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ra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改革以来,大部分教师认识到阅读教学是教师、文本、学生三者之间的对話过程,改变了过去单向灌输教学的弊端。然而,在这个转变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缺乏“度”的把握,出现了一种较为普遍的新的倾向:即很多课堂上,教师的主导地位过于退居其次地让位给了学生的自主性,在方法的引导、过程的把控、意义的建构等方面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致使这种“对話”不能较好地引领学生建构知识与能力,生成情感与态度,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课堂。
  阅读教学中的这新、老两种倾向,从某种角度看,可以认为是教师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介入度”的把握出现了偏差。介入得太多,会越俎代庖,抹杀个性;介入得不够,则会放任自流,肤浅纷乱。这里的“介入度”可以从两层意思来理解:一是指教师对学生建构文本意义、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的影响程度,此侧重于教学目标的层面,旨在确保多元而正确地解读文本,并获得知识的积累、能力的提升、情感的升华;二是指教师对对話内容、过程、结果的干预的程度,侧重于教学方法的层面,旨在确保更有效地让对話更优化,更具个性,更有意义等。
  本文主要侧重介入度的第一层意思,并基于文本意义的建构,试从三个方面论述教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把握好介入度,与学生共同建立起正确、个性、多元的文本意义。
  一、预设中精心介入,把控正确的文本意义
  新课程下的阅读课堂注重学生自主性,注重合作探究学习,但是很多看似精彩的课堂,往往呈现出“意义”危机。师、生、文本间的对話往往在热闹之后建立不起文本中应该呈现出来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苏教版《我应该感到自豪》的教学变成了对骆驼的科普认识,建立不起正确认识自身的意义;《孔子游春》学习之后所言志向变成了对职业或前途的憧憬,而非文中“同车马,不表功”这样的现实人生价值。
  这种情况的出现,一方便是因为有些教师片面地理解了语文课程标准中的一些理念,如:“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完全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将“学生的阅读实践”机械理解为学生自我阅读,一厢情愿地认为学生能够自发地在阅读过程中实现新课标中所述的目标,忘记了学生因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对于文本意义的建构,即使在学生的理解出现较大偏差时,也因为“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而不敢轻易纠正。
  而更深层次的实质性因素,其实在于,很多教师自身对文本意义的把握缺少信心,在备课的过程中,与文本展开的对話还不够深入,重知识和技能的设计,轻文本意义的挖掘。这样,在与学生的对話过程中体现出来的介入度看似包容,实则为苍白和无力,不能很好地介入到对話过程中引领学生创造性地生成正确、个性而多元的文本意义。
  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想把握好自己的介入度,既不越俎代庖又不放任自流,首要的工作是在备课环节深入一些,更深入一些,对文本中涉及的人物、事件、背景等,对作者和编者试图表达的意图等,对文本在教材中的地位等要做一番深切的思考和探寻,并在此基础上精心地预设在对話过程中如何介入表达自己的观点,方能进退自如、从容不迫地引导学生主动积极进行思维和情感活动,共同建立起基于正确前提的多元文本意义。
  二、对話中灵活介入,生成个性的文本解读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是预设与生成、封闭与开放的矛盾统一体。”“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然而不难看出,很多阅读课堂只是在形式上体现了合作探究的开放性,在实质上仍然完全封闭地遵循预设,在对話过程中教师不善适时灵活地介入、生成有意义的内容,合作探究的形式与文本意义的建构之间没有真正架起桥梁,形成了两张皮。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阅读课堂——它的文本意义不是由在对話过程中的思想碰撞生成的,而是通过几句标签式的语句硬贴上去的。
  例如《我应该感到自豪》一文中,小马嘲笑小骆驼的眼皮、蹄子和驼峰,小骆驼先是很自卑,然后在妈妈的引导下,了解了自身,感到了自豪。这样的文本对于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自身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然而很多教师将其上成了一堂认识骆驼眼皮、蹄子和驼峰的作用的课,仅在课要结束的时候,以一个问题:“小朋友们,你们为自己感到自豪吗?”来完成意义的建构。显然这种建构因为游离于文本展现的生动情境之外,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引领必将大打折扣,学生回答出现大的偏差也就不奇怪了。比如最近听一位教师就是这样上这堂课的,最后的几位学生这样回答:“我很强壮,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我拉丁舞得A ,我为自己感到自豪。”……显得空洞而无意义。
  其实在这堂课的对話过程中,教师有很多机会介入文本的意义,比如有这样一段对話,师问:“小骆驼从沙漠回去之后,会对小马说些什么呢?”很多学生回答都是眼皮、蹄子和驼峰的作用本身,诸如:“小马,我的眼皮能够挡住风沙。”等。教师只是简单点评“嗯,不错,说得真好”等。然而当有一位学生回答道:“小马,你想和我一起去过沙漠吗?”的时候,教师也仅是以一句——“嗯,你可真有想法。”来封闭了思想的碰撞。如果教师能从容地介入到学生的思维中,产生这样的对話:“你们说,小马要是和小骆驼一起去过沙漠会有什么结果呢?”开放性地让学生真正地思考小马和小骆驼的不同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反观自身的特点,才能让学生在这种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这才是真正的对話,真正的思想碰撞,要比文本情境的标签式一问一答,更能够熏陶学生的情感,启迪思想,并让学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
  我们会发现,在对話过程中这样灵活地介入,不但不会制约学生的自主性,反而能引导学生更好地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同时生成个性化的文本解读。当然,这种灵活的介入能力首先是基于精心预设的基础之上的,同时,需要教师在反复的课堂实践活动中锻炼出这种自信而又自觉的能力。
  三、评价中艺术介入,升华多元的文本价值
  我们都知道评价具有导向和激励的功能,及时、准确而又能关注到不同学生的个体学习差异的评价,对文本意义的建构才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阅读教学实践中,教师越来越倾向于简单地肯定学生的观点——尤其是在情感价值层面,仿佛这样才能体现出对学生作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尊重。
  一位教师教学苏教版第十二册《孔子游春》,在最后学生言志的时候,也可以说是检查学生对文本的意义建构得如何的时候,出现了如下个性化的对話:
  “我要成为像比尔盖茨一样的富翁,然后把钱捐给希望工程。”
  “我要做联合国秘书长,让世界没有战争。”
  “我要成为作家,为中国人获得诺贝尔奖”。
  这些志向,完全没能建构文本中“同车马,不表功”这样的现实的人生价值意义,而教师在听这些对話的时候,全部是投去赞许有加的目光,导致了学生进一步喊口号似的表明志向。假设这位教师已经如本文第一点所述,确实自己已经把控了正确的文本意义,那么这里,她有必要在评价中艺术地介入到对話中来,纠正学生的想法,升华文本价值。比如这样评价第一个回答:“你的志向真是太美好了,可是,老师能不能问个问题——如果你没能成为富翁,你还会捐钱吗?或者在你成为富翁之前,你会捐钱吗?”如此,立即就能将学生与文本的对話拉到现实中来,从而使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話中产生更有价值的思考。在学生做了肯定回答后,教师再去进一步评价——这样的志向才真正接近了孔子的期望!如此在评价中紧紧围绕文本价值,接下来言志的学生,大抵就不会开口就是秘书长、诺贝尔奖这一类了。
  总之,放眼当下的小学阅读教学课堂,笔者认为教师要在预设、对話、评价三个环节多做精心、灵活、艺术的介入,这样方能既不越俎代庖,也不放任自流地与学生一起建立起正确、个性和多元的文本意义,建立起真正有效的课堂。
  (责编 钟 岚)
其他文献
话题作文不仅是高考作文的重要形式,而且是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究其原因,是其文体和内容具有开放性的优势:学生围绕话题爱写什么就写什么,爱表达什么就表达什么,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个性,符合学生的写作规律,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体性。曾有人作过比较,在目前的教学体制下,小学生创新能力最高,初中、高中逐步退化。而高中生在作文教学、考试中已开始松绑,那小学生就更不应该给太多的束缚。如果说小学一、二年级是感
《家》是苏教版一年级的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孩子们通过朗读这首诗可以感受到童年的快乐与幸福。这首儿童诗内容简单,孩子们可以很快理解到这首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本文以《家》为例,具体分析怎样上好一堂小学低年级语文课。  一、情景教学,增强课堂趣味感  《家》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童诗,那这堂课笔者也要选择充满童趣的方式来开头,让学生在教学伊始就能感受到学习的快乐与幸福。因此,我选择出示图片的方法来导入课文的
十几年前,先师何以聪送我一本沈蘅仲先生的《知困录——中学文言文备课札记》,旋又蒙沈先生送我签名的另一本《知困录——中学古诗词备课札记》,何师嘱咐我:“沈老师是有学问的老辈语文教师,你搞语文教学的,要好好读他的书。”后来,我真的好好读了这两本书不止一遍。对沈老师那种秉承乾嘉学风的治学功夫很是敬佩。沈老师每备一课,“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材料”,真正做到竭泽而渔的地步。也许有人认为用那样功夫来备中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该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是,如何才能充分激发起学生参与的意识和自主探究的激情呢?在民间故事《牛郎织女》的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们体验了一次自主学习,一齐收获了惊喜、激动与创造。  片断一  生1:老牛突然说话了,为什么牛郎不感到惊讶?  生2:牛郎和老牛关系密切,不会感到惊讶。  生3:牛郎对老牛很好,他知道老牛会说话也不会伤害他。  生4:牛郎很孤独,正希望老牛能
某小学六年级毕业水平测试时,出了这样一道习作命题:  一个人亲身经历一些有意义、有情趣的活动,会在记忆里留下难以磨灭的痕迹,每一个精彩的活动留下的都是一粒珍珠。长大以后,岁月的丝线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就成了人生珍贵的项链。在小学六年的学习生活中,你们老师一定组织过许多语文实践活动,请你选择印象最深的一次写下来(题目自拟)。注意把活动的经过写清楚,把有意义或有情趣的地方写具体。  就是这道习作命题中的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的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生活化正是小学习作指导最为有效的方法,下面笔者就以一位教师执教的《森林超市招聘会》这一习作指导课为例,谈谈生活化习作的指导策略。  一、想象,步入写作的殿堂  学生天生就是一个幻想家,只要给他们一个话题,他们的思绪就会向外扩展,就会创造出五光十色的虚拟空间。  在《森林超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语重心长地告诉我们老师,“书是读出来的”,“没有朗读或朗读不到位的课堂是冷冰冰的课堂,是没有味道的课堂,是没有灵性的课堂”。那么,如何指导学生爱读、乐读、会读呢?笔者在平时的教学中紧扣一个“情”字来进行指导,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  一、重视示范朗读,激发兴趣,导生入情  目前的范读一般有两种:一种是录音示范,一种是教师范读。现在许多人特别喜欢运用录音示范这一先进的电教手段。不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强调:注重课程的多元化练习形式,活化方式,使得学生在实践体验过程中不断增强认知感悟,提高语言综合表达运用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很多教师在实践中都注重了将练习融入课堂教学,通过当堂练习和现场批阅来了解学生的课程知识掌握情况,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课堂练习的有效性运用,不仅能够起到温故知新的作用,还能够培养学生质疑思考和主动
《最后的姿势》是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讲述的是地震来临时,谭千秋老师张开双臂,用自己的身体守护四名学生的感人事迹。本文从第二课时入手,对文章进行精读,深入体会文章中人物的精神品质。  一、教学要求  通过学习课文,品读语言文字,掌握侧面描写、环境描写的手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以及描写手法,理解文中点题之句“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最后的姿势”的意思,体会“最后的姿势”的内在含义;通过理解课
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教材选文要具有典范性,文质兼美”。教材是学生学习的第一手资料。一直以来,围绕教材努力去挖掘可利用的因素,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我们语文教师孜孜以求的目标。现在的语文课堂,重“文”轻“质”有之,重“质”轻“文”也有之。到底“文”与“质”在课堂教学中该如何实现共生,这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所关注的问题。  一、基于小学语文教材“文”与“质”的外化凸显  现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