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以《种树郭橐驼传》教学为例

来源 :学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q08eb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种树郭橐驼传》教学中,学生对文体认知存在差异,可以“问题引领式”教学模式组织教学环节,引导学生探究,达到促进深度学习、提升思维品质的目的。
其他文献
“魅力语文课堂”针对语文教学的异化现象,正本清源,探寻语文教学应有的魅力;“魅力语文课堂”紧扣文本语言,以听、说、读、写、思的语文活动为主体进行教学设计,语言学习和人文教育不着痕迹,自然融合,朴实简单,诗意盎然;文本解读、朗读指导、语言品析、读写结合、教师素养是“魅力语文课堂”的实施路径。
传统文言文教学存在轻能力、轻运用、轻文化、轻思维的现象,新一轮的语文课程改革为我们改变现状提供了机遇和方向:注重“言”与“文”的联系,增强语用意识,引导学生在文本语境、历史的社会语境和当下的现实语境中深度学习,在学习过程中贯穿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感体验、口语交际、书面表达等形式的语言训练,积累学生文言文阅读经验,丰富学生的思想,发展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继承中华优秀文化。
《红楼梦》中有很多水平很高、反映人物性格的诗词,这些诗词对构建小说脉络、推动情节发展、刻画人物性格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为了深入开展整本书阅读教学,本文以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单元任务4为例,合理引导学生课前阅读,并以“课前任务单”为杠杆撬动整本书阅读的支点,从而有效实施单元任务教学。
高中文言文教学需加大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力度。多维度整合,提升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多角度思考,增强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多元化解读,发展学生思维的辩证性;多方位实践,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统编初中语文教材注重整体规划,注重课型区分度,重视语文核心素养。本文结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安塞腰鼓》的教学案例,谈一谈基于单元教学理念,如何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目标、实实在在地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继而彰显语文课应有的魅力。
在初中阶段,通过发散思维教学,鼓励学生发挥思维创造能力,从多个角度对知识进行分析与学习,可以帮助学生解开思维的禁锢,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为提升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兴趣,指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本人尝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使学生爱上经典名著的阅读,学会正确地阅读整本书的方法。
“整本书阅读”这一思想由来已久,随着一系列的语文教育改革,如今它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话题。“整本书阅读”强调了三个重要的概念:“整本”“书”和“阅读”。“整本书阅读”之“整本”强调“完整性”,与格式塔理论关系密切;“整本书阅读”之“书”在内在结构上具有序列性,体现了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原理;“整本书阅读”之“阅读”属于建构性的活动,是对建构主义的生动诠释。探析“整本书阅读”的理论渊薮,对有效、深入推进“整本书阅读”实践活动大有裨益。
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良机。以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七单元《故都的秋》《荷塘月色》《我与地坛(节选)》三篇写景抒情散文为例,可以通过活动任务的设置,让学生完成审美的提炼。首先,以调动感官、发挥个体想象的“感性审美”进入文本;其次,以牵引意象、感知文化内涵的“文化审美”深入学习;最终,以返归内心、浸润学生心灵的“生命审美”提升境界。从多维的审美角度开展阅读教学可以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培养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与鉴赏品位。
【教材分析】在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中,课文不再像以往那样单篇成课,而是以主题、内容或写法聚合,打破文体限制,以单篇加多篇的方式组合成单元教学资源,带有明显的整合性质。必修上册第六单元属于18个学习任务群中的“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人文主题为“学习之道”,意在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之道,结合自身读书经历和感受,体悟正确的读书态度和立场,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路径,探索学习的意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