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福建高考文科卷第22题的简证及其结论推广

来源 :福建中学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boy54932133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在求解2008年福建高考文科卷时,发现第22题有一种简单的证法,并得一个圆锥曲线共有的性质.
其他文献
多媒体技术是将多种信息表现形式,如文本、图形、语言、音乐、静止图像、动态影像等与计算机的交互控制、互相融合,使计算机对多种媒体信息具有数据处理、编辑、存储、播放等
现行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A版)必修2第三章第106页关于点P0(x0,y0)到直线l:Ax+By+C=0的距离公式的推导,给出了两种方法.其中,方法一推导思路为:由P0Q
数学是一门讲究推理的逻辑学科,初看与文学沾不上边。但是,要想教好数学学科,做一名优秀的数学教师,文学素养却有很大的作用。下面我以数学教师为例来谈谈数学教师与文学素养
几何画板是一个适合于教学和学习的工具软件平台,它的最大特点是动态性,并能在变动状态下保持不变的几何关系.本文试图通过利用几何画板
现阶段,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和发展,很多教育学者已经意识到必须要进行教学工作上的创新,才能适应当前社会的发展和变革.教师对于初中英语教学效率的提高,做出了一系列的探讨,对
1.考点解读导数是高中新课程的新增内容,它既是研究函数性态的有力工具,又是对学生进行理性思维训练的良好素材.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分析,高考对导数的考查可分为三个层次:
人教A版必修四第94页介绍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如果e1、e2是同一平面内的两个不共线向量,那么对于一平面内的任意向量e1、e2a,有且只有一对实数λ1、λ2,使a=λ1e1+λ2e2.平面
函数是中学数学的一个核心内容,它贯穿整个中学数学教学过程.在函数概念的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函数概念抽象难懂,对于有关函数概念的知识难于理解和掌握.Markovits等人的一
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了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的巨大变革.广大初中数学教师顺应课改的要求,在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吸引学生学习数学
近年来,全国各地的数学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函数图象按某个向量平移的问题(如,2007年全国II卷理科第9题,2007年辽宁卷理科第6题和文科第7题等),今年各省市和地区的调研试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