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的道德与道德的政治

来源 :读书文摘(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zwy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政以德,誓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是对中国古代几千年德治传统的生动概括。道德是历代君主治理天下的核心概念,经儒家学派传承发展,成为仁政善治的根本遵循。至宋明理学的哲理化时代,朱熹更是将其上升到宇宙本体的高度,成为社会政治生活必须服从的绝对命令,伦理道德已经成为“善政”正当性基础。道德是如何由天理转化为天道、人道及王道?又如何通过抑制欲望,为优良政治生活确立价值标准,进而成为仁政善治的终极追求?古代治理对当代治理又有哪些借鉴意义?《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李锋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年版)一书对此进行了独到地阐述。
  一、道德法則的绝对性与治理之道
  优良的政治生活为何必须符合道德意义上的正当,是古往今来思想家反复讨论的命题。对于该问题,中国古代理论的进路是不断将道德法则推向绝对,论证现实政治必须遵从应然的治理之道。宋代理学家更是哲理化的方式,将治理之道 的绝对性推向了本体论层面,论证了合于道德生活的治理的正当性与应然性。作者认为,理学集大成者朱熹从天理论出发,在本体论层面论证了道德法则的终极性意义,“朱熹对天理做出了形而上学的解释,从而为可感知的世界建构了一个逻辑的前提;天理既是物质的本原,是‘天地所以为此天地’的终极原因,也是支配世间万物乃至人类社会生活的根本法则”。通过将天理上升到本体论的高度,并将天理作为社会生活的伦理原则,论证伦理道德、社会规则及自然法则的统一性,揭示道德法则的本体性、普遍性、必然性特征,进而证明道德存在的绝对性、正当性及合理性。
  朱熹通过对天理的本体论证明,去理解和把握普遍性道德法则,从哲学层面论证了“宇宙本体也就是道德与伦理之本体”,克服了先秦以来儒家对道德认识的感性经验色彩,解决了古代政治哲学思想中的内在逻辑矛盾。同时,天理论为政治生活建立起了统治善恶判断的理性标准,为历代统治的正当性与否提供了客观尺度。
  二、道义原则的优先性与社会规则
  朱熹论证了道德法则的绝对性的同时,也为社会政治生活确立了行为规则。作者认为,在朱熹的政治哲学中,道义被解释为决不后退的普遍法则,政治的本质、目的及其应当遵循的原则只能由道德来说明。把道德法则推向绝对,也确立了道义论的社会规则导向。当代著名政治哲学家罗尔斯曾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正像真理是思想体系的首要价值一样。一种理论,无论它多么精致和简洁,只要它不真实,就必须加以拒绝或修正;同样,某些法律和制度,不管它们如何有效率和有条理,只要它们不正义,就必须加以改造或废除”。在这里,罗尔斯所强调的正是正义的绝对价值,它不应受到功利因素的影响,也就是社会政治生活中的道义优先规则。
  道义优先对社会政治生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首先,必须以理性宰制欲望。要求彰显道义原则的“绝对命令”力量,当人的自然欲望与理性的道德律令发生冲突时,必须选择依从道德法则的要求;其次,道义优先于事功。功利主义盛行可能会导致人们无视道义原则,而正当的社会必须“先义后利”,既人们常说的“舍生取义”;再次,君权从道。即政治权力和社会权力都有自身的运行规则,握有权力的统治者应该根据道义原则的要求,行使和运用手中的权力。
  三、王道政治理想与善政之治
  道德是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双向统一过程。朱熹把天理看作世界的终极原因和普遍法则,强调符合天理的政治才能称之为“王道”,亦即符合道义原则的理想政治,这种政治追求绝对不能用统治者的事功来说明。这种以道义原则作为判断政治优良与否的标准,体现了思相家对于“善治”的不懈追求。如果一种政治安排和政治过程是不正当的,那么无论这种政治会取得多么在的事功,其只能是“霸道”,不能作为理想的政治标准。
  但不可否认“王道”本质上是一种理念,只通过认识道德法则来理解“王道”是不现实的,“疏于对制度安排的关注”是不长久的。况且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在强调道德自律的同时,也应正视人们不断提升的欲望需求,更要摒弃封建专制主义等级制度的消极思想。现在政治应在尊重人的权利,提倡人人平等的基础上,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恩荣.牟宗三的政治哲学思想与治理智慧[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53.
  [2]李锋.中国古代治理的道德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1.
  [3]约翰·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
  作者简介
  包莲(1970-),女,蒙古族,吉林松原人,博士,任职于长江师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公共管理。
  长江师范学院地方政府治理研究中心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作业设计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为了学生在作业完成中获取丰富新知,实现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教师必须积极优化作业设计,将作业的功能发挥到极致。基于此,以下就以新课改为背景,着重分析小学语文作业优化设计的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语文;作业设计]  作业是学生加深对课堂所学知
语文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不但具有工具性、人文性,而且与日常生活联系非常密切,涉及范围广,实践性很强。高中语文课程更是强调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基于这一目标,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不能适应语文教学发展的要求。  语文课程重在实践,要适应现实生活和学生自我发展的要求。但传统的教法
[摘 要:现代素质教育要求促进学生自主发展,所以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学习和自主阅读的能力,是小学语文的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语文部编版阅读教学中,就将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习惯作为主要的教学任务。但是由于长期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有一部分学校存在不重视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状况,还有一部分学校没有掌握培养学生自主阅读习惯的策略,这些问题都阻碍着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本文将首先阐述一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
[摘 要: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初中数学教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存在问题进行浅析,进一步提出有效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创新之花;数学课堂;初中数学;存在问题;有效策略]  所谓创新能力即是指在原本拥有理念与操作方法的基础上寻求新的解决方式,找到独属于自己的理念,提高自身能力。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既可以提高学习质量,还可以作为评价学生数学学习成果与数学素养的标准。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
[摘 要:中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向留学生教授中国茶文化,能丰富对外汉语教学内容,增强留学生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本文提出了中国茶文化传播的策略,以期提高对外汉语茶文化传播效率,提升留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  关键词:对外汉语;茶文化;传播;探究]  汉语是中华文化最重要的载体,留学生学习汉语的过程,也是习得中华文化的过程。我国的茶文化历史悠久,自从有茶
[摘 要:随着国家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教学模式早已经不再适用于电力拖动课堂,亟待加快探索出全新教学模式的进度。任务驱动学习法是一种集互动、探究、合作为一体的全新教学模式,能够有效帮助学生在任务过程中加深知识点记忆,促进知识理解,增强知识应用,进而全面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如何借助于任务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促进知识的吸收,掌握操作流程,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已成为电力拖动课
[摘 要:首先,本文简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个体发展为目标、关注个体差异的以生为本教学原则。其次,从多个方面提出了几点基于以生为本理念下提升体育教学质量的策略,通过论述证明了其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原则;以生为本;有效策略]  当代中小学教育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对文化课程的提升有了更高的目标,对学生的体育能力、身体健康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全面提升我国青少年身体素质,已经收到了国家的
在构建理想课堂,打造高效课堂的理念指导下,我把《老人与海鸥》这篇课文分成了四个组块进行教学:一、单元导读,明确方向;二、扣题导入,理清层次;三、巧抓词语,朗读体会;四、总结拓展,迁移运用。呈现了“把教材作为例子”来教的过程。  课文结构清楚,讲述的是一位普通老人和海鸥之间建立起深厚感情的故事。教学这篇课文的目的不仅在于让学生认识到,动物是有灵性的,它们是我们亲密的朋友,我们对它们所付出的任何一分感
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学生不爱写作文,教师不爱教作文,其后果是学生不会写作文。作文水平是学生语文能力的综合体现,突破这个“瓶颈”,对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十分重要。作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工程,如何从纷繁的头绪中理出简单的操作方法呢?我从写作主体——学生入手,将学生在写作中的问题一一归类,并分别给出对策。  一、作文中暴露的五个问题  1.词汇量问题。目前学生词汇贫乏,口语化过于严重,文章淡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和近几年的《江苏省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都提出了名著阅读的相关要求,在倡导新课改理念的今天,如何让学生走进名著,提升个人素养,需要我们语文教师做很多的工作。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学生对名著的重视程度已毋庸置疑,关键就看教师如何引导学生精读名著的,并让它成为语文学习积累和目标突破的有效途径。笔者结合平时的名著阅读教学实践,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改进高中语文名著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