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多种方式评改学生作文

来源 :吉林画报·教育百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ry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沐浴在新课标改革的春风里,“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教育应当从培育和呵护生命出发,充分赋予学生自由,给予学生主动权,使教育和生命回归到同一目标。《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评改不仅要注意考察学生修改作文内容的情况,而且要关注学生修改作文的态度、过程和方法。要引导通过学生的自改和互改,取长补短,促进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写作水平。”因此,初中语文教学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必须充分保证生命的本真,倡导作文批改的生命化,实现针对作文整体、过程、动态、自我、情感等多方面的评改,使初中学生在作文评改后可以得到知识、情感、自我的提升,从而促进教育对学生所起到的深远作用,达到教育的目标。
  写的能力要靠写来培养,也要靠改来扶掖;改的能力固然离不开写的根基,而改的能力则要靠改的实践来造就。传统的评改方式,教师对每篇习作精批细批,既费时又费力,这不仅仅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且将学生置于一个十分被动的境地,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发挥不出来,动脑少,动笔少,收获少。同时也易使学生形成“写作是自己的事,评改是教师的事”这样一种错误的认识。如何改变这一现象?提高作文评改效率,采用多种方式评改学生作文是关键。
  一、当堂评改
  俗语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当堂评改学生的作文,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印象深刻,记得牢,不易遗忘,错误也可以得到及时纠正,效果是比较好的。当堂评改的学生作文内容,可结合平时的语文教学,有机地渗透写作能力的训练,尤其是加强仿写片断练习。课堂上老师应及时掌握学生仿写情况,找出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选取典型的学生习作进行评改。例如第一次仿写概括与具体句群时,有几个学生把它写成总分句群,还有几个学生写的具体部分与概括部分内容不符合,自己当堂给予更正,评改。再如写过渡段的练习,要求学生不仅判断正误,还要说出理由。当堂评改学生的作文,可以对一学生的作文进行评改,也可以对几个学生或一小组的学生作文进行评改,使学生从中掌握一定的写作方法和修改方法,能够培养学生快速作文的能力。
  二、集体评改
  学生写人物外貌时,大部分学生写的都差不多:“有两只眼睛,两只耳朵,一张嘴巴……”。针对这种情况,我从全班同学的作文中挑選出几篇具有代表性的习作,抄写在黑板上,进行集体评改:让学生自由朗读,各抒己见,最后由教师点评。然后再让他们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进行描写,这就较好地克服了“千人一面,眉毛胡子一把抓”的通病,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为以后写人的作文作好了铺垫。我觉得,课堂上组织学生集体评改作文是个好办法,学生能从中有对比地弄懂为什么要这样写,而不那样写的道理,从而较好地掌握写作技巧和修改方法。
  三、自我修改
  要帮助学生养成自我修改作文的习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首先要求学生作文写完后,自己先要大声的朗读,学生通过大声的读,很快就会找出作文中语句不通、用词不当的地方,学生自己就会主动地修改,如此反复几遍,学生的作文就有了较大的进步了。接着我把学生的作文收起来,再对学生的作文进行书面简单批阅,将文中的主要错误或不妥之处用修改符号标出,为留给学生练习机会,一般也不作具体的修改,也不批成绩。只是大体分为优良中差几个等次。第三对学生作文中一些主要的、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讲评后。将作文本发下去,然后再请学生阅读自己的作文,让他们一边读自己的作文,一边对标出的错误之处说说自己的修改意见。有的学生提不出自己的修改意见,教师就要作具体的修改指导意见。如对内容不合题意,或随意编造而不合情理的,帮助他们分析,指导他重写;对因文句不通、条理不清无法下笔修改的,就让他们边说边改,逐段改好;对基本功较好,文句通顺,结构合理,但不够具体生动的,引导他们丰富内容,再提高。经过师生双方这样反复多次的修改,学生明白了自己的作文好在哪里,差在何处,懂得了该怎样写,不该怎样写,自己再修改时,也就不会感到困难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学生即使评得不到位,对他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而且事实证明了,学生很喜欢这种方式,效果也比预想的要好,我们会不断探索,针对出现问题,不断改进,促进作文教学的提高。
  四、互相修改
  教师很有必要指导学生互相修改,从一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遣词造句。这一步需要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地朗读,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相互交流讨论,找出文章中的错别字和用得不贴切的词语,进行修正,然后再对句子作细致的修改,还得注意标点符号的使用是否规范,不规范的要进行修改并改正。教师在学生修改的过程中,应适时给予指导,并与学生一起完成,如发现问题,与大家一起讨论,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2.文章调理。 文章的中心是灵魂。文章中心与题意相符,才能使文章达到要求,所以选取的材料一定要紧紧围绕文章中心来写这样才能突出中心。还要注意选取的材料要真实可信,要有创意,这样才能更好地表达文章的中心,更好地表情达意。3.结构安排。要注意文章的结构是否合理?段落的先后次序安排是否适当?要求学生在修改作文过程中,对不合理的地方应作适当调整,使文章上下文衔接自然,结构紧凑。教师在学生修改过程中,对学生的要求不可太高,只要学生做了,就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激发他们修改的热情、兴趣,切不可视而不见,使常常学生丧失了修改作文的热情。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把以上四个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灵活使用,因为以上几方面是互相联系,相辅相成的。当堂评改和集体评改是让学生吸收和掌握各种写作方法和修改的一般方法:自我修改和互相修改是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得到运用|、巩固和提高。也可以采取先自我修改再互相修改然后上交的方法。
其他文献
所谓的数学课堂导入是指在讲解新知或数学教学活动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一种方式,是课堂教学的启始环节,也是课堂教学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一个巧妙而又正确的导入,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起浓厚的学习兴趣,激发求知的欲望和学习动机,同时还能起到联结知识,沟通师生情感的作用。但用什么样的导入方式起始,却是应当认真推敲的。绝不能采用某种固定的模式,也不能机械照搬套用。现结合自己
目的: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已经证实了颗粒物对人体的健康危害。可吸入颗粒物(PM10,空气动力学当量≤10μm的颗粒物)可分为三类:粗颗粒物(PM2.5-10)、细颗粒物(PM2.5)、超细颗粒物(PM0.1)。其中PM2.5空气动力学当量直径≤2.5μm,具有更大的表面积,可吸附更多的病原微生物等有害的物质,并可到达各级细支气管并沉积于肺泡,因而较粗颗粒物对人体具有更大的毒性[1-2]。下呼吸道感染(
第一部分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建模成功的鉴定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围产期缺氧缺血性脑损伤动物模型,并鉴定模型是否建立成功。   方法:  
摘要: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很重视启发式教学。他曾论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里“愤”意为发愤学习,积极思考,然后想把知识表达出来;“发”意为开其意、指导;“悱”意为积极思考后要表达而表达不清,则要求老师予以答其词,使其清楚。对教师来讲,应该通过自己的外因作用,调动起学生的内因的积极性。启发式教学,对于教师的要求就是引导转化,把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具体知识,再进一步把学生的具体知识转化为能力。教师
把创新教育巧妙、有机地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并为语文学科教学服务就显得极为重要。同时语文教学也离不开创新教育,它可以给语文教学带来新的生机与活力。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渗透创新教育,建议可以从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改进教学方法,训练创新思维;优化教学手段,培养创新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实践探索:  一、更新教学观念,激发创新意识。  传统的教学观念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绝对正统的课本教育,知识传授
新课程改革实施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作为一名信息技术教师,应当如何才能使自身的教学活动与新课标的这一理念实现完美的融合?下面,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经验对上述话题展开探讨  一、趣味引课题,是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外部力量。  好的开端是一节课成功的基础,因此每节课的“导入”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