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思想高地 培育现代公民

来源 :江苏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lianmao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应试教育导向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出现了诸多异化现象,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出现了偏差。为此,必须对高中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定位,坚持“坚守思想高地,培育现代公民”的总体价值取向,以及“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整合教材、生活与时政”“巧灌输,重体验,求实效”“诲人而不毁人”“关注发展,重视过程,走向开放”等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的具体价值取向,推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意识形态;现代公民;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定位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12A-0050-04
  当前,在应试教育的大背景下,高中政治教学“背、默、讲、练、评”一着不让,知识本位、应试导向明显。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取的任何教学行为,从根本上说,均取决于教师对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认识和把握。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呈现的异化现象,折射出“对课程性质把握不准,重学科性、轻德育性,把知识目标的达成作为教学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教学过程中大多采用单向强制的灌输方法,过分注重知识性和单一的纸笔测试的评价方式”[1]等课堂教学价值取向偏差。而要纠正这些偏差,就必须引导教师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进行科学定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定位必须做好顶层设计,明确总体定位,以统领整个高中阶段的政治课教学工作。此外,还要在总体定位的指引下,对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各要素的价值取向作出具体定位,以规范课堂教学的全过程。可以说,总体定位是灵魂,决定着具体定位,并通过具体定位来体现和落实;具体定位服从和服务于总体定位,并影响着总体定位的达成。
  一、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总体定位
  任何国家的课堂教学价值取向都受到社会的影响和制约。国家为了让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得到公众的接受和支持,主要通过学校,显性或隐性地传播阶级意识形态和价值追求,以保障自己的价值取向在整个社会中得到巩固和加强。[2]我国高中政治学科主要承担着意识形态教育培养的任务,其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总体定位,必须忠实于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工作,否则就会丧失政治学科特有的思想性。广大政治教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立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党和国家在现阶段的路線、方针、政策以及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树立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政治基础。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教书”与“育人”不是两件事,而是一件事的不同方面。在教学中,教师实际上是通过“教书”实现“育人”,为教好书需要先明白育什么样的人。[3]因此,高中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总体定位,必须明确在育人方面的价值取向。《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二〔2014〕4号)深入回答了“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提出要研究制定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2014年11月,新一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修订正式启动。此轮修订,最大的一个变化是在原先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课程标准体系建设。经过反复论证、多次调整,目前拟定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四个要素。[4]概而言之,作为公民培育的目标,对应思想政治素养的四个要素,就是要培养有信仰的中国公民、有思想的中国公民、有尊严的中国公民、有担当的中国公民。[5]这就为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培养什么人”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总体定位可以明确表述为:坚守思想高地,培育现代公民。这是高中各年级政治课堂教学必须遵循的共同价值取向,也是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还是检验高中政治课课堂教学效果的最高标准。
  二、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价值取向的具体定位
  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要素很多,本文重点选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施、教学评价五个要素,对其价值取向进行定位。
  1.教学目标定位: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
  高中政治课的教学目标在表述顺序上,依次为知识目标、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这很容易给教师一种错觉:知识目标是首要目标。此外,学校日常的政治学科考试命题偏重知识,基础知识教学抓的好的教师,教学成绩往往名列前茅,这也会造成教师在实际教学中把教学目标窄化为知识目标,对能力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甚少甚至不予关注,使得政治课“不像政治课”,丧失其应有的活力和价值。
  强调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放在首位,不是要简单地把教学目标三个维度的表述顺序倒过来,而是要引导政治教师用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统领能力目标和知识目标,实现三者的和谐统一。以《政治生活》“有序的政治参与”教学为例,可把“认同有序的政治参与”这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作为首要的教学目标,通过引入真实案例,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无序的政治参与带来的危害,从而在思想上认同有序的政治参与。继而让学生结合案例探究“怎样才能做到有序的政治参与”。在这一过程中,“提高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和参与政治生活的实际本领”的能力目标,“掌握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的知识目标就会有效地达成。反之,把“掌握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这一知识目标作为首要目标甚至是唯一目标,继而通过背诵、默写检验学生能否记住“有序政治参与的要求”,学生就难以建立书本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无法认识到所学知识的价值,更谈不上能力的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升华了。
  2.教学内容定位:整合教材、生活与时政
  高中政治教材是师生共同使用的文本,是课堂教学的基本依据和基本工具。因此,确定教学内容必须基于教材。然而,一些教师受“教教材”的旧教材观影响,把教学内容等同于教材,视教材为唯一资源,整节课都围绕教材展开,对文本层层解读、有序呈现,并通过现场训练、背诵默写等方式加以巩固掌握,课堂缺少生机与活力。
其他文献
摘要:批注与吟诵是古人流传的读思互济的读书方法。基于文言文的文本特质,用简约的批注和吟诵符号及口诀引导学生在真实的任务情境中学习古文,对传习中华优秀文化、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审美欣赏能力和文化自信有直接借鉴作用,体现了语文课标强调的课程任务与宗旨。《赤壁赋》课例有印证与启发作用。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批注;吟诵;符号标注;教学策略;课例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
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一书蕴藏着丰富的学前教育思想,如学前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前阶段应重视音乐文艺、体育锻炼和道德品行的教育,学前教育中要多采用游戏法、故事法和熏陶法等。柏拉图的学前教育思想给当代学前教育的主要启示有重视发展学前教育,正确选取教育内容,采用合理的教育方法等。  关键词:学前教育思想;启示;柏拉图;《理想国》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
摘要:单元整体教学是一种以学科育人为指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它立足统编教材自然单元的安排,运用系统的观点和思维方式,对单元教学内容从教育价值、教育资源等层面进行统筹设计,实施整体观照下的单元教学,实现单元教学效益的最大化。根据教师对教材的处理方式,以及教学的外在形式和表现特征,单元整体教学主要呈现为“按顺序”、“小整合”和“大任务”三种不同的形态。  关键词:单元整体教学;内涵;形态  中图分类
摘要:五年制高职商务类专业是面向市场、面向社会最为务实的专业之一,对应的职业岗位群更加注重谈判与沟通的操作应用能力。《商务谈判与沟通》课程是专业大类的必修课,独具特性。翻转课堂可引导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思考问题背后的问题,触发学习的兴趣,继而训练他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环境,增加师生、生生互动交流的活动,寻找实现教学深度融合的切入点。  关键词:翻转课堂;《商务谈判与沟通》课程教学;切
摘要:当前,我国设计教学模式从整体上略显单一,依旧是以传统的说教式为主。从中英艺术设计教学模式对比研究出发,吸收西方国家先进教学模式,分析归纳出适合我国艺术设计的教学模式,以达到设计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关键词:中英设计;教学模式;比较研究;教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1C-0017-03  目前,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已经形成了三
摘要:校园特色文化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校园隐性课程的主要体现,也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对L市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的调研表明,L市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取得了可供借鉴推广的经验,同时也存在着不足。进一步提升中小学校园特色文化建设水平的建议:合理规划,开展理论研究,提升特色文化内涵;突出主体,注意学科均衡,健全制度组织机构;分层实施,培育个性文化,完善评估考核机制。  关键词:中小学
摘要:环境监测课程是环境工程技术专业学生从事环境类相关工作岗位的核心课程。本文以区域环境现场监测项目为例,分析了环境监测课程在传统教学中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信息化技术在教学中的优势和必要性,评价了信息化背景下环境监测课程的教学效果,并提出了信息化教学的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环境监测;信息化技术;仿真软件;网络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
19.22期為合刊
期刊
摘要:教学诊断医学化就是从医学的视角、思维来看待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用医学的方式、手段来处理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教学诊断医学化的日渐盛行是对当下教学改革的热切呼唤,教学改革存在着病理取向与理想取向的价值冲突、消极取向与积极取向的价值取舍。不断优化教学诊断,应尽可能采用会诊和比较性诊断、应用数据和证据诊断、使用工具辅助诊断,避免问题病理化、病源绝对化、处理消极化。完善教学诊断机制应明确教学病
摘要:生活源于劳动,劳动创造美好生活,劳动与生活相辅相成、密不可分。高校必须高度重视和创新大学生劳动教育方式方法,应让劳动教育更加贴近大学生校园日常生活、回归大学生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丰富实践。劳动教育生活化,不断创新富有生活情趣的“前植式劳动”、“即时式劳动”和“后延式劳动”的实践载体,大学生才能真正在劳动中体验感悟到幸福与快乐,懂得劳动创造美好梦想的人生哲理。  关键词:劳动教育;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