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财务会计》课程的分层教学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osao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财务会计》是一门集知识和技能于一体、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而职校学生素质不一,良莠不齐,其学习目的、学习兴趣和接受程度都有比较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财务会计》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针对教材的重难点、知识点结构特点,引入分层教学法。下面我结合教学实践和教学思考谈几点看法。
  一、针对实际,实施教学目标分层
  教学目标分层就是教师根据本课程的特点,以及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制定出适合职校财会学生的教学目标,让课堂教学活动与各个层次学生的接受能力和知识结构相适应。具体地讲,就是对优等生制定出较高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熟练掌握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单独完成难度较大的实务综合题和具体会计业务操作。对中等生制定出中层次的教学目标:要求熟练掌握财务会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在老师的引导和启发下能运用所学知识,完成一般的实务操作。对其他学生制定出较低层次的教学目标:掌握和理解最基本的财务会计知识点。
  教师应在教学目标分层理念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和学习态度等实际情况,将水平相当的学生分配在同一组内,在正常情况下,分为上、中、下三组,但分组不宜公开化,教师心里有数就可以了,不能让学生感受到“组”与“组”明显差别,以避免伤害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如此既能达到分层教学的目的,又有利于调动各组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不同层面的学生在智力、知识和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和谐的发展。
  二、有的放矢,实施教学指导分层
  1.分层讲授新课
  教师在教学新课过程中,必须考虑不同层次学生接受能力的差异,遵循“小步走”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循序渐进。例如:在上“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时,教师可以首先讲授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的计算方法等最基本的知识点,在此基础上,再配套练习题:某企业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10万元,预计净残值5000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要求学生分别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计算出该项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此问题难度系数不大,在一般情况下,所有学生都可以通过此题的训练掌握这部分知识点。之后,教师就可以加大题目的难度系数,将上题改为:2008年的10月1日某企业购买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万元,预计净残值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要求学生分别用加速折旧法与直线法计算出该项固定资产每年的折旧额。此题引入计算折旧时间限制这一知识点,从而对学生的知识要求和计算要求有所提高,但是中等生和优等生基本可以独立解决这一题型。之后,教师可以进一步加大难度系数,将题目改为:2008年的5月1日某企业购买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20万元,预计净残值1万元,预计使用年限5年。2009年的10月1日该企业把该项固定资产出售,货款项5500元,支付相关费用600元,要求学生编制出相关的会计分录。此题有一定的综合性,有机地将计算固定资产的时间和空间限制结合起来。此时,教师要积极启发和引导,并层层加以剖析,逐步让各组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的技巧和方法。这样的分层教学方法,可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相对轻松学习和掌握新知识点。
  2.分层巩固知识
  在《财务会计》教学中,教师在巩固知识点时,可以对学生开展分组知识训练。高层次的学生要不断鼓励和引导开始自学,中低层的学生应该由教师继续指导,从而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充分体现分层次教学让优生提高、“差生”转化的宗旨。如我在教授“带息应收票据”这一知识点为例,就通过如此操作来达到分层巩固知识的目的:2006年的6月1日,A公司向B公司销售产品,售价为20,000元,税率15%,B公司向A公司支持了一张总额为18,700元,期限为3个月,利率为5%的带息票据,到期后,可由A公司收取相应款项。要求学生:(1)制作A公司所涉及的业务的会计分录。(2)如将日期改为2006年12月1日,A公司在年末计息时,应该如何作会计账务处理?(3)在12月1日的情况下,B公司该如何作会计账务处理?此实务题中,3个问题的难度系数是依次变大的,第一个问题是基础的问题,教师可让各组学生都思考完成,然后要求学生考虑第二个问题;中等生在完成第一、二个问题之后,要求积极思考和解决第三个问题;优等生则要求尽量独立完成这个三个题目。之后,教师可以开展必要的讲评和总结,帮助理清学生思路,揭示难点重点。
  三、因人制宜,实施教学评价分层
  “分层次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学就是实施教学评价分层,有效检验和衡量通过分层教学是否使学生达到了课程教学目标。该环节重点要做好以下工作:
  1.分层进行作业批改
  教师在讲评作业和批改的过程中,不能只看学生是否已经完成了练习,不能只简单看作业是对是错,应该将每次作业作为一次简单的考核,综合性地进行打分,在此基础上,还应根据分层布置作业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分别指出错误原因和纠正方法,并及时要求学生予以订正。
  2.分层开展成绩评价
  在职校财会教学中,在《财务会计》课程中采用分层教学法,并不是说一定要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而是应该有机根据学生实际,着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这就要求教师针对职校学生的具体特点,在考核评分的过程中,摒弃所谓统一标准答案的做法,着力推进分层成绩评价,只要学生相对于自身而言有所进步,即使一点,教师也要进行适当或必要的鼓励,并在分数上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郑艳华.职校院校会计实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8,(2).
  [2]李松青.关丁: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3).
  [3]陈红.浅谈财会电算化专业会计模拟实训.福建行政学院福建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
其他文献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转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问题的分析,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导向性的工作,长期以来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思想走向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
随着课程改革的启动和深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已由原来注重“教”转为注重学生的“学”,学生也由被动接受转化为主动学习.
摘 要: 教师要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入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是我校机电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素质是本课程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基础和专业感性认识
该项目由煤田地质局第一地勘公司科教中心承担,最近在邯郸市通过鉴定。项目内容分为三部分,除岩芯摄相及岩芯保管外,提出了钻孔地质编录标准化描述内容及使用词汇。后者以《
摘 要: 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曾一度引发热议。近代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评价,尤以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为主要代表。而在近代中国,中国人开始掌握话语权,以辜鸿铭、林语堂为代表,在《中国人的精神》和《吾国吾民》中回应并反驳了某些西方误读。解读这三部作品,目的在于用后殖民主义视阈,解构被殖民的民族的一种被强制的文化认同感,解构这一建构在不平等话语上的知识──权力体系,让属下发声,塑造一个属于东方自己
绘画似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从幼儿拿起笔随意涂鸦就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那么喜欢动手了,有的孩子画得总是那些,这些孩子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就更需要老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开拓幼儿眼界,积累绘画素材  绘画这一艺术活动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
摘 要: 本文将学生问题比作水在自然界存在的三种状态,认为教师应以欣赏“水”的各种状态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把问题看作“冰”,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步,如同在冰山上开凿出成功的阶梯;把问题看做“水”,可以通过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自己,如同以知识和经验的水滴汇集成智慧的海洋;把问题看做“汽”,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而丰富学生和自己的人生,使生活变得如云霞般多姿多彩。教师若能以欣赏“水”的心态来面对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减轻学生心
一、活动主题感恩·生命主题教育活动——感恩之心。二、活动背景《爱的教育》的主人公安利柯的父母是这样教育安利柯的:你应当永远怀着感恩的心情,感谢生活的全部赐予。感谢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囊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由500个氨基酸组成,共有3个抗原域(Domain),域Ⅰ、域Ⅱ、域Ⅲ。其中域Ⅲ能够独立的在病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