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激光点个赞

来源 :小哥白尼·趣味科学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hngah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辑部头条:
  2月到了,新一轮诺贝尔奖候选人的筛选审定工作开始了。作为趣味科学的编辑,时刻关注很重要。
  2018年的物理学奖由三位科学家获得,他们国籍不同,性别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因为激光获的奖。
  一句话概括:我就想写一篇关于激光的稿子,但是没灵感。关于激光,请大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阿仓感谢各位热心的读者!
  激光的诞生
  激光有许多美称,“最快的刀”“最亮的光”“最准的尺”,人们丝毫不掩饰对激光的赞美,而这一切美誉都来自于59年前的一项实验。
  1960年5月16日,在美国加州的休斯实验室里,年轻的工程师西奥多·梅曼进行了一次重要实验。他设计用强光照射红宝石,以此来产生激光。在他按下开关时,红宝石射出了一束比太阳表面还亮的红光。这就是激光。
  从此,激光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闯入我们的生活,不遗余力地向我们展示它的超能力。
  又直又准测距离
  太阳光总是向四面八方发散,可是激光不一样。激光和猫一样,喜欢走直线,它总是朝着一个方向发光。利用激光的这个特点,科学家制作出了精確的激光测距仪。
  如果用激光测距仪将激光发射到月球上,经过一段时间,激光会反射回地球。激光1秒钟能跑30万千米,如果知道激光从地球到月球的时间,我们就能知道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了。
  1962年,科学家第一次将激光发射到月球上,并接收到了反射回来的激光,但当时接收到的激光很少。虽然这次实验失败,但积累经验很重要。科学家制作了一个激光反射器,并让它乘坐“阿波罗11号”登上月球。1969年8月,科学家再次将激光发射到月球表面,此时已经到达的反射器让激光按照原来的方向回到了地球。科学家因此测出了地球和月球的距离,这样的结果十分精确。通过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科学家发现月球正在以每年3.8厘米的速度远离地球。
  2018年1月,中国完成了最新的月球激光测距实验。
  能量集中变利刃
  由于方向高度集中,激光能发出很亮很亮的光。有时,甚至比太阳表面还要亮上100亿倍!如果把激光光束汇聚起来,瞬间温度就能达到上千万度。
  这时,激光化身为刀,锋利无比,削铁如泥。一块4毫米厚的钢板,像菜一样被切成两半;就连自然界最坚硬的钻石,激光也能轻松给它钻个孔。
  除此之外,这把“刀”还能成为医生的好帮手。比如,它可以帮你轻松解除近视烦恼。现在最快的激光手术当属飞秒激光手术,一台手术也就几个飞秒的事。一飞秒是1秒的千万亿分之一,即0.000000000000001秒。也就是说,医生1秒钟就能完成手术。当然,这不包括前期的准备和后期的收尾工作。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看来,用“最快的刀”来形容激光简直是最合适了。
  激光武器显神威
  当然,最厉害的还是激光武器。激光武器可以发射强烈的激光束,能够瞬间摧毁战机、导弹甚至卫星。这是因为激光速度极快,比最快的导弹快出上万倍;另外,激光武器杀伤命中率极高。有一种激光武器能快速拦截、摧毁高空目标,有效地防御炮弹袭击。此外,它能从所搭载的车辆上,对作战目标进行全方位攻击。
  激光千里来传音
  什么东西拿得起来放不下?以前,我肯定会说筷子,现在,我会说手机。如今,我们能千里打电话、上网可都是激光的功劳。有一种能够传输激光的细丝,叫光导纤维。它是用特殊的玻璃材料制成的,直径比人的头发丝还要细。虽然细,但它优点可不少。与电缆相比,发送相同容量的数据,它传输距离要更远;相同距离下,它传输的信息更多、速度更快。2013年,科学家开发的新型激光通信技术,可以让你在一秒内将哈利·波特七部电影全部下载下来。
  灵巧镊子抓粒子
  利用激光束操纵和移动物体,听起来是不是很科幻?但我要告诉你,这是真的!201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亚瑟·阿斯金发明的“光学镊子”就可以。原子、病毒和细胞都是些特别特别小的物质,它们平常十分活泼,但你看都看不到,除非利用显微镜。阿斯金发明的镊子是用激光和透镜制成的,不仅可以隔空抓住细胞或病毒颗粒,还能把细胞捏成各种形状,甚至能将原子冷冻到-273.15℃。这样,科学家就可以尽情地研究这些小东西了。
  除了上面这些超能力,激光还能给食物保鲜,给金属除锈,给大楼“美容”激光的超能力说也说不完。高精尖、稳准狠,打得了怪兽,治得了疾病,这样的激光是不是很给力?那就快来给它点个赞。
  (资料提供者:丁小小、悠悠、大奇、阿亮)
其他文献
几乎在任何地方,铁都不能缺席。我们住的房子,开的汽车,所有的铁路、桥梁的建造,都离不开铁。铁是目前开采量排名第一的金属。铁还要忙于维持生命,因为铁在血红蛋白中负责运输氧气。有趣的是,如果把铁看成一种材料,人类历史上几乎有99%的时间都不知道怎么利用它,也不懂得怎么加工。其中的原因或许是,最早被发现的鐵根本就不属于地球,而是遥远的太空。  来自星星的铁  铁形成于恒星的核聚变,这是一种需要在极高的温
期刊
神秘莫测的宇宙里,说不定在哪个遥远的星球上就住着外星人。可我们要怎样才能找到他们呢?答案就是:架起一口大锅来!  这口“大锅”就是位于我国贵州的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写为FAST。它足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绕着它走上一圈要40分钟。这么大一口“锅”,要怎样搜寻外星人呢?  FAST是一个巨型望远镜 外星人距离我们肯定非常遥远,只有望远镜才能发现他们。有别于用来看星星的望远镜,FAST
期刊
豆漿侠(7)
期刊
小智变形記(1)
期刊
一群鱼龙,一群鱼龙,游得快,游得快。  一会儿变成大鱼,一会儿变成蜥蜴,真奇怪,真奇怪!  咳咳,一首自编的《鱼龙之歌》献给为海洋领域的恐龙文化传播事业做出杰出贡献的鱼龙们,虽然严格来说,它们不算是恐龙。  请大家不要在意歌词里一会儿大鱼一会儿蜥蜴的奇怪描述,这可不是在生拉硬套地填词,只是因为呃,为了保留前人学者的颜面,我才不会告诉你是因为当时的人们根本认不出它是什么动物呢!胡扯年代  据考证,鱼
期刊
如果穿越回1亿年前的地球,那时陆地上的统治者是成群的恐龙。而恐龙中的王者,就是脖子和尾巴长长、身体笨重的蜥脚类恐龙。  先跟几位“嘉宾”打招呼吧。  别急着为霸王龙打抱不平,先听听古生物学家是怎么说的。蜥脚类恐龙长着蜥蜴一样的脚,是有史以来最大、最重的陆地动物。这些巨龙称霸时间超长,生存年代从三叠纪晚期开始,直到白垩纪结束,而霸王龙只蹦了几百万年就和所有其他恐龙一起灭绝了。巨龙家族成员还特别多,沉
期刊
潜艇扮演的一直都是来无影去无踪的神秘角色,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各国潜艇又是消声静音,又是减少探测反射,恨不得抹消自己的所有痕迹。不过,在潜艇的发展历史上也出过一个丝毫不在意被别人发现的怪胎,这家伙凭借自己世界最快的潜行速度名震天下,诡异的性能更是让敌方畏惧不已,它就是苏联的阿尔法级攻击核潜艇! 诞生背景 早在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武器专家就提出要研制一种超越当时所有潜艇的新型水下武器——水下歼击
期刊
6600万,当然,有时候是6500万(用哪个取决于古生物学家的意见),是个非常脸熟的数字,即使在一个月才见一回的《小哥白尼·趣味科学》杂志上,你也经常可以看到它。之所以如雷贯耳,是因为很多人都知道6600万年前,恐龙灭绝了。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那只是最后一批恐龙消失于地球的日子。 事实上,在那之前,恐龙不只“灭绝”过一次。 灭绝是常事儿 对情感丰富的人类而言,“灭绝”是个令人伤感的黑色词汇,但在大
期刊
这是个非常奇妙的组合。一群意志坚定但偶尔有点神经质的科学家,一个非常精干聪明的水下机器人,以及你绝对不想掉进去的世界——冰冷刺骨的海水,黑暗幽深的海底,要想透个气,还得拼命钻破比墙壁还厚的冰层。欢迎你,年轻人,我们即将和科学家以及机器人一起去探索南极冰下海洋!奋战在冰冻大陆"当你接手整个计划,拿着一根滑溜溜的光纤,深入几米厚的冰层时,说不紧张那肯定是在吹牛。"布兰妮·施密特在电子邮件里写道。此时,
期刊
首先,有请我们的头号“大反派”—洲际弹道导弹登场! 它体形庞大,通常比一栋大楼还高。火箭是它的发动机,可以把它送上高高的太空,然后飞行很远的距离——可达上万千米。最可怕的是,它往往携带核弹头,而且不止一个,它们会在它重返大气层时以极高的速度向地面目标俯冲——在战争中,这样的打击可是谁都承受不起的。 谢天谢地,研究洲际弹道导弹的科学家一边把导弹越做越厉害,一边还没忘记想办法拦截它。毕竟,要是别人也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