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品质》教学看品质

来源 :语文教学之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inorac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是基于语文品质的语文教学,语文品质是语文教学中的核心概念,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许多教师忽视了对学生语文品质的培养。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教材,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贯穿对学生语文品质的关注和培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文品质;教学品质
  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品质》是一篇颇有价值的文章,历来是各种观摩课、展评课、竞赛课的必选篇目。究其原因,常是教师以为这篇小说可以挖掘的元素众多,可以体现自己的教学个性。不可否认,不少教师因为执教这篇文章而取得成功,但不可忽略的是,也有不少教师的课具有个性,但失去了语文课程的共性支撑。为此,本文试以《品质》教学为例,谈一谈本人对语文教学品质的一些认识。
  在平时的观摩中,笔者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在简单揭示完格斯拉兄弟宁愿饿死也保证修鞋质量的品质之后,不少教师紧接着就放手让学生探究一个问题“除了坚守之外,格斯拉兄弟有没有其它出路?”并且将这一问题的设置美其名曰:课堂拓展。对此,学生的反应纷繁不一:有的认为这兄弟俩死脑筋,不知道变通,没能做到与时俱进;有的认为大工业生产是罪魁祸首,格斯拉兄弟是受害者,他们身份卑微,在那种境况下,根本就没有出路。课后,不少参与观摩的教师对此给出好评,赞扬学生的参与积极,反应热烈,利于学生探究能力的提升和思维能力的培养。可是,面对表面的“热闹”,同为观摩者的我却要唱一唱反调,提出一些质疑。
  质疑之一:突出问题探究的教学是否一定符合语文学科的品质?首先,有必要厘清“探究”这个概念的含义。探究又称为发现学习,是指学生置身于特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观察、阅读,发现问题,搜集数据,形成解释,获得答案并进行交流、检验的学习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里面蕴含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通过观察、阅读”。对于小说鉴赏而言,无需“观察”,只需“阅读”。于是,文本的阅读和研习就显得相当必要。但是,此节观摩课的情况是,不少学生脱离了文本,开展了一些信马由缰式的思维发散,充其量是结合自身阅历的认识。对此,笔者很想问问:“这是语文活动吗?”近来,不少人信奉一句话“语文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甚至将其尊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不二法门。这类教师一上课就喜欢大量延伸,由国内到国外,由古代到现代,思维跳跃得不亦乐乎。但这样的教学语文味浓吗?答案是否定的,这似乎有本末倒置之嫌。
  质疑之二: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是否体现教师优秀的教学品质?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的背景下,不少教师采取了全盘放开的做法,让学生自由活动。其实,这种做法容易走向另一个极端,危害很大。放手让学生自由探究,教师的适度指导就显得相当必要,这也是一名优秀教师理应具备的教学品质。但实际情况是,不少教师在这方面缺乏自觉与追求。上文所谈的教师就存在这方面的问题,但大多数参与观摩的教师并没有对此有任何警醒。
  质疑之三:学生自主开展的探究是否利于提升其自身的语文品质?对教学对象的研习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但在新课改春风的吹拂下,对学生的研究并不透彻,更多是停留在肤浅层面。即如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他们探究的方向是否准确,又是否明确?这是一个大问题,但真正关注的教师不多。如上文提及的探究活动,学生对格斯拉兄弟的评价不少是有失偏颇的,甚至有极端自由主义的嫌疑。总体上讲,任由学生自由探究,很容易出现学习活动偏离航向的问题。
  为此,笔者生发出一些对优秀课堂教学品质的认识。
  一、紧扣中心,明晰语文学科品质
  毫无疑问,语言文字的理解与运用是语文教学区别于其它学科的重要标志。任何课堂都要有这些突出活动,任何教师的教学设计与实施都应围绕这一内容开展。至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等,都是对这一中心品质的具体实施。为此,只有紧扣这个中心的教学才算作语文教学,任何特色课程的打磨也离不开这个范围。
  就《品质》而言,教学活动的中心在引导学生理顺故事情节,将错乱的情节归位,进而明晰格斯拉兄弟的人生轨迹。另外,还需要重点揣摩对格斯拉兄弟的描写性语句,因为这些描写能够突出他们在个性方面的品质、鞋子质量上的品质,还能借此透析出作者对这两人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倾向。这些应该是整篇课文教学的重点,而前文所指的教学明显淡化了这个环节,是不妥当的。
  二、适度指引,提升教师教学品质
  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重要任务,其中对“传道”的理解应有现代的解释。笔者认为可将其定性为指点学习的路径。在学生面前,有一大片未知的领域需要探求,任由其自由摸索,效益自然是十分低下的。为此,教师的适当点拨就显得相当重要和必要。
  以《品质》教学为例,在对格斯拉兄弟品质意义的探求上,除了可以直观感知他们制作的鞋品质较好、不因生活窘迫而降低鞋子质量的精神品质之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在文中,作者将格斯拉兄弟与大工业生产者进行了对比,除了凸显这兄弟俩的优秀品质之外,有其他用意吗?”面对这个问题,学生展开讨论,渐渐会发现作者的一个更为深刻的创作意图:大工业生产是不可避免的,但格斯拉兄弟的品质却是要保留并发扬光大的。事实上,文中也交代了新店主的话语,这就是印证。如果这样操作,语文课堂教学不再是浅尝辄止,不仅语文学科的品质凸显了,教师的优秀教学品质也得到了体现。
  三、认准方向,优化自身学习品质
  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在教师的适当导引之后,学生的自主修行很重要。这当中,对语文学科性质和学习内容、方法的修行尤为重要。从教学实际来看,不少学生对语文学科学什么、怎么学一头雾水。为此,学生的语文学习尤其要认准方向。
  以《品质》学习而言,在语言文字理解与运用这个本质任务下,每位学生需要结合自身的语文学习实际,观照自身的习得情况,寻求全新的学习和提升方向。例如,有的学生人物描写技法欠缺,就可以学习作者在文中运用的对比手法,在文本语言的描写中揣摩其运用效果,在自己的练笔中提升描写人物的本领;有的学生叙事本领不强,就可以从中借鉴倒叙、插叙交叉运用的手法;有的学生写作素材选择不当,就可以从中学习关注和描摹底层人物命运的做法等等。凡此种种,不一而举。关键中的关键,学生可根据自身需要,通过文本学习不断优化自身的学习品质,人人力争做要学习、会学习的学子。
  语文教学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其系统性很强,涉及教师、学生、教材等方方面面。行走在这个园地里,首先要明晰这个园地是语文园地,之后教师要善教,学生要善学。只有当这些品质都具备之后,语文教学才能变得精彩和有意义。
  参考文献:
  [1]吴艳辉.《品质》中的品质[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2).
  [2]于国远.语文教学的“三个品质”刍议 [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12).
  [3]张蕾.关键是思维品质的培养——与语文教师谈科研论文的写作[J].语文建设,2015,(6).
  [4]王尚文.语文课程与语文品质[J].语文建设,2013,(10).
  作者简介:张慎桢(1982—),女,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金沙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
其他文献
2007年,苹果公司前首席执行官SteveJobs推出了第一代iPhone。作为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智能触屏手机,在极大程度上带动了整个手机行业的革新和移动互联网的蓬勃发展。人们使用网络
为了在高考中作文取得好成绩,语文教师和学生努力研究应对高考作文的各种策略.尽管如此,作文现状不容乐观,如:作文内容空洞、作文形式有套路.甚至作文千篇一律,新八股文应运而
如何让资金进入实体经济是中国经济面临的大问题。资本资金不进入实体经济的危害性众所周知:一是酿造金融泡沫风险。资金流动性在金融体系内嵌套牟利,相互倒腾剥利,这样的流动性
语文在我们平常的工作和生活中是十分重要的,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高中语文教师来讲,日常教学的方法将会影响学生对语文这门课程的学习兴趣。本文主要介绍“性灵说”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活用。  清代袁枚提出“性灵说”的主张,他主张作诗应该是直接抒发作者情感,表现作品的性灵,即灵性,言辞贵在自然和谐,重视独创性。这一主张明显是受到李贽“童心说”和袁宏道“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两种思想主张的影响。同时,袁枚对
河南心连心化肥有限公司是一家以尿素为主导产品的企业,公司作为新加坡和香港两地上市公司,能够在短短几年时间由一个内地小尿素企业,顺利走出国门实现在两地上市,对接国际资本市
中药里有一种剂型,称为胶剂,系指以动物皮、骨、甲或角等为原料,用水煎煮,取汁,浓缩成的干胶状内服制剂,有阿胶、龟板胶、鳖甲胶、鹿角胶、龟鹿二仙胶等。这些胶剂治病疗疾有
从“三驾马车”的淡化,到“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高层话语体系中的这一微妙变化传递出一个明确信号:中国宏观调控思路正在发生重大转变,从以往的偏重需求侧调控转为偏重供给
新课程教学改革以来,高效课堂的提法与呼声不绝。如何构筑和谐课堂、高效课堂,确实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话题。一般而言,对是否为高效课堂,有两个方面的判断标准,一是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也就是学生能不能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参与课堂教学互动,这个度既是时间上的长度,也是对象上的广度;二是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如何,这就对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思考的深度上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就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如何通过三个
窗外阴雨绵绵,广东地区又进入了持续长久的雷雨季节。“这种天气真难受哦,我们老年人吃不消的呀!”今年83岁高龄的郑婆婆操着一口广东普通话向记者诉苦,“一到这种天气,就不敢出门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对于我们现在的语文课堂,尤其是对文言文的学习来说,诵读的重要性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到底应该怎样利用诵读实现文言文的教学目标呢?不少语文教师都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