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cho_seam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曾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由于本身好动、注意力很难集中和知识层次不足等原因,对于枯燥抽象的物理有心理惧怕感,因此要想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不断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一、幽默的教学语言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斯维洛夫指出:“教育家最主要,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相比文科老师丰富且具有感染力的教学语言,物理老师的物理语言由于逻辑性和抽象性强,学生感觉枯燥难懂。运用幽默的教学语言传播严谨的深奥物理知识,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还可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将幽默的教学语言适当地运用于教学各个阶段,可以起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在新课导入阶段,讲杠杆的作用时,阿基米德口出狂言:给我一个支点,我就可以撬起地球。阿基米德这个人到底是爱吹牛还是真的呢?一句话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本节课的兴趣,这样幽默通俗的语言,可以拉近师生心理距离,与学生更好地沟通物理知识。
  初中学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幽默的语言引起那些不在状态同学的注意,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目的。在讲解速度时,我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位爱超速行驶的老先生,被交警拦下,被告知时速已经达到70公里/小时,那位老先生不以为然地说自己才走了10分钟,这是不可能的,交警忙解释,如果您继续这样开一个小时就达到了70公里,老先生欣然说不会了,我再走5公里就到家了。这个幽默故事引起了学生哄堂大笑,在笑的同时他们明白了速度的概念和相关的计算与换算,也使得那些没有注意听讲的学生回归课堂,并在幽默的物理语言中体会了物理学习的重要性,激发了物理学习兴趣。教师只要注意观察学生,适度引入幽默的教学语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
  二、悬疑的探究式教学
  疑问是思考的火种,思考起源于疑问,兴趣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在初中物理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
  先有疑问才有思考,疑问是初中物理教学的有效手段。引入疑问的探究式教学法,让学生在探索疑问的过程中,自主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如在讲授物体沉浮时,举例巨型轮船之所以能在大海上行驶,是对浮力的应用。将一个玻璃球放到量杯里,学生看到玻璃球沉底了,就哈哈笑起来,我说:“哦,这个不够大,不是巨型的。”之后将一个由大的橡皮泥做的球放到了杯中,学生看到了它也沉到了水中,又是哄堂大笑,以为实验失败。这时候我将橡皮泥球捞出并做成了类似船的形状,放在水中,并未下沉,接着把玻璃球也放在上面,“橡皮艇”沉了一点未沉底,提问:为什么这么重也没有沉下去呢?是不是浮力变大了呢?沉到底部的玻璃球有没有浮力作用呢?学生在这样“谁主沉浮”的疑问中,开启了思考的闸门,在兴趣的驱动下,探究物理现象,学习物理原理,解释物理应用,自主积极学习。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创立悬疑的探究情景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同时,学生在兴趣的学习中,可以享受愉快的学习环境和成功的学习喜悦。课外作业:若将水换成酒精等其他液体则会有什么变化?将兴趣延续到课外。学生课外亲自动手做实验的过程中,发现新的物理现象,提出疑问,并通过自主学习,查取资料自行思考解决,并提出新的疑问,达到培养独立学习能力的目的。
  三、贴近生活的演示实验教学
  物理教学离不开实验,无论是课内的演示实验还是实验课堂上的实验,都可以更直观地解释抽象的物理概念。实验是物理教师开展有效教学手段之一,选择贴近生活的实验是初中物理教学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方式,并能拉近物理与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初中学生的知识层次不高,对于知识具有猎奇性,教师应该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讲述光的传播速度时,由于光的传播速度很快,但是对于光速度的数值,学生只有大的概念,没有快的感觉。教师导入时,先将投影灯将做出的各种动物的手势不断变化着投影到墙上,鸽子或者小狗的影子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引导学生讲出两个要好的同学被称为“形影不离”,而这些手势映出的影子才是真的“形影不离”,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人或者汽车的影子,无论人或者汽车跑得有多快,影子都能跟上,假如光跑得慢,光从头跑到脚的时候,人就已经向前跑了一段了,那么光应该落下一段,不能“形影不离”。这样的演示解释,让学生对于光的速度快有了直观的感觉。学生为自己可以用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感到骄傲,有了学习成就感,兴趣更加浓厚。
  四、结语
  充满趣味性的课堂能更长久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保持高涨的学习热情。只有不断探求新的教学方式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以上我对于激发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谈谈见解,希望对于初中物理教学工作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教师要从多方面认真研究,提高提问水平,从而达到活跃教学气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鼓励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问题,培养探索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有助于学生不断习得知识,允许和鼓励学生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有利于学生树立新观念。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引导学生吃透问题、把握问题实质的前提下,关键要学生能够打破思维的定势,改变单一的思维方式,尽量拓展思路,不仅要基本上读懂,还要从总体上把握教材的内在
金属酞菁是一类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耐碱),较易合成的化合物。自Braun和Tehemiac获得第一个酞菁化合物以来,酞菁化合物由于其特殊的物理化学和光学性质而在化学和化工领域
历史教学必须重视基础知识,为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打基础。在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习和理解历史概念的过程,就是训练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讲授历史知识必须与有计划地培养学生的能力相结合,从整体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统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进一步分析和指出历史事实、历史现象或历史概念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下我谈谈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做法。  讨论是思维交流的最好形式,在历史教学中应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讨论,鼓励学生争论
课堂讨论是在商讨和辩论中互相启发,从而研究和探求真理的教学模式。它强调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关系中,改变教师“一言堂”的传统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学习,并研究和探求真理;在学生与教学内容的关系中,要改变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的观念,让学生多问“为什么”。  一、对命题技巧的研讨  (一)注意命题的综合性。如:“19世纪后半期和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已走向反动,而东方国家的资产阶级却表现
樟芝是台湾省民间一种珍稀药用真菌,具有很好的抗肿瘤、保肝效果。由于樟芝子实体稀少,人工栽培困难,目前多采用液体发酵生产。本文对樟芝菌粉从营养价值、抗肿瘤效果方面,评价樟芝菌粉的开发价值,并对樟芝菌粉主要活性组分提取工艺、抗肿瘤药效进行初步研究。本文首先对樟芝发酵菌粉和灵芝破壁孢子粉的化学成分进行较全面的对比分析,包括水分、灰分、脂肪、蛋白质、氨基酸、三萜、总酚、多糖、还原糖。结果表明樟芝菌粉含有丰
目的:研究连翘水溶性化学成分,并寻找其生物活性成分,为进一步开发河南伏牛山区药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将连翘果实采用50%含水丙酮组织破碎提取,然后低温减压浓缩得
目的:通过对二氢杨梅素的结构改造,合成其衍生物,为二氢杨梅素的开发利用做好基础研究。改进4,4,-二羟基二苯甲酮的合成路线,为工业生产提供一条简单,便于操作的合成方法。  方法:(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