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科学》教学中的探究学习

来源 :现代校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on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要以探究为核心;内容要满足社会和学生双方面的需要;评价应能促进科学素养的形成与发展”……这就意味着要为每个学生提供公平的探究机会和有效的指导。这种探究学习活动是指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使每个学生的科学潜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并且在课程、教学、评价等方面鼓励多样性和灵活性,让学生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科学的知识和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思想和精神,全面提高科学素养。
  
  一、《科学》教学中要充分利用网络优势来开展科学探究性学习
  
  首先,网络为探究性学习提供了非常丰富的信息资源。目前,国内的科普网站有近百个,如中国科普、科普之窗、趣味科普站、中国科普城、中国科普博览。各个科普网站都含有丰富的资源。比如中国科普(http://www.cpus.gov.cn)由科学技术部政策法规与体制改革司主办,旨在让公众认识科学、理解科学。栏目有科技新闻、政策法规、科普动态、科普辞典等。 中国科普城(http: //www.stcity.net.cn),内容上分为交通运输、环境保护、军事天地、电脑时代、地球科学、空间科学、海洋科学、生命科学、风土人情和文学艺术等10大类,50个小类。探究性学习从本质上说也是一种基于资源的学习。在学习过程中,伴随着情境性问题的产生和课题研究的不断深入,学习者需要了解各种不同的具体信息,这些信息往往不可能预先准备,甚至对学习者来说十分陌生。为了尽快地解决问题,就需要学习者通过各种途径尽快搜寻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借助网络的搜索引擎功能,学习者可以快速查寻相关的信息,这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学习效率。其次,在网络上可以资源互动、共享。学生在教室里可以通过电子邮件、语言信箱及网上聊天的形式直接与任课教师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辩论、发问、协商,可以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的形式。这种交流互动活动不受时间、空间的局限,又不受情感因素的影响,从而有效地实现了网上的协作与交流。第三,探究式学习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网络资源最好是由有关专家或教师制作、筛选和编辑过的围绕教学目标准备的校园网教学资源库,学生使用这样的资源不仅可以提高自主获取信息、加工、整理、应用信息的能力,而且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达成学习和探究目标。
  
  二、《科学》教学中探究学习活动的实践
  
  《科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首先,创设问题情境,利用网上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开放性问题,让学生面对多种疑问,产生浓厚的探究兴趣。如在浙教版《科学》第1册第3章第6节《日食》这节课,先从网上下载2000年非洲日全食的视频给同学们播放,然后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发生日食?什么条件下会产生日食? 你能用什么事例证明日食产生的条件的?”学生的积极性很高,纷纷讨论后,有的学生直接将自己的计算机进入因特网中相应的网站,找到了相应的文字答案;有的同学做起了日食的模拟实验,得出了产生日食的条件;有的同学利用网络,找到了日、地、月运动的课件,从慢动作中领悟到产生日食的原因及日食产生的条件……其次,在课堂上多设计探究实验对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种有效的途径。例如科学实验数据的处理实现了计算机化,科学实验设计中应用网络查找信息。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发现探索自己想要的知识;通过网络接触世界,了解世界;在网络中搜集信息,作出是非判断,进行综合处理,并将自己对信息的认识发送出去实现信息的交流。在网络运用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实践,并在信息获取和处理的过程中实现合作学习和终身学习。利用Internet网络和教学网络,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特性,创建的一个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学生利用Internet网络直接上网搜索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自觉的学习能力。
  
  三、《科学》教学中探究能力教学模式的探索
  
  科学探究教学设计以学为中心,以情境创设为前提,以问题驱动为导向,引出学习主题,学生围绕主题展开学习,实时查阅信息资料,进行逻辑推理,完成对问题的理解、知识的应用和意义的建构。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一般的教学策略是:在教学中,由教师提出任务,确定须要获取的信息资源,然后由学生搜取有关信息,得到初步答案,再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课堂讨论形成共识。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应循序渐进,不能操之过急,必须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探究的内容应由简单到复杂;探究的程序应由只包括部分要素的不完整探究逐步过渡到包括所有要素的完整探究;教师的引导应由强逐渐减弱。首先应该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学生的年龄不同、知识结构不同,所提的问题就要不同。在探究学习活动中,对于年龄较小的学生,他们对许多科学概念还难以理解,这时候教师就要用通俗的学生容易理解的语言概括出正确的结论,而不应该客意地追求科学用语的使用;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就要清楚其知识结构,在此基础上,运用恰当的科学用语概括出正确的结论。而且问题应该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入手,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其次就是要考虑当时当地的特点。其实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我们的周边环境随时都可以找到科学教育的素材。只要教师善于观察、细心倾听,就一定能发现许许多多的科学活动主题。教师选题时应该善于利用身边的科学资源,并且充分考虑到时间和地点的差异性。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是知识的直接探索者、构建者和发现者。教师的作用应该是组织者、激励者、引导者。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并引导他们寻找对策,使学生的科学探究尽可能获得成功。
其他文献
上海市2002年度科技进步奖评选于今年4月揭晓,其中一等奖39项,二等奖108项,三等奖16G项。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承担的“静止气象卫星遥感仪器机械结构系统”和“短波和
语文是通过教材中一篇篇课文,让人感知、积累、运用语言文字的。因此,语文教学过程首先是一种感知过程。感知教材,让教材中的语言文字,变成生动、完整的表象。在课堂中运用多
北京有个天安门,家乡有个大台门。晚上打开电视机,我就看见天安门。睡觉做起回家的梦,我就梦见了大台门。 There is a Tiananmen Square in Beijing, hometown has a large
期刊
小语第四册课文《刻舟求剑》是一个寓言故事。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用静止的眼光看问题的人,从而阐明了一个道理,即要根据变化了的情况灵活地处理问 Small language four
一、股票丧失可以公示催告的范围 股票是民诉法第193条规定的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以外的另一类,也是到目前为止其他法律规定的唯一一类可以申请公示催告的证券。按《公司法》
泰安市岱岳区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和“抓发展必须抓人才、抓人才就是抓发展”的理念,不断创新体制机制,以产业集聚人才,以人才引领产业,积极创优人才工作环境,让人才成为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教学视导在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但检视以往的工作,不得不承认,我们的视导还没能充分发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教师在课堂上要发挥主导作用。教师的“示范”是体现主导作用的一个方面。什么叫“示范”?顾名思义,就是做个样子给大家看看。语文有工具性的特点,许多情况下,都要为学生示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3月4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10部门(单位)《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春风化雨,这确是一场及时雨,因为这是一份广大幼教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