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在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中的重要性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ewlifeinsydn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很大成分上依靠学生自我学习,这就要求在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使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以实现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 课外阅读教学 自学能力培养
  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外阅读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这不仅丰富着学生的知识空间,而且刺激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探究,这就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关注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协作,以实现语文学习的实效性。
  一、技能知识掌握的前提
  学生自学的前提是学生"会学",拿到阅读教材时,知道先做什么(通读)、再做什么(通意)、最后做什么(深化情感),以及在学习中怎样把握学习中的知识,而这就要求教师面向学生自学技能进行教学。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所涉及的知识众多,且一般不通过课堂教学的形式开展,这就使得课外知识的丰富性很难深入到学生的知识视野。而在实现学生自学能力培养的前提下,教师在教书过程中,注意让学生从知识中找到前后因果关系,理清作者的思路,并对文章结构、问题设置、作者情感等各方面进行思考研究,进而将分析课文的技能掌握,这就变知识教学为技术教学,不仅给学生传授了可运用的知识,而且将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这就为学生进行后期知识、技能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前提准备。如在《羚羊木雕》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围绕"是谁的"、"送给谁"和"为什么送"进行问题探索,让学生了解羚羊木雕是友谊的象征,并让学生明确事件发生的过程,体味每一次万芳对"我"付出,以及我的情感变化,那么凭借这课的教学,让学生明确,在进行记叙文学习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事件,并理清文章事件顺序,通过文章的学习,感受作者的情感等,这就为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指导方法。
  二、课堂参与力的保障
  初中学生的主观愿望性较强,在学习中往往以自己的兴趣、爱好、情感走向为基础,而要将学生引入到教学之中,并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则要求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进而促使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和课堂教学效果的实现。
  初中学生的好动、好奇心理较强,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中要抓住学生的好奇心。其一,以疑激趣。在学生遇到问题时,教师要进行积极引导,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引导自我思考上,以实现学生对问题的深入探究。如在进行《背影》教学时,教师抓住题目的特殊性,在书写板书后,说道:"在常见的课文中,多以外貌或是人物为标题,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而课文却以’背影’为题目,这是为什么呢?谁知道原因?"当教师看到疑惑的表情时,教师顺势将学生推向自我阅读之中,让学生带着疑问去读课文,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二,以境引趣。语文教学的言语、画面特征,将学生带入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在这里学生不仅可以感受语文的多彩,而且能够享受语文之外的美丽世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充分把握语文的审美特征,对学生展开画面式的教学,如在《安塞腰鼓》、《观舞记》等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图画、音乐等进行教学,将沉重的鼓音、骤雨一样的鼓点、百十个鼓乐后生等,通过配音视频播放,将鼓之隆声、后生之强健、舞蹈之火烈呈现出来,将书中的情境拉向学生的大脑,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生动、形象的画面或是视频中,感受鼓乐的变换之美,感受大鼓声之灵动,进而感受语文教学的音乐美、形象美、动态美,这就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促进了阅读教学的实现。
  三、语文情感形成的基础
  语文是美的,不仅仅体现在语文的言语美、形象美,更重要在于语文蕴藏的情感之美,而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上,教师要积极借助于教材中的情感对学生进行语文情感培养,同时,以情感化的教学,作用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上,以实现阅读教学中的语文情感目标。
  其一,以读激情。朗读教学是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在教学中,让学生反复朗读,以高低起伏、跌宕有秩的语音将学生的语文情怀激发,例如在余光中的《乡愁》教学中,教师以忧郁为基调,并进行语调的适度转换,在读"小时候"和"长大后"这两小节时带有淡淡的喜悦,语气提升,节奏较快,而在"后来啊"和"而现在"小节中,将语气猛地下拉,以低沉、缓和而又无奈的语调进行朗读,这就实现了语言的情感色彩,进而将学生引进情感化的学习中。其二,以景生情。"触景生情"是进行语文情感培养的有效途径,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结合场景,进行情境创设,让学生从中感受到语文的触动之处。如上面我们所说的画面教学。其三,以人触情。教师的教学情感、教材中的人物情感都对学生语文情感产生重要影响,文学人物灵魂魅力撞击着读者的心灵,如藤野先生毫无民族偏见的无私精神、《蜡烛》中老妇人对无名烈士情如母子的大爱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能用情感性的评价,提升学生的信心,并促使学生人文情感的升华。其四,以事引情。每一篇文章、每一段故事都包涵了一段感情,在教学中,教师要将故事背后的情感传输给学生,让学生受感动的同时,能够将这份情感转化为学习的动力,进而作用于对阅读文章的情感分析中。如在进行《斑羚飞渡》文章教学中,教师通过老羚羊搭桥、小羚羊飞渡事件,让学生进行画面想象,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在学生表达对羚羊的崇拜、惋惜、敬佩等情感时,教师给予适当地评价和价值观引导,这不仅锻炼了学生自我事件分析的能力,而且提升了学生真善美辨别力,利于在阅读学习中把握作者情感。
  总结:
  初中语文课外阅读教学涉及到学生语文情感、语文能力、语文素養等方面的培养,而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正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能动性为前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握住能提升学生主体性的手段,进行学生学习指导。
  参考文献:
  [1]韩素珍;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小学生作文辅导(教师适用)
  [2]王莉;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J];吉林教育
  [3]孟凡君;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上通过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根据学生及文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实施多元评价,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更能让课堂焕发生机!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方法 焕发生机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各级各类的听课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小学语文教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做到阅读理解的题目,经常会发现低年级的孩子识字能力有限。于是,状况多了,连学生家长问我,为何我的孩子在做功课时,对于常用字不能记住呢?其实,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借助老师和家长来"走路",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常常认为孩子还小,那么多的字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必要。  其实,翻翻新课标,它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练笔非常重要,教师通过练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关键词:练笔 想象 展示习作个性 仿写 改写  小练笔是一种特殊的作文形式,因为它对格式、内容和形式都无特定的要求,具有广阔性、丰富性,可写自己的感想,可写自己的体会,可以写诗歌、散文等。总之,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就是用笔写话,它是生活的需要。作为习作内容有效补充的小
【摘 要】:初中是一个关键时期,不但是知识系统化的开端,也是人生的重要起点。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 就近组合 驱动组合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校也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大潮,先后学习了"洋思","杜郎口"的教学理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大家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们对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并提高其实效性感到困惑,我们认为,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性,应该在突出其整合性,重视其实践性,凸现学生自主性,实施多元评价,体现激励性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实效性 语文新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诗词教学效率,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象教学的手段进行切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选修 意象教学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
[提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语文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提出的基本理念,在教学中如何贯彻并实施这一理念,本文从教学实践的角度,探索了在语文教学中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如何创设有效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提出了一些可资借鉴的情景教学模式与具体可行的做法。  [关键词] 语文素养 创设情境 兴趣 语感培养 习惯养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
语文课所承担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通过阅读教学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阅读能力不仅是语文学习能力的主要構成因素之一,而且是人们在学习、生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阅读教学是形成学生语文能力的重要基础,是训练学生表达能力重的要途径。通过阅读训练,可以使学生养成读书的习惯,具有适应社会生活需要的阅读本领。阅读教学除了具有进行阅读指导、阅读训练的职能外,还兼具汲取、丰富知识,掌握读书方法,培养认识能力,
期刊
摘要:学习方法是学习时采用的手段、方式和途径。学法是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和运用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就是要转变这种单一的、他主的与被动的学习方式,努力探索适合自己个性的学习方法,为培养创造才能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 学习方法 语文指导  讲到学习方法,大家更多想到的是听课方法、复习方法、考试方法等,这些方面的指导,许多教师都在进行,我们对学生进行这方面的指导是完全必要的,这里仅从学习的认知角度来
【摘要】鲁迅,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学、革命家,中国无产阶级的奠基人,无产阶级文化思想的先驱。家庭经济地位的变化,使鲁迅饱尝了世态炎凉的况味,看到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封建道德的虚伪。所有这些,对鲁迅后来的思想和创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 同情广大劳动人民 反封建的革命精神  通读语文课本中选编的鲁迅先生的文章,我的脑海中禁不住浮现出先生那刚毅的形象。在我教学实践中,鲁迅先生是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