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开展感恩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来源 :师道·教研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dheih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的美言千古流传。加强感恩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培养新时代有责任感的青少年的要求。
   一、营造感恩氛围,熏陶感恩情怀
   (一)建设感恩教室文化
   通过创建温馨、和谐的班级环境,让学生在快乐和谐而充满人文气息的感恩育人环境,师生互享爱的温馨,让学生学会关心、学会感恩。如母亲节来临之际,有些教室后面的挂满了学生自己亲手制作的卡片,他们还在卡片上面写上各式各样的祝福语和心里话,表达了对父母的感谢。如三年级的李老师在教室后面的墙上画着一棵“成长感恩树”,棕色的树杆上伸出许多枝丫,学生把自已的照片剪辑成美丽的叶子,贴在树干上,纸上写着祝福、感恩或鼓励他人的话语。国庆节来临之际,课室后面的墙上张贴一面五星五旗,同学们的卡片制成了一颗颗心形,写上祝福语,借卡片传达对祖国的热爱。
   (二)营造感恩书香氛围
   感恩文化在中国有着几千年的传承和积淀,为我们树立了一大批鲜活生动、可供效仿的感恩榜样。 宋代的岳飞付出生命,实现母亲“精忠报国”的夙愿;《二十四孝故事》 记载了中国古代孝行的故事。学校引领学生阅读《三字经的故事》、《论语的故事》、《岳飞传》等,从经典故事中,懂得感恩与责任。学校还举行以“感恩”为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讲故事比赛、经典美文诵读活动,使感恩活动与书香校园的建设融为一体,互相促进。
   二、渗透感恩教育,传递感恩意识
   课堂教学是感恩教育的主渠道。现行各学科的教材都有其丰富的人文性,学校努力将各学科教材打造成感恩教育的重要载体,使课堂教学与将感恩教育有效整合,促使感恩教育常态化实施。学校让各学科把教材中涉及感恩教育的内容梳理出来,在备课时精心设计,有效利用这些素材内容,使课堂上开展感恩教育更有系统,循序渐进地达到教育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围绕感恩教育渗透点,合理穿插,让学科教学内容与感恩教育有机相融,保证教学主线的统一性,情感氛围的和谐性,能使课堂中达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三、开展感恩活动,体验感恩行动
   (一)组织班队会,提升感恩意识
   学校结合不同年段的感恩目标和感恩教育重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如“集体是我家”、“劳动的孩子最美”、“感恩于心,尽孝于行”等等。如劳动节前,四年级开展了《最美的劳动者》主题班会,让学生了解身边的劳动者对我们的奉献,让孩子懂得感恩社会,感恩身边的人。班会前,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卫工人、民警、菜农、消防员、医生等行业故事,了解他们的劳动环境、工作时间、工作体验、工作故事等等。通过主题班会,让孩子深刻地领略到各行各业劳动者工作的辛劳动与奉献精神,懂得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
   (二)开展实践活动,增强感恩体验
   学校要创造性地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进行感恩实践活动。如母亲节,我们围绕“感恩”这个德育主题,让学生开展“妈妈的节日”主题实践活动。学生和妈妈谈谈心,了解妈妈的生活与工作情况;观察并记录妈妈一天的工作和作息情况;为父母揉揉腰、捶捶背、洗洗脚,帮父母做饭洗衣等;為妈妈制作一张贺卡,写上感恩的话。通过这样的活动,了解妈妈在成长中为自已付出的心血,学会了以实际行动向传递和回报感恩的情感,懂得了成长肩负的责任。无数人负重逆行,才换来我们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学校要让学生通过报刊、网络等了解抗疫中的感人故事,同时也通过手抄报、小视频、感恩卡等形式,向一线抗疫的人们表达谢意。开展以“生活德育”为特色的“感恩教育”活动,唤醒学生的感恩意识,并转化为感恩行动,达到知行合一的育人目标。
  责任编辑 邱丽
其他文献
莱特尔综合征(reiter syndrome, RS)由衣原体感染所致的一组以化脓性关节炎、尿道炎和结膜炎,且常伴发于尿道感染或腹泻之后,主要发生于具有HLA-B27抗原的青年男性还可伴发环状
一、普通高中开设小语种课程对“一带一路”战略重要性2014年6月,我国政府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联合举办了世界语言大会,大会中达成《苏州共识》,其中提出:“语言能力是推动社
德育是适应人的发展和社会需要的必然选择,过程中促进幼儿心智品质与个性性格的养成,促进幼儿道德建构。通过优良传统文化传承、幼儿心理成长需求、了解社会性教育的重要性几个方面的幼儿园活动。《幼儿指导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德育教育应以情感教育和培养良好行为习惯为主,注重潜默化的形象,并贯穿于幼儿生活及各项活动之中。  一、教育环境中的德育渗透  (一)幼儿园公共环境打造   满园书香、童言悦语,我园以阅读为
乐贤坊小学是全国第一所家长学校、广东省书香校园,深厚的历史积淀激励着每一位乐贤人锐意进取,不忘教育初心。学校以“乐贤”文化作引领,积极探索“乐学崇贤、至善臻美”的新样态特色之路,锻造贤师、贤生、贤家长“三贤”队伍,创新家校合作途径,通过丰富的亲子系列活动,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让家长学校的品牌凝聚更强大的教育合力,用心营造合作互促家校教育共同体,共育现代贤人,共建教育“乐府”。   一、温故知新 
果蔬预处理是果蔬制干的重要环节之一。主要介绍了烫漂、冷冻、糖渍、Na Cl浸渍和高压脉冲电场预处理等当前果蔬预处理方法的机理及应用现状,并对果蔬预处理的未来发展趋势作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任何一个家庭中的父母都必须注重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良好的家庭环境和适当的教育方法,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良好发展。一、
厌学,是指学生对学习否定的内在反应倾向, 包括厌学情绪、厌学态度和厌学行为 ,其主要特征是对学习厌恶反感, 甚至感到痛苦, 因而经常逃学或旷课。   一、厌学的原因   厌学现象的形成错综复杂,影响学生产生厌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尽管不同阶段的学生以及不同个体产生厌学的原因不尽相同,但是多数学者都认为原因主要由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家庭因素以及个人因素构成。  (一)社会因素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在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推动多学科交叉融合、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等方面为人才培养方式提出了新的挑战。新时代背景下,教育改革面临的根本问题是,如何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