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战“疫”群进化2.0版

来源 :大学生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fengj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年夜饭的家庭大聚会取消了,但是红包和祝福不会缺席。晚辈们在群聊里开启了视频聊天,屏幕里都是一张张带着微笑的脸庞,我们互相说着新年快乐,说着许多祝福的话语。
  之后的几天,我们都听话地待在家里,尽量减少外出活动,每天都会在家庭群里报告各自的健康情况,群里每天都有人发着各种各样的新闻和防护措施,其中也夹杂着一些还未经证实的传闻。我们作为晚辈,不仅耐心帮助父母辨别消息的真假性,也教给他们一些如何辨别真假的方法和技巧。首先,我们告诉父母要特别关注信息来源。因为工作、生活的原因,父母的群聊不计其数,他们在群里经常看到的一类消息就是可以直接复制粘贴的一大段话,这一大段话的显著特征是以“赶紧转发至各大群里让家人、朋友知晓”结尾,并且这段话开头多用各种看似比较官方的信息主体诱导人们,就像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的消息,有些人利用父母一辈对钟南山的崇敬、尊重,以“钟南山院士建议...... ” “钟南山院士紧急提醒......”开头,这样的消息没有可靠的来源,大多无依据、不可信,但是父母们看到诸如此类“钟南山院士” “国家卫健委” “网监部门”开头的信息,还是会转发,在家庭群里,这样的消息简直占据“半壁江山”。我和哥哥姐姐们打算先教父母们对于这类消息的辨别,我们从家庭群里找到一些前几天的此类消息,把它们放在一起,告诉父母这类消息的典型特征就是开头和结尾。父母们开始并不相信我们说的,并且他们普遍认为多看看多知道些消息也没什么坏处。我们在晚辈群里商量着对策,既然长辈们觉得多知道些各种消息有好处,我们就要着重强调其弊端。我们在家庭群里通过发消息,发语音的方式,向父母们说了“信息疲劳”,过多的消息会让人产生厌烦的心理,并且让他们结合自己的经历,他们之前也确实有过“信息疲劳”的经历,“信息疲劳”很容易让真实的消息也被我们忽略、无视。之后我们又乘胜追击,告诉他们以后对于这类消息,不转发不相信,因为它没有准确可靠的信息来源,这么重要的信息,官方一般都会有具体文件,而不是一段话这么模棱两可。
  还有一类父母转发的比较多的就是微信公众号上的文章。对于此类信息,晚辈群里我们也重点讨论过,相比于一大段没有来源没有数据没有图片的文字,这类消息的辨别对于长辈们有一定难度。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总结出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技巧。拿微信公众号来说,第一是看公众号主体。如果公众号主体不是官方公众号,里面的许多消息你就要多留神了。比如有些公众号主体功能是小说,但它最近发了一篇关于疫情的需要极强专业素养的文章,其真实性就有待商榷,不能因为看起来比较专业就盲目相信、转发;第二是看文章的标题,官方标题一般都会直接简明扼要地陈述事实,而有些文章则是通过哗众取宠的标题来吸引读者,这类消息大部分也不可信;第三是看文章里的数据和图片。官方发布的信息里图片一般都是高清并且有官方水印的,而大部分谣言类文章图片比较模糊,或者能看到与此公众号不一致的水印,这类文章大多会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混淆视听,诱导人们相信他们所述之事。我们将这三点在家庭群里详细说明并且用一些例子加以证明,父母们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了之前的观念和想法,对各路的疫情消息有了一定程度的辨别能力。
  家庭群里,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是发视频。因为大家都处在春节休假期间,不需要走亲访友,在家里有些无所事事,为了让父母亲戚们有事可做,我们在晚辈群里商量了一个办法:每家每天发一段在家锻炼的视频。一方面能促进大家相互监督相互鼓励,增进感情;另一方面,一定程度的锻炼对于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有很大的帮助。这个方法一发在家庭群里,立即引起强烈反响。每天每家都会发一段两分钟左右的全家锻炼视频,视频里一家人有跟着手机跳操的、有跟着锻炼软件专项训练的、还有一些跳舞的,总之都在锻炼身体。如果其中一家没有发,就要在群里发红包。之前长辈们担心不走親访友会让感情慢慢变淡,现在看来,这样的担心并未发生,相反,每天报平安、发锻炼视频,不知不觉间增加了我们彼此的沟通,感情不仅没有变淡,反而更加浓烈。
  2020的春节,我的家庭群不再谣言贴满天飞,有的是情真意切的关心、关爱与互相鼓励,有了彼此的爱与信任,家庭群迅速升级进化成2.0版。
  责任编辑:方丹敏
其他文献
最慢的死亡也总是突然到来的,而泪水,总是延后才出现。接到说祖慈先生在3月30日去世的电话,愣住的我就是这样。  我和祖慈先生的相识,缘于诗歌。那是在1981年,我在读大学,给《安徽文学》投稿,通知我采用一首的签名就是刘祖慈先生。次年又用过两首。真正认识他,是1982年7月毕业,原本留校的我因为某种无法预测的险恶,被分配到望江县长岭区中学以后。那年代,被分配到区或者公社中学,基本是一辈子连县城都不可
阅读理解能力,作为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能力,在新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阅读的中心由强调接受信息转为强调搜集、筛选、整合处理和生发信息”。因此,逐步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就成为了语文教学实践中的重点所在。下面,笔者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提出几个有效提升小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方法。   一、鼓励质疑,培养自主探索意识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说的就是学习必须要学会质疑。为此,在
认识或接触某种事物,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称为“首因效应”,这种特殊效应往往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志趣选择。在中学语文教学中,首因效应尤为重要。因为语文教学更多的依赖教师和学生的双向交流。  留下美好的第一印象 俗话说:“先入为主”。人们看事情常凭第一印象,可见第一印象的重要。初一学生年龄尚小,世界观、方法论还没完全形成,他们对事情的分析还缺乏理性,只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有着很大的片面性、随意性和迁移性。
初中语文情感式教学方法是应对近几年素质教育改革而兴起的全新的、更具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最大的优势就是让学生体验身临其境的感受,无论是从感官上还是从身体上的身临其境感受,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学习成绩的增长,形成良好的文学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初中语文教学中采取的情感学习的特点及作用   (一)情感式学习的特点   顾名思义“情感式学习”,就是让学生通过感情
在这里,我是机耕路上那辆  “突突突突”的拖拉機  直来直往,不紧不慢  所经之处,给田野带来微微震撼  或是父亲手中的那把锄头  只要一声令下  便一头扎进皲裂的土地  没有车水马龙,也没有霓虹闪烁  这片广阔的田野,只盛产  油菜花、紫云英、稻穗和蛙鸣  有时,蝴蝶翩飞,蜜蜂嘤嘤嗡嗡  有时,白鹭起起落落  从一个田埂到另一个田埂  在这里,每个细小的生灵都有  顺理成章的一生  冬天也会来临
【摘 要】系级作为高校的二级单位,系级特色文化作为校园文化的亚文化,体现为明确的院系精神、鲜明的品牌活动和师生认可并遵循的管理制度,在培养优秀的多元化人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金融系的全体学生是金融系的特色文化传播的受众,也是金融系特色文化活动的主要参与者。通过分析学生对文化活动的主观感受及选择,我们将对已有活动进一步了解,加之对特色文化活动的分析,我们能够大致把握今后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出相关建议,
学校是传递文化、创造文化的特定机构。一个没有独立品格的文化传统的学校,师生员工就如一盘散沙,缺乏努力的方向和动力。因此,学校的文化建设是学校应有之义,是学校必须承担的一项重要且富有全局性的工作。学校文化传统一旦建立起来,就具有指导学校办学方向、统一价值观念、引领师生教与学的行为的作用,就能凝聚全校力量,为实现学校的辦学目标而努力。从文化的属性上来审视,教育的进步是可以用文化来解读的,也只有通过文化
角色是用来扮演的,既然说“老师的角色”,就是抛开了我们作为自然的人的一面,从老师这一职业出发,看我们的特点、身份和担当。个人认为,老师应有这么几种角色:   角色一,如果说学生是夜行者,老师就是给他一盏灯的人,是指给他路标的那个人,但绝对不是陪他把这条路走到头的那个人。明白了这个角色,很多问题就好办了。既然要送给他一盏灯,我们手头就应该有这盏灯,既是要指给他这条路,我们自己就一定要清楚这条路的路
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情感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形象,是诗词艺术重要的审美单元。解读意象既可以“由表”赏析诗歌语言,更可以“及里”品味诗歌情感和意境,进而鉴赏诗歌的艺术技巧。抓住意象,就抓住了解读诗歌的命脉。古典诗词的意象艺术非常发达,提高学生解读诗歌意象的能力,就可以让学生拿到打开诗歌艺术大门的钥匙。  一、依据意象的传统文化内涵解读  古典诗词的意象传统历史悠久,意象艺术发达。花草树木,鸟兽虫鱼
在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因其情境性、集成性、内容的丰富性而得到广泛应用。在语文课程中,古代诗词是重要学习内容,若教师恰当、适量、有效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使抽象内容形象化、具体化,使深奥内容浅显化、简单化,使单调学习生动化、趣味化,并充分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意识,唤起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热情。  一.巧用多媒体,渲染情境,熏陶情感  形象、直观、动感是多媒体的显著特点。在古诗词教学中,利用图文声像并茂的多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