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自主学习 优化中学生物教学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_h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优化自主学习,来提高教学有效性的方法:通过探索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认真编写自主学习提纲;有一定的自学要求;及时引导学生关注知识的重点和难点;保证足够的自学时间;有效进行教学效果的检测。这样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归纳能力、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关键词】自主学习;优化;生物学教学
  1 结合我们生物学的特点,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生物课堂教学中,要根据每节课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多例举身边的事例。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事例入手,提出问题。这样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动机,还可以使学生有种成就感,这时老师就“煽风点火”使学生意识到,通过自己的努力也可以解决身边的问题,也可以获得相关知识,从而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
  2 利用板图激发学生的兴趣
  在没有多媒体的课堂中,可以用板画使教材的内容更生动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板画应是我们现代生物教师所应必备的教学技能,通过板画可以使知识更直观,更易理解。我在上《真菌》这一节,讲曲霉、青霉的结构时,由于它的个体小不易观察,我将它画在黑板上。当我画完后,学生都很惊呀。有的说:“我们家馒头上长的毛就这个样子?”学生在疑问中就进一步了解它的结构。我趁机将本课的难点就突破了。在板图的辅助下学生学的轻松,老师也省了很多口舌,也节省了很多时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当下课打铃时,学生说:“怎么下课了?还没上够!”
  3 自制生物课件,提高生物课堂效率
  生物的生理过程,往往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加深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这是学生能否真正掌握知识的关键。实践证明,以往的单靠教师讲,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这话很有道理。如运用电脑的动画功能模拟血液的凝集现象。先呈显出红细胞均匀的分布在血浆中,当不同血型的血液流入时,血细胞就促渐的发生凝集的现象,最终凝集成较大的凝血块。通过让学生看动画,学生们很容易就理解了血液的凝集过程,从而就解决了这个难点。通过生物课件将微观的,难以观察到的生理现象,呈现在学生的面前。难点被轻松突破的同时,也大大缩短了学生的学习时间,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4 让学生参与实验,充分体验实践的乐趣,增强自主学习的意识
  我们生物学科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让学生在实验中获得知识,在实验中体验求知的乐趣。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开展。如在探究同型输血原则的时候,让学生利用老师先准备好的四种不同血型的血清来探究,哪种血型与哪种血型能发生凝集现象,哪种血型与哪种血型不发生凝集现象的规律,从而得出同型输血的原则。像这样让学生经过简单的动手实验就获得知识,使学生获得很大的成就感,从而使学生对生物学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有利于自主学习的开展。
  总之,自主学习课堂结构具有以下三大优点:①自主学习课堂结构的改革,改善了师生关系,既能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又能体现学生是学习过程的主体,从根本上克服了填鸭式教学的弊端。②这种结构使学生从不愿学,到觉得有兴趣、不枯燥,有效地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使学生处于愉快积极的精神状态之中,主动索取知识。③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双方和多向地交流信息,使学生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能使课堂环境智力化,增加学生思维活动的总量,有利于学生求同、求异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发现人才,发展个性和发展特长。再者 ,这节课注重了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三大基本特点——生活性、发展性和生命性。首先,教育来自于生活,教育若是离开了生活,那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本节课在课前设计让学生自己动手通过酿制苹果酒和葡萄酒的活动,以及联系制作面包的生活实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悟知识,然后再充分挖掘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这样把生活作为教育的手段和人的发展的手段是最有效的。其次,在“兵教兵”和“交流心得”环节实质为互动式体验教学,学生在相互交流、讨论中,在不同意见的碰撞中去领悟知识,这才会激发新学习的热情和火花,使传统的知识性教学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学,以人为本,旨在促进人的发展。最后,这节课是师生共同构建知识的互动过程,而且把学生看做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这是生命化的教学,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由此可见,这种自主教学结构侧重在教学环节的优化组合和教与学双边活动的优化组合上,既能发展智力,又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出更高素质的学生。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将大力推广并更好地运用此自主学习课堂结构,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 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变电生产工作,积累了许多关于变压器的知识,现就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作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变压器 运行维护 事故处理  1 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1 变压器运行中如漏油、油位过高或过低,温度异常,音响不正常及冷却系统不正常等。  1.2 当变压器的负荷超过允许的正常过负荷值时,应按规定降低变压器的负荷。  1.3 变压器内部音响很大
期刊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受家庭、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的人格和品质都有消极影响,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进行引导和转化。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特征;成因;转化  1 攻击性行为及其分类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但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范围。攻
期刊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全而推进索质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索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索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高索质的人才能否得到培养。而教师索质中关键是课堂教学索质即教师能否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课堂教学索质的提高中,课堂教学反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作用、方法谈几点看法:  1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从而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机械呆板、枯燥乏味,这就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畏难厌学的心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作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也直接影响到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表现手法单一,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改变学生无话可写、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状。养成乐写、会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
期刊
在家访或家长来访的过程中,家长时常殷殷叮嘱我:“孩子不打不成材,老师您对孩子该管就管,该打就打。”起初,我认为是一句客套话,久而久之,就感觉这不仅是一句客套话,里面还可能存在其它问题。深入调查后,我发现,由于地处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旦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就对孩子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初衷看似正当,但却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未来,必
期刊
1 提出背景  我们的新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材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的道理,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揭示数学问题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教师也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通过自己在教学的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对
期刊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要教学生会做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给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那么,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呢?现在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  1
期刊
合作学习是我们正在进行的课题研究所积极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怎样让合作学习真正成为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成为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真正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是我们长期探索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有一点小小的收获,与同仁们共同分享。  1 把握好合作学习时机  现在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但是,我们不能为了合作而合作。合作探究有利于集思广益、优势互补,但如果过于频繁,就会适得其反。
期刊
作为一名教师,所从事的事业就是教书育人,让学生在愉悦、轻松中学到知识、学会做人是一门深刻,倾其一生所研究不完的课题,记得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提到一位老师上课,课堂上得生动有趣,学生群情激昂、思维活跃,听课的人也完全被吸引住了,就跟变成了学生一样。教学效果得到了最好的体现,有人问这位教师准备这一节课需要多长时间时,这位教师笑了笑,准备这一节课,课前用了二十分钟的时间,但为上课所做的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