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生的读写能力在教学改革创新中迅速提升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初中生语文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读写能力占据重要的位置。过分注重应试效果的教学活动,对于学生这一方面能力素养的提高没有做到充分兼顾,和新课程理念中学生培养目标背道而驰。在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学工作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对学生开展读写能力的训练,在改革与创新中全面提升学生读写能力,为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发挥基础性作用。
  一、以课程改革为切入点,为读写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从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方面入手,能够从制度上对读写活动的有效开展提供保障。我在教学中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课程设置的优化。一是开设阅读指导课。以实施的读写专门课题为依托,每个月开设一节阅读指導课,采取教师点拨或者学生学习经验交流等方式,重点对学生的阅读方式方法开展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技巧。二是开设读写训练课。每周开设三节读写训练小课,具体时间安排在下午第一节课之前和活动课之后,每节课时间为20分钟,进行重点内容或薄弱环节的针对性强化,如场景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通过这样的训练小课方式,达到训练积累的效果。三是开设成果展示课。每个月安排一次,侧重于让学生展示一个月以来在读写活动中取得的成果,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进步,教师进行点评与分析,尤其是在对优秀习作和进步较大的习作进行点评活动,发挥激励引导对学生读写兴趣激发方面的作用。
  二、以阅读补充为着力点,为读写活动积淀深厚底蕴
  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是当前读写活动的一个重要着力点,采取这样的措施,主要是为了弥补学生因为应试教育影响,阅读活动不够正常的薄弱环节。我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组织阅读活动。一是提高学生阅读兴趣。中考应试教育的压力较大,许多学生对于阅读活动存在着消极的心理,我从介绍阅读活动的作用和阅读在语文学习中的地位等方面入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二是合理安排阅读内容。对学生的阅读内容进行把关,要求每一位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重点向学生推荐优秀文学作品以及与语文学习活动关联度较大的刊物,让学生既要拓宽视野阅读,又要保证阅读的内容具有针对性。三是统筹设计阅读进度。对学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得少于60万字,将阅读书目、进度安排到每一个月或者每一周,防止学生为了赶进度而采取囫囵吞枣的态度,以此来保证阅读活动的有序开展。
  三、以口语表达为丰富点,为读写活动搭建展示平台
  学生读写能力培养中一项重要的能力就是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许多初中生在书面表达方面学得还算较好,但是在口语表达方面相对滞后,这样的状况应当在教学活动中得到重视。我在读写训练活动中从三方面入手,强化了对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训练。一是以口头作文提高表达能力。每一节语文早读课都设计了5分钟的口头小作文训练活动,以周为单位,每周一个主题,要求学生进行口头小作文训练活动,每人一分钟时间,以小组为单位依次进行,逐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水平。二是以演讲活动提高表达能力。我定期选取学生关心的话题或者与学生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话题,如初中生应当如何正确处理与异性同学之间的关系?怎样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如何与父母开展交流沟通,等等,以这样的内容开展主题演讲活动,让学生事先有充足的准备时间,以小组为单位推选学生代表参加,学习小组成员之间进行轮流。三是以情景模拟提高表达能力。创设出相关的场景,要求学生结合情境需要和情节安排,开展情景模拟活动,学生在活动中认真观察、仔细揣摩,流利、标准地进行表达,对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四、以多写多练为深化点,为读写活动巩固学习成效
  读写活动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让学生多动手写作,在训练之中提高技巧的掌握水平,将学习积累的写作技巧运用于实践,从而有效提高读写能力。一是发挥读书笔记作用。为了配合读写专题训练活动,我专门为学生设计了读书笔记,要求学生将阅读的文章以及书籍内容中精华部分开展摘记,并依据文章的类型开展分类,有针对性地选取一些文章开展分析,撰写文章提纲,为写作技巧的提高提供参考。二是发挥读后感的作用。我要求学生每周不少于两篇读后感的撰写。读后感应当体现两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学生对于文中内容与思想的感悟和想法,其次是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谈一谈对于本类型文章写法的分析研究。后一要求是我专门提出来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多写的过程中多思考。三是发挥小练笔的作用。利用读写课的时间,指导学生开展写作活动,如开展人物外貌、心理描写,以及场景描写,等等,利用小练笔起到拾遗补缺的作用。
  五、以专题活动为延伸点,为读写活动拓展发展空间
  作为读写活动的重要拓展,我在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需要开展了专题活动,让学生在拓展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读写能力。一是开展展示活动。我定期组织优秀习作展览、读书笔记展览、读后感展览等活动,以这样的活动作为载体,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读写活动的积极性,同时在相互的观摩与研究之中学习借鉴。二是开展竞赛活动。学生在学习中的竞争欲望是提高教学成效的重要动力,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初中生这一典型的心理特点,创设竞争的学习氛围。我在读写活动中,结合教学安排,多组织竞赛活动,如口头作文竞赛、征文竞赛等,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学生更加投入读写训练发挥了促进作用。三是开展兴趣活动。在课外兴趣小组活动中增加读写内容,如开展写作兴趣小组、阅读兴趣小组等,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课内外有机结合的读写训练新模式,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初中语文读写训练中,教师一定要紧密结合教学实际与学生特点,改革创新读写活动,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
其他文献
一、前言随着人们对发展智能的日益重视,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成了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课题。然而,在教学实践中并非所有的提问都具有实用性,某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
摘 要: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为了充分体现新课程背景下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加强学生课内外言语实践,提高师生语文素养,本校语文组在培训引路、课题引领、积累引法、生活引源这四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关键词: 语文教学 言语实践 语言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应是语文实践。”由此可见,语文的本质
目的 评价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管理模式在初次单侧膝关节单髁置换(unicompartmental knee arthroplasty,UKA)术后早期的临床疗效及患者满意
语文教学不仅关系到中国的人口素质,而且关系到其他学科基础教育的质量。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如何把这些素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已成为当前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一、正确理解小学素质教育的启蒙作用  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26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其
“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成功学认为:自信,是人生成功的第一秘诀。《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尊重和保护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要学好语文,要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和能力,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让每一个学生体味语文的精彩与魅力,自信心必不可少。如何在语文学习中创设机遇,树立学生
第七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圆满结束了。我作为一名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感受是很多的,这里谈一点体会。这次会议的各项议程都体现了党的十三大确定的加快和深化改革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在平时的教学中我针对中年级教材的内容和特点试着开展了以下语文实践活动。  一、读一读,体会一个“美”字  读,是手段,同时也是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是一种全身心的投入,是一种完整的生命活动。  首先,应该让读成为学生的一种内在需求。《燕子》及《古诗两首》中描绘的春景真是美不胜收,同学们放眼遥望窗外的美景,回首陶醉在书中迷人
摘 要: 语文新课标将语文学科定义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感恩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所以,语文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教育的同时,也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对学生的感恩教育的责任。本文主要略谈在初中语文课堂深入感恩教育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 感恩教育 人文精神 语文课堂 教材    语文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语文教学除了增长学生的语文知识外,在建构学生的精神世界、提
本文主要通过详细介绍数字测绘技术在国土测绘中的集体作业方式,并列举了几条在使用了数字化测绘技术之后的优点,希望给以后的测绘人员在使用它时提供帮助,也希望数字化测绘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