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活力音乐课堂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08644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音乐融知识性、趣味性、实践性为一体,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有利于发展孩子们的智慧,发掘他们的潜在能力。因此音乐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课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音乐的美好与快乐。要实现音乐素质教育的目的,教师必须采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
  
  一、创设氛围,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
  
  《音乐课程标准》提出:“每一个学生都有权利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学习音乐,享受音乐的乐趣,参与各种音乐活动,表达个人的情智。要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与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曾有一次,我在教授延长记号时,刚在黑板上画出该符号,就有学生调皮地大叫:“老师,xx说这个记号像牛眼睛!”引发全体学生的哗然,教室里一下开了锅。我让孩子们都安静下来,灵机一动,微笑着对那个学生说:“你说的没错!不过这样的形容不够好,老师希望你做一个语言美的孩子,你能用更好的表达来向我们说出延长号的特点吗?”该生顿时呆了,红着脸想了想说:“它像帽子下面的大眼睛。”我立刻用赞许的眼光和满脸笑容给予充分肯定:“你形容的真特别!”我继续引导学生思考,学生们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忽然有个学生说:“老师,我用一首流行歌就能记住它了。”师生都饶有兴趣地聆听他的演绎:“睫毛弯弯、眼睛眨眨,要是遇见它,歌声要延长!”我由衷地带头为他的创意鼓起掌来!经过改编的流行歌,结合了学生的生活经验,深化了教材,不仅形象描绘了延长记号的特点、作用,便于记忆,还提高了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没有鲜明的个性,哪有这独特的想法?没有宽松的氛围,又哪有这丰富的创造?调皮学生扰乱了课堂秩序,学生的情感需要发生了变化。教师根据学生当时的心理需求放弃预设目标,把突发事件当作契机自主生成另外的教学目标,给孩子们提供了创新学习的机会。
  
  二、创造空间,培养学生音乐创造力
  
  创新教育的指导思想在于创设新的氛围,营造轻松的教学环境,挖掘教材内容,通过各种手段、途径,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勇气和能力,让学生在感受音乐美的同时创造美,在想象的基础上积极动手、动脑。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表现空间,采取定期课堂展示、文艺汇演、艺术节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展示能力、培养信心、提高音乐表现力的绝好机会。培养学生表现力还需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引导学生多听多看各种演出,注意观察,深刻体会不同形式艺术表演的精华,了解音乐的内涵,正确表现音乐。
  
  三、创造机会,展示自我
  
  中小学生天性活泼好动,有强烈的自我表现愿望。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特点,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因此,教师应多创造条件,给学生以表现的机会。学生可以根据歌词内容,自己设想、编排几个动作,在课堂上即兴表演。可以让学生自己制作乐器,比如用易拉罐或小瓶子装入沙子作沙锤;用铁丝将酒瓶盖儿串在一起当串铃;用两个香脂盒对击做小镲;用铅笔敲纸盒当小鼓等等。当学生的其他感官随着音乐动起来的时候,他们上音乐课的兴趣与热情也被调动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多方创设平台,利用各种机会让那些有音乐基础、音乐天赋的学生充分表现,带动其他学生上音乐课的兴趣。很多学生对钢琴、手风琴、电子琴、小提琴、二胡、琵琶等乐器非常感兴趣,具有演奏基础,有些学生还参加过考级,达到了中、高级水平。让这些学生上台表演,可激发他们的荣誉感、成就感。同时能调动台下学生的情绪,激发他们的兴趣。还可以将歌唱得好、舞跳得好的学生请上台表演,不仅能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还活跃了课堂气氛,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激励作用。若有条件,还可以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音乐活动,调动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音乐素养。
  
  四、积极发挥教学评价的作用
  
  行之有效的教学评价,能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的学习情绪。而只有找准时机,课堂评价才能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学生们的音乐天赋有差异,有的唱歌好些,有的舞蹈好些,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一切表现,随时随地发现、挖掘他们的闪光点,给学生适时适地的鼓励、评价,让学生感受到被欣赏的美好,从而更有信心、有兴趣地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如“你的声音太动听了!”“真肯动脑筋!”“说得真精彩!”“你的吐字比以前清晰多了,有进步!”这些有具体内容的正面评价,能让孩子们看到老师对他的重视,因而倍感自豪,学习更努力。教师还可以尝试多采用动作、表情等体态语言给孩子无声的评价,如教师亲切期待的目光、轻轻点头、竖起大拇指、为他鼓掌等都会使学生信心倍增,得到获得知识的成功感,体验参与学习带来的愉悦。
  总之,要让学生喜欢音乐和音乐课,就需要音乐教师不断研究更好的教学方法,把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带到音乐课来,把音乐课上到学生的心坎上去,让学生在音乐课里陶冶情操,提高审美情趣,培养人文素养。
其他文献
学生无法获得文章的整体感知、无法感受汉语言文学的独特韵味和魅力、无法形成最“本质”的语文素养。本文简要分析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明确“整体感悟”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
按照新课程标准,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反馈语文教学效果的一条重要途径.而作文恰恰又是语文教学中难度最大的部分,学生常常感到无话可说,或有话又不
摘要 文章表现和说明的中心意思、中心观点叫文章主题,也叫中心思想,在论说文里叫中心论点。不管什么文章。作者要说明什么问题,赞成什么,反对什么,都应该有明确的主题。主题是文章的灵魂。  关键词 立意 中心思想    看一篇文章如何,首先要看观点是否正确、鲜明、深刻,是不是有意义。主题是文章的统帅,文章材料的取舍、结构的安排、语言的运用等都要以主题为中心。主题不明确、不集中,文章就容易出现“下笔千言,
体育课堂教学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为学生提供了独特开阔的学习活动环境,给学生提供了观察、思考、操作的机会,它的主動性、活跃性、实践性、创造性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我在基础课程改革实验中,着意寻找到三条“活路”,激活课堂,让课堂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一、教学内容突出“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的主要依据,教学内容设置合理、科学,直接影响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提高。要使课堂有活力,教师应考虑以下
城市化是礼嘉中学发展最大的背景.随着北部新区城市化的加速发展,礼嘉中学在区党工委、教育局的领导下,以“礼嘉速度”,迅速由原来的农村乡镇初级中学发展成为重庆市联招学校
基础教育研究的方法论一直是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针对“教学经验为何要理论化”、“教学经验如何理论化”、“教学经验是如何产生的”、“教学经验理论化的成果是什么”等
作为体育老师,我们在教学生锻炼方法,培养锻炼兴趣,从小养成爱好锻炼习惯的同时,也应思考如何将所教内容与儿童创造性思维训练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可以有效促进体育教学的开展,另
关联理论认为翻译是一种用于语言阐释的交际活动,以译入语读者更好的获得原文信息为准则.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国内外广受好评.故本文以关联理论为框架,分析该电影
当前,全国各地掀起了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高潮,各地涌现出了一大批具有鲜明特色的教学模式的探索。如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
随着课改的推进,应试教育不可逆转要向素质教育转轨。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和教学策略与以前相比,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每一位教师除了要思考我們的教育方向与成果,更要提升自身素质以适应改革的需要。  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创新”,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必须具备引导学生走向创新之路的能力。教师的能力上不去,空喊创新,实际上只会炒旧饭,是无法实现改革目标的。那么如何才能实现教师的自我提升呢?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