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来源 :中国医学创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liu1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探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通过运用流行病学的调研方法,对287例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其体质分布特点,并测量患者身高、体重、腰围、臂围,计算体质量指数、腰臂比,同时检测患者血脂、同型半胱氨酸,探讨不同体质特点与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危险因素的相关性。结果: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31.71%),其他依次为痰湿质(14.98%)、湿热质(12.20%)、气虚质(10.80%)、阴虚质(9.41%)、阳虚质(7.67%)、气郁质(6.27%)、平和质(3.83%)、特禀质(3.14%),血瘀质与其他型体质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观察到血瘀质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较高,与其他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湿质体质类型体质量指数、腰臀比水平最高,在血脂方面,痰湿质体质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等水平较高,与其他各体质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且不同体质类型与危险因素有一定相关性。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急性脑梗死; 中医体质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DM)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及患病率逐年升高,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大社会问题[1-2]。糖尿病患者早期即存在微血管病变,进而引起大血管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因此糖尿病合并脑梗死是临床常见合并症。
  中医体质学说是以中医理论为主导,研究人类各种体质特征、体质类型的生理、病理特点,并以此分析疾病的反应状态、病变的性质及发展趋向,从而指导疾病预防和治疗的一门学说[3-4]。近年有研究显示,糖尿病及脑梗死与患者的体质因素密切相关[5-7]。本研究从临床实际出发,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并探讨各体质特点与相关危险因素、实验室指标的相关性,以期为临床的诊疗提供参考依据,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入选病例均来源于2009年10月-2013年3月广东省中医院珠海医院内一科(神经内分泌科)住院患者,共287例。对符合诊断、纳入、排除标准的病例进行问卷调查,并行相关实验室检查。诊断标准:(1)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符合世界卫生组织(WHO)1999年确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8];(2)急性脑梗死诊断标准:参照2010年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9];(3)中医体质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将体质分为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9个类型[10]。
  1.2 纳入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并不具有排除标准中的任何一项;(2)愿意接受临床调查并完成问卷者;(3)年龄在18周岁以上。排除标准:(1)1型糖尿病和其他类型糖尿病、继发糖尿病合并脑梗死;(2)严重的心、肝、肾等系统疾病者;(3)妊娠或哺乳期妇女;(4)年龄在18周岁以下者;(5)不愿意或不能配合调查者。
  1.3 资料收集方法 对符合纳入、诊断、排除标准的患者,由经过培训的有丰富临床经验的中医师在安静和自然光线下运用中医四诊方法进行诊察,根据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中的体质分类法进行体质分类。
  1.4 检测指标 对纳入研究的病例行体质量指数(BMI)、腰臀比(WHR)等基本信息记录,并完善血脂如胆固醇(CH)、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等指标的检测。
  3 讨论
  3.1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中医体质特点分析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其病机特点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而瘀血常常贯穿疾病始终。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基本病机为气血逆乱,上犯于脑,神明失用,脑脉痹阻。本研究调查发现,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与本病病机基本对应。而痰湿、湿热亦在临床中较为常见,考虑在广东岭南地区为湿热之地有关,且这一调查与患者血脂、BMI等相对应,提示糖尿病脑梗死患者多与肥胖、脂代谢紊乱有关。
  3.2 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与同型半胱氨酸等指标关系的分析 有研究提示,同型半胱氨酸在脑血管疾病中有着重要意义[11]。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增高预示着脑血管疾病预后不良。因此在临床观察中把降低同型半胱氨酸作为重要治疗方法之一。本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主要体质类型为血瘀质,而此体质类型的HCY水平最高,提示HCY与血瘀质有着重要关联。本研究同时发现,痰湿质与BMI、WHR、CH、TG等相关,提示痰湿质人群患者此类疾病风湿较大,尤其是糖尿病患者。因此积极控制体重、腹围对预防糖尿病患者中风有着积极意义。
  体质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体质辨识,可以对疾病广泛深入的认识,且通过体质辨识与现代医学相关实验室指标的结合,为中医学临床辨证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本研究通过2型糖尿病合并急性脑梗死体质类型的辨识及与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分析,探讨了其体质特点,分析了不同体质特点与实验室相关指标的关系,为临床辨证治疗本病提供参考与思考方法。
  参考文献
  [1]卫生部疾病控制司,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试行本节选[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4,12(6):283-285.
  [2]Wild S, Roglic G, Green A,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estimates for the year 2000 and projections for 2030[J]. Diabetes Care,2004,27(5):1047-1053.
  [3]王琦,王睿林,李英帅.中医体质学学科发展述评[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7,22(9):627-630.
  [4]宋红普.对中医体质调研的几点思考[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3):50.
  [5]袁婉丽,胡节惠.2型糖尿病表型与中医体质分类关系的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4):2602-2603.
  [6]周东海,王小强,王海燕,等.2型糖尿病中医证候学与体质相关性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9,20(10):2639-2641.
  [7]范梦男.痰湿体质与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相关性[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10(5):69-70.
  [8]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5.
  [9]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撰写组.中国急性缺血性卒中诊治指南2010[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0,43(2):1-8.
  [10]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S].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1-7.
  [11]曹传伟,榻彩霞,黄载文,等.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检测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预后价值评价[J].广西医学,2012,34(7):854-855.
  (收稿日期:2013-06-29)(本文编辑:郎威)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探讨献血后皮下瘀血的原因分析及处理。方法 对街头无偿献血者6418名发生皮下瘀血的原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6418名献血者中有70名穿刺周围出现皮下瘀血,发生率占1.09%,皮下瘀血发生率初次献血者明显多于二次以上献血者(P<0.05)。结论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采血人员穿刺水平,创造良好的采血环境,可有效预防皮下瘀血的发生,促进无偿献血工作健康有序的顺利开展。  【关键词】 献血者
期刊
【摘要】 目的 探讨对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互动式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13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互动模式健康教育。结果 经过互动模式教育后,试验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患者满意度、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互动模式健康教育与传统的单向性健康教育更能增强患者的自信心,提
期刊
“针刀能实现多次微创,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优势独具。”李石良教授精辟总结。针刀的针体与针灸针一样也是“针”形,但比针灸针要粗一些,它有多种型号,最常用的型号直径也就是1毫米,通过对病灶点的精准切割,可以达到松解、减压、减张的目的,可以快速解除一些特定的肢体功能障碍、解除疼痛,且简便有效、安全性高,受到越来越多的患者认可。“扳机指”、跟痛症、腱鞘囊肿、肩周炎、膝关节痛、打网球或做家务导致的“网球肘”等
期刊
【摘要】 目的:旨在探讨厄贝沙坦或氨氯地平是否能独立于其降低体循环血压的作用而减慢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病进展。方法:连续入选2009年1月-2011年5月在吴川市人民医院就诊的525例2型糖尿病所致肾病的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接受厄贝沙坦(300 mg/d)、氨氯地平(10 mg/d)或安慰剂治疗组。所有各组目标血压均为≤130/85 mm Hg。比较各组达到主要复合终点的时间及到达次要心血管复合终点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开放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科2009年2月-2012年6月收治的30例胫腓骨开放性骨折患者,按照Gustilo分型,Ⅱ型骨折20例,ⅢA型骨折8例,ⅢB型骨折1例,ⅢC型骨折1例,均急诊行清创、VSD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持续负压引流7~10 d,伤口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行植皮或皮瓣修复创面。结果:随访12~24个月,创面中完全愈合30例,无感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有创动脉压监测在髋关节置换中的应用。方法:选择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本院骨科收治的行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80例,均采取外周动脉穿刺,有创动脉压监测技术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在整个髋关节置换前后,其有创动脉血压监测技术能准确有效地对术者的心率、血压、血气分析及血容量进行及时监控,其准确、可靠、连续的测压数据对髋关节置换术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大大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结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自发性气胸胸管内注入设定药物与气胸复发、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胸腔闭式引流后X线检查证实肺基本复张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单纯胸腔闭式引流),治疗组(经胸管内注入利多卡因、高渗糖及重组人白介素-2)。随访2~10年。结果:治疗组治愈28例,复发2例,总有效率95%,复发率6%,住院天数平均(10±1)d,住院费用(4000±316)元。对照组患者
期刊
【摘要】 目的:分析动力加压钢板与有限接触动力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长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骨科2010年5月20日-2012年5月20日收治的四肢长骨骨折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60例,观察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治疗效果、再次骨折发生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关节功能评分情况,比较两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分别使用动力髋螺钉和防旋近端髓内钉对股骨骨折的患者行内固定术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1年9月的86例股骨骨折,根据使用螺钉的种类分成两组,分别称作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都行内固定术,研究组使用防旋近端髓内钉,对照组使用动力髋螺钉。对比手术时间、失血量、骨折愈合时间、在院治疗时间及1年后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均较对照组少(P0.05),具有可比性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低钠、低蛋白血症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及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2006年5月-2012年3月定西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5例,均符合慢性心衰的诊断标准。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心功能分级、基础心脏病病因、心脏超声、心电图、血清白蛋白。评价低钠、低蛋白等因素与心衰严重程度的关系以及临床预后的关系。结果:285例心衰患者中低钠血症51例,占17.9%;低钠合并低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