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现状及对策研究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fcy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主要以社团活动为载体,依托健全的社团管理体制,促进社团特色文化的巩固与核心价值的形成,从而实现社团的持续发展与影响力的逐渐扩大。本文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创新探索培育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的对策,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时代;职业学校;社团文化;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2C/03C-0024-04
  十九大报告提出,“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学生社团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课外活动情况,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进程和效果。近年来,职业学校学生社团的数量和学生参与社团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多,但很少有学生真正通过社团活动等提升人际交往能力、活动表现能力、文化综合素养等,只有很少一部分的学生通过社团活动有效提高了自身的综合素质,而没有实现全面发展。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作为苏州工业园区的唯一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和学生综合质素培养的重要载体。[1]以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善水文化”体系,打造出了以文化引导、特色发展的建设之路。当前主要包括4个专业系部,以计算机、机电、物流、汽修、旅游、电子为代表的六大方向。本研究以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为例,分析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现状,找出社团文化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并针对性地创新完善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对策,对学校的教学改革和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一、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内涵
   社团作为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自发群众组织,社团文化在学生个体社会化、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素养、技能提升、丰富校园文化等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谓社团文化,主要是指“学生在长期参与社團活动中所形成和传承的对社团组织和活动的心理认同、行为向往和价值追求,是学生社团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2]。当前,社团文化主要包括学生参与社团相关实践活动中所产生的心理氛围、精神财富、文化环境,其主要通过社团宗旨、社团精神、价值观念、社团形象等方面体现出来。
   对于职业学校而言,职业教育发展必须与时代发展并轨而行,新时代文化发展亦赋予了社团文化新的内容。职业学校社团文化既包含了常规学生社团文化的内容,又融合了新时代职业学校教育的特点,主要是指职业学校学生通过长期的多样化的社团活动,展现学生社团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及环境文化,实现职业学校专业教育与学生全面发展的融合。
   社团文化培育,有利于社团成员通过社团系列活动了解自身特长,从而展开自我评价、定位未来职业角色,同时在共同目标、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稳定、和谐的团队合作关系。一般社团文化培育主要通过文化品牌建设、特色文化建设、主题活动建设展开。当前,职业学校在学生社团管理体制、机制尚未健全的情况下,很少真正重视社团文化建设工作,更加难以保障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的效果。因此,创新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模式,推进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的特色化、职业化发展,将成为当前职业院校文化建设的关键内容。
   二、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缺乏职业教育特色
   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有着鲜明的职业教育特色,更加强调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强调为国家和社会输送技能型、专业型人才。职业学校也需要根据学生的个人职业发展、企业岗位、本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展文化建设工作。学生社团作为职业学校学生开展实践活动、锻炼综合能力的平台,不仅要帮助学生提高专业能力,而且要通过培育优秀的社团文化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实现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的有效统一。
   (二)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缺乏科学规范指导
   社团文化作为学生社团发展的灵魂,职业学校应根据办学特色、专业特色打造具有新时代特征的社团文化。当前职业学校的社团建设、文化发展仍然沿袭了普通高校的社团发展模式,没有根据职业学校自身的专业特点和办学特色组建学生社团和培育社团文化。比如,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就没有对学生社团工作提供广泛的软硬件支持,更加没有对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引和实践引导。一方面是因为当前确实没有比较系统化的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研究成果提供理论参考;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忽视导致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工作本身也没有得到重视,更加谈不上形成优秀的实践案例来为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工作提供借鉴。学生社团文化建设缺乏职业教育特色又欠缺理论与实践指引,自然也就大大削弱了学生社团的文化凝聚力。
   (三)学生社团文化培育缺少实践改革创新
   学生社团文化培育依托各种形式的社团活动展开,社团活动成为社团文化建设的主战场。当前,职业学校与普通高校相比,社团活动并未突显出职业教育特色,活动形式也主要是宣传教育活动、组织管理活动,社会实践活动所占比例较少,形式较为简单,且职业学校社团活动更多的在校园内进行,社团活动缺乏系统性的规划,部分社团之间的活动安排存在冲突,社团活动本身的教育作用难以得到有效激发。[2]社团活动内容也主要围绕文体活动展开,例如球类校园比赛、文艺晚会等。没有围绕计算机、机电、旅游等主要专业设计针对性的社团,更加没有基于这些专业社团来改革创新社团文化,导致学生社团的育人功能并未完全被开发出来,尤其是与具体企业展开的社团社会实践活动更为少见。封闭式的社团文化培育必然导致社团成员难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社团文化培育逐渐与社会需求、职业需求相分离。
   三、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对策    由上可知,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有必要不断创新完善的新时代职业学校学生社团文化培育对策,提升职业学校学生的文化自信。
   (一)完善社团管理制度,健全导师指导机制
   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规模需根据学校专业建设来具体设置,根据社团类型协调好不同社团的成员人数,从而促进学校各类社团的协调发展。学校应做好社团的管理工作,让各社团指导老师共同组成稳定的社团指导小组,从而对社团进行体系化的指导与规划,以社团推选学生代表成立学生社团管理部,该管理部主要负责对社团活动、成员考勤进行日常管理与检查,根据学校所颁布的社团活动章程确定社团发展的目标。围绕“特色活动”的社团建设要求,突出社团建设的职业化,为所有社团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与资源,根据校园社团建设结构、成员专业分布确定社团文化内涵与最终发展目标。当前职业院校的师资力量有限,教师除了负责专业课程教学外,还需要指导学生开展相应的实训项目,社团指导教师的相关指导工作并未纳入教师考评体系。职业院校可聘请合作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担任技能类社团的指导教师,引导学生开展技能发展相关的社团活动,促进社团成员对职业技能实践应用情况的了解。
   此外,为了解决社团指导教师人员不足的情况,职业院校社团可实施同伴化教育,联系本校优秀毕业生作为志愿指导教师,这样不仅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同时优秀毕业生的职业榜样作用也提升了学生对职业素养、职业道德的认识。担任社团指导的教师应积极提升自我职业素养,教师运用趣味化、职业化、专业化的形式开设社团课,日常课程应与社团课程呈现互补性,从而提升社团成员的兴趣。对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而言,可以计算机、旅游、物流等专业导师为第一负责人,引导学生专业社团建设,负责社团工作的规划和指导,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社团实践的融合。
   (二)推进校企合作,实现社团与企业文化对接
   新时代职业学校社团文化培育更应突出“职业”特色,基于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特色的“善水文化”体系,打造以学校特色文化为主体、地方优秀企业文化为主导的社团文化培育模式。学校可以本校的办学特色为基点,比如物流专业社团可以与校外快递物流企业开展合作,让学生在实习实践中感知物流企业的文化;汽修专业社团可以与校外驾校和汽修公司开展合作,进行汽车的定期维护与保养,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对应企业的职场文化氛围。职业学校社团文化培育应围绕学生人生职业规划、專业发展,在社团文化活动中重视职业指导与专业技能训练。社团文化建设与培育本身就包含着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社团作为学校教育的“第二课堂”,颇具实践性的活动内容、社会性的组织形式为其衔接学生职业规划,接轨企业文化创造了条件。通过社团建设、社团活动为学生提供体验未来社会职业环境与文化氛围,不仅促进学生对自身专业发展与职业规划的理性认识,还有利于企业文化价值观念逐渐内化到社团文化培育之中。
   职业院校培育人才的关键就是为本地企业输送应用型技术人才,以企业文化要求的价值标准作为社团文化培育的主要内容势在必行。学生社团文化培育中应以突出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以社团文化为桥梁,实现学生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接。通过社团活动营造职场氛围,同时为学生专业发展提供新平台;通过社团文化培育,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行业、职业、企业文化的价值认同;以赛事活动、社会服务为载体实现职业规划与企业文化有效衔接。根据专业特色组建各类社团后还需先对社团成员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从而为专业化的社团实践活动开展打下基础。高素质的社团成员也能为社团持续性发展提供保障。社团活动成果仍需要一定形式的认可与评价。社团文化培育效果可以通过学校组织的“校园社团文化节”展示出来,从而为社团成员展示社团文化提供机会。社团文化还需要专业技能竞赛互动的肯定,不同的素质能力大赛、专业技能大赛、文明风采比赛都为社团文化培育成果提供了检验的机会。通过竞赛,社团成员更能不断改进自身不足,同时根据专业技能、行业发展趋势,不断萃取社团文化的核心价值内涵。
   (三)丰富社团活动形式,拓展实践活动内容
   当前,职业学校举办的校内社团活动同质化问题突出,社团活动除了学校规定的活动内容外,还应与当前社会发展、行业发展、专业发展接轨,应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且能提升相关专业技能的活动内容,丰富社团活动形式,为社团文化内涵的创新化发展提供载体。
   首先,职业院校可举办系列讲座,邀请企业技术专家、优秀毕业生、行业学者到学校分享专业技能知识、行业发展前景、个人职业规划经验等,通过讲座形式与学生展开深入交流。例如,“从毕业生到企业员工的身份转变”“企业文化与个人职业规划”等讲座,让学生对职业规则与企业文化有直观的了解。社团活动还应走出校园,鼓励社团成员利用假期完成一定的社团实践活动。例如,跟随社团指导老师进入企业生产车间,通过职场体验加深对企业文化的理解,引导学生认准自身的职业定位。
   其次,社团还可以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竞赛、社会服务。可以与本地社会相关部门行业展开合作,建设社团活动校外实践基地,利用校内校外两类资源培育社团成员职业技能、专业技能,为学生最终走向职场、服务社会打下基础。利用学校成熟的实训中心、专业特色等资源,组织社团成员参加知识竞赛、技能大赛。社团活动也可积极与企业展开合作,吸引本地优质的企业作为社团互动的赞助商,从而实现企业宣传、社团活动资源筹备双重目标,依托真实项目的社团活动组织也为学生社交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打下了基础。以不同专业为基础成立的技能兴趣小组、专业协会更能满足学生的个人发展需要,从而为拓展校园文化的价值内涵创造条件。例如,专业技能类的学校社员可以参与本地文明城市建设、职教活动月等社会志愿服务活动,艺术类、体育类社团可以参与本地文化汇演活动、体育赛事等。依托节庆活动开展社团主题教育活动,社团文化建设仍与当前我国所提倡的主流文化价值相契合。“五四青年节”所提倡的蓬勃奋进、“教师节”所提倡的尊师重教以及中秋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社团可将这些节日中与社团文化内涵相契合的价值内容进行延展,让学生在了解传统文化精髓的同时提升自身的道德品质与文化素养。
  综上所述,职业院校社团文化培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需要职业院校、企业、学生、教师多方联动、协同发展。根据不同职业院校的发展情况与办学特色,了解学生职业发展需求、企业岗位要求、社会发展需要,特别是将社团文化培育与企业行业发展相结合,基于职业素养、专业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打造优势突出、价值丰富的社团文化内涵,打造符合新时代发展需求的特色社团文化品牌。
  
   参考文献:
   [1]景晓丽,冯恒莉.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润美”社团品牌建设研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8(30).
   [2]宋青.职业院校学生社团管理机制对校园文化育人体系的影响[J].西部素质教育,2018(16).
  责任编辑:冯志军
其他文献
摘要:当前,我国设计教学模式从整体上略显单一,依旧是以传统的说教式为主。从中英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出发,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教学模式,分析归纳出适合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设计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中英设计;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17-03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三
摘要: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隐性课程的主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L市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调研表明,L市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水平的建议:合理规划,开展理论研究,提升特色文化内涵;突出主体,注意学科均衡,健全制度组织机构;分层实施,培育个性文化,完善评估考核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
摘要: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事环境类相关工作岗位的核心课程。本文以区域环境现场监测项目为例,分析了环境监测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必要性,评价了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技术;仿真软件;网络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19.22期為合刊
期刊
摘要:教学诊断医学化就是从医学的视角、思维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用医学的方式、手段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学诊断医学化的日渐盛行是对当下教学改革的热切呼唤,教学改革存在着病理取向与理想取向的价值冲突、消极取向与积极取向的价值取舍。不断优化教学诊断,应尽可能采用会诊和比较性诊断、应用数据和证据诊断、使用工具辅助诊断,避免问题病理化、病源绝对化、处理消极化。完善教学诊断机制应明确教学病
摘要: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与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应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回归大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劳动教育生活化,不断创新富有生活情趣的“前植式劳动”、“即时式劳动”和“后延式劳动”的实践载体,大学生才能真正在劳动中体验感悟到幸福与快乐,懂得劳动创造美好梦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活化;
摘要:应试教育导向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为此,必须对高中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定位,坚持“坚守思想高地,培育现代公民”的总体价值取向,以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整合教材、生活与时政”“巧灌输,重体验,求实效”“诲人而不毁人”“关注发展,重视过程,走向开放”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具体价值取向,
摘要:文中以《江苏省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评价指标体系(2015)》为依据,分析了指标体系中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五个组成部分,厘清了数字化校园转型到智慧校园的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的“智慧特征”,提出了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制度体系与技术体系参考模型结构,对职业学校智慧校园建设、管理、应用具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智慧校园;指标体系;模型架构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
因為是4和7合刊,所以数据在7期中,请在7期查看。
摘要:从现代学徒制中“双栖式”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入手,分析当前现代学徒制师资建设存在的问题,探索建立健全“双栖式”师资的准入、培养、激励、评价机制,形成校企师资建设的途径。  关键词:现代学徒制;“双栖式”师资;建设机制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9)09C-0014-03  所谓“双栖式”师资是指同一个专业教师,在职业学校聘用为专任教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