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年级教学中培养学生提问的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y15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提出问题 乐问 诱思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有问题,才会有思考,有了思考才有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因此,学问、学问,要会学,更要学会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主动质疑问难、发散思维,辩证地分析问题从而解决问题,这是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关键。而学生提问的目的是为了探索一个新的、未知的领域,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探索能力至关重要。
  一、小学生提问的现状
  由于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学生以为“问”的内容就是只对教师讲授的新课没听懂、没学会的地方。这样一来,差生不敢问,因为一旦问了就表示没学会、没听懂,轻则遭到同学讥笑,重则会遭到老师的训斥;优等生则以为都听懂了,学会了,没什么可问的。这样就造成了没人提问题的尴尬场面。
  像我们学校,每个班的人数达到五十人左右,最少的也有三十几人,教师为了管理好学生,万不得已只能采取一些高压措施。学生怕打断老师的教学思路和计划被老师拒绝回答,怕提出的问题太简单或与课堂教学联系不大被老师和同学认为太浅薄,怕提出的问题辞不达意或出现错误被同学嘲笑,怕提出的问题超出教学要求或老师一时难以回答造成尴尬,学生根本就不敢问。
  二、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1.动机激励,使学生乐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活动是一种有意识的行为,需要激励来推动他们学习的内部动力。而这种内部动力产生于学习需要,当学生有了强烈的学习需要和愿望后,就会出现一种激励推动自己去学习数学的心理力量,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
  为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种方法:
  (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通常对学生的发问有“二怕”,一怕打扰自己的教学思路,二怕拖延课堂的教学时间,导致不敢鼓励学生提问。因此,要让学生大胆提问,改善师生关系,给学生创造民主、自由的学习氛围是非常重要的。教学中,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遵循民主教学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课外经常和学生聊聊天,一起谈学习、谈动画片、谈他们想谈的话题;课中转变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多用商量口吻,多用激励性的语言,允许学生自由发言,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独立见解,消除学生的紧张感和顾虑,使他们勇于提出问题。
  (2)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仅仅注意师生关系是不够的,教师还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好问题情境,使学生在情境中产生问题,从而产生解答问题的欲望,以便更好地理解学习的内容。如在教学“三角形分类”时,用教具演示,当露出一个直角时,学生判断是直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钝角时,学生判断是钝角三角形;当露出一个锐角时,学生很自然地判断是锐角三角形。这时,老师拿出的却不是锐角三角形,顿时学生对新知产生了浓厚兴趣,提出:为什么有一个锐角的就不能确定是锐角三角形呢?教师在为学生设置“疑问”和“悬念”时激发了学生探索问题的积极性,把“教”的主观愿望转化为学生渴望“学”的内在需要,及时打开了学生思维的闸门。
  2.启发诱思,使学生会问
  这种方法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自由开放的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用发现法、反问法、联想法、类比法等,让学生自动提问探索,对学生的各种提问不采取否定、批评的态度,不挫伤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中本质的内容。通过教师的“导疑”,要让学生把问题提到点子上、问在关键处,从而真正学会提问。
  3.过程探索,使学生善问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开放提问时空,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当学生限于经验和知识,解决初步的问题后不善于进一步去发现问题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看书,精思寻疑,注重过程探索,留给学生求疑的机会,从新的角度、新的侧面去观察、寻疑,鼓励探索问题,发展他们的创见性,使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内化,从而真正达到善于提问,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学会学习,是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要思考与实践的东西很多。我们只是在实践中,从确定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观念入手,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主体能动性和认知内驱力,通过培养学生自主质疑能力这个途径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去实现知识的再创造。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按其差异性和适度性的特点,还必须处理好点与面的关系,即:以点到面,示范辐射;以面促点,整体联动。只有在点与面、面与点持续有序的总结、提炼、补充、完善的过程中,才有助于经验的优化和成果的完善。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成外在的、附加的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 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
期刊
教学、教学,既有老师的教又有学生的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的一种双向流动过程。古人云:“亲其师,信其道。”情感教育被认为是“传道、授业、解惑”的纽带。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以情动人,以趣激情,师生关系融洽,学生精神放松,则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探讨问题的热情和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尤为重要。  那么,我在课堂上是怎样激起学生内心的浪花,拨动学生的地理“心弦”呢?   一、树立良好的师表形象,引导
期刊
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中的探究方法,主要是指教师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以探究的方式学习。新颖别致的高超的导课艺术,必然会先入为主、先声夺人,对学生产生强烈的吸引力,使学生欲罢不能、不得不听,整个教学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教学也就容易进入最佳境界。可以说,高超的导课艺术是一种创造,是教师智慧的结晶,它为一堂课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以下,通过本人在课堂教学中的实践,谈一谈对
期刊
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门科学。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调控,是指在课堂上教师为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运用控制论的原理,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对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等作必要、恰当、适时的调控。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教学活动的调控能力。探索教学系统的控制规律,按规律进行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如何在教学活动中认识和运用这些规律?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优化组合各种调控方法。  一、
期刊
摘 要:音乐教育是整个基础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渠道。然而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许多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我唱你学,我讲你听”。显然,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的热情大大下降,还会抑制小学生的创新意识。笔者作为一名现代音乐教育工作者,现将这些年来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的一点体会总结如下。  关键词:“趣与活” 音乐教学 创新能力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期刊
【片段一】  操作与思考:将一张长方形的纸片对折,  对折一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两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三次可分成_______层;  对折四次可分成_______层……对折10次、20次、30次呢?n次呢?算式怎样写?  学生很快举手,结合学生回答,前两个老师逐一板书:2 ;4=2×2。师:对折三次可分成几层?8。算式呢?  生①:2×2×2×2。  (不对,很快有人大
期刊
七年级新生对初中英语教材、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的适应需要一段时间的调整,在这个调整的过程中,教师如果不改变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英语教学的整体效果会受到严重影响。在这学期的教学中我在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和改进,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一、闯过心理关,充分体现教师的平等、关心、信任和期待  在第一节英语课上,我就告诉学生,在老师的眼里,在座的每一位同学没有“好差”之分,大家都在同一条起跑线
期刊
摘 要:探究式学习是一种自主性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创造性学习,是一种师生互动的创新性学习,是我们实施新课程理念的一种非常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其作用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增强探究意识,学会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全面落实“终身学习”这一理念奠定基础。  关键词:探究 实践 创新    自主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学习方式,在世界范围
期刊
摘 要: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曾经说过:“对孩子来说,听到的容易忘记,看到的记忆不深,只有亲身实践和体验的才刻骨铭心、终身难忘。”《品德与社会》教学关注孩子们在生活中的体验而获得的情感,这些情感上的体验给孩子们带来了欢乐。   关键词:生活 体验 体验式教学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应创造条件尽可能地向社会延伸,让学生积
期刊
一、教材分析  《检阅》围绕第四组专题“儿童丰富多彩的童年生活”选编,讲述的是波兰一所学校的儿童队员,在国庆节来临之际,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国庆节的游行检阅时,让拄拐的博莱克走在第一排。游行时,他们的检阅队伍获得了一致喝彩。本篇课文从集体生活的角度为我们展现了儿童的童年生活,用细致的心理描写为我们塑造了一群善良纯真的儿童形象,读之令人感动欣慰,是一篇能够丰润孩子心灵的优秀人文选材。  二、教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