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折叠,万物折叠

来源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n123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未来主义画派,是19世纪后科技狂奔、宗教退行,人类自我意识觉醒、主观意识强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爱因斯坦相对论对时空的解读,颠覆了人类既往认知。未来主义紧跟时代洪流,肃清一切旧有傳统,欢呼新时代的到来。他们用动感的线条、形和色彩,再现工业时代下的现代生活;把线和色彩折叠起一连串组合,用折叠物象和线条的方法,打通人类全部感官,搅动美术界来一场极速蹦极。
  关键词:折叠; 运动; 速度; 变革; 极限; 厘清
  2015年,科幻小说《三体》获第73届雨果奖最佳长篇故事奖。刘慈欣成为亚洲第一位摘得雨果奖的中国作家。次年,郝景芳的科幻小说《北京折叠》,斩获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中国科幻小说攀到了世界巅峰。科幻小说很烧脑,非寻常人理解的只要尽情抡展无边无际的想象便成,而是要具备逻辑自洽、科学元素、人文思考三要素。简言之:再没边没沿的创意,也要给天马行空一个存在的理由。《北京折叠》是一部温婉兼有人性悲悯情怀的科幻小说。它承载了作者真实的感受、深邃的情感和玄妙的想象。小说梗概是:北京这座城市,被物理折叠成三个空间。三个空间属于三个阶层,各不袭扰。居住在每一个空间的人,都有现实的希求和渴望。在最底层空间生活的主人公,怀揣着渺小的现实渴望,期待着折叠后的另一个世界……
  围绕主人公穿越不同的折叠空间,期间发生了很多真挚的故事。最终,主人公回到了自己生活的空间轨道、不再挣扎。三个空间相互折叠,每个空间拥有各自不同的时间和情态。小说恢宏的想象架构出扭曲变量的三个折叠时空,看似荒诞。实则,小说背后秉承着作者真实的现实思考,对社会不同阶层生存状态的温煦关切和对阶级固化的慈悲及隐忧。无论多么科幻、魔幻、神幻的小说,里面一定负荷着与“幻”相对的、“实”的部分作为创作背景。如:郝景芳的《北京折叠》,马尔克思的《百年孤独》,吴承恩的《西游记》。颇为有趣的是,不独郝景芳一人,开天辟地把北京城折叠了起来;其实早在一百多年前的西方美术界,就有一帮先锋画家开始尝试把时空折叠、万物折叠了。这帮画家们开创的画派,便是未来主义画派。虽然该画派如即逝的流星,短暂辉煌便消亡。而且,未来主义画派亦遭历史诟病,言之凿凿。这一缕垢病之音,并非空穴来风、也是事必有因。毕竟由未来主义画派产生和发酵出的负面史实是真实存在的,不容抹杀。但美术界需要思考的是该画派产生的背后的道理,厘清绘画艺术与现实世界两个不同维度差异的价值尺度。《速度·雨燕》,是意大利画家巴拉的作品。巴拉是未来主义画派的创始人之一,也是最年长和杰出的艺术家。初读此画,神奇是带给读者的直接冲击。它颠覆了传统意义上我们对绘画的理解。猛一看,纷呈复杂的画面好像读不出什么,只看到一股股能量在画面里呼啸而过、快速流动。仔细辨别方明白过来,原来巴拉画的是雨燕飞行过的轨迹。常言道:风过留声,雁过留痕。可那需要调动我们人类的全部感官、想象甚至是经验,才能领悟的境界。
  巴拉的画却要挑战一下这个难度。倘若长久凝神注视此画,心脏快要跳出来。画中错综、交织着几股能量气流盘旋飞舞,各自有清晰的飞行轨道。虽然画面的诸多轨道是如此纷繁交叉,却绝不混乱。在画面这一“二维空间”里,各自驰骋、互不侵扰。画面底端了然可见,雨燕飞过的轨迹,如此神奇梦幻;宛如把电影里燕子飞行过的镜头,放慢后折叠到了一起。画面的绝大部分,实则看不真切燕子的具象影像。然则燕子飞行的管道却畅通分明、能够轻易辨识,有横向、纵向和螺旋状。说持久读画,心脏快要跳出来,也并不唬人。画面创造出的视觉幻觉,是流动和疾速的。这种动感让人有点儿把握不住,或者说是快速飞驰带来了恐慌,那属于冒险家们的游戏。街头偶有带头盔的摩托车队。他们轰轰隆隆让发动机咆哮怒吼,一个个风驰电掣,焕发着青春的光彩。那是速度与激情带来的快感,极致过瘾和危险,属于玩得就是心跳的年轻人们。其实巴拉的作品《速度·雨燕》,弥漫的就是诸如此类的气息。《被拴住的狗的动态》,是巴拉又一幅未来主义风格的作品。这幅画“无公害”,轻松多了,少了紧张刺激感,显得颇有生趣。一只小黑狗被主人牵着,仅此而已。特别之处就是狗的四肢、尾巴、拴狗的绳子,好像姑娘原地转圈散开的花裙子,飞扬了起来。那是画家致力于表现狗运动时的动态轨迹。可是,绘画毕竟是要在平面上作出造型,画家要想创造出动感和连续性委实不易。于是巴拉把他要表现的地方,用一大堆折叠起来的四肢、尾巴、拴狗的绳子绘出一个个虚幻的圆环,显得滑稽好笑。怎么表达读画感受才贴切呢?就是读者明白画家要倾诉的苦心,可是画面效果却生硬、稚拙。
  未来主义画派的风格,即将呼之欲出了。1911年,未来主义画派闪亮登场,四年后的1915年落幕。它曾广泛风行于意大利及欧洲。作为现代艺术的思潮之一,未来主义运动由意大利诗人马里奈缔提倡和组织。标志性事件是:1909年2 月马里奈缔在法国综合性日报《费加罗报》上,发表了《未来主义的创立和宣言》这一纲领性文章。这篇洋洋洒洒的声明,可谓激进偏执之极,读来不似要为艺术带来真知灼见,更像是一篇战斗的檄文。那种嘹亮的霸气,就像世界著名的意大利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演唱的《我的太阳》,压倒一切、必须如此、舍我其谁。毁灭和铲平一切旧有传统的味道,带着近乎狂躁病人的亢奋高涨、思维奔逸和热情澎湃。同时,对于歌颂冒险、速度、战争、新科技、工业时代、军国主义却又有着邪教教徒般的迷狂、煽动性和蛊惑力。宣言里面有提到:“艺术,说到底不能不是暴力、残酷和邪恶”。其后,他又相继发表了《未来主义文学宣言》、《未来主义戏剧宣言》等,提出系统完整的未来主义理论主张。爆发于1914年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20世纪初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一场惨绝人寰的非正义战争。一战期间,马里奈缔就是帝国主义战争的响应和鼓吹者。为此他发表了《未来主义与法西斯主义》,宣扬二者的亲缘关系。可以说,从最初未来主义的创立,到后来直接介入战争,未来主义在精神内涵和逻辑链条上,是与法西斯主义一脉相承的。法西斯主义囊括的独裁主义、极端民族主义、中央集权形式的军国主义等都在未来主义里有所体现。马里奈缔后来更是直接参与到意大利法西斯党的活动中,成为该党党魁、法西斯独裁者墨索里尼的帮凶。   未来主义起家时,只是一场文学运动。然而诗人马里奈缔的宣言着实具有煽动性,极大魅惑了文艺界。那种猛力肃清一切旧有传统的狠劲儿,有着“打砸抢”的快感。這种不夹杂制约束缚、痛快淋漓的振臂一呼,很快召集者众。工业时代的到来,诸多新鲜事物目不暇接,眼前一切充斥着欢腾和迅捷。渴望自由、追求独立、热衷叛逆的艺术家们敏感捕捉时代的特征,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上都愿意“破坏”一把,迎接全新的自己和崭新的艺术。于是未来主义迅速的由文学界波及和扩张到美术、雕塑、音乐、戏剧、电影、摄影甚至是烹饪领域。在一浪高过一浪的宣言、声明、文告的推波助澜下,未来主义声势浩大、影响深远。但把未来主义的理论和愿景,实践到具体美术创作中,则需要架构一座桥梁。担当这项责任的艺术家,则是未来主义画派的核心人物波丘尼。他是意大利画家及雕塑家,也是该运动的理论推动者。波丘尼构思撰写了《未来主义画家宣言》、《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未来主义雕塑家宣言》,对美术实践提出具体的行动指南。团结在未来主义画派周围的核心力量,除了波丘尼,还有四位意大利人。他们是巴拉、卡拉、塞韦里尼、鲁索罗。1910年2月,波丘尼的《未来主义画家宣言》发表,并于3月在意大利都灵的一家剧院公开宣布。4月,《未来主义绘画技法宣言》继而问世。五位意大利艺术家纷纷在宣言上签名,以示他们壮志凌云。未来主义画家们桀骜不驯,激情创作。1912年2月,在巴黎著名的马塞尔伯恩海姆画廊举办了首场未来主义画展。随后,该团体又在伦敦、柏林、维也纳、芝加哥、布鲁塞尔、阿姆斯特丹、海牙、墨尼黑等地,举办了多次未来主义画展。
  至此,未来主义画派融入到世界现代艺术运动的洪流中。他们精准把握时代脉搏,在创作中讴歌和赞美工业时代降临携来的新气象。机器、工业、大生产、速度、力量、运动、竞争,都是未来主义画家热衷表现的题材。尤其是对表现运动和速度,未来主义画家试验挑战人类视觉感官的极限,在二维平面上“造出”动感。这注定是一场虐心的游戏,无异于美术界的“蹦极”。他们用动感的线条、形与色彩,试图再现工业时代下的现代生活。绘画修辞层面,艺术家们把线和色彩,用简单重复的方法折叠起一连串组合;并用一连串的直线或曲线表现光和声音。用折叠物象和线条的修辞手法,尝试描摹疾速运动中物体的行动轨迹。作为视觉艺术的美术,只要单纯“喂饱”眼睛即可。但未来主义的艺术家不甘于此,偏要调动全部感官。他们在画中演绎速度、空间、声音、节奏和通透感。绘画技术层面,他们就用折叠方法和纯烈的色彩,尖锐的斜线、锐角、螺旋形来塑型。那种意象类似什么?就好比拉手风琴,风箱伴随音乐旋律的起伏一张一合。我们盯住风箱看,到最后就能从风箱连绵起伏的折叠中“看到”音乐。画家卡拉是未来主义画派的又一干将,他曾鲜明谈到自己追求的艺术,即“整体绘画”。除了在画中表现音乐和嗅觉,运动和速度,还要将这些兼收并蓄。这不仅是挑战传统绘画,更是挑衅读者。要求大家欣赏艺术时,听到画面、看到气味、闻到颜色、尝到声音,把一切不可能变为可能。彻底粉碎眼耳鼻舌身意,相对应的色声香味触法。西方文化从上帝造人,到人类一步一步开发自我、征服自然,人类文明迈向新纪元。此刻,画家们却来搅动美术界了,要来一场生死时速的蹦极。
  为何艺术家逼着美术界来一场改天换地的大变革?作家郝景芳在谈到《北京折叠》创作契机时说:“无论怎么书写这个世界的荒诞,我还是在这个世界中貌似严肃地活着,并为此而忙碌”。那么,荒诞的未来主义背后,世界有什么貌似严肃的大事件发生呢?随着19世纪科技的一路狂奔,宗教神学慢慢从人们头脑中倒退。自我意识觉醒,主观意识强化,这是世界的潮流和趋势。到尼采哲学达到了极致,认为上帝不在了。在尼采思想自传《瞧,这个人》一书中,他把自己比作耶稣。科技发展、人类发明层出不穷,让人们产生错觉,认为人类可以掌握宇宙和未来方向。经典物理学认为时间是绝对的,是独立角色。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则把时间和空间联系起来,提出空间可以扭曲、时间则是相对。当时间和空间都能“变形”,彻底颠覆了人类对时空的认知。原来时空不是固定和静止的。工业时代的到来,机器大规模生产,催化了理性。机器生产出的流水线一样的产品,成为时代的倾向。伴随科技、工业的狂飙和宗教的退行,哲学界也百花齐放,出现了尼采、弗洛伊德、柏格森等哲学大腕。伴随哲学界翻天覆地新思想的建立,文艺界也跟着天崩地裂、渴望突破。未来主义就在如此背景下,走出“舒适区”,应运而生。未来主义艺术家们一路高歌,最终走到了法西斯阵营里。马里奈缔、波丘尼等人都参加了战争。果酱挤到土豆泥里,从此混为一滩,制造浆糊逻辑。美术界需要理性厘清:在艺术精神维度里,任何艺术形式和观念都可行。在现实世界则是另外一套价值尺度,不可把艺术作品和现实世界的是非善恶,绑到一起。
  作者简介:
  王彧浓,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
其他文献
摘 要:绘画创作的灵感源自于生活,极大多数的艺术家创作的过程即是将具体的、客观的事物表现得别具一格,将具象幻化成意象的过程。通过对具体、客观的事物进行外在的提炼,而后融入自己的思想情感深入加工。一幅优秀的绘画作品能散发一种独特的魅力,其所营造的画面视觉效果传递的信息甚至能感动人心,震撼灵魂。  在工笔花鸟绘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自唐、宋、元、明、清至今,出现了无数的伟大杰出的艺术家,其所创作的作品亦
期刊
作者简介:  黎芳(1980-),女,讲师,任教于四川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期刊
摘 要:阿恩海姆在《艺术与视知觉》中提出了“知觉力”。“知觉力”与“物理力”虽然都有“力”字,但是是存在很大差异的。一个是实际存在的物理力,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知觉力是付诸于人的视觉感受的,是属于创作艺术作品、观看艺术作品而产生的实际存在的心理上的力。以阿恩海姆“知觉力”为切入点,探讨“知觉力”与绘画构图的关系。  关键词:阿恩海姆;知觉力;绘画构图  在探讨此问题之前,我尝试用两张拉斐尔的
期刊
摘 要:在中国书法历史上,唐朝书法家欧阳询不仅具有重要地位,而且其楷书具有划时代意义。欧阳询楷书平正险绝,被称为“欧体”,当世人称其楷书为唐人第一,也显示出其在我国书法史上的重要地位。欧阳询书法饱含着南北书法精华,对后世楷书发展影响巨大,不仅继承了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书法笔意与气息,而且也有六朝与魏碑笔法结构形式的表现。欧阳询不仅继承了魏晋秀骨清相的审美遗风,而且对其进行了创新。尚法与尚意在欧阳询书
期刊
摘 要: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1445—1510)是15世纪下半叶佛罗伦萨一位著名的画家,他的一些异教题材作品在文艺复兴时期备受关注。以《维纳斯的诞生》为例,从其创作背景、风格特点、人文内涵等方面来分析波提切利笔下的维纳斯。  关键词:波提切利;优雅美;忧郁美;人文情怀  一、《维纳斯的诞生》的创作背景  波提切利是15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著名画家,《维纳斯的
期刊
摘 要:目前,国内引进大批标榜着“图像小说”的优秀漫画书籍。“图像小说”作为一种新的称谓术语,是指以漫画语言描绘的叙述性绘画故事,将文学图像化,也包括了片段式的漫画选集、非小说等,呈现出了更多元化和艺术性的视觉与语言相结合的表现形式,适应了成人人群观看的需求,同时具有了更高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镜头漫画;叙事艺术;实验性  一、引言  “图像小说”又称“Graphic Novel”“漫画小说”“
期刊
摘 要:文章通过时间线索的变化发展描写了笔者绘画理念的转变过程。在笔者绘画理念的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几种比较常见的绘画风格,包括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以及极简主义。笔者的绘画理念在发展变化的同时也不断迎合了当前中国以及西方绘画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写实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矛盾感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而话不投机的原因大多是三观不合。三观主宰着一个人的生活,同样一个人的艺术观也掌握着艺术航行的方向
期刊
摘 要:绘画的魅力在于在有限的平面上表现出广阔的艺术空间。西洋画通过形体、光线、色彩、透视等表现二维或者三维的画面,中国画则讲究意境,以“远”为核心,通过虚实变化来表现画面效果和心里境界。文章简单说明了“三远”的理论渊源,主要通过举例分析了郭熙“三远法”的美学理论思想,使我们对“三远法”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对创作作品有了全面的理论指导。  关键词:远;三远法;高远;深远;平远;郭熙  一、“三远”的
期刊
摘 要:首先,文章简单介绍了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演进历程,接着作者引入“原初语境”这一概念,并且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的必要性。然后,作者以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说明了“原初语境”重构相对于传统展示方式的优势以及它对美术教育的促进作用。最后,作者做出总结,倡议其他博物馆学习六朝博物馆的“原初语境”重构。  关键词:六朝博物馆;展示;美术教育  一、博物馆展示方式的演进  从历史上看,博物馆突破
期刊
摘 要:波丘尼画作,是20世纪初强大彪悍的工业时代衍生出来的产物。在风云际会的大时代里,空气里弥漫着战争前期的味道和知识大爆炸后的信息狂乱,从而催生出了未来主义画派和波丘尼画作。在这样的氛围里,画家敏感嗅出空气里的新鲜味道,将这些时代前沿的信息融入自己创作中。画作彰显了对工业时代文明的叩拜,那是画家心中的光荣与梦想。画风狂飙激进,动感十足,霸气外泄,炫目闪亮。  关键词:速度;运动;青春;炫目;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