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写,写话兴趣的生长点

来源 :教师博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ire19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依据】
  1.《语文课程标准》提出了低年级写话教学的目标,其中第1条就是: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2.苏教版小学语文第3册第4组教材是一组童话、寓言故事,其中《狼和小羊》选自《伊索寓言》。学生们对寓言已不再陌生。
  3.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段的学生处在创造性想象能力发展的最佳期,他们常常借助幻想的方式来观察、理解和解释他们生活世界中的事物。因此,鼓励这一年段的学生多些想象作文,不仅能顺应学生的心理发展,而且可以使他们的生命体验得到拓展,审美情趣得到提高。
  【教学目标】
  1.对寓言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看寓言、讲寓言、写寓言的兴趣。
  2.能初步编写短小的寓言故事,表达自己的认识与感想。
  3.能够大方地朗读自己编写的寓言故事,并将其讲给他人听。
  【教学流程及策略】
  一启发谈话,激发兴趣
  1.小朋友们,大家一定喜欢听故事吧!今天,老师就给大家讲一个好听的故事,想听吗?这个故事的名字叫《狗、公鸡和狐狸》。故事是这样的——
  从前呀,一条狗与一只公鸡结交为朋友,他们一同赶路。到了晚上,公鸡一跃跳到树上,在树枝上栖息,狗就在下面树洞里过夜。黎明到来时,公鸡像往常一样啼叫起来。有只狐狸听见了,想要吃鸡肉,便跑来站在树下,恭敬地请鸡下来。他说:“多么美的嗓音啊!太悦耳动听了,我真想拥抱你。快下来,让我们一起唱支小夜曲吧。”鸡回答说:“请你去叫醒树洞里的那个看门守夜的,他一开门,我就可以下来了。”狐狸立刻去叫门,狗突然跳了起来,把他咬住撕碎了。
  2.故事讲完了,好玩儿吗?这个故事就选自《伊索寓言》这本书。(教师将书拿起,给学生们看)这里边呀还有好多好多这样有趣的故事呢!有兴趣的小朋友课后可以找来看一看。
  【设计意图】孩子们都爱听故事。从讲故事入手,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人说,有了兴趣,学校的功课会被孩子们当做礼物去接受的。开始的这一设计,正是为了让学生们爱上这堂课,为下面的学习埋下伏笔。
  二以读促写,认识寓言
  1.回顾已听过的寓言故事,明白其中蕴涵的道理。
  小朋友们,刚才的《狗、公鸡和狐狸》的故事,让你懂得了什么?(知道了聪明的人临危不乱,能够巧妙地击败敌人)
  我们前面学习的《狼和小羊》的故事又让你懂得什么道理呢?(告诉我们对恶人做任何正当的辩解也是无效的)
  2.是的,我们再来听一则故事——
  乌龟与鹰
  乌龟看见鹰在空中飞翔,便请求鹰教他飞行。鹰劝告他,说他不能飞行。可乌龟再三恳求,鹰便抓住他,飛到高空,然后将他松开。乌龟落在岩石上,被摔得粉身碎骨。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呢?(那些好高鹜远,不切实际的人必将失败)
  3.总结寓言的特点。
  小朋友们,我们刚才听的这些故事,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都是通过一个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是的,这样的故事,我们就叫它寓言。(板书:寓言)寓言一般篇幅不长,但是通过这么一个短小的故事,却让人们明白一定的道理。
  4.小组交流,明白写法。
  今天,我们自己来编一个小小的寓言故事,好吗?但是,编之前呀,我们要知道,寓言都是什么样的呢?小组交流一下,待会儿汇报。
  (小组交流)
  谁能将你们组交流的结果告诉大家?(板书:篇幅短 含寓意)
  【设计意图】模仿,对于初学写作的孩子来说,不失为一个好办法。读了几篇寓言故事,学生们对于寓言应该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寓言是什么样的呢?”以儿童化的语言,勾起孩子们脑中对于寓言的已有认识,在交流中,在思维的碰撞中,让它们不断完善。
  三教师下水,范文引路
  其实,编写寓言故事是一件很好玩儿的事。前几天,老师发现我们班小朋友中,有的与他人在一起交流时,总是不能很好地合作,于是就编了一个寓言故事。今天,老师把这个故事讲给你们听,待会儿请大家说一说,这个寓言故事告诉我们什么。
  “0”的故事
  试卷发下来了,憨憨得了100分,可高兴了!那卷子上的“100”也兴奋得摇头晃脑。胖嘟嘟的“0”想,我多了不起!“1”加上我,就是“10”,加2个我,就是“100”,加3个我……0飘飘然起来。他真的飘起来了,飘到了2008赛场,它看到人们群情激奋地为它欢呼,它更忘乎所以了。它晃晃悠悠、晃晃悠悠……终于,两个0,它们手拉着手高高兴兴地离开了2和8,高傲地看着场上的人们,可是,没有人理会它们,在拥挤的人群里,它们被挤掉在地上,一只只脚踏在了它们痛苦不堪的身体上。这时,它们才真正明白了——离开了1,离开了其他数字,它们什么也没有。
  故事讲完了,知道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呢?(不能盲目地自高自大,要学会合作)
  你们瞧,寓言并不难编呀,它其实可以解决我们平时想说又不敢说的话——编个故事说一说,多好!
  【设计意图】减轻心理上的畏惧感,告诉学生:编寓言其实很有意思,很实用。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发现问题,用故事的形式把自己的想法表现出来——“写自己想说的话”,这是《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二学段的写作目标中特别强调的。
  四构思交流,完成写话
  1.你们想告诉小朋友什么道理呢?(请生个别回答)
  2.你想编一个怎样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是谁呢?可以是小动物,玩具,也可以是学习用品,甚至一个符号。但是,要真的符合这个事物的特点,例如,“0”的特点,狼、羊分别是什么特点。总之,故事中反映的事物就应该像这个事物。要抓住事物的特点来编写童话。
  请在小组中交流自己的构思。
  3.请1~2个学生上台说自己编的故事,可以带上事先准备的小道具——或玩具,或学习用品等,老师及全体同学帮助评改。老师讲评时,伺机指导——怎样通过故事,告诉人们一个道理。
  生:(学生带着他的小汽车上了讲台)
   汽车和车轮
  我有一辆黑色林肯小汽车,这汽车可气派啦!每次,我带着它出去玩儿,都会得到好多人的赞赏。
  有一天,车轮想:哼,没我车轮的支撑,你能这么气派吗?于是,车轮罢工了,他悄悄地溜走了。他躲在沙发下面,想看看没了它,汽车会怎么样。黑色的小汽车只能静静地待在柜子里。来我们家的小朋友想玩一玩汽车,可是没有轮子,玩不起来,只能观赏它啦。“咳,可惜轮子兄弟不在了,不然,跑起来还要气派呢!唉,也不知轮子兄弟这时会在哪儿,生活得怎么样。”汽车不无担心地说。轮子听到了,羞红了脸。晚上,他悄悄的回到了柜子里。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颗宽容的心可以化干戈为玉帛。
  4.将你编的故事写在写话本上。
  【设计意图】本设计旨在一步步地引导学生逐步学会围绕一个意思编写寓言故事。循序渐进地引导,让“寓言”这个看似深奥的东西,在二年级孩子的面前变得简单生动起来。
  五指导修改,评赏激励
  1.自改。“文章不厌百回改。”伟大的短篇小说家马克·吐温的“站着写作,坐着修改”的故事也传为佳话。请小朋友们自由朗读自己编的故事,自我修改,看谁能够自己发现问题,并自觉改正过来。
  2. 同伴互评。将你的故事读给你的好朋友听,听听他(她)的意见,再修改修改。
  3. 推荐朗读。请同学们自己推荐,或他人推荐,上讲台读自己编写的故事。
  4. 故事会。先让学生们准备一下,准备将自己编的故事讲给大家听;再推荐上台讲故事。
  【设计意图】这一设计,包含着三个层面:修改、朗读展示、把故事说出来。尽管是刚刚接触写话的二年级的学生,也应该让他们知道修改的重要。在集体修改的引导下,初步教会他们通过读去修改,懂得“好文章是改出来的”。朗读在这里起到的是展示的作用,大声朗读展示自己编写的习作,旨在让学生的更有成就感,激发他们对编写故事的兴趣和自信心。同时,在教师简短的讲评中,也是让他们编的故事得以更加完善。而开个小小故事会,利用了寓言的短小的特点,五六分钟即可,却能够在学生们高涨的情绪中,让“编写寓言真的很有趣”“我还要编写”这样的思想烙在他们的心里。
  【特别建议】
  在中高年级的作文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对于作文是有畏难情绪的。怕写作恐怕是不少学生的“共识”。二年级的写话,习作的启蒙,在教学中,教师千万不可以端起架子,告诉学生——“我们开始写作文了”,那样,我们会吓倒一帮学生,即使愿意花工夫去写的,或许也多了一些“悲壮”成分。本教学设计,就是想在习作启蒙阶段,让学生感到作文是人生一大乐事。
  仿作,递给学生一根拐杖;低年级的仿写,更多的是从心理上、兴趣上引导,最终帮助学生顺利到达作文的圣殿。
  1.趣味。本教学设计,就是在“趣”上下工夫。讲故事——编故事——读故事——开故事会,让我们的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教学过程中,渐渐地爱上写话,继而爱上作文。
  2.和谐。教师应该“蹲下来”,平等地和学生交流。这是本设计的又一理念。无论是“教师下水”,还是与学生一道评赏学生的习作,都应如同伴般的,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学生互评,小组合作,“生—生”“师—生”的互动,一切都体现出课堂活跃而和谐的氛围。
  3. 生长。科学准确地确定生长点非常重要。“对寓言有初步的认识,激发学生爱看寓言、讲寓言、写寓言的兴趣。”这是本课的主要的生长点。如何实现?通过讲寓言、教师编寓言、读寓言等一系列的教学策略,在“生—生”、“师—生”平等、平和的交流中,在故事的美丽的意境里,让“爱”悄然萌发,让激发写话兴趣这一生长点逐步实现。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南湖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余 华
其他文献
[摘 要]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水平。生命自觉是语文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前提,教育自觉是语文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础,学科自觉是语文学科培养创新人才的保障。  [关键词]创新人才;语文;生命;教育;学科;自觉    2006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4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
摘要:英语演讲是一门讲求策略的交际艺术,能很好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平时的练习过程中,思考能力和逻辑能力也能得到一定的锻炼。从近年来东莞市英语演讲大赛小学生组的比赛情况看出,小学生英语演讲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为视野不够广阔、内容不够突显和技巧不够娴熟,对比可从充分准备主题、提高行文质量和演讲表达技巧几个方面加以培训。  关键词:小学;英语演讲;主题;作文;表达  中图分类号:G623.31
摘 要:在新冠肺炎期间,为实现“停课不停学”,各中小学由传统的线下教学转变为线上教学。基于OBE理论,以研究意义、理论基础为切入点,将京版二上Unit5 Lesson17的线上教学沟通指导与反馈作为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推动目前小学英语教学的有效开展。  关键词:小学英语;在线教学;OBE理论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9/22-00
关键词:小学科学;实验探究;溶解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5-0016-01  在小学科学的实验探究中,“尝”这种观察方法,因为既不安全卫生,又不利于科学习惯的养成,所以很少被老师所采用。但是在教学四上《溶解的快与慢》一课时,我发现使用“尝”的方法,却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课例呈现】  《溶解的快与慢》这一课,先通过猜测和讨论得
摘 要:先进教育理念的运用已使小学数学课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然而,学生学得苦、教师教得累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改变。我们应从教学目标精确、教学内容精简、教学过程精练入手,创建简约、高效的课堂教学。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6-0057-02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众多先进的教育理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
亲爱的各位舍友:  许久不见,甚是想念。当我写下这封信时,我们都已拿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或许不是我们理想大学的通知书,但我们对此也没有多少遗憾。  回想高中这三年,我们一同度过了许多个日夜。我们曾在宿舍关灯后一起畅谈国事、个人心事和梦想;我们曾一起在足球场上肆意狂歡,在篮球场上挥洒汗水,在田径场上追逐夕阳;我们也曾为了梦想一起挑灯夜读,甚至放弃周末的休息时间留在学校上自习;我们也曾一起去聚会,一起
摘 要:部编小学语文教科书改变了传统语文教材完全以阅读为中心的体系,明确了“语文要素”这一核心概念,即小学阶段语文训练的基本元素。我们要以教材为本,围绕每单元的语文要素,统整任务、螺旋递进、突破习作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教学任务;单元目标  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9/22-0017-
摘要:智慧教育作为教育的最新形态,将构建一种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混合式学习中的虚拟与实体相互持撑,互相作用,将学习从以教师的“导学”为主转变为学生的“自学”为主,为每位同学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关键词:小学语文;混合式学习;虚拟在线学习;传统课堂;学习方式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0
同学们,经过六年小学语文的学习,你一定有不少收获吧!下面的题目会让你对自己的学习有一个全面的评价,仔细审题,认真答题,你就会有出色的表现,相信自己的实力,祝你成功!请把字迹书写工整,卷面占2分呢!  一、日积月累,灵活运用。  1.读句子,运用拼音知识填空。(2.5分)  2015年北京新年倒计时活动以“冰雪北京 诚邀五环”为主题。  ①韵母是inɡ的汉字有: 和  ②音节是整体认读的汉字有: 、
摘 要:针对答嘴鼓的价值和基本特征,通过创编教材、创新教学、创意传承进行实践探究,形成富有闽南地域特色的学校校本课程,起到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目的。  关键词:校本课程;答嘴鼓;开发教材;创新教学;特色传承  中图分类号:G423.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19/22-0006-03  答嘴鼓艺术是闽南地区的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7年,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