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囊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由500个氨基酸组成,共有3个抗原域(Domain),域Ⅰ、域Ⅱ、域Ⅲ。其中域Ⅲ能够独立的在病毒表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脑炎病毒(Japanese Encephalitis Virus,JEV)的囊膜蛋白(Envelope protein,E)由500个氨基酸组成,共有3个抗原域(Domain),域Ⅰ、域Ⅱ、域Ⅲ。其中域Ⅲ能够独立的在病毒表面折叠成为免疫球蛋白样的结构,与受体的结合密切相关。研究表明,EDⅢ蛋白上含有乙脑病毒的中和抗原表位,可刺激动物机体产生中和抗体,EDⅢ蛋白可作为检测疫苗免疫后抗体水平的JEV抗原。本研究主要利用JEV EDⅢ蛋白,检测了三个厂家的乙型脑炎弱毒疫苗株免疫小鼠后血清中JEV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并探索了产生抗体水平差异的原因;利用实验室制备的具有中和活性的EDⅢ蛋白单克隆抗体(命名为1c4),鉴定出了一个JEV的线性表位,为今后乙型脑炎疫苗的安全、有效生产和新疫苗的研制提供参考依据。1.不同厂家的猪乙型脑炎弱毒疫苗对小鼠免疫应答的研究通过在乳仓鼠肾细胞(BHK-21)上对三个不同厂家的猪用商品化疫苗进行空斑形成实验,发现不同厂家的疫苗毒株能够在细胞上形成不同大小的空斑形态,在ICR小鼠模型上免疫这三个不同厂家的猪乙型脑炎商品化疫苗,并测定JEV杭体水平,发现空斑形态明显偏小的毒株,其免疫小鼠后会产生较高水平的抗体应答。对分别显示大、小空斑的疫苗毒株进行空斑纯化,得到纯化的JEV弱毒株,两个毒株的全基因组测序分析显示空斑形态偏小的毒株具有一个在1813位的核苷酸突变,即E蛋白279位由原来的蛋氨酸(M)突变为赖氨酸(K)。用纯化的弱毒株免疫ICR小鼠,测定血清中JEV抗体水平,ELISA结果显示呈现小斑的毒株免疫后能产生更高水平的JEV抗体。说明E279位发生氨基酸突变的弱毒株对小鼠免疫后会产生更高水平的免疫应答。这与先前商品化疫苗免疫小鼠后,不同厂家毒株诱使小鼠产生的抗体水平差异相对应。本研究探究了 E279位氨基酸突变对乙脑疫苗SA14-14-2在小鼠上免疫应答的影响,为疫苗的生产和评估提供参考。2.乙型脑炎病毒蛋白EDⅢ单克隆抗体的表位鉴定研究根据已发表的JEV EDⅢ蛋白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载体pGEX-6P-1构建原核质粒表达载体pGEX-6P-1-E1、pGEX-6P-1-E2,将EDⅢ蛋白在大肠杆菌R2中两段表达。通过Western Blot,单克隆抗体1c4特异性识别GST-E2融合蛋白。随后设计抗原小肽作为检测抗原,使用ELISA方法进一步缩小1c4能够识别的区域,同时,为精确线性表位的氨基酸序列,通过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R1、pGEX-6P-1-R2、pGEX-6P-1-R3、pGEX-6P-1-R4、pGEX-6P-1-R5,在大肠杆菌 DH5α 中高效融合表达,利用单克隆抗体能够特异性识别单个表位的特性,使用Western Blot得到了线性表位的精确氨基酸序列。本研究利用单克隆抗体1c4,通过原核表达载体构建和抗原小肽的方法,得到了为乙脑病毒的一个线性表位375EPPFGDS381,为JEV生物学特征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同时为基因工程疫苗、免疫胶体金诊断等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在新课程背景下,“探究性学习”这个词语出现的频率是较高的。也就是说传统的教师教课本,学生学课本的方式方法已经不适合新时期教学的需要,也不利于师生的共同发展了。因此,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探究性学习精神就成了新时期教学的关键。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我认为在教学中应努力培养师生共同的探究性学习精神。下面我就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师生共同的探究性学习精神和能力谈谈自己的意见。 一、历史课程教学与探究性学习的结合
摘 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网络时代的来临,大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都有很大的转变,这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本文作者通过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对新问题的分析,对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思考。 关键词: 新时期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思考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种导向性的工作,长期以来担负着引导大学生思想走向的重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
摘 要: 教师要提高《机械基础》教学质量,应从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学生非智力因素等方面入手,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 《机械基础》 教学质量 教学策略 《机械基础》是我校机电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内容涉及到“机械原理”、“机械零件”、“液压传动”等多方面内容。使学生掌握机械基础知识、拓宽知识结构、培养学习能力和发展素质是本课程的目的。我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在基础和专业感性认识
摘 要: 有关中国“国民性”的研究曾一度引发热议。近代西方关于中国国民性的评价,尤以明恩溥《中国人的气质》为主要代表。而在近代中国,中国人开始掌握话语权,以辜鸿铭、林语堂为代表,在《中国人的精神》和《吾国吾民》中回应并反驳了某些西方误读。解读这三部作品,目的在于用后殖民主义视阈,解构被殖民的民族的一种被强制的文化认同感,解构这一建构在不平等话语上的知识──权力体系,让属下发声,塑造一个属于东方自己
绘画似乎是孩子的一种天性,从幼儿拿起笔随意涂鸦就开始了。但由于种种原因,有的孩子不那么喜欢动手了,有的孩子画得总是那些,这些孩子在绘画时是不是愉快、自愿的,情感是否积极主动?这就更需要老师作积极正确的指导,下面我谈谈在指导幼儿绘画教学中的一些看法。 一、开拓幼儿眼界,积累绘画素材 绘画这一艺术活动来源于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
摘 要: 本文将学生问题比作水在自然界存在的三种状态,认为教师应以欣赏“水”的各种状态的态度来面对学生的各种问题。把问题看作“冰”,可以通过解决问题帮助学生进步,如同在冰山上开凿出成功的阶梯;把问题看做“水”,可以通过解决问题逐渐提高自己,如同以知识和经验的水滴汇集成智慧的海洋;把问题看做“汽”,可以通过解决问题而丰富学生和自己的人生,使生活变得如云霞般多姿多彩。教师若能以欣赏“水”的心态来面对学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减轻学生负担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有渊博的知识,而且要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研究表明,80%的学习困难与压力有关,解除这些压力,明显有助于学习效率的提高和创造潜能的开发,如此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和谐了,学生自然会对学习产生兴趣,当宽松愉悦的成长环境营造起来的时候,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才会成为可能。 民主平等的课堂生活能创设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教师对学生的信任与尊重是减轻学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