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生活化作文是习作,不是创作,也不是文字游戏,它展示生活中的发现和感悟,标志着沉甸甸的生命质感的存在,映现了一个活泼的“我”的灵魂。现代作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是“把生活与作文结合起来,多多练习,作自己要作的题目”。久而久之,让学生觉得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是一种发展,是一种享受。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小学生生活
《新课语文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容易动笔,乐意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小学习作训练就要渗透这一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仔细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源头,积累写作材料,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心”。近年来,笔者积极投入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究中,摸出了一点门道。
一、游戏作文,让学生把“玩”进行到底
玩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重要途径。玩有助于教学中无意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激发情趣,提高学习效率。游乐生活作文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的“玩”。在玩中“玩”、玩中“思”、玩中“悟”;一个人“玩”,在小组里“玩”,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游乐生活作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作文的焦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作文的效率。
二、梦幻作文,放飞想象,穿越时空
歌德曾说过:“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人、事和物,激发他们展开丰富想象和幻想。儿童的梦幻生活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在梦幻生活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让他们的思想穿越时空,童心真情流露。
1.依托文本。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学习《小音乐家扬科》,当学生正为扬科的遭遇而惋惜时,适时引导学生变写“神笔马良救扬科”。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
2.依托图像。看图说话写话,可以训练学生的奇思异想。凭借单幅的或多幅的,有序的或混乱的,需要学生创作添画的,根据线条和图形组合画面的,推前想后,大胆想象作文。这样的训练,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不限中心、不限材料,表达上也不过高要求,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述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
3.依托词语。为学生提供几个不相干的词,例如“小鸟——池塘——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
4.依托资料。依据载人飞船上太空,假想《神秘的太空旅行》,想象习作《在飞船升空的时刻》;凭借新颖漂亮的文具、玩具等,或遭到损伤的清洁工具、课桌椅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三、应用作文,做积极干预生活的主人
生活应用作文适宜于所有的应用性的写话和习作训练,例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借条、书信、启事、贺卡、毕业赠言等;也适用于学校节日或大型活动时的广告海报或邀请书等;同时可以将一部分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实际运用起来,进入交际应用的范畴。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学生语文实践增加机会。生活应用作文将极大地推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作学习,增强我们的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增强写话和习作的责任意识,增强实践应用意识,加快对语文工具的掌握效率。我们可以先将应用文和说明文从作文本上请下来,在实实在在的运用中去练习和提高。写完信后实实在在地寄出去,给家长的一封信不再统一由学校印发,而是让学生各自书写和传达等等,以沟通情感和交际应用,增强实践应用的意识。
生活应用作文的舞台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1.提倡自我和家庭的应用。写《酸辣土豆的制作说明》、介绍制作的《不怕风吹的衣架》;编辑童年的相片影集《成长的脚印》;编写自己的“自传书”。替妈妈生日点歌和做贺卡,过年为亲人写封信发个邮件。
2.重视在班级和学校中应用。发个中队通知、写个通讯稿、设计活动的主持人的串词;引导学生向校长提运动场设备添置的建议、为学校艺术节设计节日庆祝广告和海报;为中队委员会在家长会上的汇报准备发言稿。
3.注重作文的社会应用。调查大街小巷的错别字或不规范字,向有使用不规范字的单位发整改信件,给党的代表大会发出大队少先队员的贺电,向市长和局长提出污水治理、小区噪音处理的建议,在商厦的留言簿上给热情周到的营业员写表扬留言,给灾区人民寄去慰问信,向超载严重的公交公司投诉等等。
以此鼓励学生用稚嫩的文笔去弘扬正气和批评歪风邪气,行使社会小主人的权利。
关键词 小学生 作文教学 小学生生活
《新课语文程标准》指出:“作文教学要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容易动笔,乐意表达,应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现实,表达真情实感。”笔者认为,小学习作训练就要渗透这一精神,引导学生充分运用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多种感官仔细观察生活,关注身边的人、事、物,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积极思考,寻找写作源头,积累写作材料,从而做到“用手写我看,用手写我心”。近年来,笔者积极投入小学生活化作文教学探究中,摸出了一点门道。
一、游戏作文,让学生把“玩”进行到底
玩是儿童最基本的生理和心理需求,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认识生活和世界的重要途径。玩有助于教学中无意学习氛围的形成,从而减轻学生学习焦虑,激发情趣,提高学习效率。游乐生活作文就是指导学生多做、多练、多“玩”。小学生既要踏踏实实的学习,又要学会痛痛快快的“玩”。在玩中“玩”、玩中“思”、玩中“悟”;一个人“玩”,在小组里“玩”,一边做,一边想,一边讨论,用心灵去实践、去体会、去感受、去创造。在痛快淋漓的“玩”中获得丰富多彩的素材。游乐生活作文有效地减轻了学生作文的焦虑,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作文的效率。
二、梦幻作文,放飞想象,穿越时空
歌德曾说过:“幻想是诗人的翅膀,假设是科学家的天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写想象作文,鼓励学生写想象中的人、事和物,激发他们展开丰富想象和幻想。儿童的梦幻生活是美好童年的一部分,是真实生活的反映。在梦幻生活的作文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放飞想象,让他们的思想穿越时空,童心真情流露。
1.依托文本。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学习《小音乐家扬科》,当学生正为扬科的遭遇而惋惜时,适时引导学生变写“神笔马良救扬科”。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
2.依托图像。看图说话写话,可以训练学生的奇思异想。凭借单幅的或多幅的,有序的或混乱的,需要学生创作添画的,根据线条和图形组合画面的,推前想后,大胆想象作文。这样的训练,不限字数、不限文体、不限中心、不限材料,表达上也不过高要求,任学生思路尽情驰骋,自由地倾述表达,以调动他们的内在潜质。
3.依托词语。为学生提供几个不相干的词,例如“小鸟——池塘——我”,让学生大胆想象并创编故事。
4.依托资料。依据载人飞船上太空,假想《神秘的太空旅行》,想象习作《在飞船升空的时刻》;凭借新颖漂亮的文具、玩具等,或遭到损伤的清洁工具、课桌椅等,让学生仔细观察,大胆想象编写童话或科幻故事。
三、应用作文,做积极干预生活的主人
生活应用作文适宜于所有的应用性的写话和习作训练,例如通知、请假条、留言条、借条、书信、启事、贺卡、毕业赠言等;也适用于学校节日或大型活动时的广告海报或邀请书等;同时可以将一部分纪实作文与想象作文实际运用起来,进入交际应用的范畴。
我们应该在语文教学中努力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为学生语文实践增加机会。生活应用作文将极大地推动自主、合作和探究的习作学习,增强我们的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意识,增强写话和习作的责任意识,增强实践应用意识,加快对语文工具的掌握效率。我们可以先将应用文和说明文从作文本上请下来,在实实在在的运用中去练习和提高。写完信后实实在在地寄出去,给家长的一封信不再统一由学校印发,而是让学生各自书写和传达等等,以沟通情感和交际应用,增强实践应用的意识。
生活应用作文的舞台应当是多种多样的。
1.提倡自我和家庭的应用。写《酸辣土豆的制作说明》、介绍制作的《不怕风吹的衣架》;编辑童年的相片影集《成长的脚印》;编写自己的“自传书”。替妈妈生日点歌和做贺卡,过年为亲人写封信发个邮件。
2.重视在班级和学校中应用。发个中队通知、写个通讯稿、设计活动的主持人的串词;引导学生向校长提运动场设备添置的建议、为学校艺术节设计节日庆祝广告和海报;为中队委员会在家长会上的汇报准备发言稿。
3.注重作文的社会应用。调查大街小巷的错别字或不规范字,向有使用不规范字的单位发整改信件,给党的代表大会发出大队少先队员的贺电,向市长和局长提出污水治理、小区噪音处理的建议,在商厦的留言簿上给热情周到的营业员写表扬留言,给灾区人民寄去慰问信,向超载严重的公交公司投诉等等。
以此鼓励学生用稚嫩的文笔去弘扬正气和批评歪风邪气,行使社会小主人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