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政府创新”的共同特征和趋势

来源 :学术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oht1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俞可平撰文《中美两国“政府创新”之比较》指出,“政府创新”的工具性意义大于其价值性意义。无论何种政治体制,都希望自己的政府有更高的效率和更好的服务,因此,政府创新是世界各国的共同课题。虽然由于中美两国政治、经济体制和历史文化传统的不同,两国的政府创新存在着诸多反差和区别,但也存在着许多共同的特征和趋势。第一,“政府创新”在中美两国都是政治改革的重要内容。
其他文献
黄发有撰文《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方法论思考》指出,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研究的研究视野,互动、共生、多元是基本原则。在这一原则的指导下,应当注意三个方面的“结合”。首先:史料发掘与逻辑建构的结合。关于当代文学,有不少史料是存在问题的,尤其是牵涉到文坛恩怨的相关资料,常常是站在不同立场的当事人各执一词。围绕这些问题,文学史家应该对一些可疑史料进行甄别与证伪,在引用史料时也应该做到“互证”,不能放纵个人好恶,片面地引述单方的自述。
张福贵撰文《“文化安全”的悖论与“软实力”的正途》指出,文化安全主要不是对于文化现状的保护,而是对于民族文化特色和人类文化多样性的维护。而要维护这种特色,并使之成为人类先进文化构成的重要元素,就需要一种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文化创新和文化开放。真正的文化自信不是一种文化的自我表述,而是建立在包容和认同的文化心理之上的。文化自信有时并不一定与本土文化的地位和影响力画等号,不只是对于本土文化当下价值的肯定,更来自对于文化未来发展潜力的坚信和发展方向选择的认定。
2011年12月17-18日,“劳资冲突与合作;集体劳动争议处理与规制国际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剑桥大学达尔文学院,首都经贸大学劳动经济学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研究所联合主办。
自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之后,中国经过20年的努力探索,初步建立了市场经济体制,推动并实现了经济的长期快速增长。与此同时,20年来也积累了某些不公平不可持续的体制性、结构性的突出矛盾。今天,中国的转型与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历史转折点,
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当前许多经济学家甚至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的一个问题。迄今为止,中国30年的经济改革一直是沿着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向走的,但是本世纪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的意见和选择,于是改革似乎重新走到了一个十字路口,面临一个选择。以下,我就这段时间对此问题的思考,谈一些个人见解。
温铁军撰文《回归三农:破解“奥巴马一金正日难题”》指出,奥巴马不可能把美国目前这种被主流称为经济结构“高度现代化”、实质却是过度泡沫化的金融资本经济再改回为制造业经济。金正日领导下的北朝鲜虽然遭遇饥荒,也不可能把已经超前现代化的农业和过度城市化的人口结构再改回为原来状态。就此而言,在求助于洋、求助于城都无济于事的时刻,求助于野、求助于农或许是一个国家获得转机的重要基础。
汶川地震中的范美忠事件引起了人们的热议和激烈争辩。四川都江堰光亚学校的教师范美忠在地震发生之时正在给高中生上课。当他意识到真的发生地震之时,本能率先第一个冲到了操场,而没有采取任何言行提醒或帮助他的学生逃离教室。争论的核心实质上是:“范美忠行为”在道德上究竟是否可以允许?是否应当受到谴责?教师在紧急情况下究竟有没有冒死保护学生的责任?范美忠事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探讨道德本质和道德义务的绝佳案例,值得我们仔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