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数学问题生活化,提高数学课堂教学实效性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ccstartttt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指出了数学与生活是紧密联系的。新课程提出,数学的价值体现在所学知识与其生活经验、现实世界及其他学科的联系上,问题解决的过程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探索新情境问题的过程。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从而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的日常生活就是学习数学的大课堂,是探索问题的广阔天地,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中,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很多数学规律、数学思想方法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它们的原型。在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经常从现实中寻找数学题材,把要学的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结合,注意引导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理解、巩固、运用数学知识,使学生能把生活经验和数学知识相联系,获得主动探究数学的快乐,体验到“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
  一、建立平等的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前提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家长满意,一定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课堂是服务学生的主阵地,教师通过点拨、引导,运用精湛的教学艺术、科学的方法,“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地引导学生探究获取知识,学会思维。平等的对话式的师生关系意味着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处于真正的平等、沟通与理解之中。所以,“教师更应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和朋友,互相帮助、取长补短、共同切磋、共同进步。对学生进行‘完整的人’的教育。”
  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我们教师要了解每一个学生,关心学生校内外的生活,学会倾听。这是师生交往与对话中赋予教师的道德品质,也是教师教育的智慧所在;教师要学会宽容和期待,充分理解学生的个性化和成长性;在学生犯错误时,能用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潜在价值,将重点放在弄清出错的原因与改进上,教师始终要怀着一种期待的心态,引导激励学生的成长。
  二、结合生活实际,合理组织教材,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数学教育是要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数学的大课堂。然而,现行教材中,往往出现题目老化、数据过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为遥远的情况。如:加工零件、修路等方面的知识,与信息技术发展迅猛的今天相比,教材显然不能适应新形式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联系生活实际,吸收并引进与现代生活、科技等密切相关的具有时代性、地方性的数学信息资料来处理教材、整理教材、重组教材内容。例如:我在上《列方程解应用题》这一节课,围绕“今天我当家”这样一个小主题,根据当家必须买菜、做饭、打扫卫生等具体事情,结合钱、时间、如何安排等具体情况,设计了一系列的数学方程应用题,如应如何统筹安排买菜做饭的时间、买菜的时候用同样的钱可以买哪些不同的菜……这样就把教材中缺少生活气息的题材改编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实际生活问题,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生活中,让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从而提高学生用数学思想来看待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发现数学问题的能力“人只有在自己的活动中才能促成自己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现有发展水平和自身期望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需求,不断形成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创造的精神追求。”为了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接触和掌握数学思想,不断增强数学意识,就必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接触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的数学问题,认识现实中的问题和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例如:在教六年级《百分数的应用》这一课时,让学生了解商场的打折情况,选择合理的消费方式。这样 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留心周围事物、有意识的用数学的观点去认识周围事物的习惯,并自觉把所学习的知识与现实中的事物建立联系。
  四、由从书本中“学数学”走向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和“做数学”回归生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就要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打通学生书本世界和生活世界的界限,由从书本中“学数学”,走向在生活中“体验数学”和“做数学”。如在学习“平均数”概念时,请一些同学组成若干人数不等的排球参赛队,在规定时间内比一比哪一队同学的垫球水平高,数学课堂教学在激烈的垫球比赛中开始,这是一个学生熟悉的真实的生活问题情境。
  为了给学生更多“做数学”的机会,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家庭作业形式,布置贴近生活的家庭作业,这种家庭作业要与学生个人情况紧密相连,适合每一个学生的能力和生活背景,并使学生意识到他们在课堂上学习数学知识的价值,对学校教育形成一种积极的态度,因为他们知道这种家庭作业培养了他们生活的能力。当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时,他们对这些知识的理解就特别深;当学生意识到所学的知识会马上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时,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就越发有意义。
  五、搜集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使数学课堂生活化得以延续现实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紧密联系实际,以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比如,学了“分类“后,引导学生联系日常生活中,在自己的家里有没有分类摆放的情况呢?这时学生头脑中迅速回闪着他们接触过的种种感性材料。然后他们争先恐后地举出了丰富多彩的实例,如:厨房里碗、盘子的摆放(按大小、质地)、书柜中书籍的排列(可按种类、大小)、衣柜中衣物的放置(可按季节、衣裤、内外),学生将这些物品在家中分类摆放的情况说得清清楚楚。这说明联系实际生活,加深了他们对分类意义的理解,感悟到分类的真正含义,增强了应用意识。
其他文献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更应该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更新教育观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充分发挥“模式”的整体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科学课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仅就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既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针对新课改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用自制的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学习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持续发展。我就自制教具
期刊
以图助文,是不同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实际上它已经成了中小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一个视角,也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寓教于图的教育新途径。  1巧用插图,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文中对众多人物群像的描写很多,而写人又都抓住了各自的特点。这也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于是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反复读文,标画出课文中那些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再仔细关注教材插配的人物群像图
期刊
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让我感受到教师难教的是作文,学生头疼的也是作文。作文一直使教师、学生陷入“沼泽地”。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
期刊
在识字教学中,我们千方百计地增加孩子识字兴趣,潜移默化地传授孩子识字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孩子识字习惯,使我们的识字教学更为有效。  一、让“识字”成为一种乐趣  (一)在游戏中识字,感受活动乐趣  一年级学生活泼好动,喜欢做游戏。我把游戏引入识字教学中,有利于创设愉悦的学习氛围,增强识字的趣味性,在教学的不同阶段,应适时选用不同的游戏。  认读生字的过程中往往枯燥乏味,这个过程配上有趣的名字,比如
期刊
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应该做到“五化”,即:趣味化 、生活化、弹性化、多样化、人性化  一、趣味化  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数学课堂上应该坚持把趣字做为教学的的基点。无论教学内容还是学习方式力求做到趣味化。让学生在讲故事、做游戏、直观演示、模拟表演、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的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必要的数学知识,而且切身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 激
期刊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相对于平淡乏味的讲解,生性爱动的低年级学生更爱听故事。在写字教学中,用讲故事的方式导入新课。把孩子引入到所学的内容中去。培养经练字的兴趣,端正练字态度。例如:王曦之错把墨汁当面酱。唐太宗练字等都是激发学生写字兴趣,增强学生练字的意识。  兴趣是推动学习活动的一种内在动力。尤其是小学生由于受自己认知水平的限制,做事往往只凭单纯的兴趣,因此,
期刊
一、注重平时的语言积累  在初中阶段的课本中的经典语言主要集中在课文中,同时课后的语言积累的古诗词中也积累了大量的经典语言。综合这两个方面我归纳出了这么几种类型:  1文中出现的大量的成语。例如:《吾家有女初长成》中:与老先生交谈,“有条不紊”地陈述出她对历史人物的独到想法好评价。 人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今日女儿读书面之广竟超过我。  2文中出现的名人名言。孔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
期刊
数学思维的培养是数学教学的灵魂,学生思维的发展是数学教学的核心。可以说,没有数学思维,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数学学习。因此,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提出了“数学思考”学段目标,把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直接指向数学思维水平的发展,明确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启迪和发展学生思维,使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得到形成和发展。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可采取以下6种方式:  一、激发学习兴趣,启发学生的思维
期刊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是从游戏开始学习的,即使到了小学,游戏仍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如果我们能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开展适当的游戏,借游戏来促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就会使学生智力和非智力品质得到协调发展。  一、“玩”中促学习,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习自觉性的起点,是智慧、灵感的源泉。小学生如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游戏是把学生引入“乐学”大门的好形式,会像磁铁般地把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