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智学生的后天干预和习惯行为的养成初探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w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力障碍儿童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要培养智力受损儿童具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所谓生活自理能力是指智力受损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照料自己生活的自我服务性劳动的能力,它是一个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包括自己穿脱衣服、鞋袜、收拾整理衣服、独立进餐、自己洗脸等。简言之就是自我服务,自己照顾自己。
  我从事特教事业已经有二十多个年头了,这之间见过了也接触过很多各种各样的残疾孩子,既有聋哑孩子又有智障孩子,从这些孩子的日常行为和表现来看,我感觉老师的教育和家长的教育非常重要,孩子的好多行为习惯都是后天干预的结果,一个孩子的成长,需要的是家长从一出生就培养好的生活习惯和教育,也需要老师后天的习惯养成教育。
  现状分析:
  一、家长习惯养成的误区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我校有一个智障男孩子,十四岁了,自己不会穿鞋不会系鞋带。我见家长时看到家长替他穿上外套,带上手套,围上围巾,妈妈全部代办,丝毫没有让孩子自己伸伸手的意思。日常的小事这些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个孩子的良好修养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与其父母的言传身教分不开的。所以我觉得家庭教育非常重要,一个婴儿呱呱落地到他的长大成人是与他的父母息息相关的。我们在大街上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妈妈在前面走着,边走边嗑瓜子,走一路瓜子壳丢一路,身后的孩子也是这样,他们根本没注意自己的一个细小的动作,他们认为这无足轻重,但是殊不知就是这个随意的动作,然而这样不经意的一个动作却惹人生厌。智障孩子作为家庭的一员,因为是孩子,更因为智力的残疾,倍受家长关爱,家长怕孩子不小心磕着、碰着常常是这也不让干,那也不让做,在家里日常生活的劳动基本由家长包办代替。家长如此的爱心包办,孩子得不到锻炼,长此以往将陷入“不让干,不会干”的怪圈。
  二、家庭养成教育缺乏练习和持久性
  智障生做事情动作慢,效果差,甚至适得其反,耽误更多时间。碰到实际困难,有的父母有空时会比较耐心地教一教,忙时就自己代劳。但更多的是家长怕麻烦,父母代替去做,使得孩子失去了一次次练习的机会。有的因为一遍又一遍教,孩子没有学会就放弃了。殊不知,奇迹往往在再坚持一下时发生。所以我感觉每一位家长应该咬牙坚持坚持,这样就能有效果。
  三、学校教育后天干预的重要性
  曾经有一个老师上课没注意自己的言行,在每次上课的时候总是掰下一截粉笔头扔掉,有一次这位老师让他们班的一个小姑娘去黑板上写字,小姑娘拿起粉笔,没有写字,而是先掰下了一截粉笔头找个垃圾筐扔了,然后再去写字,老师很惊讶,问她,为什么这样做,小姑娘说,老师,你不是每次都这样做的嘛。这个老师非常的吃惊,明白了自己对学生的影响,于是从此上课再也不掰粉笔头了。这个教育故事好多人都知道,今天我之所提起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教育中后天干预非常重要,老师为人师表,身正为范,绝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实实在在的做出来的,要求学生要做到的,自己必须做到,这种教育理念在智障学校也是同样适用的。我们绝不能因为教的孩子智力弱,就忽视这个理念。
  我在智障孩子的教育中贯穿了这种理念,我每次把讲桌都会在上课之前擦拭干净,我上完课都会把课本作业本抹平,放在固定的位置,哪怕断掉的一个小小的粉笔头我都会亲自躬身下去捡起来放到垃圾筐里去,看到哪个学生的脚旁有纸屑我都会走过去弯腰捡起来,慢慢地我发现我们班的地面上再也没有纸屑可捡了,我发现哪怕是智障孩子也不再往地上扔纸屑了,就连重度的智障生;博文和小胖都能看到纸屑就马上弯腰去捡。
  四、学校要强化意识,鼓励为主训练
  智障生由于大脑的障碍,自我意识淡薄,自我意识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就是要欣赏自己,体会成功的快乐,在此基础上体验价值感、幸福感、愉快感与满足感。每节课上课的前五分钟,我都要带领孩子们做手指操,不管做的好与差,做完后让学生大声地称赞自己和别人,让学生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干好一些事情,使得学生自我意识处于旺盛状态,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自己的赞赏,用赞赏强化学生关注自己的成功,并将优势积累,放大。
  要让智障儿童做到自理,必须让其明确自理的方法。他们不会洗脸,就谈不上把脸洗干净;他们不知把玩具放到哪里,就谈不上把玩具物归原处……也就是说,即使孩子有了自理意识,如果缺少方法,就是想做也做不好。所以方法的引导很重要。
  1.降低难度,因材施教,循序渐进
  由于智障儿童的注意力和思维不能像常人一样有的放矢地思考和解决问题。因此,自理训练不能急于求成。教学时要降低难度,根据孩子智商的不同程度,把一个训练内容分解成若干个极其简单的操作动作,轻度和中度弱智的孩子可以比较连贯的做完,重度弱智的学生,老师要让学生从一个简单的操作动作学起。例如:在整理书玩具的時候,轻度和中度弱智的孩子可以自己一步一步进行。但是重度弱智的学生,需要老师说一步做一步,而且自己有的还不能独立完成,老师可以帮一下,然后再让其独立做一次。
  2.耐心帮扶,扶放结合,坚持习惯的培养
  智障生面对劳动,困难重重,程序的顺应,用力的恰當,动作的准确,工具的使用等方面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对常人而言轻而易举,对他们而言学步维艰。教师要有耐心,每一个环节都要细致地指导、帮助、扶持,不能因为一次又一次的失误、失败,而灰心放弃。手把手地教,手把手地练,滴水穿石,总会有成功希望。学生不会拿笔写字,教师要示范,还要手把手的教学生一笔一笔地写,不厌其烦。
  五、家庭习惯的养成和学校后天干预相结合
  扶是为了不扶,在智障生自理能力养成训练中,家长和老师都要本着这个目的。首先示范、作必要指点。检查、纠正。经过反复练习,再慢慢放手。在整个过程中,家长一定要耐心,不能急躁,孩子能学多少是多少,慢慢来。“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孩子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两次教育就能奏效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日复一日的训练中,孩子会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哪怕是点滴的进步,我们都要咬牙坚持下去。
其他文献
自古以来教师被喻为“辛勤的园丁”,而学生则是是花圃中那一朵朵或小蕾初绽或骄人怒放的鲜花。在体育课中只要你稍加留意就会发现那花的海洋中有几棵“无精打彩”或“半萎半枯”的小花。是任其自然,还是多费心思去探究如何让他们融入花海中呢?我认为问题的关键在于要认真仔细的揣摩学生心理,找出问题症结所在。有学生无精打彩,是认为体育课总是跑啊、跳啊、投啊等让学生机械的反复练习,枯燥乏味而又厌烦;而“半萎半枯”则主要
期刊
一、案例背景  《雨后》是著名作家冰心的诗作,全诗语言欢快流畅,富有节奏韵律,读来琅琅上口,这是诗歌的共同特点。全诗以浅近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幅雨后孩童戏水的嬉闹情景,勾画出孩子们活泼,俏皮的形象,极富童趣,怎样使学生进入情景,体会诗中儿童特有的心理,进而感受童年生活的幸福快乐,是这篇课文教学要解决的任务和目标。本课教学设计我试图通过以读为本,层层推进的方式让学生来感受兄妹俩踩水时的兴奋与快乐,体验
期刊
校本教研是一种将教学研究的重心下移到学校,以新课程目标为导向,以促进每个学生发展为宗旨,以课程实施过程中学校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通过一定研究程序得出研究成果,并把研究成果直接应用于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研究活动。它是创造性实施新课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制度保障,是学校有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  目前,校本教研在我国中小学中已经引起
期刊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创设或引入一个相关问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以引起学生一定的心态和情感体验,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刺激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从而启发、帮助学生掌握、理解知识,提高分析问题、探求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语文课堂教学受时间和空间的约束,就教学容量来说,总是有限的。但教师可以运用教学艺术创设具体生动的场景,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从而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
期刊
作家列夫·托尔斯泰说过这样一句话:“理想是指明路灯,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在建设祖国时,都藏着自己内心所认可的“梦想”。“中国梦”,其实就是千千万万人的小小梦想组合起来的,宏大而美好。中国梦是我们的指路明灯,而劳动与以往相比,也有了新的意义。  中国梦,承载与寄托了所有劳动者的期望。通过诚实劳动追逐中国梦、实现中国梦,让劳动迸发出最猛烈最持久的光华与能量,这是时代赋
期刊
中国的知识分子在社会结构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阶级。在旧社会,由于他们的经济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地位不同:有本身就是统治阶级或极力为统治阶级效劳的知识分子;有依靠劳动自食其力的知识分子;也有被剥削、被压迫的知识分子等。总体来看,大多数知识分子与劳苦大众一样,属于被侮辱和被损害者。由于他们思想活跃、反应敏感,统治阶级对他们的思想控制和政治压迫更为强烈。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他们感到更多精神上的痛苦。在革命到来之
期刊
初中语文教学不仅是促进初中学生基础文化知识发展的关键性教育,而且对初中学生的品德、心理以及人格各方面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教育价值。这些教育价值隐含在初中语文的教学材料当中,也隐含在教学行为本身当中。高水平的初中语文教学,应该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价值并能够主动践行这些美德,关注自身公民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何从教学的角度对此进行努力,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  一、初中语文教学概述  1.初中语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的脑力劳动的效率。” 语言是人类进行思维和交际的工具。但在教学上,从某种程度上说,教师的言语对学生的成长有很重要的作用。就语文来说,语文学科具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相比较工具性其作用更加的明显。教书育人是对这两方面性质最好的诠释。课堂教学语言则是师生双方传递信息和交流思想的载体,是课堂教学中连接学生和教师的桥梁,是教师教育教学思想的直接体
期刊
语文教学即汉语言教学,主要训练学生的汉语言听、说、读、写能力。农村学生由于大多数是留守儿童、少年,家庭教育跟不上,学生升到初中在口语表达、写字笔顺、写作能力等方面由于欠账太多,已养成羞于口头表达,扭曲的写字笔顺,写作空洞、流水账等现象突出。如何提高语文素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长期积累,发挥每节课效益的最大化,达到高效。因此,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环节都要高效。如果一节课由课前活动、课中新授、课后总结
期刊
一、研究现状与研究趋势  《上海市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要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经历,丰富学习经验”,上海高级中学课本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语文》第四单元“诗歌及其欣赏”主题的单元编写意图明确指出:“要让学生借助不同的朗诵形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认识人类感情的丰富性”。新诗教学中的常规文本分析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在感知、新诗鉴赏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方面的培养达不到预期教学目标。可见在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