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作文课走出“沼泽地”

来源 :现代教育科学·小学教师科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ei198909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多年的执教生涯,让我感受到教师难教的是作文,学生头疼的也是作文。作文一直使教师、学生陷入“沼泽地”。教和不教没有多大差别:凡写事,无非是讲起因、经过、结果,高潮部分写具体;凡写人,也无非是以事写人,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写生动。三年级教到六年级,核心的作文知识就是那么几点,陈旧而又枯燥,缺乏针对性,翻来覆去地讲了许多正确的废话。写和不写没有多大差距:多写几篇作文,少写几篇作文,甚至更多一些,学生的作文水平几乎看不出有多大长进,也几乎没有什么损失。同一个学生就同一个作文题目,高年级时写的质量未必有中年级时的好。而从三年级到六年级,却花了200多课时,作文课堂教学的收效依然雾里看花,模模糊糊。要想让作文课堂走出“沼泽地”,必须使作文课堂教学教得分明、学得清楚,写什么、怎样写、写到什么程度,必须讲到点子上、练到实在处,每一堂作文课都能让每一个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有所长进。
  一、润物无声
  作文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那样:“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并不是生活上的一种奢侈的要求,实在是现代公民所必须具有的一种生活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春游,要求回来后写一篇有关春游的作文。有几位学生请假,不为别的,只是怕回来写作文。春游是学生喜欢的生活,而成了累赘。为作文而作文,作文已变成了目的,就失去了作文的生活意义和本质价值,也就失去了作文的乐趣和内在的需要,作文就成一种负担,甚至成了一种痛苦。假如我们组织学生先讨论到哪去春游,推荐最适合春游的地方,学生就会兴致盎然,争先恐后地发言。此时,你让学生将各自推荐的理由有条理地写下来,比一比谁写的理由最充分,最让大家认可,就采纳谁的提议。这时候,往往不让他们写都难。
  是什么让学生都乐意写作文了?是生活的需要!他们都要表达自己的想法,都想争取自己的提议被采纳,不投入地写怎么行?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几乎感觉不到这是在作文,而是在生活,作文成了他们生活的需要,成了他们生活的手段和工具。于是作文就像游戏一样“好玩”起来。
  想让作文课走出“沼泽地”,应该是让学生感觉不到你是在教他作文,应该“好雨知时节”,“润物细无声”。
  二、练实片段
  小学生学习作文,大致要经历“说话写话、片段练习、谋篇布局”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都需要进行扎实而有效的训练,否则就会出现句子不通顺,内容不具体,选材不恰当等根本性问题,而其中的片段训练尤为关键,用词造句扩展开来,就是段落;段落结构扩展开来,就是篇章。写好段落,着实是打实学生作文基本功的重心所在。
  1阅读积累。作文教学实际上从阅读课上就已经开始了。我们的语文教材中有许多文质兼美的文章,而其中又有数量众多的经典段落,几乎所有的写作方法、表达技巧都蕴含在这些精美的文章与精彩的段落里。阅读教学不但要引领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含义情感,而且要指导学生领会表情达意的方法结构。而后者,正是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引导学生阅读、欣赏课文中的典型段落,并熟读成诵,甚至抄写、听写。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经典的片段读得多了,积累得多了,自然会悟到什么叫具体,什么叫形象,什么叫总分,什么叫对比,这些点点滴滴的写作知识往往是伴随着一个一个具体的段落,连同段落所描述的画面、情感,一起沉淀在学生的记忆里的,而学生缺少的,正是这样的段落积累。
  2模仿迁移。读写结合是一个非常有效的作文训练形式。借鉴课文中典型片段的寫法,写一写生活中的其他内容,在模仿中习得方法获得能力。如《桂林山水》中写漓江水的一段落:“我看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玩赏过水平如镜的西湖,却从未见过漓江这样的水。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漓江的水真清啊,清得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漓江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船浆激起的微波扩散出一道道水纹,才让你感觉到船在前进,岸在后移”。这个段落语言优美、结构典范。我在教学课文后,先端出一杯茉莉花茶,让学生看一看,闻一闻,品一品,学生在饶有情趣的品茗中感受到了茉莉的绿、香,再让学生模仿着写一个片段,学生自然运用了对比、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用总分总结构写出了茉莉花茶的绿、香的特点,赞美之情洋溢其间。或许,学生模仿的片段大同小异,甚至雷同,但都合乎规范,具体生动。其实,这样千“片”一律、千人一“面”的过程,是学生作文必然要经历的阶段。正如学生刚开始学习走路,几乎都是一模一样的步子,歪歪扭扭,但都会自己走了,甚至会跑了,那又自然会是千姿百态,各显个性。
  三、限时习作
  我常常在想,为什么学生都喜欢做游戏,却没有几个喜欢写作文?游戏里面藏着什么样的秘密呢?游戏往往有非常严格的限定,必须竭尽全力才能赢得游戏,这样游戏者不断挑战自己的极限,会产生无限的高峰体验;游戏的取胜率哪怕只有体育彩票中奖率那么渺小,可它依然让游戏者觉得有希望,让人愿意,因此而再接再厉,跌倒重来;对游戏者来说,及时反馈可以得到及时的矫正,让人对游戏充满信心。而我们的作文教学,恰恰在这几个方面没有让学生有游戏时的那种感觉,自然也已难以吸引学生。
  课堂时间是一定的,学生当堂作文必定有时间的限定。而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常常允许学生将没有写完的作文带到课后去完成,有的学生甚至在课堂上刚开了个头,几乎整篇作文都是在课后完成的。且不说课堂作文转化成了课余作文,就学生的作文质量而言,课后作文难以保证每个学生都集中精力认真作文,尤其是作文基础差的学生,因得不到教师的个别指导而放任自流。因此,我每次作文课都留给学生足够的当堂习作的时间,并且规定学生的作文时间,让学生都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地作文。事实上,学生往往会惊异地发现自己的作文潜能,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不断增强作文的信心。对作文困难生,我常常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进行个别指导,他们也听得格外专注。
  关于作文的方法问题,郭沫若曾说:“于无法之中求得法,有法之后求其化。”让作文课走出“沼泽地”也不过如此。
其他文献
音乐是传达人类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能触动人的心灵,陶冶人高尚的情感,具有极大的感染力。从事中小学音乐教学多年,并对小学高年级学生的音乐课堂学习兴趣进行过调查。许多学生反映,他们不爱唱课本中的歌曲,认为课本中的歌曲老套,不好听,而喜欢当今流行的诸如周杰伦、SHE等歌星等组合演唱的歌曲。  就教育现状而言,音乐教育由于没有升学考试的外力推动,再加上有的教师音乐教学走入了误区,只为了上课而上课,音乐
期刊
“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自古众所周知,如今,“写作难,难于上青天”成了教学中的“疑难杂症”。一到作文课,有的学生“唉声叹气”、“眉头紧锁”,一副愁容,读他们的作文如同嚼蜡,究其原因,内容空洞,无真情实感;有的学生作文选一翻,“天下文章一大抄”,虚假,毫无新意。  写作是一个人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的自然投影和记录,学生作文的思想,观点,情感及一切材料均来自于与之相适应的生活实际,这就需要教师在布置作文任
期刊
一、让课堂的界限更宽广  进行学科整合可以让语文走出课堂,走向社会,走向自然。如,以“创卫”工作为活动平台,开展“环保”活动,《环保教育活动》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当今环境情况,调查身边的环境污染,交流自己的调查内容,学习写《环保倡议书》,并进行美化和交流。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经过这项活动,学生展示了精彩纷呈的资料,学生从活动中感受环保的重要性,从自我做起,从身边做起,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为家乡的“
期刊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不难发现每个学生在完成其学习任务时,都表现出所习惯或偏爱的具有个人特色的学习方式。但并不是每种学习方式都是令人满意的,或者说是有效的。现实的教学情境中学生许多的学习方式都是不合理的,因此需要进行学习方式的转变。  一、现有学习方式的不合理原因分析  学生是千差万别的,每个学生都有独特的个性特点,也有不同的学习兴趣与习惯。就个性特点来说,有的学习表现出内省深思,有的则外向灵动,有的
期刊
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我们要端正教学思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那么,我就谈一谈自己对阅读教学不成熟的看法。  一、正确处理语言文字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  学生在阅读课上所读的任何一篇课文都是语言形式和思想内容的统一体。在阅读教学中,我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扎扎实实地理解课文中的词语、句子、段落,确切的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同时,要善于利用课文内在的思想性,联系学生的生
期刊
有效的课堂最终还是通过有效的教学行为得以实现,那么如何打造有效的课堂教学呢。  在各科的教学里,都有备课、授课、练习、作业、测试几个大的环节。在每个环节里都能体现出教师的教学水平和风格特点。一个优秀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基本体现出“准”、“严”、“细”、“实”、“活”、“新”、“情”七个要点,从而加强培养学生“志”、“勤”、“思”、“问”、“练”、“用”、“精”七种意识,使教与学达到和谐统一,师生
期刊
阅读是一种创造,它带有强烈的个性特征。没有个性的阅读,没有创造性的阅读,只是一种“死读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以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乐趣。”在课程改革的今天,虽然教学模式、教师角色在不断地重新定位,但每当我们翻开学生的一本本作文,千山一形、千人一面的
期刊
学生学习数学不是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数学学习更应该具有自主性和探索性,那么,如何促进学生的发展呢?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的指导思想以新的教学观念为先导,以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依据,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教学模式为主题,更新教育观念,体现数学课堂教学的优化,充分发挥“模式”的整体功能,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参与性、合作性
期刊
当今社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时代,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科学课及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仅就素质教育的发展,对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学生联系实际生活的应用能力、操作创新能力和道德品质的培养等。既有智力因素的培养,也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针对新课改需要,广大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大胆创新,用自制的教具,引导学生制作学具,并应用于学习之中,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各方面能力的持续发展。我就自制教具
期刊
以图助文,是不同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实际上它已经成了中小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一个视角,也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寓教于图的教育新途径。  1巧用插图,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文中对众多人物群像的描写很多,而写人又都抓住了各自的特点。这也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于是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反复读文,标画出课文中那些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再仔细关注教材插配的人物群像图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