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校每年评优评先,年度考核,绩效考核,包括职称评定。结束之后,评上的好像不怎么高兴,没评上的更不高兴。原因很简单,人人都觉得自己优秀。说实话,教师这个职业吃的是良心饭,当教师本着良心教学,人人都觉得自己优秀是非常正常的。但是评优评先,粥少僧多,很难尽称人意。有些教师认为方案不合理,但方案是定量的,优秀是定性的,从科学研究角度出发,用定量的公式来表达定性的结论,只有像爱因斯坦这样的科学家能够做到。所以,今天我想把“好老师”用定性来阐述。可以说,我心目中的教师应该是这样的。
家长视角
首先,千万不要说我们的家长不懂教育。任何一名家长都希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俗话说,生活即教育。家长的生活态度或多或少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素养高的家长对孩子发展自然要求高。讲到这里,自然会联想到网上的种种观点: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遗传决定孩子成长高度”等。这些观点有其科学性,但仔细想想,把对学生的教育全部推给“父母”或“遗传”真的有道理吗?如果是这样,政府动辄几亿投资,每年几千万教育者办学干什么?国家实际上就是想干好一件事,办人民满意教育;也就是说,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要用家长视角关注学生发展,如果说,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教育需求,说明教育的视角已经脱离时代的主流,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
讲到这里,如果教师能够接受家长的视角,也就能充分理解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家长测评,重视学校社会开放日,重视家长对个别教师的投诉。因为学校一向是迫切希望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一位教师由于作业量的问题和另外一位教师争论,另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假如是你的孩子,会同意教师布置如此大量的作业量吗?”这句话是基于家长视角。
我认识的一位班主任,他是一位两个儿子的父亲,每天照顾自己的孩子已精疲力竭。按常理,这位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班级管理;但是他的家长满意率和家访率出奇的高,有大量家长甚至要求学校将小孩转到他的班上。我无法解释,只能认为他的班级管理有着家长视角。还有一位班主任,是一位柔弱的年轻女教师,以致于我常担心她怎么管理班级调皮男生。她有一句话使我放心,她说:“要想管住学生,在于学生能否自觉乐意地从你身上能学到什么?”有着高素质父母般的自信,同样是基于家长视角。所以,一位教师如果有了家长视角,即使他没有名师般的光环,同样是一名好教师。
儿童心态
有教师常问,儿童心态就是要我们傻傻的吧?我绝非此意。恰恰相反,儿童意识最灵敏。正如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所言:“我们的教育缺乏个性,缺乏童年,缺乏生活。”若要将学生缺乏的童年补上,得靠教师必须有儿童心态。
什么是教师的儿童心态?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诠释:阳光的、正能量的看待所有事。有一点要向学生学习,我们的学生,有时候你狠狠地批评他,有时学生都哭了,转个眼,他还喊你老师好。教育教学中,少不了挫折与失败,少不了批评与不被认可;接受、思考与改进,别抱怨。马云说过,如果你时常抱怨,你就会有一个抱怨的人生;少抱怨,或者不抱怨,你就就会有一个阳光的人生。教师的儿童心态有着天使般的阳光,天使没有丑的。爱漂亮的思想境界就是真善美,这得长期的修炼;爱漂亮的表现衣着光鲜,这应该成为每天完成的任务。真心看到我们的老师每天衣着整洁、容光焕发;即使当不了有名的“师“,但可以做到名师的“范”。教师的儿童心态还要求不懈地追求幸福。儿童永远向往美好事物,新鲜就是儿童的兴趣。面对社会、家人、同事、学生要有创造幸福的激情,需要表达的观点是:当教师自己幸福了,你才会影响你的学生阳光向上;教师如果没有调整自己心态能力,也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
学校情怀
学校是教师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个人价值的场所。记得有一篇热文,大意是: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学校和谐与稳定,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而且,学校的发展前景与个人的幸福指数本身就密切相关。
现代学校面临竞争压力,学校发展除靠政府支持外,主要依靠自身办学能动性是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办学与学习一样,不进则退。教师队伍建设,如果不能够承担竞争的压力,学校的上升通道就会阻断。同时,还应理解学校办学的一切善良行为,换位思考学校活动多的本来含义。在世界知名企业中,大致有两类企业文化:一类是靠服务维持企业活力,非常关注市场反馈;学校办学中关注家长的反馈,与这类企业思想是想通的。还有一类企业更能让人钦佩,他们靠科技不断创新来求得市场认可。要创新,没有平台不行。其实,学校活动还有另一层含义,年轻教师成长需要平台,学校同样需要活动平台展示自身形象。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力在活动中挖掘“闪光点”;而不是采取抵触行为。当然,当活动频繁影响正常教学时,则另当别论。一位教师应有的学校情怀,应是能够充分理解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我心中,一位好的教师就是这样。我真心希望每位教师都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共同创造与拥有美好教育的未来。
家长视角
首先,千万不要说我们的家长不懂教育。任何一名家长都希望孩子向好的方向发展。俗话说,生活即教育。家长的生活态度或多或少决定孩子的发展方向;素养高的家长对孩子发展自然要求高。讲到这里,自然会联想到网上的种种观点: “父母是孩子第一任教师”“遗传决定孩子成长高度”等。这些观点有其科学性,但仔细想想,把对学生的教育全部推给“父母”或“遗传”真的有道理吗?如果是这样,政府动辄几亿投资,每年几千万教育者办学干什么?国家实际上就是想干好一件事,办人民满意教育;也就是说,在既有的课程框架内,要用家长视角关注学生发展,如果说,家长不了解孩子的教育需求,说明教育的视角已经脱离时代的主流,教师就是不称职的教师。
讲到这里,如果教师能够接受家长的视角,也就能充分理解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家长测评,重视学校社会开放日,重视家长对个别教师的投诉。因为学校一向是迫切希望了解家长对学校的需求。一位教师由于作业量的问题和另外一位教师争论,另一位老师说了一句话“假如是你的孩子,会同意教师布置如此大量的作业量吗?”这句话是基于家长视角。
我认识的一位班主任,他是一位两个儿子的父亲,每天照顾自己的孩子已精疲力竭。按常理,这位教师没有过多的精力投身班级管理;但是他的家长满意率和家访率出奇的高,有大量家长甚至要求学校将小孩转到他的班上。我无法解释,只能认为他的班级管理有着家长视角。还有一位班主任,是一位柔弱的年轻女教师,以致于我常担心她怎么管理班级调皮男生。她有一句话使我放心,她说:“要想管住学生,在于学生能否自觉乐意地从你身上能学到什么?”有着高素质父母般的自信,同样是基于家长视角。所以,一位教师如果有了家长视角,即使他没有名师般的光环,同样是一名好教师。
儿童心态
有教师常问,儿童心态就是要我们傻傻的吧?我绝非此意。恰恰相反,儿童意识最灵敏。正如深圳市教科院院长叶文梓所言:“我们的教育缺乏个性,缺乏童年,缺乏生活。”若要将学生缺乏的童年补上,得靠教师必须有儿童心态。
什么是教师的儿童心态?可以从这几方面去诠释:阳光的、正能量的看待所有事。有一点要向学生学习,我们的学生,有时候你狠狠地批评他,有时学生都哭了,转个眼,他还喊你老师好。教育教学中,少不了挫折与失败,少不了批评与不被认可;接受、思考与改进,别抱怨。马云说过,如果你时常抱怨,你就会有一个抱怨的人生;少抱怨,或者不抱怨,你就就会有一个阳光的人生。教师的儿童心态有着天使般的阳光,天使没有丑的。爱漂亮的思想境界就是真善美,这得长期的修炼;爱漂亮的表现衣着光鲜,这应该成为每天完成的任务。真心看到我们的老师每天衣着整洁、容光焕发;即使当不了有名的“师“,但可以做到名师的“范”。教师的儿童心态还要求不懈地追求幸福。儿童永远向往美好事物,新鲜就是儿童的兴趣。面对社会、家人、同事、学生要有创造幸福的激情,需要表达的观点是:当教师自己幸福了,你才会影响你的学生阳光向上;教师如果没有调整自己心态能力,也就不是一名称职的教师。
学校情怀
学校是教师创造社会财富、体现个人价值的场所。记得有一篇热文,大意是:离开了单位,你什么都不是。学校和谐与稳定,是否拥有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是每位教师都要思考的问题;而且,学校的发展前景与个人的幸福指数本身就密切相关。
现代学校面临竞争压力,学校发展除靠政府支持外,主要依靠自身办学能动性是否与时代发展相适应。办学与学习一样,不进则退。教师队伍建设,如果不能够承担竞争的压力,学校的上升通道就会阻断。同时,还应理解学校办学的一切善良行为,换位思考学校活动多的本来含义。在世界知名企业中,大致有两类企业文化:一类是靠服务维持企业活力,非常关注市场反馈;学校办学中关注家长的反馈,与这类企业思想是想通的。还有一类企业更能让人钦佩,他们靠科技不断创新来求得市场认可。要创新,没有平台不行。其实,学校活动还有另一层含义,年轻教师成长需要平台,学校同样需要活动平台展示自身形象。所以,教师要做的,就是尽力在活动中挖掘“闪光点”;而不是采取抵触行为。当然,当活动频繁影响正常教学时,则另当别论。一位教师应有的学校情怀,应是能够充分理解学校过去、现在和未来。
在我心中,一位好的教师就是这样。我真心希望每位教师都向这个方向去努力,共同创造与拥有美好教育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