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阶段音乐课堂中的“双色花开”

来源 :速读·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uxiang123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教学模式不断改革,音乐学科的教学也迎来了一系列崭新的变化。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越来越生动、丰富和多样,教学手段和方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不断拓展,音乐课堂气氛宽松而和谐。音乐本身就有独特的魅力,对激发个人的独特潜能具有很大作用,如何在小学音乐课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所有小学音乐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小学;音乐;舞蹈;创新能力;实践能力
  都说孩子们的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工作者更是赞同这一点。特别是在音乐课堂中,如果单一枯燥的学唱歌曲便会掩盖了孩子们内心世界对美的形象定义。《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音乐课程应体现以音乐审美体验为核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尊重个体的不同音乐体验和学习方式,以提高学生审美能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提倡学科综合,包括音乐与舞蹈、戏剧等姐妹艺术的综合。力争在小学阶段的音乐课程中能够使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双色花开”,给小学生涂抹出美好的童年生活。
  舞蹈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更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舞蹈在提高受教育者的美感,提高欣赏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特别是提高学生自身美的修养上,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学校,会跳舞的孩子是可爱而有灵气的,因为他们善于用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他们更活泼更有想象力。小学阶段是儿童发展音乐感知能力的最佳时期,同时,运动觉和听觉显著增强,旋律表现更加丰富。所以,我在教学活动中,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舞蹈教学来辅助音乐教学,从而促进学生文化素质的发展。
  一、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注意力
  舞蹈能使学生的感情产生共鸣,激發他们的积极情绪。新的内容和形式所产生的新颖刺激,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男生喜爱节奏感强、动作奔放的舞蹈,而女生则喜爱节奏较慢,动作柔和的舞蹈;低年级的学生比高年级的学生更加喜欢。实践中我发现中低年级音乐课堂上,在课的开始和结束部分,穿插一些不同风格的舞蹈,对集中学生的注意力,调节学生的情绪,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给三年级上音乐课时,我发现不少男孩子不太喜欢上音乐课,对于舞蹈更是兴致缺缺。所以,教学中,我可以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从他们喜好入手,例如:男生特别爱摔跤、骑马,我就从蒙族舞入手,先和他们聊,问他们到过大草原没有?骑过马没有,引起他们的兴趣后,问他们看过蒙族舞蹈没有,然后再给他们跳几个很帅气的舞蹈动作,让他们知道男孩子跳的舞和女孩子不一样,他们要表现得是男孩子阳刚的一面。
  二、合作体验
  对于小学生而言,在一定程度上,音乐艺术主要还不是一门知识,而是一种内心体验,一种审美愉悦的体验,一种全员参与,互相合作的体验。而舞蹈是人类群居、交流的产物是建立人群亲近、融洽合作的纽带,与其它艺术相比,更重要的特征是它的群众性。因此,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融合舞蹈教学就更能充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更能促进学生体验交流。我经常在学习完歌曲后,让孩子们进行分小组为歌曲创编舞蹈,例如,在教《种瓜》一课时,指导学生反复听唱《种瓜》反复体会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下种”、“浇水”、“发芽”、“开花”、“抱瓜”等一系列形体动作。然后,由一个人扮演“种子”,二个人扮演“种瓜人”,全班分成若干个小组(三个人),在“种瓜”音乐伴奏下学生边唱边表演“种瓜”的游戏,在一次游戏做完后,教师进行简单讲评然后相互换角色,再来一次……学生在唱中动,在唱中玩,在唱中游戲,同时也在这种唱游中自然而然学会了准确地、有表情的演唱《种瓜》这首歌。从而增强了合作意识也发展了孩子的创作思维。
  三、合理分配教学时间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一节课四十分钟显得尤为珍贵,教师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既要教一定的音乐知识技能,又要教学一定的舞蹈知识技能,只有合理地分配按排好时间,才能保证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如我在每节课都按排出5-8分钟的时间做一些形体基训动作的教学,或是结合音乐教材中的歌曲来编排一些简单的动作,让学生无论在歌唱或是舞蹈方面都得到发展。如在教学《我是草原小牧民》时,就结合蒙族舞蹈来进行教学,教授他们《轻骑组合》,让喜欢唱歌的同学来唱歌,喜欢跳舞的同学来跳舞,一堂课上有歌有舞,一个小节目就这样诞生了!同时也可以在学期中特按排出一些课进行集体舞的教学,在教授一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系列舞蹈《碰钟与铃鼓》,在教授三年级音乐课中我编排了舞蹈《轻舞飞扬》。我是这样安排集体舞课的时间的:每3-4周一次一节集体舞课,让学生在不段的复习巩固中学习知识。
  总之,舞蹈和音乐是艺术中两个独立而又相互联系密切的分支,舞蹈是看得见的音乐,音乐是舞蹈的灵魂,在小学艺术教育中,实施音舞结合教学,开辟一个介于艺术课程与音乐课程之间的教学课程,是一种立即可行的教学方式。是一个值得每一个音乐教学工作者去尝试与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廖乃雄:《论音乐教育》,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9年版.
  [3]陈彦峰浅议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舞蹈对学生身心的影响.小学教学参考2010.
其他文献
摘 要:教学是一种通过对具体音乐作品的聆听,及其他辅助手段来体验和领悟音乐美的音乐教育形式。它通过教师简明、生动、富有活力的讲解提示,倡导“以音乐为本,从音响出发,以听赏为主”的教学理念,将听者从原本对音乐无意识的“听”进入对音乐内涵的感觉和理解。  关键词:音乐;课堂;活力  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音乐的欣赏者,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感受、体验、听赏、评价音乐的能力,并发展想象力、丰
摘 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理念积极倡导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主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小学语文作为小学阶段的基础性课程,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以及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对于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不断完善和改进教学模式,将现代的教学方法引入课堂中来,达到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从根本上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怎样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出一些教学
摘 要: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根据心理特点,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协调之中,进行自主探求知识的活动,可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学习。本文浅略地探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一、什么是自主探究能力;  二、培养学
摘 要:针对网上阅卷系统的应用,探讨了图像采集、图像分析、图像去噪等具体图像处理方法,本文讨论了图像处理系统在网上阅卷中的意义,在二值化过程中主要采用阈值方法得到二值图像,去除噪声采用中值滤波方法,对图像处理系统中的校正倾斜试卷图像,二值化,去除噪声等关键步骤进行了分析。大大加快了图像处理速度,减少了运算时间。  关键词:网上阅卷;图像处理;答案识别  1 引言  網上阅卷是指以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图
摘 要: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全新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技术,应用领域广泛,网内数据处理技术中传输效率和网络传输负载是重点内容,而数据汇聚与数据路由相结合是实现网内数据处理的重要方法。数据汇聚通过对传感器节点采集到大量具有高冗余度的原始数据进行一定的运算处理,提取少量可以取代原始数据的特征数据发送给汇聚节点,在保证数据有效性的同时减少传感器节点的数据通信。这种算法能够减轻了网络的传输拥塞,提高了网络性能,
摘 要:小学美术综合探究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发现知识过程的活动,教师要设计并向学生提供探索和发现的真实情境,以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并在探究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学习的能力和探索创新的精神。  关键词:小学美术;综合探究;创新  课堂美术综合探究学习中要创设质疑问难的情境,开放思维的空间,挖掘教材中有利于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因素,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使其或独立思考,或互相质疑
最好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本身的内部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数学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学习數学的兴趣,对于学习活动有重要意义,它能推动学生积极思考,提高学习效率和激发更大的学习欲望。而数学又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因此,作为教师应该精心设计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数学教学要精选课堂练习,以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