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媒体技术提高作文水平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bin_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媒体技术以其便捷及时、信息丰富、资源共享、资源重组和重复播放等特点,已悄然进入课堂,它改变了传统作文教学单纯技法训练的模式,为作文教学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的丰富多彩的声像资料,调动学生积极情感,发挥眼、耳、口、手、脑的整体功能,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参与作文教学全过程,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作文水平。
  正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现代媒体技术已悄然进入课堂,它以不受时空限制,便捷及时、信息丰富、资源共享、资源重组和重复播放等特点,传递着各种教育教学信息。作文教学中,多媒体教学的优势越来越凸现出来,极大调动了学生多种感官,发挥眼、耳、口、手、脑的整体功能,增强学生主体参与意识,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形象化的写作材料,课堂得到无限的拓宽延伸,使学生充分展开联想和想象,发展思维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提高作文水平。
  一、运用现代媒体手段,创设作文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良好的作文教学情景是学生获取作文知识,提高作文能力的前提和基础,它能激发学生作文的兴趣,并使这种兴趣维持整个教学活动的始终。创设这种良好的学习情境,真正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机,是广大教师所追求的。现代媒体技术图、文、声等多种功能集于一体,以其丰富的画面,美妙的音乐,给学生以多种感官刺激,由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探求知识的欲望,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作文教学之中。
  (一)重现活动情景,激发写作欲望。作文教学不应为作文而作文,而要通过作文教学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即“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而入情。”这样作文才会成为学生一种急于表达的愿望。利用现代媒体手段,重现活动情景,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达到不吐不快的境界。如在教学六册第五单元习作《老鹰抓小鸡》的游戏时,教师首先和学生一起开心地做老鹰抓小鸡的游戏,并请电教员在一旁录像。作文课上,在师生共同审题和明确要求的基础上,按照教学步骤,运用定格、慢放、特写等方法播放录像。当学生在电视屏幕上看到自己游戏时的情景时,异常兴奋,排除了一切干扰信息,注意力高度集中,他们边看边回忆当时活动的情景,筛选有用信息,急不可待的要把自己活动的经过表达出来。教师紧紧把握学生情感投入的兴奋点,分小组讨论活动的过程,然后派代表汇报。同学们的积极性十分高涨,他们不仅把过程叙述得清楚具体,还把自己当时的心情表达得淋漓尽致。还有的同学竟把当时一个“小鸡”摔跤的情景也生动地描述出来,这时老师马上回放到这一特写镜头,为学生的具体描写埋下了伏笔。录像的引入,激活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此时由于学生有了亲身体验,表达成了学生的第一需要。
  (二)分层设定目标,获得成功体验。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全面发展。学生智力、认知水平、已有经验不同,对知识的需求也不同,因此教师要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根据不同的学生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多媒体课件,为教师提供了良好的软件支持,教师运用课件,人机交互,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如在学习人物对话的几种形式时,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运用Authorware软件制成课件,分别把提示语在前、提示语在后和没有提示语三种情况分设成不同的目标,并显示在三个模块中。第一个模块运用一种提示语,第二个模块运用两种提示语,第三个模块运用三种提示语,每个模块点击完成后,都有一句鼓励的话语,如“你真棒!还要继续闯关吗?”……三个模块用热区连接。同时提供三幅无声情境画面:两个同学在校园交谈、妈妈到商店买东西、警察叔叔在纠正违章人。学生运用手中的电脑,根据自己的基础,自主选择学习任务,达到初级目标后可以向高一级目标前进。教师运用教师机监控所有学生的情况,及时进行个别辅导,及时鼓励。在集体交流中,不同学生尝试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写好作文的信心。通过多媒体教学网络把要写的内容直观具体有层次地展示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很感兴趣。
其他文献
一、问题发现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幸福美满的家庭是儿童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父母争吵、分居、离婚、再婚、父母一方的缺失等都会对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使儿童的心灵遭受创伤,精神发生偏移,甚至危害终生。在众多的家庭变故中,离婚是造成子女心理异常的一个重要的原因。父母离异意味着亲情的崩溃,被迫与父亲或母亲的分离,使孩子在精神上遭受了巨大的重创。很多儿童在父母离婚的心理刺激下,性情发生改
期刊
苏联教育家赞科夫说:“当教师的必不可少,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热爱儿童。”确定如此,教师只有用爱才能唤起学生热爱生活,热衷于寻求知识,全身心地投入到学心中去。  我任教的二年六班是一个拥有57名淡定生的班集体。自接班以来,我努力深入到孩子当中,时时处处关心、爱护、尊重和信任他们,同他们一起生活,走入他们的心灵世界,激起他们的情感,唤起他们的行动,使得他们一个都不能掉队。  开学后不久,我就发现
期刊
一、课题研究背景和意义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合作学习因其先进的理念,有效的形式,出色的效果成为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一个重要的学习方式。对此,教育专家们从理论上进行了广泛而深人的研究,充分肯定了其价值,并提出了组织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原则。但是,在操作层面上一线教师对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目标确立、内容选择、组织策略、评价方式等,存在着不少的困惑和误区。老师们尽管也在尝试着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但名副其
期刊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定性把握和定量刻画、逐渐抽象概括、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小学生对数学的抽象性、概括性、逻辑性理解有较大的困难,因此,我在教学中尽可能让数学知识“活”起来,让学生在生动活泼地学习数学知识,掌握数学原理,发展数学能力,提高数学思维水平。  一、让数的概念“活”起来  数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要使学生学到过硬的数学知识,必须从一年级的“数”概念抓起。  众所周知,
期刊
远程教育如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学语文教师,大家开始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远程教育如一池活水,使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灵活而精彩;远程教育如催化剂,使小学生的素质快速提高。  一、 语文教学与远程教育相辅助,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对直观素材接收要容易得多,感兴趣得多,远教设备为我们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载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只有创设一种最佳的学习情境,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
期刊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多种灵活的方法,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够真正地掌握,能极大的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能够积极主动的思考,更好地学习知识,提高教学效果,使数学课堂的有效性得以提升。  一、数学教学应融入情感。  情感在数学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数学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让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的过程,也是一个在师生之间进行信息传递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在数学课堂上,不
期刊
叶澜教授这样看待课堂教学:“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园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对文本的尊重,生成体现对学生的尊重: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教师能在课堂中有效地激发生成、引领生
期刊
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它可以使人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学习中,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我们教师一直要探讨的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做法:  一、塑造有吸引力和亲和力的教师形象,用亲和力与学生拉近距离,使学生乐于接受教育。  古语曰:“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意即一个学生亲近和喜爱的教师,其“布道”才容易被学生信赖和接受。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教师在夯实专业
期刊
对学生循序渐进地坚持口头作文训练,能以“说”促“写”,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加强学生的口头作文训练方面做了以下尝试。  一、课前五分钟,口语训练跟着走  口语训练不是一朝一夕就能速成的,更不可能通过几节专门的口语训练课就能达到目标。作为一种能力的培养,应该始终贯穿在语文教学的始终。要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坚持进行,最终使学生的口语、写作等综合能力得到提高。而合理利用课前五分钟即是达到此目的的
期刊
生活世界丰富多彩,蕴藏着巨大的教育资料,是知识的源泉。教师将生活中的教育资源与书本知识相结合起来,学生就会感到书本知识学习的意义及作用,就会有可能意识到自己学习的责任和价值,以此增强学习兴趣和动力,学习就回再成为另一种“任务”。面对新课程,教师应该做到课前认真研读课标,深人研究教材,细心分析学情,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把砖研教材的过程看成是教师自我再认识、再提高的过程。只要善于将学科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