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chuan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我国教育改革正处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关键阶段。素质教育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就要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发现知识、掌握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众所周知,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认识的来源,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更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此《新课程标准》制定:“教材要为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以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要体现知识的形式过程,使学生经历知识形式过程,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要落实好这一标准,课堂上就要把学生放在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位置上,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增加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实践的机会,提高学习数学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在精讲精练的基础上,配合一定的数学实践活动,如讨论、验证、动手操作、实验等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
  一、动手操作,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动手操作,揭示知识的产生和形式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这一过程并在这一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
  如教学《圆锥体体积》一课,以往在教学中教师用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圆锥给学生做演示,得出圆锥体体积等于与它等底等高圆柱体的三分之一。这样做可以得出正确结论,但这个结论来源于教师,学生记忆不深,学困生更是恍恍惚惚一知半解,应用公式时总是疏乎了“三分之一”。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方法是每一位学生都制作一组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个个动手操作:让学生把装满圆锥体内的沙子倒入圆柱体;观察,第一次倒入的沙子约占圆锥体的几分之几,再连续倒入两次出现什么结果(圆柱体正好盛满沙子)。说明什么问题?学生都能说出圆柱体体积是圆锥体体积的3倍,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这样的结论记忆深刻、根深蒂固,永生难忘。同时也加强圆柱体与圆锥体之间的联系,验证了三分之一的产生过程,解题正确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在数学课堂中,像这样用动手操作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教学比比皆是,特别是低年级教学尤为突出。因为低年级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注意让他们通过动手操作来带动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和发展,逐渐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二、利用教具、学具进行实践,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苏霍姆林斯基说:“人的内心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总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要满足儿童这种强烈需要就要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利用教具、学具等可利用的工具帮助学生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在参与、尝试、体验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如《长方体正方体的认识》的教学。教学时要求每个学生拿出长方形纸盒,认真观察长方体的面、棱、顶点,引导学生看一看、摸一摸、量一量、数一数,概括出长方体有6个面、12条棱、8个顶点的特征。并让学生用吸管或铁丝做棱长,用橡皮泥等粘成一个长方体柜架,从而看到12棱(4条长、4条宽、4条高)之间的关系,得出长、宽、高的概念。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用纸把长方体包裹起来做成一个长方体或正方体。通过这样三个阶段自制学具的实践操作,让学生逐步把握长方体的内涵,明确各部之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内化新知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又如《容积单位》的教学。上课前教师先准备好下列教具: 500ml刻度的烧杯、能装1立方分米水的玻璃槽、1升的啤酒杯、一个盛清水的脸盆。
  要求:分组实验,探究升、毫升、立方分米、立方厘米之间的关系。实验开始后,每个人积极想办法,紧张有序地“动”起来。反馈、交流时争着汇报他们的发现。
  生1:我们将1升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得到1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生2:我们组把500毫升的水倒入1立方分米的玻璃槽中,倒两次正好装满,得到了1000毫升=1立方分米的结论。
  生3:我们把1升水倒回到500毫升烧杯中,也是倒了两次,说明1立方分米=1000毫升。
  生4:我用1升的水往500毫升的烧杯中倒,发现1升=1000毫升的关系。
  生5:我知道,1升=1000毫升,1升=1立方分米,以前学过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所以1毫升=1立方厘米。
  学生充满了自豪与快乐,他们享受了成功的喜悦,由此可见利用教具、学具做实验,不仅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还可以引导学生在操作、观察、讨论、思考中感受、理解知识,把课本上结论变为学生探索的对象,使静态知识动态化,教学材料实践化,感悟“事必亲躬”的道理。正如古人所说:“纸上得来终笔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教学中凡是能让学生动手实验的尽量让学生去做,教师只做引导,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发展思维。提供机会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丰富自己感性认识以动促思、动中释疑促进知识与能力的协同发展。
  三、利用信息技术再现实践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历程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第十一条明确提出“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要求我们教师既要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具有巨大的作用,又要看到它的工具本质,合理利用好这一现代化工具对学生学习无疑是事半功倍的一件大好事。
  例如《循环小数》的教学,为了帮助学生对循环节的理解,可以在电脑中制作一幅能推进的路灯图案,让学生观察:随着道路的延伸路灯会依次不断的重复出现。还有美术教学中的二方连续图案也是依次不断重复出现。借助生活中视空见贯的现象来理解循环小数中的循环节也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特点。这样的教学形象具体容易理解,使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变得通俗易懂,学习在欣赏美的感觉中得到升华。又如《相遇问题》的教学中为了丰富学生对相遇问题的感知,促进两个物体运动空间表象形成,可出示多媒体课件。图上有一条公路,教师问:如果两辆汽车在这条公路上同时行驶可能出现几种情况?请同学们拿出学具,同桌两人一起试一试。
  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并适时板书相向、相背、同向。
  面對面行驶的叫相向而行。
  背对背行驶的叫相背而行。
  朝一个方向行驶的叫同向而行。
  师概括:两个物体从两地同时出发有相向而行、有相背而行、有同向而行三种情况。这种方法集声、光、色、形为一体的动态演示,极大地调动了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为进一步学习作了充分准备。挖掘和发挥各种信息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使当代教师义不容词的责任。
  丰富多彩的实践操作教学,不仅可以给学生带来极大的学习乐趣,同时也可以最大限度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积极思考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实践出真知”的真谛。
其他文献
【摘 要】形成性评价应是发展性课程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注重了形成性评价,才能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其具体表现为关注学生个体,不以课程目标作为评价的单一化依据,而是关注学生掌握美术知识、技能等情况的同时,更重视对学生美术学习能力、学习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以此突出评价的过程性和个体的差异性等,来强化评价的诊断、发展功能以及内在激励作用。  【关键词】活动全过程 形成性 客
【摘 要】新课改下提高中学生化学学习效率是所有中学化学教师和学生都非常关注的一个命题。笔者就此在本文中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认为可以通过四个途径达到此目标。即:巧打比方,设置生活情景——善导学生;凸显现象——妙启学生;创新实验——激励学生;故事教学——打动学生。  【关键词】新课改 提高 中学生 化学学习 策略    教育心理学指出:要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學生质疑、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生理上和心理上都迅速发展,主体意识和劳动意识逐渐形成的时期,他们受教师的教育影响并非无条件地接受,更希望通过自己的亲身体验获取新知识以及亲身实践探究未知领域。作为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年龄特点,组织活动内容,设计形式,为学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创造条件和理论指导,也不断激发、鼓励学生实践活动的活动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使综合实践课得以顺利开展。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蒲松龄曾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其意是说喜欢读书的人,往往提笔就能写出漂亮的文章,这是因为在阅读的过程中,会不知不觉的学习别人的行文思路和优美的词藻,对一项技艺痴迷的人,并孜孜不倦地学习,他的技术一定是非常精良的。从事语文教学工作的教师恐怕对这句话的理解再深刻不过了,无论是古代的“以论为经,以文为纬”的教学形式,还是现代的“大语文教学观”都离不开对阅读的强调。作为初中语文教
小时候,望着漆黑夜空中那璀璨的群星,我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夜空,也能成为那璀璨的群星中的一颗……  长大了,我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教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于是我又梦想着自己能有一双翅膀,展开双翅飞向太阳,也能成为太阳光芒中最耀眼的一缕……  为着梦想,在三尺讲台上我辛勤耕耘,起早贪黑,以为只要为之洒下勤奋汗水梦想总有一天会实现。当满怀信心投入到教育工作时,才恍然大悟,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发[2007]7号文,第二条“认真落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各项措施”提出——“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其中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学校必须在下午课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小时集体体育锻炼并将其列入教学计划”。体育锻炼时间和课时计划的增加,与之相适应的体育教师编制也
, 【摘 要】探讨了职业教育院校学生的组队方式问题,比较了集中组队模式和分散组队模式的优缺点,指出了集中组队模武适应了教育改革和企业发展的新要求,可以达到很好的实习效果。  【关键词】教育实习;分散;集中;组织;管理    教育实习是实现教育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实现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环节。按照IS09000的管理模式的要求,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是主体,学校应该而且必须把学生的实习组织和管理规
内容摘要:作文的写作技巧,主要从主题的确立,材料的选择,语言的讲究等方面浅谈  关键词:立意 材料 自由 绿叶 鲜花    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和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作文又是一种具有高度综合性、创造性的语言活动。学生的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因为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水平的综合体现。  《课标》明确要求中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
[摘要] 新疆大学生的德育工作,不仅是新时期构建和谐社会的中心任务,而且是应对意识形态领域挑战的前沿阵地,必须加强德育工作的成效。  [关键词] 新疆大学生;德育;评价;措施    课题组于2009年5月在新疆大学进行一次调查访谈。能代表新疆地区的民族、地区、城乡、收人情况,符合抽样选择要求。    一、存在的问题    1、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任教师。高校对大学生道德教育问题不够重视。高校对
每个人都因先天与后天不同的人生经历,不同的文化背景而性格各异。而语文教师由于职业原因,较多地受人文影响,其个性、气质更显缤纷多彩。有的富有亲和力,有的严峻;有的儒雅,有的张扬;有的含蓄,有的外向;有的平实,有的幽默;有的强调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有的强调扎实严谨的课堂秩序。有的善于剖析课文的内涵,突出以理服人;有的善于激发学生的感情,突出以情感人;有的唇舌功夫好,以诵读作为突破口;有的写作能力强,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