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高中语文诗词鉴赏中的意象教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guang06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如何提高学生诗词教学效率,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象教学的手段进行切入,分析高中语文教学中诗词教学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词选修 意象教学
  意象,就是表意之象,即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是作者内在的思想情感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意象教学即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作者所展现的情感以学生易于接受的方式展现出来,达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高中语文诗词选修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更快速、更准确地掌握诗词意象,无疑成为高中语文教师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意象教学的角度进行切入,依据我多年教学经验,总结了以下几条较为有效的方法。
  一、反复阅读,活跃思维,激发想象
  在诗词的学习中,古人信奉"读书百遍,其义自现",这种方法同样适用于现今时代诗词的学习。在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的学习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诗词,在阅读的过程中,活跃学生的思维,进而激发学生的联想,将诗词中描述的场景连成一个完整的事件,在周围环境及事件的联系之中,学生也逐渐掌握了诗词所表达的意象,体会到作者的感情。
  如在《春江花月夜》的学习中,学生反复阅读,将作者描述的景致拓印在脑海,春江、江流、江天、江畔、江水、江潭、江树这纷繁的形与景,和着明月、孤月、江月、初月、落月、月楼、月华、月明复杂的光与色,并通过与春、夜、花、人的巧妙结合,构成了一幅色美情浓斑斓迷离的春江夜月图。在这美丽的景色之中,孤独的游子在静静思念着故乡,美丽的景色无人共赏,也使得他愈加孤独,愈加思归。这样的反复吟诵,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这首诗的含义,也利于学生把握作者所抒发情感的路线,加深了对本诗的理解。
  二、创设情境,在意境中体会诗词意象
  高中语文诗词选修课教学的目的,一方面是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另一方面更在于让学生感悟诗词中所体现的意象,感受作者的情感,从而准确把握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这个角度而言,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通过必要的手段,了解诗词的内涵。而在教学中最有效的手段,莫过于将学生置身于诗词所营造的意境中,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作者的情感。作为教师,要善于创设情境,将情境与诗词所表达的情感相贴近,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创设情境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一是通过多媒体仪器,为学生营造氛围。如在《虞美人》一课中,教师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南唐李煜的电影剪辑《虞美人》,让学生在几分钟的影音播放中,感悟李煜丝毫不加掩饰的故国之思,体会李煜对故国的无比深切的怀念之情。"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反复吟诵,更让人感受到李煜作为阶下囚,怀念往昔生活,感受现下悲苦的绵绵不绝的愁思。再如《春江花月夜》的教学中,则可通过多媒体,播放《春江花月夜》的FLASH,让学生在营造的意境中,体会富有生活气息的清丽画卷,创造性地再现了江南春夜的景色,同时通过观看FLASH,感受意境中游子思妇的离别相思之苦。多媒体直观形象的展示,让学生在意境中感悟,其教学效果要远远胜于教师按部就班的教学。
  三、角色体验,达到情感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很多时候会用到分角色朗读课文,让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感受作者的情怀,同样的,在诗歌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送的情感。
  如在《送友人》的学习中,教师在引导学生了解诗歌大意的基础上,对诗歌进行扩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李白、李白的友人,让学生依据诗歌内容,在角色扮演中,感受作者不忍离别,希望远行的人留下来。青翠的山峦横卧于北城之外,绕城的河水像一条白练汩汩东流。就在这秀丽的青山秀水之间,友人将要上路远行了。李白与友人策马并辔而行,送了一程又一程,已经到了城外,依然难舍难分。但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就在这时,两匹马仿佛也善解人意,不愿分离,昂首向天,萧萧长鸣,似有无限深情。马犹如此,人何以堪!直到友人走远了,馬的悲鸣声,似乎仍在空中回荡,长留在诗人心中,也伴送着友人的万里行程。
  四、拓展途径,丰富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要提高诗词教学的教学效率,教师还应该想办法丰富学生对诗词中意象的认识,只有具备丰富的意象知识,在分析诗词时才可以达到游刃有余。在高中语文的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多种渠道来满足学生对意象的认识。
  1.教师可以通过授课的形式,将诗词中的意象加以规整,分析不同意象所代表的含义。如在诗词中,"柳"普遍代表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梅"则代表着傲雪、坚强、不屈不挠、逆境等意象;"西风"普遍认为是落寞、惆怅、衰败、游子思归的象征。那么学生在了解了江水代表了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等的意象后,就很容易理解《虞美人》结句"一江春水向东流",是以水喻愁,含蓄地显示出愁思的长流不断,无穷无尽。
  2.教师也可以通过谐音教学,丰富学生的诗词意象。如在有关"柳"在诗词中的含义分析时,教师则可引用"柳"与"留"谐音,故柳的出现,常常代表了挽留之意,也就引申为诗人的依依惜别之情。了解了这一意象,在分析《折杨柳》和《雨霖铃》的中心思想及意象分析时,学生也可以感受到作者的依依惜别及离别的伤感。
  3.也可通过事物的特征把握其意象含义。如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在诗词中松树也就成为高洁品质的象征;菊花作为傲霜之花,也被作为人格品质的一个代表,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通过景物的特征来把握诗词的意象,也是在诗词教学中较为有效的方法。
  用意象教学法来进行高中的古典诗词教学,最重要的目的是让学生形成一个正确的品味诗词的习惯,由表及里,感受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感情。同时,学生可以运用这种方法来赏析所有的古典诗词,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诗词欣赏能力,促进高中语文诗词教学整体效率的提高。
其他文献
摘要: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已有生活经验,结合阅读训练,通过大量阅读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语文学习习惯。  关键词:阅读教学 经验 训练  阅读是语文教学的核心内容,人们常常把语文能力归结为听、说、读、写四个能力,他们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文教学需要着力培养的就是这四项基本的能力。就语文学科而言,学生一入学摆在他们面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口头语言的基础上尽快的学习和掌握书面语
目的:通过疏肝调神针法和常规针刺对照治疗,观察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及其归纳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探索其实用性和效用性,为临床本病的治疗提供新思路和可靠凭证。  方
随意翻开一本小学语文书,不难发现,无论哪种版本的教材,无论哪个年级,几乎每一篇课文后面的第一项练习都是"朗读课文"或是"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由此可见,朗读,是语文阅读教学中最重要、最经常的训练手段,也是学生课堂语言实践的主要活动形式和理解语言文字的重要方法。它能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课文内容,领会文章所蕴含的情感,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语文课程标准》的
期刊
【摘要】学生作文的这一系列运动过程是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体现,它必将产生种种的心理活动。然而其中心理的需要尤其重要,指导小学生作文,无疑地应顺从他们愉快心理的需要,否则会产生许多心理障碍给写作带来一定的困难,下面就作文中的愉快教学谈谈个人点滴看法。  【关键词】小学生 作文 愉快教学 运用  一、小学生"作文中的愉快教学"心理探索  "愉快作文"与尊重人格、完善人格的需要。它提倡在全班集体
【摘要】课堂教学是实施新课程、促进学生发展的主要渠道。因此,我们应围绕教学的实效性,对相关联的教学因素进行微观层面的、实践性的研究和探对,围绕实效性进行教学策略研究,从而促进教学质量全面提高,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有效性 策略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教学应致力于培养和形成学生的语文素养。"本文以新
[摘 要]:课堂上通过多主体有效互动评价,根据学生及文本的特点运用恰当的评价方法,充分发挥评价的多种功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成长。实施多元评价,关注人的生命发展,更能让课堂焕发生机!  [关键词]: 课堂教学 评价方法 焕发生机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一个在小学语文教学第一线工作的教师,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在各级各类的听课学习过程中,深切感受到小学语文教
对于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我来说,做到阅读理解的题目,经常会发现低年级的孩子识字能力有限。于是,状况多了,连学生家长问我,为何我的孩子在做功课时,对于常用字不能记住呢?其实,学生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借助老师和家长来"走路",已成为很多人的共识。常常认为孩子还小,那么多的字对于他们来说没有必要。  其实,翻翻新课标,它要求第一学段(1~2年级)的识字与写字的目标是:(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
期刊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练笔非常重要,教师通过练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去自主学习,获取知识。  关键词:练笔 想象 展示习作个性 仿写 改写  小练笔是一种特殊的作文形式,因为它对格式、内容和形式都无特定的要求,具有广阔性、丰富性,可写自己的感想,可写自己的体会,可以写诗歌、散文等。总之,随心所欲,无拘无束。  小学生作文的性质是练笔,就是用笔写话,它是生活的需要。作为习作内容有效补充的小
【摘 要】:初中是一个关键时期,不但是知识系统化的开端,也是人生的重要起点。语文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通过小组学习这一形式,减轻学生学习的心理压力,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小组的每一个成员都能获得较好的学习成效,并对学生的人格成长提供帮助  【关键词】:语文教学 小组合作 就近组合 驱动组合  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我校也投入到教学改革的大潮,先后学习了"洋思","杜郎口"的教学理
【摘要】"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也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改革中的热点和难点。大家对综合性学习的理论和实践探索都还处于起步阶段,教师们对如何上好综合性学习并提高其实效性感到困惑,我们认为,提高语文综合性学习实效性,应该在突出其整合性,重视其实践性,凸现学生自主性,实施多元评价,体现激励性等方面进行努力探索。  【关键词】综合性学习 实效性 语文新课程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综合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