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地 气象万千

来源 :中华瑰宝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3977601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考古证明,在中国,商代便使用了印章,迄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中国的印章,原本的社会功能是“以检奸萌”。通俗一点说就是以“凭信”获取“防伪”的目的。帝王和大臣用它彰显皇权,百姓用它证明身份。在生活中,人们可以将它挂在腰间,此为佩印;百工将印记留在陶器、青铜器上,以表示制作者或作坊地,此为“物勒工名”;在系腰带的带钩上制作印章,谓之带钩印;将印烧烫后,在马的身上烙出印记,标明归属,谓之烙马印。当然,这些都具有“以检奸萌”的作用。随着其社会功能的发展,印章文化如同一种符号,延伸到古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它可以成为商标,也可以作为装饰,出现在镜子、紫砂壶、古琴、墨锭、青花瓷上……道不尽,数不完。钱行、伞行、纸行、箱包行到处都可看到印章使用的踪迹。
  在以竹木简作为文字载体的时代,印章曾普遍使用于封检制度。写有政府公文的卷册,以泥封口,并在泥上加钤印章,这便是今日考古发现的封泥印的原由。印面文字反刻,抑压于泥上则成了正文,这一原理竟使印章成就了文明史上的创举。今天,人们不难在博物馆的陈列中,见到秦始皇为统一度量衡而颁布天下的诏书,俗称秦诏版。若是青铜质的量器,诏书则凿刻其上,然而陶质量器上的诏书,乃是用一方一方印章,四字一印,连续拼接而成全文。印面是反文,钤盖在陶器湿坯上则成为正文,经过烧制便不易磨损。毫无疑问,这一方方印章,可以反复使用,当可视为活字,而陶量上的秦始皇诏书则堪称活字印刷术的滥觞。尽管泥活字的使用要到宋代才出现,但细细想来,印章的使用原理正启迪了中国四大文明之一印刷术的思维。
  在世界古文明中,印章并非中国的专利,也并非最早在中国出现。但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有中国的印章在历史进程中从实用转向艺术,今天称之为篆刻艺术。汉代以后,纸张替代了简牍,印章封检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实用印章改变了往日的使用方法,以朱色涂于印面钤打在纸上,醒目鲜亮。当书画家、收藏家开始将印章钤于书画作品上,一扇通往艺术的大门被打开。唐代著名书画家、鉴赏家窦臮和张彦远,首先分别在他们的著作《述书赋》和《历代名画记》中著录了书画上的印章,精细地将公私鉴赏印章勾摹下来。尽管他们的初衷主要是在鉴赏中用于参照和防伪,但这种以印章图像著录的方式,既可视为印谱的滥觞,也可视为印章进入书画艺术的最初脚印。
  文人画在宋代兴起,写意的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怀。于是文人亦将其注入印中,歐阳修有“六一居士”印,取《集古》一千卷、藏书一万卷、琴一张、棋一局、酒一壶加上自己髯髯一老翁之意。米芾则用典故入印成“祝融之后”“火正后人”印,以祝融为上古楚地之火神,隐喻自己是楚国后裔。他甚至还自己篆印—设计印稿,在他收藏的《褚摹兰亭卷》上,钤印多达七方,以示珍重。更有趣者,辛弃疾破其姓作“六十一上人”印,如同以印猜谜。据宋代著录记载,李公麟还在画上使用闲章“墨戏”。请注意,将印章玩出文人情趣来,自非工匠所能,这是艺术家的玩法。可见,宋代书画家手中的印章已经不仅仅只有凭信的意义了。
  宋代的金石学兴起,金石图谱的刊行也大行其道。古印章原为金石的一种,自然亦被收集于金石图谱中,渐渐地从金石图谱中分离出了集古印谱,这种分离本身就说明印章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杨克一、王厚之、姜夔都曾辑有集古印谱。由南宋进入元代的赵孟頫也曾摹过古印谱,名曰《印史》。他在《印史》的序言中提倡汉印的质朴之美,而批评南宋风行的士大夫用印“合乎古者,百无二三”,流于习俗。他呼吁士大夫改弦易辙,走汉印的正道。这样的观点,即是篆刻艺术史上著名的“印宗秦汉”观。这是历史上第一次自觉选择接受汉印美的宣示,也标志着文人篆刻艺术自觉时代的到来。
  赵孟頫身体力行,他自己设计印稿,白文仿汉印,朱文则以小篆成元朱文。作为元代文化艺术界的泰斗人物,他以其广泛的影响力,使印章与文人书画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与宋人不同的是元人书画无不用印,而用印则均以赵孟頫的朱白文两种格局为本。元人张绅在《印文集考跋》中曾写道:“国初制度未定,往往皆循宋、金旧法,至大、大德间,馆阁诸公名印皆以赵子昂为法……其大小繁简,俨然自成本朝制度,不与汉唐金宋相同。……斯时天下文明士子皆相仿效,四方一律,可见同文气象。”尽管赵孟頫只能篆印而不能动手刻印,但这不影响我们判断赵孟頫影响下形成的篆刻艺术流派客观的存在。“四方一律,可见同文气象”,这是文人篆刻艺术史上的第一次,而这样的艺术流派长期以来却被篆刻史遗忘了。
  在元代,推动文人篆刻艺术向前的代表人物,还有吾衍、吴睿、朱珪师徒三代人。元代后期的王冕与朱珪,一个用花乳石刻印,一个则用汉瓦刻印。他们已能自篆自刻。文人能自己操刀刻印,缘于印材的变化。这样的机遇,使文人不再借助工匠之手而可以随心所欲地创作了。风气渐盛,至明代中期正德、嘉靖年间,“天下已尽崇处州灯明石”(明·郎瑛《七修类镐》卷二十四《辨证类》)。处州,即浙江青田的古称,青田石作为印材的普遍使用,使文人篆刻艺术得以蓬勃发展。明代篆刻艺术最活跃的地区是苏州,吴门派书画家中,以文徵明、文彭父子贡献最著,他们继承赵孟頫的手法,“白登秦汉,朱压宋元”(明·周应愿《印说·成文》),尤其是文彭在篆刻艺术界获得了极高的声誉。吴门书画家中如祝枝山、唐伯虎、陈道复、王宠、许初、王禄之等,于篆刻一道皆有时誉。于是文人治印竟成为时尚,风气波及南京、徽州、松江、嘉杭等地。
  随后,明隆庆六年(1572年),上海顾从德辑成《顾氏集古印谱》,初印二十部,以原印朱钤,收入古鉨秦汉印1700馀方。又三年顾氏再以木板付梓大量刊印。于是在万历初年更掀起了摹汉印的热潮,时人称之为“举国之狂”。在集古印谱的带动下,摹古印谱、创作印谱也接踵问世,印人纷纷以此炫技。由此,职业印人的队伍迅速扩展,杰出者如何震、苏宣、汪关等受到文人的热捧。他们以刻印游走于文人士大夫间,士大夫则乐意为他们的印谱题序作跋,如王穉登、屠隆、李维祯、董其昌、李流芳等文化名人皆参与其中,并借此阐发关于文人篆刻艺术的观念。在这样的热潮中,篆刻家得以名世,印谱得以流传,印论也日渐成熟,如诗论、画论、书论那样,反馈于篆刻艺术实践,并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篆刻理论家。晚明的篆刻艺术迅速攀上了高峰,与小说、戏剧一样,成为这个时代的骄子。
  清代的徽派和浙派,是影响最大的两个篆刻艺术流派。前者是徽籍印人程邃所开,继者巴慰祖、胡唐等人;后者的领袖是杭人丁敬,继者蒋仁、奚冈、黄易等被称为西泠八家。清中叶后,邓石如崛起,以“印从书出”别开生面;受此启发,赵之谦更以“印外求印”,将印外金石文字引入印中。这二论在篆刻界影响深远,一时间吴让之、赵之谦、黄牧甫、吴昌硕、齐白石皆获益二论而登峰造极。这一时期的篆刻家大都身兼书家、画家、诗人,有诗书画印四绝的美誉。换言之,此时篆刻艺术的内涵品质已远远超过了前代。
  1904年,在杭州诞生了历史上第一个篆刻家社团“西泠印社”,20世纪20年代,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则率先将篆刻课程设置于中国画专业中,这是篆刻艺术进入现代高等教育的起点。而今,全国的艺术院校经过多年的努力,大都设有书法篆刻专业。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以篆刻艺术为研究课题者,已不再是新鲜之事。印社遍布、展览频繁、学术研讨、印谱出版、国际交流都是篆刻艺术圈的常态。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篆刻艺术获得了新的、飞速的发展。这是了不起的进步,若起赵孟頫、文彭于地下而观之,必会惊叹大呼的。
  印章上的文字是篆书,这种两千多年前的古老文字,早已不是人们日常的通行文字。令人惊讶的是,它却通过艺术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这正是文化史上的奇迹。篆刻家并不是古文字学家,但仅从识篆、写篆的能力而言,其队伍庞大,且后继有人,却是世界上各种古文字研究史上不可想象的事情。为此,我们更当发展、保护、珍惜篆刻艺术。
  印章很小,戏剧或古装影片中的印章多是夸张了的。不过,它承载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却博大精深。印文化、篆刻艺术的外延,其实并不止于与书、画、诗的交相辉映,设计者借印之美,可将“中国印”作为会徽,在北京奥运会上大放异彩;考古者可因印文之释读,确认海昏侯古墓的最终归属……印与历史、地理、考古、民俗、宗教、经济等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不是这篇短文可以展开的。若问印有多大的文化容量,古人云:方寸之地,气象万千。我想,这当是最贴切的表述。
  黄惇,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理事,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研究院研究员。
其他文献
他的画精致典雅,笔法隽秀,意境幽远,在画院中有『绝品』之名;他以『有我』之笔,达『无我』之境,创造出虚实相通的丹青境界。作为『南宋四家』之一,刘松年不仅奠定了南宋绘画的新格局,也对元代绘画风格的走向有所启示,进而对明清画坛产生影响。  南宋时期,中国画风格相较于北宋有很大转变,绘画的写实性更为突出。随着宫廷画院的恢复与繁荣,在山水、界画、花鸟、人物等方面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院体画家。刘松年便是这些画
期刊
在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中,篆刻与印章之名、之用,今人多有熟悉。其是在牙、角、玉、石、木、金等材料上,用刀镌刻出文字或图形,然后以钤压痕,起到昭信的作用。  自商代而起,印章的历史延续三千年之久。其最初作为信用凭证而出现。秦汉以来,随着集权制度的发展,官印作为统治阶级的权力象征,被帝王诸侯、庙堂官府广泛使用,并对印章的名称、形式、文字和使用场合作出严格的规定。  唐宋以后,文人開始参与到印章的创作之中,
期刊
明式家具不仅是一种风格,更代表一种典雅的生活方式。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传承人许建平,用设计巧思赋予作品气质与内涵,为人们展现了本不属于这个时代的明式浪漫与历史想象。  许建平,研究员级高级工艺美术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明式家具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原苏州红木雕刻厂总设计师。1970年进入苏州红木雕刻厂工作,从事中国古典家具设计50年,在明式家具设计方面颇有建树。曾参与中南
期刊
学规是书院的精神纲领,也是书院制度化的重要标志。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唐宋时期兴起的书院,作为古代社会培养人才的主要阵地之一,也有着自己所要遵循的规章制度,即学规,又称条约、揭示、学约、规约、训规、讲规、会约、院规等。最早有资料可证的书院学规出现在北宋初年。到了南宋,理学与书院联系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书院开始制定学规,以指导院生的学习和学术活动的开展。理学大师朱熹的《白鹿洞书院揭示》,既得到了官
期刊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 ,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传诵千古,其情真挚感人。该诗可以看作诗人和琵琶声、琵琶女、客的多重共鸣,这三种“共鸣”,你听出来了吗?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作《吊白居易》诗以示悼念:  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 
期刊
他们是科举场上的冠军,也是书法场上的王者;他们渊博的学识、卓越的文采令人敬仰;他们的书法作品精彩纷呈,饱含家国情怀,书品和人品为后人称道与尊崇。  每个人都有一个状元梦,但在古代这个梦不好圆。读书人要想金榜题名、高中状元,除了自身具有过硬的学识修养,还要写得一手好字。书法与状元有啥关系?字好不好有多重要?看看这几位古代状元的书法作品和人生经历就知道了。  书贵瘦硬方通神  唐代书法家柳公权(778
期刊
红学的进步,需要克服惯性思维,跳出想当然的小圈子,借助信息技术,以实证视角重新理解原材料。 考据理念是一种新尝试,为红学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数百年来,对《红楼梦》的研究人数多、持续时间长、猜想层出不穷,以至于相关研究成为一门学科—红学。然而,今天的红学似乎走入了瓶颈。市面上很多有关《红楼梦》研究的书籍,各出奇谈,充满各种主观臆断,而缺少实打实的论证。这些解读文字,实际上是作者个人意识流对文学的再
期刊
晋文公重耳之所以能成就霸业,名列春秋五霸之中,与其十九年颠沛流离之经历密切相关,没有这段经历,也许就没有后来的晋文公……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叙述重耳流亡在外十九年之事,不作首尾,别无结构,逐段写出,在《左传》中别为一格。晋文公在外十九年,在狄国十二年,驰骋四方,七年而已。回国为君,已是暮年。楚成王说:“晋侯在外十九年矣,险阻艰难备尝之矣,民之情伪尽知之矣。”此篇传文便是详写其备尝艰难、动心忍
期刊
方寸之间,是文字的古拙隽永、中和浑穆;方寸之间,是笔意的铁画银钩、苍劲驰骋;方寸之间,是刀法的天趣节律、曲致流畅。形神、虚实、阴阳、奇正、刚柔、方圆、疏密尽得其间,篆与印之博大精深、千姿百態,蔚为壮观。一字见心,一印华彩,线条纵横下的是传统艺术精粹的集成,更是三千年中国文化的积淀。
期刊
京剧《碧玉簪》是程砚秋大师早期的代表作,在文本、主题、艺术创新等方面具有很高价值。本文重点以『梳妆』『洞房』和『病房』三场戏的核心唱段来导赏这部经典作品,旨在传播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呼唤人们高度关注经典剧目的传承。  剧情及创作背景  京剧《碧玉簪》说的是明代礼部尚书张瑞华有女玉贞,许配给了同乡赵启贤。玉贞表兄陆少庄因求婚于她先被拒,买通了媒婆,于婚前托词骗得玉贞的碧玉簪,并伪造了一封情书,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