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初中语文教学中提问策略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jjg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初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是初中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师生之间互动的情感纽带。教师在课堂上进行有效的提问,不仅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也是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本文探讨了初中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初中语文;提问策略;探讨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适当的课堂提问是教师进行师生之间交流沟通的最佳途径。教师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主提问,同时加强自身的提问技巧,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其对课本知识的理解程度,还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课堂提问要与教学目标相结合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课堂提问时,首先要注意的问题是提问的内容要充分结合教学目标。教学手段的运用,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终能够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提问的问题必须与教学的目标充分结合。同时,提问的设计要紧密围绕教学的重点,并且在提问时要仔细考虑和衡量学生的实际能力,再进行具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提问,以提升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整体效率,实现提高初中学生语文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目标。
  与此同时,对于课文中的一些重点问题,教师要能够在必要时进行适当的有效引导,这样才能够加强学生对问题的理解程度。对于一些难点问题,老师最好先做好铺垫,即先从一些比较简单问题切入,然后再实现其他问题的逐一过渡,最终使学生真正能够全面深入的了解所学知识,并能够做到举一反三。例如,在《故乡》课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这句话如果教师只是直接的提出让学生来解释,对于学生来说,要理解的全面是比较困难的。相反,如果教师将它逐一拆开,从简单处入手进行引导,效果会好很多。如教师可以这样提问:文章中的“路”是指我们生活中具体存在的路吗?你觉得路和希望之间有怎样的联系呢?文章中的“路”可以从哪几方面来理解?等等。通过这样的提问引导,能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学习《长征》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古诗中的哪些词语表现了诗人的情感?关于红军长征的影视剧你看过哪些?红军精神对你有什么触动?等等。这样的提问能够让学生思考得更深、更广,比较能激发其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二、课堂提问要具有一定的层次性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进行课堂有效提问时,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即教师在提问时不可太心急,一蹴而就,而是要循序渐进,进行引导式的提问。初中学生刚从小学阶段脱离出来,其学习的能力和理解能力等,均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不断地进行适当的提问引导,来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可操之过急,使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受挫。如,《变色龙》课文中,教师可以先提一些比较浅显的问题:“大家能不能概括一下主人公奥楚蔑洛夫的性格?他的善变具体体现在什么地方?从始至终他一直没有变化的是什么?……”教师采取这样的由浅入深的提问方式,学生就能够比较轻易地理解了文章中所讲的知识点,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阅读的思维方式。
  从另一方面来说,语文的学习本来就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本来也就无法实现一步到位。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一定要有一定的难易梯度,最好是从一些简单的小问题开始切入,然后再层层深入,来打开学生的思维空间。这样做不仅能够较好地保护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还能使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以及答对问题后的成就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其求知的欲望,并不断去挑战语文学习中的高难度问题。例如,教师在讲到《在山的那边》一文时,教师可以这样设问:“请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如时间,方式以及心理等来简单概括一下诗歌的内容,并说说你觉得诗歌表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种情感诗人是如何表达出来的?说说你个人对诗歌有何看法?……”一系列由浅入深的问题,使学生认真投入思考当中,并从所提问题中逐层深入理解了诗歌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感情。这样的课堂提问方式,对强化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三、课堂提问要有一定的深度
  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进行课堂有效提问时,要注意所提的问题得有一定的深度。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怎样通过课堂有效问题的提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或者是加强学生对课本知识点理解程度,这对于整个语文课堂教学的成败来说极为重要。因此教师要慎重对待所提问题,要尽量避免问题太浅或者太深,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激情。因为如果教师的提问比较简单,且一直停留在一些表面问题上,虽然照顾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实际能力,但很难激发学生去探索和解决问题的热情,学生从所提问题之中收获到的知识也相对较少。特别是对于一些学习成绩比较优秀、思维比较敏捷的学生来说,提问一直太过简单会使其在一定程度上丧失课堂激情。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须做到深浅结合、张弛有度。
  综上所述,语文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承的一种介质,其教学有效性的提高极为重要。尤其是初中语文教学,是语文学习最重要的阶段,因此其教学中的课堂有效提问也极为关键。它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值得广大初中语文教师认真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林李花.谈初中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2,23
  [2]胡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学提问策略分析[J].教育教学论坛, 2013,(14)
  (作者单位: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黄布中学 517382)
其他文献
有价值的问题才能引出有质量的对话,教学是心灵的沟通,人格的对话。——温总  串讲中问题教学应注意的地方:背景知识是解读文本的前提,那么细细地去理解作者,所以也就达到那种深刻的程度,所以背景知识无论怎么强调都不过分。语言文字知识的重要,字词的理解要放在文章解读中间。对文本进行多元解读,要有独立精神和批判意识。串讲的优点:1、从头到尾,一气呵成。2、对文本全面掌握,不漏掉重要信息。3、把串讲与问题结合
摘要: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加强学生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开拓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利于增长智慧,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习数学;数学兴趣;思维能力  “兴趣”是孩子各种创造力,求知欲的原动力,只要孩子对某种事物发生兴趣,就会无止境地去追求、去实践、去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体会到,凡是能积极、主动地参与获取知识过程的学生,他们学习
刘恩山老师说过:“探究性教学的要点:要有高质量的思考”  但在前期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探究或者实验的过程中问题意识不强,问题的提出和实验的步骤过度依赖教师,模仿的比重占的过多,缺少自己思维的参与,同时对探究实验的结果利用的不到位,往往只是简单的得出结论,没有对结果进行深入分析产生新的规律性的认识。以上现象最终导致探究和实验程式化,思维含量低,学生看似在动,学生参与度也较高,但这种表象并不能掩盖
随着准噶尔盆地石油开发力度不断加大和工程建设相继上马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环境脆弱的生态平衡受人为活动影响日益严重。突出表现在工程行为造成沙漠植被的破损 ,如碾压、铲除、压埋、油污 ,以及对植物生长环境地表的扰动等。通过观察试验发现 ,当工程行为方式及强度对生态环境的干扰未使生态稳定性瓦解时 ,则沙漠植被具有自然恢复能力 ,但恢复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若要加速和强化恢复过程 ,就要在工程中采取
1 引  言2 膦酸丁烷 1,2 ,4三羧酸 (PBTCA)具有优异的阻垢及抗腐蚀作用 ,且是氧化铝浆料的有效的分散剂。目前常通过测定分散剂在粉体表面的等温吸附来确定其最佳用量 ,因此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凭借有趣的导入、课堂语言趣味性、应用多种形式的活动、营造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和课堂作业的趣味性,培养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关键词:培养;低年级;学习语文;兴趣  小学语文是义务教育中的一门重要基础学科,只有具备了扎实的语文功底,才能为以后学好其它学科打好扎实的基础;才能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因此,学好语文至关重要,而从小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兴趣,更是
通过对重壤土和沙壤土两个不同类型的棉田生长状况、植物生理状况和土壤水分状况及土壤温度的研究。结果表明 ,沙壤土的不保水性和高温使土壤很快变干 ,造成棉株蒸腾速率下降
1 引  言三氮唑偶氮类试剂与金属离子显色反应的灵敏度尚可 ,选择性较高 ,但合成研究的不多。为此 ,合成了 2 [3 羧酸 2 ,4,5 三氮唑 ] 5 二甲氮基苯甲酸 (CTZADMB) ,试验了
摘要:本文阐述了初中英语入门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及技巧,主要从激发新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给学生营造良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表达能力,大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入门教学;技巧  英语已经成为国际交往和文化科技交流的重要工具。学习英语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播中国文化,增进与各国青少年的相互沟通和理解,还能
1 引  言rn  银的化学发光分析有光泽精-H2O2体系,鲁米诺-K2S2O8体系等。用Ag R+络合物,在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riton X-305存在下,催化鲁米诺-H2O2体系 产生化学发光强度比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