻京办事处当时也收到很多电话,有的打听文章背景,问是不是传达了邓小平同志的讲话精神,还有的表示这些文章以加大改革分量为
期刊
对日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联的政策  蒋介石处理九一八事变的不抵抗政策,也包含着对日本不直接交涉和诉诸国际联盟的内容。在蒋看来,中国既然不具备直接抵抗的实力和条件,又要避免来自日本的直接压力,还要利用列强在中国的利益矛盾,那么诉诸国联就是唯一的选择了。虽然在九一八事变发生之初,南京国民政府财政部长宋子文曾在上海与日本驻华公使重光葵商议过两国对事件进行共同调查,旋因关东军迅速占领了南满各地以及中国民气沸
期刊
台湾“中央社”主动邀请   大陆工作会主任登门会见  1998年3月 3日,我收到台湾“中央通讯社”邀请我率领《人民日报》新闻代表团访问台湾的函件。我从1993年春奉调到人民日报社工作,曾多次率领报社新闻代表团访问欧美亚非等许多国家,恰恰近在相隔一条海峡的祖国宝岛台湾,没有机会前往一睹芳颜。所以,当我接到台湾“中央社”主动发来的访问邀请函,非常高兴,非常珍惜。当天,我就把邀请函交给报社安排出访的部
期刊
说明: “遗嘱”写于1969年12月14日。据巴人(王任叔)手稿抄出,个别误字在[ ]内标注。  十一月十六日、十一月二十八日、十二月十二日,三次突然晕倒,大便失禁。第三次情况相当严重,耽时至十一时,尚未十分清醒,此后如何,很难逆料,为此写了几句话于后。  1、我的案尚未定下,自然是我自己最关心的,也是我亲属所关心的。我确已坦白交代了我的政治问题,除已交待的以外,再没有与国民党或国民党分子有所勾结
期刊
1971年,我正在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学院和上海政法学院三所大学合办的五七干校劳动。干校地处奉贤,滨海,堤外一片荒地,近海是芦苇滩。干校就在这片荒地上。附近还有好几处“干校”,市直机关的干校也在那一带。“干校”虽有学校之名,其实只是把一些斗也斗过、批也批过、终于无法“定性”的人,或先前已经处理、又未发现新问题、但始终信不过的“另类”,放到那里,派一些工宣队员和“积极分子”监管起来,从事体力劳动,省得
期刊
编者按:王安忆,一位享誉文坛三十载的著名女作家,从早年的知青文学、寻根文学到后来的海派文学,她在各个时期均有佳作问世,且数量丰厚、题材多样。与她几十年如一日始终旺盛的创作活力相比,王安忆面对媒体却十分低调,极少接受采访,在这个喧嚣的时代特立独行,埋首于自己的文学天地。本文取自上海电视台曹可凡先生对王安忆女士的专访,带领读者进入她的内心世界。编者对录音整理稿略作调整增删。  文学“基因”  王安忆1
期刊
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定于1926年1月举行第七次扩大全会,鲍罗庭在派遣代表团赴苏一事上发挥了主要作用。1925年10月2日,胡汉民携女儿胡木兰与秘书朱和中、李文范,以及副官杜成志一行乘俄国轮船赴苏联。  胡汉民的出使很像1923年蒋介石率领孙逸仙博士考察团到苏联:他们都要为即将召开的国民党代表大会的重大问题商之于共产国际。胡汉民是以国民党代表的身份到莫斯科的。不过他同鲍罗庭日益恶化的关系等种种因素使
期刊
《世纪》杂志是1993年在文坛前辈萧乾和冰心倡导下,由中央文史研究馆和上海文史研究馆联合主办的。20年过去了,这本双月刊已经发刊120期。作为一本文史类刊物,在当今传媒日益发达,出版物越来越多的情况下,能够独树一帜,能够在学术性、知识性、趣味性之间找到适当的契合点,能够为读者所喜爱,还曾两次被评为华东地区优秀期刊,实属不易!  《世纪》内容以刊载亲历、亲闻、亲见的“三亲”文章为主。按照现代心理学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