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佐茂环境哲学的全球化向度

来源 :哲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bc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日本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岩佐茂从挖掘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入手,深入探讨日本乃至全球的环境问题。虽然他经过长期的研究形成了自己富有特色的环境哲学思想,但由于其把马克思主义与环境保护相结合的基本立场与欧美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大体一致,因此,
其他文献
论证过程包括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证明和反驳。证明是论证主体对所赞成的观点进行辩护的过程,反驳是论证主体对所反对的观点进行归谬的过程;证明是求得真知的过程,反驳是揭露谬误的过程;证明所依据的是逻辑有效式,反驳所依据的是逻辑矛盾式。自现代逻辑产生以来,人们发现、
“社会公正”之作为哲学讨论的对象,当立足于原则性的理论高度。在这样的理论高度上,它的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方式才能既不纠缠于实证层面的技术性追问,也不局限于经验或情感层面的伦理批判与道德诉求,而是一个发生于本体论层面上的旨在澄清前提、划清界限、指明方向的工作。
修辞学在某种程度上并不是对实在的描述或反映,而是内在地包含着作者本人的想象、加工和创造。通过这种建构过程,作者把那些不能以必然性方式说出来的东西以似乎必然的方式说出来,并让人们信服。马克思的文本创作即运用了各种修辞技巧,而这些修辞实践表现出某些导致历史目的论解读的倾向。
唯物史观从“现实的个人”概念出发研究人类历史,认为历史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发展,是自然史与人类史的统一,揭示了生态与社会的发展规律与趋势:生态与社会在自然和人类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必将走向协同。生态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既是现实的客观需要,也是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
宗教作为最普遍存在的一种人类设置,是人类最早的意识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自启蒙运动以来,理性成为最耀眼的词汇而受到人们的顶礼膜拜,宗教则似乎成了落后、愚昧的代名词而被看成是理性之光暂时还未照亮的角落。一些思想家甚至预言,宗教会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而走向衰落并最终消亡。但时至今日,宗教的状况并没有兑现某些思想家的预言,宗教仍有着广泛的影响。在世界现有2000多个民族中,迄今尚未发现哪个民族是没有宗教现象的。
劳动概念无疑是马克思学说的一个核心范畴。马克思认为,这个作为现代经济学起点的劳动范畴到了“资产阶级社会的最现代”的条件下才“被现代经济学提到首位”,“成为实际真实的东西”,“作为最现代的社会的范畴”(《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第755页),是“现代工业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页)、“资本的文明的胜利”。(同上,第110页)尽管马克思侧重人类劳动现象的社会性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揭露了历史上的劳动的恶或消极的方面,
美国逻辑学家M·斐汀在2010年对核证逻辑与混合逻辑的组合进行了初步尝试,给出了第一个混合版本的核证逻辑系统JT及其完全性和显式性定理的证明。(cf.Fitting,2010)由于技术原因,这个逻辑在证明内在化定理时要用到对自返性典范的事实公理,所以它还不是这一族逻辑中最小的系统。本文旨在把斐汀建立的逻辑弱化到核证逻辑J的对应,给出该族逻辑的一个极小系统,
清中期,礼学开始复兴,研礼、崇礼蔚然成风。几乎同时,清儒们也广泛关注苟子,涌动着一股苟学复兴的思潮。这两股思潮是偶然的机缘巧合,还是有内在理路上的某种契合呢?对此,本文将以汪中与凌廷堪之礼学和荀学研究为中心,考察清人礼学研究目的、路向、内容和方法上的特色,厘清清中期礼学复兴与苟学复兴之间的内在关系。笔者以汪中与凌廷堪为主要研究对象,缘于他们是清中期有影响力的学者,既是治礼大儒,又是苟学专家。
一、问题意识及研究立场 对理论研究而言,立法体系的成熟构建固然意味着理论界同样应当更加重视司法、执法等法律实施问题,但由于法律实施的基础、前提在于对立法本身的清醒认识和把握,因此,关于“立法的本质”这一法哲学问题,就成为必须深入探讨的课题。人们一般把立法本质断定为特定时空中的一种续造性活动。
在因明中有列举同品时须在宗有法外觅取的规定,这就是所谓的“除宗有法”。但有学者将“在宗有法之外”解释成了“除去有法”“剔除有法”,并认为异品亦须“除宗有法”。现在更有学者进一步认为,同、异喻体亦须“除宗有法”,并由此引出同、异喻体除去宗有法,即为“除外命题”,故陈那的因明不可能具有演绎性质的结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以复旦大学郑伟宏教授为代表,他的所有因明著述都贯穿了“除外说”。对这种“除外说”,笔者不敢苟同,故略陈愚见以为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