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刍议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yameimaru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的根本任务在于“育人”,教育最关注的问题、教育的基本出发点是人的发展。所谓“育人”,就是要促进个体的身心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即要教学生会做人。这一根本任务在语文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给现今的中学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地要求。提高语文课堂效率是一个老话题,而如何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至今还没有圆满的答案。那么,怎样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呢?现在我就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粗浅地谈几点体会,以作引玉之砖。
  1 课堂教学中时间要用在刀口上
  衡量一堂课的教学效率如何,主要看有效教学时间,即在教与学活动过程中学生学习知识、习得技能、形成能力和提高认识真正起作用的时间。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必须千方百计地提高45分钟的利用率。例如,我在教这《孔已己》一课时,先让学生在预习中阅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课堂上以“鲁迅为什么给主人公起个‘孔乙己’这个名字”为题,启发学生设想一下孔乙己是怎样的人,然后与学生一起讨论“孔乙己是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唯一的人”这句话的作用,再让学生思考“孔乙己处在怎样的一个社会里”、“为什么孔乙己出场才可以笑几声”两个问题,最后以“孔乙已是怎样的一个人?可怜吗?可恨吗?可爱吗?”启发学生归纳课文。这样教,不仅节省了教学时间,而且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自己去独立思考,去分析和解决问题,使他们的能力得到提高。
  2 注重培养初中生边聆听边思考的习惯
  目前的语文教学,重写而轻听、说,故不再赘述“写”。课堂上,带着疑问聆听教师的讲解、范读等,边听边思索,这是每位初中生都能做倒的,但课外的聆听、思考则为我们所忽视。胎教的流行,证明人类对世界的最初认识始于听觉。婴儿哇哇坠地到成长为一名初中生,随着他们自身知识的增长、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进入成长的“烦躁期”,对周围的大部分“声音”开始有点不耐烦,或只停留在听的阶段,常常没作深入思索。俗语说得好:身边一切皆学问。平时收听广播、听别人争辩等,如果能边聆听边思考,亦能获得和提高语文能力。如当一名初中生在家观看电视节目,发现电视节目主持人把姓氏中的“任”读成“rèn”,如果这学生能深入思考,联系到课堂上老师读“rén”,想到是主持人读对或老师读对,翻开字典,发现主持人念错了,那么这位中学生的语文认识能力就得到巩固、提高。所以初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教导学生养成边聆听边思考身边一切“声音”的习惯,从中获得、提高自己的语文能力。
  3 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资源,增强实践
  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应用语文的规律。
  以语文新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全册书共安排了三次综合实践活动,三个实践活动都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但就新课程对七年级的学生的要求来看,要达标,决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实际的语文教学中,结合教材,有所变通,特别是在乡镇中学,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校各方面配备又不齐全,因此很难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以“我爱文学”、“走进图书馆”为例,农村学生有一个普遍现象就是知识面太窄,语文素养不高,很多学生进入初中之后,老师问他:读过名著了吗?竟然不知“名著”是何物。学校的图书馆只能叫图书室,藏书量既小,又太旧、太烂,破损不堪。而新课标中对七至九年级学生的要求是课外阅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年阅读二至三部名著。怎么办呢?新的课程观告诉我们,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因此我们必须树立新的课程资源观,即扩展课程资源概念的外延。可以说,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都是课程资源。
  4 注重教学语言、行为的有效性
  初中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也应讲求“辞达”。这种“达”应是“达而清晰”之达,应如行云那样舒卷自如,应象流水那样从容流畅。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讲求“达”的同时,还要讲求“精约”。所谓“精约”,既“核字省句,剖析毫厘者也”,也就是在课堂上不讲空话和套话,用精心设计的语言,对教学内容准确概括。考虑到初中学生年龄较小,更容易被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所吸引,因此初中语文教师要把课讲的生动传神,就必须讲究一定语言的技巧,体现语文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此外,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的身体动作、面部表情、眼神目光等的运用也会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时,语文教师应根据当时的情景准确的运用表情和肢体语言。
  总之,只要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自身实际情况,不懈的努力,就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语文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学风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我们教师只有根据自身实际,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为前提,才能搞好初中语文教学,才能做到功成正果,才能提高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在介绍Wiki特点的基础上,探讨Wiki在网络协作学习中的作用,建构基于Wiki的任务式协作学习模式。通过案例,分析Wiki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以推进基于Wiki的网络协作学习在学校教育的应用。  【关键词】Wiki;网络协作学习;应用研究  1 Wiki概述  Wiki是一种以知识库文档为中心?以协同创作为手段,依靠参与者不断更新修改的,借助互联网创建?积累?完善和分享知识的全新模式
期刊
【摘要】在英语教学中,我们经常会碰到一些英语学习后进生,他们对英语兴趣淡然,成绩平平,为此你也许会感到失望。但是,我要说:老师们,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都是“潜力马”,需要我们伯乐般的细心,关心,爱心和耐心。我们要给这些孩子更多的赏识,点燃他们智慧的火花,让他们显示潜在到的力量,获得学习的乐趣。  【关键词】伯乐;赏识;潜力  作为一名教师,面对后进生,你也许会感到发愁,进而会感到失望。但是
期刊
在深化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研组工作的地位和作用,已显得越来越重要。为此,我想就教研组长的基本素养和教研活动的开展,谈谈自已粗浅的看法。  1 教研组长的基本素养  1.1 教研组长要具有较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深厚的专业基础知识,不仅是搞好教学工作的基础,又是搞好教研工作的必需。  1.2 教研组长要具有较高的教育理论水平。教研组长必须认真学习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新课改理论等方面的知识,才能用这些理
期刊
【摘 要】 本人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变电生产工作,积累了许多关于变压器的知识,现就变压器的运行维护和事故处理作一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 变压器 运行维护 事故处理  1 变压器运行中出现的不正常现象  1.1 变压器运行中如漏油、油位过高或过低,温度异常,音响不正常及冷却系统不正常等。  1.2 当变压器的负荷超过允许的正常过负荷值时,应按规定降低变压器的负荷。  1.3 变压器内部音响很大
期刊
【摘要】攻击性行为是儿童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社会行为,它的产生受家庭、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对小学生的人格和品质都有消极影响,矫正学生的攻击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为此,教师应当根据小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积极进行引导和转化。  【关键词】小学生;攻击性行为;特征;成因;转化  1 攻击性行为及其分类  攻击性行为也称侵犯性行为,是指个体有意伤害他人身体与精神,但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范围。攻
期刊
陈至立同志在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和校长培训工作会议闭幕式上讲话指出全而推进索质教育的关键是校长和教师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索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索质教育能否真正实施高索质的人才能否得到培养。而教师索质中关键是课堂教学索质即教师能否通过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去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教师课堂教学索质的提高中,课堂教学反思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就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反思的作用、方法谈几点看法:  1
期刊
文言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的文言文教学,要求学生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这在一定程度上使我们在文言文教学中过于注重语法教学而忽略了文字美的赏读,过于注重条分缕析而忽视了内容美的领悟,过于注重固定化的授予而淡化了形象美的感动,从而使文言文教学变得机械呆板、枯燥乏味,这就使我们的学生丧失了学习文言文的积极性,甚至产生了畏难厌学的心理。那么,在新课程标准下
期刊
【摘要】小学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小学生语文能力方面起着重要作用的作用,学生写作水平的高低,是衡量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也直接影响到语文的教学质量。教学中如何改变学生表现手法单一,千篇一律的“模式化”,改变学生无话可写、害怕作文、讨厌作文的现状。养成乐写、会写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能力;培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提倡
期刊
在家访或家长来访的过程中,家长时常殷殷叮嘱我:“孩子不打不成材,老师您对孩子该管就管,该打就打。”起初,我认为是一句客套话,久而久之,就感觉这不仅是一句客套话,里面还可能存在其它问题。深入调查后,我发现,由于地处农村,家长希望孩子能够出人头地,过上富足的生活,有一个美好的前程,一旦孩子不能达到家长的预期目标,就对孩子进行体罚或变相体罚。初衷看似正当,但却严重损害了孩子的身心健康。为了孩子的未来,必
期刊
1 提出背景  我们的新版教材增加了大量的实际应用材料,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学生实际和具体的教学内容加以引导,让学生明白数学是来“源于现实,又应用于现实”的道理,并尽可能地引导学生揭示数学问题是怎样从实际背景材料中抽象出来的,又怎样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全过程。因此,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教师必须要有较强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应用能力。教师也应该认真地钻研教材,通过自己在教学的实践中的教学经验,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