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和谐校园管理氛围

来源 :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adarcau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和谐教育的主线是通过教育的方式,使得学校培养出和谐发展的人,为社会输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人才。学校作为培养社会人才的重要场所,必须构建出和谐的教育管理氛围。
  贯彻快乐教学理念
  教师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就要落实与贯彻快乐教学理念。换言之,教师就是要转变教学与管理的理念,要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收获快乐,让学生保持愉悦的心情。在这种背景下,整个小学校园才能充满欢声笑语。
  首先,教师需要在教学与管理中改变自己的态度,要随时对学生保持微笑,让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其的关注与重视,让学生愿意亲近教师、信赖教师,而不再是充满恐惧与紧张。
  其次,教师应该在教学与管理中给学生减负,即降低学生的负担和压力,提高教学与管理的效率。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中,教师对学生施予较大的压力,通常为学生布置大量的课后作业,学生不得不熬夜来完成课后作业,导致学生在校园中失去活力和动力。
  因此,教师可以改变课后作业的方式,减少学生的负担,让学生将学习看作是一项充满趣味的活动,而不再是一种负担。基于此,学生才能在校园中展现出灿烂的笑容,让整个小学校园充满活力和温馨。
  新型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素质
  教师在与学生相处中,必须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在传统的小学教学与管理中,教师为了追求教学成绩,只是一味地加强对学生的控制,甚至大部分小学存在体罚学生等恶劣的行为。在这种背景下,大部分学生对教师存在恐惧的心理,不愿意与教师亲密接触,不愿意与教师进行主动的交流与互动。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也就是要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基于此,整个小学学校的氛围将变得温馨,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和谐,也使整个校园充满其乐融融的氛围。
  这就需要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关注,要多关心学生、重视学生,同时也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而不是一味地压迫和控制学生。例如,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正面积极的教学评价,肯定学生的闪光点,肯定学生付出的努力,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并带着足够的激情参与到日后的学习中。只有如此,学生能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与重视,能够让学生逐步信赖教师、亲近教师,最终主动的成为教师的朋友与伙伴,使小学校园的管理氛围更加和谐与温馨。
  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就需要不断提高教师的素质和能力。从本质上说,教师不但是教学的直接施与者,更是校园的管理者。伴随着教师素质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理念才能得到改变,才能意识到创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的重要意义,才能利用更有效的方法与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
  这就需要学校对教师进行系统科学的培训,要切实提高教师的素质与能力。在此基础上,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要对培训的结果进行考核,挑选出进步大、成绩好的教师。同时,学校应该设立有效的激励制度,以对教师的考核为依据对教师进行有效的激励或惩处,给予教师足够的压力与动力,促使教师更认真的对待培训工作,并不断主动的提高自身能力与素质。
  和谐校园需文化引领
  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人格需要人格的濡化,精神需要精神的感染”,这句话说明教育的真谛在于:将知识转化为智慧和能力,使文化积淀成精神和人格。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管理者就必须要从校园文化的角度开展工作,也就是要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文化,让全体教师与学生能够在校园文化中感受到温馨的氛围、感受到温馨的情绪,影响教师与学生的情绪和意识。
  小学学校可以通过更有力度的宣传工作来营造校园文化,也可以组织相应的校园活动,给教师与学生传递一种温馨、和谐的信息,使其能够在工作和学习中有意识的去创设温馨和谐的校园氛围。更进一步说,小学学校应将我国传统文化中孝、善、信等理念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使之与现代教育思想有机结合,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和精神,美化校园,营造温馨和谐的校园管理氛围。
  以核心人文精神引领人。在人际人文环境方面,本校着力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给教师以真诚的人文关怀,使教师对学校的情感升华,有效地营造了和谐的“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浓厚气氛。在本校,学校领导经常与教师谈心,使教师感受到自身对学校发展的价值。学校为了缓解教师的紧张生活,增进教师的身心健康,由工会牵头,根据教师业余爱好,组织教师的文化娱乐活动,成立了文学社、书画社、乒乓队、健身社、摄影社等,制定章程和活动计划,定期展示各社团的活动成果,给予一定的奖励。教师在紧张的教学之余,开展自己感兴趣的社团活动,既增强了身心健康,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增进了同志们的团结。帮助教师发展是最好的人文关怀,努力给教师创设宽松的发展环境,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建设温馨和谐的校园不只是局限于校园里,还要促进和学校教育有关的各要素间的相互协调。学校与家庭教育,学校与社会教育的相互衔接和有效发展,及时沟通,促进三方教育的和谐发展,深化教育改革,使学校的功能性得到有效发挥。学校在注重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应坚持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在校园管理中的有序进行。
  (作者单位:内蒙古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和平第一小学)
其他文献
吕宏伟在2015年2月2日光明网撰文指出:有人说,不让传播西方价值观的教材进入大学课堂与大学的倡导的自由精神是背离的。我不知他所讲的是哪一种自由,我不知道,拒绝是不是一种自由
近年来,语文考试制度改革。翻阅各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不难发现,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方面的检测更加凸显了。就此,笔者所在学校语文教研组在本学年开展了习作指导课的研讨活动。老师们的习作指导课可谓是异彩纷呈。其中,有几位老师指导学生如何对习作进行点评修改,令人颇受启迪。现在,笔者结合自己所积累的实践经验与大家交流。  教师做有效示范  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在引导学生修改作文的初始阶段,最
<正>从教多年,不变的教学模式令人生厌,项目学习实验教材却让课堂教学模式发生了质的转变,让笔者真切地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的幸福。这一切,缘于《珍藏童年》项目活动中
幼儿园体育活动的开展,是强身健体的有效途径,不仅能强壮人的体格,还能锻炼人的意志品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的需要。幼儿的兴趣和需要是不稳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的,因此,笔者所在幼儿园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针,以幼儿的动作发展和认知发展为依据,努力营造一个开放、自主、多元的分区
工程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目前我国工程教育存在着硬件投入严重不足及软件欠缺的弊端.只有加强工程训练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和硬件设施建设,完善实习文件
在新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彻底改变了束缚学生思维的教学模式,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确保小学语文教学“减负增效”的教学效果。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是可持续发展理论向定量化发展的必然结果和迫切需要.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具有独创性和实用性的特点,其中的智力支持
《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全面改善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因地制宜保留并办好村小学和教学点,支持乡村两级公办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建设。  问题研究  《意见》指出:全面提高农村学校教学质量  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大改革创新力度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若干意见》,从围绕建设现代农业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围绕促进农民增收加大惠农政策
介绍了埘广西合山电厂6号锅炉进行燃烧器改造的情况。通过采用将水平浓淡稳燃腔煤粉燃烧器和多功能燃烧器相结合的技术,使整个燃烧器区域的燃烧稳定性提高,锅炉效率提高了6.6%,为
案例概要  某学校课间活动时因争抢篮球,四年级小学生小浩被六年级的小勇推倒,致左手骺损伤、伸指肌腱损伤,构成十级伤残。小浩称:事发时老师未在现场,且学校设施不完善,监控存有死角。事后,学校拒绝提供监控视频及肇事方的相关信息,并拒绝处理此事,导致索赔事宜无法进行,受害方故将学校、小勇及其监护人一并诉至法院。  案情评析  学校辩称:学校对学生有常规的安全管理,事发后及时通知了两学生家长,并及时送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