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言语语言符号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来源 :新课程·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g3114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影响课堂教学效果的因素很多,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对教材课程的把握能力、对课堂临时生成的资源的利用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等等。其实除了这些因素,还有一个因素不能忽视,那就是教师的非言语符号因素。非言语符号是指为增强师生互动的效度,提升教师讲解和学生理解效果,教师课堂上所展现的仪表、表情、动作、眼神、手势等非言语(有声语言)语言符号。都德的《最后一课》中的“最后一课”之所以感人,除了韩麦尔先生的有声语言,更在于韩麦尔先生的表情、动作(尤其是韩麦尔先生的手势)让人热血沸腾。韩麦尔先生那高大的背影、欲言又止的悲愤表情、无奈而痛苦的挥手动作……作为一种无声的语言,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弦。这些非言语符号,最大限度地表达了一位母语课教师,在外敌入侵被迫放弃祖国语言教学时的那种创伤和痛苦,那份对祖国、对母语无限热爱的情感,对学生的愧疚与期待,对残酷破坏民族文化的外敌的仇恨与愤懑……此时无声胜有声,因为语言已无法表达韩麦尔先生内心复杂而难以言状的心情。
  课堂教学中非言语符号的应用,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优雅大方的仪表
  教师仪表主要是指教师的装束、衣着等。这是教师给学生传递的第一信息、第一印象。教师的仪表如何,决定了学生与教师之间互动的方式、效果,同时,教师也会影响社会对教师的印象。教师的仪表应该优雅大方得体。优雅,是高贵、高素养的综合体现,会引起人们對教师职业、对教师、对知识的尊重,有利于教师作用的发挥。大方,会让人们喜欢接近教师,有利于师生间的互动交流。得体,要求教师仪表既要跟上时代步伐,展现时代气息,又要注意职业性质,避免给学生带来消极影响。近期,网上经常有一些讨论教师着装的信息,有些教师在仪表方面偏离优雅大方,引起网民的诟病。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教师也是人,也该讲究衣着的美观,但是,评价美的尺度应该是朴素、自然而不失高雅、整洁。有修养的教师会使自己的外表、衣着和“灵魂工程师”这一角色相配,使外在的气质仪表美与内在的性格修养美融为一体。一个浑身珠光宝气或衣着暴露或奇装异服的教师,是无法让学生敬重的,反而会给学生带来不良的视觉冲击,更不要说为之增添教师魅力了。
  二、亲切自然的表情
  表情是师生在信息交流时面部呈现的动力表现。相对于仪表而言,教师的表情是一种动态的无声的语言符号,蕴含着大量的有声语言无法表达的情感交流信息。亲切自然的表情比起板着面孔严肃僵硬的表情,会有截然相反的效果。前者,会让师生的交流处于一种轻松、自如的氛围下;后者,则让师生互动处于一种沉闷、无趣且不愿沟通的气氛中,教学效果可想而知。亲切自然的表情直接作用于学生的情绪,促使学生积极情绪体验的产生,又有助于注意的维持、记忆力的增强、理解的加深,从而收到较好的整体提升效果。教师表情的教育价值正是其教学艺术的魅力所在。聚精会神、认真思考的学生会从中获得赞许和鼓励的信息;注意力分散、搞小动作、开小差的学生,则会从中接收到提醒、嗔怪和批评的信息。这种委婉含蓄的表情暗示,既能激励学生,又能维护学生的自尊,使学生感受到教师对他的关怀和爱护,还不至于分散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正常的课堂教学活动。有时候,教师的表情之“形于色”也要适当控制,对教学中偶发事件所表现出来的慌神不能“形于色”,教师工作、生活中的挫折、忧愁与不愉快不能“形于色”。在学生面前,教师的表情永远是亲切自然、点化有方。教师控制和驾驭自己情绪及其外在表情的能力决定了其教学艺术的魅力指数。
  三、从容沉稳的举止
  教师的职业功能不仅是传授知识,更在于对学生潜移默化的身教影响。所以,教师的举止要从容、安详、舒缓、大方,以便让学生感到踏实、安全、亲切、自然、不骄不躁、大方沉稳。同样,教师的举止也要注意掌握力度的适当,幅度的适中及动作范围的准确,使行为举止这一语言符号发挥出其应有的教育和引导价值。遇到急事,就不能过于舒缓、安详,要根据具体情况给出恰当的举止。教师研究举止行为语言符号,还有助于教师判别学生举止语言符号含义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和诉求。如,根据学生的坐姿、站姿可以知道学生是否疲劳,是否在认真听讲,是否对教师有对立情绪。从学生挠头这一动作,可以判断学生哪里没听懂,或者不想回答问题等。
  四、丰富灵动的眼神
  眼神是目光的方向、力度和情态共同传递出来的思想情感信息。在所有非言语符号中,眼神是最丰富、最耐人寻味、最具魅力的。眼睛是人们情绪的最集中、最敏感的外显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师生之间可有效交流大量的情感和思想信息。教师的眼神不同于演员,所传递的各种信息都应该是源自内心的真实的情感体验和实在的用意。唯有如此,学生才能凭借经验和体验,去充分体味和准确理解教师眼神中携带的真实信息。有经验的教师,能够充分发挥眼神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自己处于教师的眼神辐射圈中,都有自己是教师注意中心的感觉,从而受到激励或自觉约束自己。
  师生的交流是相互的。教师让学生读懂自己的眼神的同时,也要能够解读学生的眼神所传递出来的信息。一般来说,学生上课注意力集中,对所学内容感兴趣时,学生的眼神是闪光的、兴奋的;不感兴趣的眼神则是漫不经心的、发散的;疲惫、厌倦的时候,学生的眼神是呆滞的、无光的;能够回答教师的提问时,学生的眼神是直视教师、充满自信的;不能回答或怕回答不好时,学生的眼神是旁视的、躲闪的,甚至会低下头不让教师看到其眼神。如果有学生埋头疾书,还不时偷偷瞄教师一眼,眼神中有一丝的不安,这个学生十有八九在忙着与课堂内容无关的事。优秀的教师从学生的眼神中能够发现更多的东西,从而做到有效调控和教育。
  作者简介:潘娇,吉林省四平市八马路小学高级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
  编辑 韩 晓
其他文献
中小学课本中的很多规律性的条文、耳熟能详的定理等,其实在课本中并没有完全解释清楚。很多时候,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只是被动地接受,并没有找到问题的本质所在。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方面学生很难建立对该学科的兴趣,也很难持续不断地坚持该学科的学习。另一方面,老师的教学也会越发失去该学科的本真精髓。  一、为什么分母不能为0  “分母不能为0”,这句话是我们从小学五年级学分数,一直到大学毕业,可以说只要有数学影
学术界关于14世纪黑死病及其相关问题的探讨从未停止。虽然至今未能就黑死病本质达成共识,但是其作为欧洲变革催化剂的历史地位已基本确定。黑死病第二次大流行于1347年秋开
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教师运用黑板和图画来进行说教,而数学又具有很强的抽象性,所以,学生容易产生疲劳感。而多媒体的运用,不仅有形,还有声音和颜色,能够将教学情境变得活泼,
期刊
鸡西矿业集团公司张辰煤矿西三采区3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