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谁在叫》课堂实录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课前交流
  1、律动《动物说话》
  2、说话:小朋友好,我是来自山青水秀、柳树成林的柳林,老师见到你们非常高兴,你们高兴吗?
  生:高兴。师:老师用自己的方式介绍一下自己:我的名字叫什么?我叫崔晓蓉。(用唱歌的方式)你们也可以这样介绍一下自己吗?你的名字叫什么?生:我的名字叫XX。生:我的名字叫XX。师:你的名字真好听!(老师跟学生拉拉勾)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孩子们!今天崔老师带你们到一个美丽的小山林去玩,怎么样?生:好。师:好,那我们就跟着音乐出发吧!注意仔细看看,认真听听,想一想山林里谁在叫?(播放课件,板书课题)
  三、学习歌曲
  (一)、创设情景,基本练习
  师:听出来了吗?是谁在叫?谁能学一下吗?生:回答.并学动物的叫声。师:你们看山林里的小动物多热情呀!小猫在用歌声欢迎我们呐。师:小猫瞄猫,多好听呀!咱们也来学着唱一唱(电子琴伴奏唱两遍)师:听小猫瞄瞄地正在夸奖我们唱得好呐,唉!其它小动物也想用歌声来欢迎我们,可是它们不会唱,小朋友们我们来帮帮它们好吗?听听是谁在叫?师:谁在哪卿?是谁在卿卿呢?生:(唱)小鸡卿卿。师:谁在嘎嘎?生:小鸭嘎嘎。师:谁在嘟嘟?生:小猪嘟嘟。
  (二)熟悉歌词:
  师:你们唱得真好!咱们把这四种声音连在一起唱,就是一段优美的乐曲。(出示歌谱)听老师把这一部份唱一遍,孩子们小声地跟唱。老师唱歌
  师:请仔细看这段乐曲的后面跟了个什么记号呢?谁知道?
  生:反复。师:对呀!它叫反复记号,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内容,反复记号内的乐曲要唱几遍呢?
  生:两遍。
  师:我们跟着音乐连起来唱一唱师:孩子们,这些小动物唱着欢快的歌儿,它们在做什么呢?(课件出示:读节奏)
  1、小朋友们,先试着小声读一读,小猫在做什么于
  生:它要抓老鼠,每一次小猫抓到老鼠,就会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高兴的心情。老师读一遍,你们能跟着老师读一读吗?(找几个同学单独读,然后全班读)瞧!你们这样高兴,小鸡和小鸭也来凑起了热闹,小朋友们试着用刚才的方法读一读(老师用点谱法带)
  2、(先试着读一读,小朋友们把“睡”和“大”这两个读得轻轻的,短短的不要吵醒了小猪哟!“觉”字跟老师划节拍,掌握长度)
  (三)、歌曲学习
  1、(老师范唱),你们读得不错,把小动物高兴得唱起来,跳起来了。2、歌声好听吗?想学吗?我们来跟录音轻轻地唱唱。(播放歌曲录音)边听边拍手,跟做小动作。提示反复记号。3、教师伴奏,学生找出困难的地方,同老师一起解决。(1)、小声跟唱(2)、听唱歌曲的第二部份。(提示这些句子我们都读过,要注意的问题是?)a、跟着琴小声的唱二遍(并教唱困难的乐句)b、师生接龙游戏c、分组接龙(3)、完整的唱全曲(教师伴奏)4、跟录音伴奏两遍(先听节拍后跟唱)5、抽生演唱(单独抽两名,一个小组、全班演唱)并评价
  四、学习(领和齐)唱。
  1、介绍这两种不同的演唱形式2、推行一名领唱,学生表演唱 3、分小组演一演(一个领唱,两个组齐唱,一个组跳舞,一个组拍节拍)
  五、创设情景.创编歌曲
  电话响了,等一下,教师接个电话,刚才山林里的其它小动物打来电话,说它们也要来参加我们的活动,小朋友们欢迎吗?
  (1)、你们希望有哪些小动物来?可以用刚才学的歌曲唱唱它们的叫声吗?先在小组内试试,唱给小伙伴听。(2)、汇报,小组自选你们喜欢的动物,连在一起跟音乐唱一唱。(3)、展示:找一个小组来唱全班都唱,反复时加上新的动物演唱。
  六、小结:
  从小朋友的歌声中,老师发现你们非常喜欢小动物,老师也喜欢。其实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一定要爱护它们,保护它们。
  七、结束:走!我们唱着歌儿去门口,欢迎小动物们吧!
其他文献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确定如此,教师只有用爱才能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热衷于寻求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心中去。  我任教的二年六班是一个拥有57名淡定生的班集体。自接班以来,我努力深入到孩子当中,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他们,同他们一起生活,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激起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行动,使得他们一个都不能掉队。  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因其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形式,出色的效果成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此,教育专家们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其价值,并提出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目标确立、内容选择、组织策略、评价方式等,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和误区。老师们尽管也在尝试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但名副其
期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理解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原理,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一、让数的概念“活”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使学生学到过硬的数学知识,必须从一年级的“数”概念抓起。  众所周知,
期刊
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 语文教学与远程教育相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直观素材接收要容易得多,感兴趣得多,远教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真正地掌握,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一、数学教学应融入情感。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不
期刊
叶澜教授这样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师能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它可以使人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一直要探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塑造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形象,用亲和力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古语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意即一个学生亲近和喜爱的教师,其“布道”才容易被学生信赖和接受。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在夯实专业
期刊
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坚持口头作文训练,能以“说”促“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跟着走  口语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坚持进行,最终使学生的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合理利用课前五分钟即是达到此目的的
期刊
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料,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就会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以此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就回再成为另一种“任务”。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认真研读课标,深人研究教材,细心分析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把砖研教材的过程看成是教师自我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只要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
期刊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媒体技术以其便捷及时、信息丰富、资源共享、资源重组和重复播放等特点,已悄然进入课堂,它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技法训练的模式,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声像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发挥眼、耳、口、手、脑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作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