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环境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yuey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课程主要可以概括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两大方面。显性课程主要是指“学校情景中以直接的明显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课程”,诸如我们的主题活动,五大领域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教学活动。隐性课程又称隐蔽课程或潜在课程,是“非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在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外所受的教育”。它包括幼儿园的物质环境(如幼儿园建筑、设备等)、文化情境(如活动室的布置、园内文化等)、人际情境,家庭及社区的相关活动等因素。隐性课程对幼儿的环保意识的形成以及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加强隐性课程的开发能够促使环境教育取得事半功陪的效果,促进教育目标的实现。
  一、创设有效的幼儿物质文化环境
  幼儿园不仅仅是幼儿学习、生活、娱乐的场所,就其本身来说就是一本活的教材,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好这种与幼儿密切相关的物质环境来影响幼儿的环保意识。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与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为此,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园内资源,尽量为幼儿创设一个接近自然的绿色环境。幼儿园应该在结合本地气候特点,考虑园内地势特点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好园里的每一个角落,开辟既有小桥流水、竹林小径、种植园地,又有具有本地特色的自然场景特色的活动场地,为幼儿提供观察、了解、感受不同的生态环境的机会。在园里的每一个角落都树立一些富有情趣的儿童化的环保标志牌,将这些标志牌有针对性地布置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上,时刻提醒着幼儿参与到我们的环保行动中来,做个环保的小卫士。公共地方以及各个班级小环境的布置,可以体现出一个环境的文化氛围。我们可以将环保的理念、环保知识等内容变成以环境教育为主题的儿童宣传画等来装饰布置我们的环境,通过一种文化的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一个孩子。例如在开展“我喜欢动物”的主题教学时,我们可以在主题画板上用废旧材料做许多可爱的小动物,展示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既可以激发孩子喜欢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让他们明白动物是人类的好朋友,同时也让他们从中学习到生活当中的这些被称为垃圾的东西原来可以做出这么多可爱的小动物,积极参与到变废为宝、装饰环境的行动中来。我们还可以和幼儿一起利用活动室的窗台、自然角种植各种植物等进行绿化环境,通过种植活动,让孩子们学习照料、观察、感受植物种类的多样化。
  二、积极提高教师的环保素质
  提高教师环境素养,是开展环境教育的有效保障。教师作为环保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幼儿的典范,他的一言一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幼儿的发展。同样,教师在与幼儿的交往中,本人的环境意识、环境知识以及对环境问题的看法等,都会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幼儿,这就需要教师不断丰富自身的环境科学知识,充实新的环境信息。首先幼儿园应该多为教师提供有关环境教育的培训机会,诸如请环保方面的专家学者来为教师作相关的讲座,多开展环境知识的业务学习,为教师提够大量的丰富的有关环境教育方面的书籍以及资料。其次,教师必须要具备积极主动的态度,在有利的条件下,积极争取培训的机会,多查阅书籍,不断充实自身的环保知识,提高环保素质。
  三、加强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密切联系
  重视家庭环境对幼儿环境教育的影响,做到家园教育目标一致。幼儿在园内接受了一系列有关环保的教育,然而有的家长,其自身的环保意识极差,对幼儿的破坏行为视而不见,教育的不一致性会使我们的教育前功尽弃。《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幼儿园环境教育的目的是“通过学生带动家庭,通过家庭带动社区、通过社区有带动公民,使更多的人广泛地参与环境保护的行动。”孩子将在幼儿园学到的环保知识展示给自己的父母,长辈;将环保的行为,做法传播到自己的家中,这些新鲜的内容或多或少会影响到父母的某些观念或做法。幼儿园可通过环保讲座、家园宣传栏、宣传小报,向家长宣传环保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开展环境教育的目标、内容;定期举办有关环境保护专题讲座,利用一些环保纪念日“植树节”、“世界环境日”等,采用共同参与、观看录像、讲座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向家长宣传环保的意义,传授对幼儿进行环境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环境教育课程决策和教育过程,转变其教育观念,提高家长环保意识,发挥家庭教育及时性、针对性、随机性的优势,是渗透环保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
  责任编辑 罗峰
其他文献
课堂可因学生而精彩,也可因开放而丰富、因激情而生动、因自然而美丽、因宁静而致远。在教学中,精彩、生动的数学课堂更能体现教学的价值。因此,以学生为主体,优化课堂教学,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从困惑中着手,培养创新思维  当前,学生在新课程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困惑,因此,教师对数学新课程也产生迷惘。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应对数学教学内容加工整合,站在发展学生思维的高度,相信学生的认知潜能。对于难
为积极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产品进入公共设施及家庭,进一步放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政策效应,提高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与有效性,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近日联合发布《
《全日制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为每一个学生提供公平的学习数学的机会和有效的指导,使数学教育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在特殊学校中,聋哑学生由于先天生理、心理缺陷阻碍了其思维的发展,聋校传统的数学课堂普遍存在费时多、效率低、课堂气氛沉闷的现象。因此,教师应该让聋生从具体的事物中提炼数学问题,用数学知识来解决日常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澄海实验高级中学在课改初期刚从师范学校转为普通高中,五年来,学校依托课程改革,把握机遇,突围解困,从一所蕞尔薄校茁壮成长,走上内涵发展之路,成为潮汕平原教育领域一颗新星。  一、基于改造课堂的“三五式”教学策略  课堂是课程改革主阵地。我们提出课堂教学“三五式”教学策略,即课堂教学要实现“三个转变”和“五个要让”。“三个转变”即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思想品德由不成熟到成熟的过渡时期,也是一个人的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传统的初中德育教学中,教师以循循善诱的教导为主,而学生表面的“接受”和实际的“行动”存在着很大差距,无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质。体育课程是建立在实践的基础之上的,具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有鲜明的集体感,且能充分反映学生个性特征,相比于其他的学科,它更能在团体活动中规范学生的行为,有效进行知行转化,培养学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暂行管理办法》和《国家智慧城市(区、镇)试点指标体系(试行)》,这标志着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正式启动。
理想的数学课堂是什么样的?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数学课堂?理想的数学课堂,应该带给学生智慧的启迪,快乐的享受,和谐的发展。怎样的课堂才是充满智慧和快乐的课堂呢?——充满智慧、快乐的数学课堂,是全面、丰富、多元、综合的课堂教学。在每一个日常教学过程中,注意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与见解,设计具有挑战性的教学情境,不断地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想方设法地让学生情
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建筑师的能量在难得的建筑历史机遇下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发挥。伴随着西方建筑思潮的引入,外国建筑师大量参与到中国的设计实践当中,这对中国的建筑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