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的乘法口决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联系实际,问题引入
  师:同学们,喜欢上数学课吗?
  生:(大声地喊)喜欢。
  师:喜欢的同学请举手。
  生:纷纷举手。
  师:哎呀,老师真高兴,有这么多同学喜欢数学。
  师:请同学们看一看,你在举手的时候伸出了几根手指。
  生:5根
  师:我们每只手有5根手指,可以看做几个5?
  生:(齐答)1个5
  师:1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1:1×5=5
  一生:2:5×=5
  师:对,也可以用5×1二5来表示1个5(课件出示算式)这个算式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句口决来算?
  生:一五得五 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口诀。
  师:现在请同学们举出1双手,看一看,谁来说一说,两只小手有几根手指?是几个5相加?
  生:两只小手有10根手指,是2个5相力口。
  师:那2个5你能用乘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生:2x5=10 5x2=10
  师:对也可以用5x2=10来表示2个5(课件出示算式)这个算式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句口诀来算?
  生:二五一十 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口诀。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3只小手、4只小手各有几根手指用乘法算式怎样表示?
  生:3只小手有15根,4只小手有20根手指5x3=15, 5 x4=2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3只小手就是3个5相加,三五十五,4只小手就是4个5相加 四五二十。
  师:其他的同学同意他的说法吗?
  生:同意(异口同声)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算式和口诀。(点评:由学生熟悉的“举手”这一情境引入,使学生自然就产生了一种乐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复习了1个5、2个5、3个5、4个5的口诀的形成过程,为下面自主编5的乘法口诀作好迁移准备)。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
  1、编口诀
  师:同学们,1个5、2个5、3个5、4个5的乘法口诀我们已经学过,根据这样的规律,你们能写出5只小手有几根手指的乘法算式吗?
  生:(迫不及待地)5x5二25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5只小手是5个5相加,5乘5等于25
  师: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4个5是20,5个5多1个5,就是20加5,是25。
  师:这位同学说的正确吗?
  生:(齐答)正确。
  师:你真能干。
  师:(板书算式5x5二25)
  师:谁能根据这个算式来编一句口诀。
  生:五五二十五
  师:你是怎样编出来的?
  生:五五就是5乘5,二十五就是得数是25.师板书口诀。
  师:这位同学真能干,一自已就编出了乘法口诀,根据算式的规律和编口诀的方法,你们还能写出6只小手、7只小手、8只小手、9只小手各有几根手指的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吗?
  生:(齐答)能。
  师:老师相信你们,下面我们分小组活动,请同学们把你们写的算式和编的口诀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由组长完成这张表格。学生分小组写算式,编口诀。
  师:哪个小组的愿意展示你们的作品。
  生:纷纷举手师抽1个组展示。师:下面的小组的同学写出的算式和编的口诀和这个小组一样吗?
  生:一样
  师:同学们真能干,这几句口诀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5的乘法口诀。师板书课题。(点评:这个环节,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编口诀的方法:写算式—想得数一编口诀自己编5的乘法口诀。让学生经历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了探究成功的愉悦,促进知识的有效迁移和重建)。
  2、议口诀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5的乘法口诀,看看你能发现什么,然后把你的发现跟小组成员交流一下,看看哪个小组发现的最多。
  师:哪个小组愿意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
  小组1:我们发现乘法算式中第一个因数都是5,第二个因数是5、6,7、歇9依次多1个,得数一个比一个多50
  小组2:我们组还发现口诀里也是这样。
  小组3:我发现积的个位不是0就是5.
  师:同学们真能干,发现了5的乘法口诀.原来有这么多规律,利用这些规律,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记忆口诀。
  (点评:通过交流促进了认识的深化,训练了观察和思维能力,使数学更具有“数学味”,同时规律的总结与提炼更有利于学生记忆的口诀)。
  3、记口诀
  师:下面我们就记一记口诀,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读一读,记一记。生自由读,记口诀。
  师:口诀记得怎样?
  生:(齐答)记住了。
  师:我们来检查一下,首先请同桌之间相互抽背。
  生:相互抽背口诀。
  师:老师来抽一抽,这位同学你给我们背一背好吗?
  生1:背。
  师:这位同学背得不错,很流利,下面还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背一背,不过这次希望谁来试一试倒着背。
  生2:背。
  师:这位同学真能干,还能倒着背口诀,还有谁愿意来试一试。
  生纷纷举手。师:还有这么多同学都想背,那我们就来集体背一背。(下转第10页)
  (上接第11页)生起立齐背口诀。
  (点评:熟记口诀是学习口诀的重要过程,开展形式多样的背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趣的活动中自然地记住了5的乘法口诀)。   三、应用口诀,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学习了5的乘法口诀的知识,你们能利用这些知识来解决问题吗?下面请同学们完成书上练习。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全班集体订正。
  四、回归生活、深化口诀。
  师:(课件出示诗“锄禾”)谁能很快算出这首诗共有几个字?
  生:20个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每行有5个字、有4行、四五二十,有20个字。
  生2:每竖列有4个字,有5列,四五二十,有20个字。
  师:同学们反应可真快!我这里有一钟面,谁知道分针走一大格是几分钟?
  生1:5分钟
  师:分针走三大格是几分钟?你是怎么想的?
  生2:分针走三大格是15分钟,三五十五
  师:谁愿意提一个问题考考大家?
  生3:分针从数字3走到8,走了多少分钟?
  师:他提的这个问题非常好,谁来回答?
  师4:走了25分钟,因为分针走了5个大格。五五二十五。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与5有关的乘法问题呢?
  生I:一面五环旗上有5个圆环,5面有几个圆环?
  生2:I千克苹果4元钱,5千克苹果多少钱?
  生3:I件衣服有5个扣子,2.件衣服有几个扣子?……
  (点评:把口诀应用于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感受学习口诀的价值和应用口诀的乐趣)。
  五、课堂总结、自我评价
  师: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对自己的表现满意吗?
  生I:学到了5的乘法口诀,会背5的乘法口诀,对(下转第3页)(上接第10页)
  自己的表现很满意,因为我回答问题很积极。
  生2:我记住了5的乘法口诀,对自己不满意,因为我没有回答问题。
  生3:我知道了生活中也有很多问题可以用5的乘法口诀来解决。
  (总评:整堂课遵循数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思想,让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兴致勃勃。同时注意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他们经过了“构建”知识的过程,获得了丰富的情感体验。此外,还注意数学忍考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训练,让数学学习的特点更加凸现)。
  (完)
其他文献
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 语文教学与远程教育相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直观素材接收要容易得多,感兴趣得多,远教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真正地掌握,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一、数学教学应融入情感。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不
期刊
叶澜教授这样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师能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它可以使人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一直要探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塑造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形象,用亲和力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古语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意即一个学生亲近和喜爱的教师,其“布道”才容易被学生信赖和接受。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在夯实专业
期刊
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坚持口头作文训练,能以“说”促“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跟着走  口语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坚持进行,最终使学生的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合理利用课前五分钟即是达到此目的的
期刊
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料,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就会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以此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就回再成为另一种“任务”。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认真研读课标,深人研究教材,细心分析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把砖研教材的过程看成是教师自我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只要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媒体技术以其便捷及时、信息丰富、资源共享、资源重组和重复播放等特点,已悄然进入课堂,它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技法训练的模式,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声像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发挥眼、耳、口、手、脑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作文
期刊
一、课前交流  1、律动《动物说话》  2、说话:小朋友好,我是来自山青水秀、柳树成林的柳林,老师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师:老师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我的名字叫什么?我叫崔晓蓉。(用唱歌的方式)你们也可以这样介绍一下自己吗?你的名字叫什么?生:我的名字叫XX。生:我的名字叫XX。师:你的名字真好听!(老师跟学生拉拉勾)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崔老师带
期刊
随着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和进步,电教多媒体也越来越受到各地教师的重视和青睐,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高。  多媒体教学可以带动同学们更加积极地去学习,去思考,因为同学们会觉得它很新鲜,认为这个世界发展真是快啊,从而引发同学们的学习欲望。另外,它的生动有趣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在这种氛围下,同学们的学习效率自然也就提高了。  1、运用多媒体,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期刊
2000年10月,教育部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工作会议”上提出,要努力推进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教学整合,从而第一次从政府的角度提出了课程整合的概念,并由此引发了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界的一场轰轰烈烈的课程整合热潮。  所谓整合就是一个系统或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与其他系统或事物之间,根据之间的联系,整体协调、通过相互的结合、渗透,使系统各要素都能发挥最大、最优的效益,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