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不仅要会“算”,更要会“用”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caigu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数学,不仅要会“算”,更要会“用”;不仅是理论上的由此及彼,更是实践中的华丽转身.例如,从PPT“转移”到操场,问题一“动”而解;从公式“切换”到测量,理解与“算”不同;从计算“深入”到商场,意识超“前”培养.因此,教师应引领学生深入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正是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数学教师应该是“学用结合”的思考者、引领者和建设者,应该引领学生在“学用”的路上走得更远,在数学王国中收获得更多.
  【关键词】数学;计算;运用;生活;素养
  早在九十多年前,陶行知就告诉我们:“朝着实际生活走,大致不至于迷路.”的确,如果教育教学脱离了实际生活,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小学数学也是.唯有紧扣生活化情境,唯有深入沸腾的现实生活中,唯有与鲜活的生活深度对接,才能促使学生学得津津有味,学得高效易懂.小学数学教师应该俯下身子,捕捉生活细节,深情打量现实生活,或数学生活化,或生活化数学,引领学生在生活的密林中亲近数学,解释数学,印证数学,在“学用”的路上渐行渐深.
  一、从PPT“转移”到操场,问题一“动”而解
  在小学三年级的数学课上,笔者做足了课前准备,想要课堂“与众不同”,让自己心满意足,让学生收获满满.课件的资料引入足够“高、大、上”,如发射塔上火箭升空的视频片段,自行车赛的角逐图片,运动员百米比赛的现场资料……但实际情况是这样的,直观形象的资料展示并没有让学生意识到教师的意图,反而把它当作开心的“点心”.因此,正当笔者步入正题,准备开讲时,遭遇“意外”:学生一脸茫然,什么是“路程”?什么是“速度”?这个概念在他们脑海中没有一点生活经验和理论准备,倒是“时间”比较熟悉,那不是墙上的钟表和手机上的闹铃吗?
  看着学生满脸的疑惑,笔者感觉这节“苦心经营”的新授课要泡汤了,当下思量一番:与其在教室里“纸上谈兵”,不如走出教室进行“实战演习”,说不准还能有“意外的惊喜”.于是,笔者当机立断,将数学课和体育课进行“合作”,在操场上拉开了“序幕”.
  数学界权威人士弗赖登塔尔曾说,既然数学源自生活,那就让它应用于生活,扎根于生活吧.面对学生對“速度”和“路程”概念的“茫然”,无须大惊小怪,也无须急于灌输,给他们体验的机会,给他们操作的平台.与其在枯燥的说教中一无所获,不如在轻松的实践中迎刃而解;与其让PPT重复播放,不如在操场上跑几圈.“路程”的远近,“速度”的快慢,“时间”的多少都会在亲身体验中豁然开朗.
  凭着这样的理念,笔者带领学生来到操场上,使得学生既激动不已,又疑惑不解:“教师唱得是哪一出?”然而好奇也罢,困惑也罢,只要是室外活动,学生还是非常喜欢的,一个个欢欣鼓舞,莫名兴奋.其实体育活动中有许多数学方面的知识,只是我们没有关注而已.例如,团体操比赛的列队顺序、比赛分数的统计等都离不开数学知识的应用.至于将“路程问题”从PPT转移到操场,是最接地气、最直观、也是最具实效性的方法,正所谓把课“上出花样来”.
  笔者带领学生绕着400米的操场跑了两圈之后,先让他们算一算一共跑了多少米,再让他们看一看手表或手机,这时,笔者说出刚好用了五分钟并问道:“这是什么?”一名学生随口报出:“时间.”笔者顺势追问:“我们刚才跑了两圈的距离叫什么?”一个不太自信但又清晰的声音从中传出:“路程.”笔者说:“你是怎么知道的?”这名学生说:“教师之前在教室里讲过,刚才我不知道什么叫‘路程’,现在我知道了.”学生之间互相交换着眼神,有兴奋的,也有遗憾的.教师通过提出“你们想知道我们平均每分钟跑了多少米?”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了什么是“速度”,顺势推导出计算公式.这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路程”和“速度”的概念,对于之后理解和解决“相遇问题”“追及问题”有所帮助.
  二、从公式“切换”到测量,理解与“算”不同
  针对最常见的图形面积及周长的计算这类应用题,教师说“很简单”,学生也表示“不太难”,因为只要掌握了计算公式,一切都“水到渠成”.然而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学会这些计算方法有什么用?每天的教学就是围绕这个目标进行的,因此,教师应烂熟于心:为了应用于生活,为了学生进一步学习……学生的理解和回答却和我们的初衷“背道而驰”.
  听过这样一节数学课,在教学“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之后,教师抛出这样的问题:通过练习,我发现同学们对长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掌握得比较好,对计算公式的应用比较熟练,计算过程比较准确,那么谁来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些知识呢?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呢?教师提问是为了把所学知识从课堂引向生活,从理论引入实践,拓展学生的思维纵深度.而我们听到的回答是这样的:为了做作业不出错,为了考试能考满分,为了……“神一样”的回答让教师无言以对,“创造性”的理解让教师瞠目结舌.
  学生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和回答?细思极恐,不得而知,数学课堂远离了生活,理论知识脱离了实践.在学生眼里,学习不就是为了完成作业和考高分吗?学习不就是为了那个班级第几,学校第几的排名吗?或许有的学生还会说,学习就是为了让家长开心和教师高兴.如果我们能让学生拿着尺子亲自测量一下篮球场的长和宽,算一算黑板的面积,去买一块餐桌布,计算一下家里房屋的实用面积……那么我们的数学课堂还会缺少“接地气”的回答吗?
  笔者还原了一段课堂实录.
  师:长方形周长和面积方面的知识究竟对我们有什么用呢?
  生:通过测量黑板,我知道了长和宽影响面积的大小,所以长和宽的差距不能太大.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长与宽相差越大面积越小.
  师:谁还有补充?
  生:我测量家中餐桌布的时候也有这样的感觉,必须注意长和宽,因为它们与面积的大小有关系.   师:对,你们举出的例子很好,因为面积的大小与长和宽有关系,所以工人叔叔制造产品时特别注意这一点.
  生:我还要补充,很多数学知识都源自生活,反之,我们应该利用所学去创造新生活.
  师:对,学习数学不仅是为了考高分,而且是为了运用于生活……
  这样的课堂融“学习、生活、运用”为一体,不仅是理论上的由此及彼,更是实践中的华丽转身;这样的课堂更多地指向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因此更有意义,更有价值,更值得迈出建设性的步伐.当然,我们要的不仅是学生的回答,更重要的是他们对学习意义的理解.因为“学生学习数学不只是为了用来应付考试,更是为了获得能在以后用得上的能力”.因此,让数学和生活紧密合作至关重要.
  三、从计算“深入”到商场,意识超“前”培养
  基于当下电子支付形式(支付宝、微信、手机银行)的“走红”,也基于它们方便、快捷的优势,现金支付越来越少.实际上,就算知识要更新,要“与时俱进”,也不至于将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更改为“花呗”支付或银行转账;就算现在的商品交易几乎都以“多少元”为基调,没有了之前“几角几分”的说法,但学生对货币的最初认识仍然要从元、角、分开始.凡事都得循序渐进,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教师既要引导学生一步步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明白其间的换算规律,又要搞清楚单价、成本和利润之间的运算规律.
  于是,我们的数学课堂上出现了这样一幕.
  三年级的数学课.
  问题1:一张1元钱可以兑换几个1角钱?几个5角钱?多少个1分钱?……
  问题2:你们见过哪些面值的人民币?
  问题3:你们使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
  学生1:我知道一张1元钱可以兑换10个1角钱,2个5角钱,100個1分钱.
  学生2:我见过100元、50元、10元、5元、1元的人民币,没有见过5角、1角、5分、1分的硬币.
  学生3:我使用人民币帮妈妈买过菜和调味品,也没见过硬币,有时剩下的几分钱,阿姨都给我棒棒糖了.
  ……
  五年级的数学课.
  某时装专卖店搞促销,一件衣服按标价的7折出售,可获利30%,如果按衣服的原价出售,那么销售利润是百分之几?课件一出示,有些学生开始思考,有些学生已经动手计算,还有些学生眼神游移,有点不知所措的样子.
  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商品利润的概念比较模糊,有的学生搞不清楚“原价”和“标价”的区别;有的学生说:“常听妈妈说她的衣服都是折扣价,原价三千多,折后一千多,但从没想过到底是几折,也经常在放学时看到街上的服装店门口挂出‘1折’‘5折’甩卖的宣传标语,但从没想过究竟是多少.”
  由此可见,虽然学生每天按时上学,作业本上计算着“成千上万”的数字,试卷上的满分“频频惊现”,数学优秀率100%……但都是“空头支票”而已,真正涉及应用就“大脑空白”.虽说不能让“经济”在学生心中“先入为主”,但是也不能没有一点“经济概念”,如果连“打折”都不明白,那么学习数学有什么作用.这是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的严重“脱轨”,没有了实际生活经历,没有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学生又怎么能明白数学的应用价值,又怎么培养数学核心素养.
  与其让学生在数学课上“一脸迷茫”,不如就此打住,联系家长,先让他们带孩子去逛逛超市,认识各种面值的人民币,让他们独立买东西,通过计算、付款、找零,明白货币之间的关系;再让他们带孩子去各个服装专卖店转一圈,引导他们认识“标价”“原价”,自己算一算“折扣价”,算一算“成本”“利润”.或许有人会说这是“金钱意识”,那就大错特错,如果从小没有一点“经济意识”,那么学习数学有什么意义.因此,“把生活经验作为促进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催化剂”,应该成为打造高效数学课堂的一个基本的观点.
  无论是“路程”的概念从PPT到操场的转移实践,还是篮球场面积的亲自测量和计算,甚至到“元、角、分”的认识、“折扣价”的计算,这都是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能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思维想问题,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这难道不是数学能力和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表现吗?因此,数学教师应该是“学用结合”的思考者、引领者和建设者,应该引领学生在“学用”的路上走得更远,在数学王国中收获得更多.
  【参考文献】
  [1]牛向华.巧搭脚手架 促思维发展[J].中小学数学(小学版),2018(6):23-24.
  [2]陈燕香.浅析基本活动经验的实施策略:以苏教版“解决问题策略”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2013(Z1):118-120.
其他文献
【摘 要】西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道德教育在西方的教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尽管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与西方德育之间存在很大区别,但西方德育理论实践仍然能给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启迪。  【关键词】西方德育思想 少数民族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一、西方德育思想的特点概述  西方没有严格意义上的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道德教育在西方的教育舞台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正
【摘 要】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教师需要探索的方向之一是将阅读教学与写作训练恰当地结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恰当地运用“读写结合”这一模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提升,还可以使学生的阅读能力获得提高。文章探讨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现实情况以及形成原因,简单分析了在初中语文教学时“读写结合”实际应用方案,希望能对教师日后的教学工作起到帮助和指导作用。  【关键词】读写结合;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处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学习的科目越来越多,知识也变得越来越难,课程的进度也越来越快,学生的学习时间变长,学习强度增大,再加上教师、家长等给学生施加压力,这些都给学生造成了沉重的学习压力。如何缓解这种压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是学校、家长以及学生个人普遍关注的问题。本文从高中生学业压力的原因及其对高中生产生的影响入手,谈谈心理咨询对高中生学习压力的缓解作用。  【关键词】心理咨询;高中生
【摘 要】对于法语学习者来说,英语因素一直存在法语学习过程中,而这种英语迁移影响有助益性和妨碍性两个完全相反的作用。在本文中,笔者就以此迁移作用为切入点,以词汇教学为例,来探讨并验证英语因素在法语学习中能够起到积极的正迁移作用。  【关键词】正迁移 法语教学 英语 词汇  一、引言  根据广泛认可的Odlin语言迁移理论:迁移是指目标语和其他任何已经习得的或者没有完全习得的语言之间的共性和差异造成
【摘 要】本文分析了来华留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现状,说明了自我效能感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并提出了调高留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措施,以便不断提高留学生的汉语学习水平。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 留学生 对外汉语教育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社会学习理论的创始人班杜拉在1977年提出的,用以解释在特殊情景下动机产生的原因。自我效能感是个人对自己完成某方面工作能力的主观评估。评估的结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更多地关注核心素养,发挥核心素养在语文学科教学中的指引作用,通过创新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法、革新教学理念,推动学生语文能力的全面发展。核心素养的实现路径没有规定的范式,需要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和总结,才能走出一条真正有效率、有质量的路径。  【关键词】语文;核心素养;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
【摘 要】新课程呼唤充满生命力的课堂,倡导让课堂回归生活。因此,课堂教学要融入生活,把生活问题引入课堂,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帮手。而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教学可以让学生从情境中,感受生活,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模拟情境 感受生活 学到知识 提高能力  “假如我们乘着时间隧道来到唐朝,我们将怎样生活呢?你可以是农民,可以是手工业者,甚至是商人或者官吏、皇帝等等,要求是要符合唐代经济生活
【摘 要】在初三阶段,化学教师一定要重视习惯养成教育,指导学生养成勤思考、多自学、勤动手、爱发现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化学课程的学习特征,从而真正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为此,教师便要解放学生,让学生主动参与化学学习活动。本文将从课堂导入、课堂指导与课尾指导三个主环节来分析初中化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生参与;优化行为;指导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
【摘 要】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在钢琴课教学中教学模式的改革从单一的钢琴小课或集体课转变为分层次的教学模式。  【关键词】学前专业 钢琴 分层次教学  分层次教学是依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兴趣的不同,进行不同群体的组合,实施不同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挖掘学生潜能,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计划;采取不同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受到优质教育,得到正常发展。笔者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
【摘 要】整理和复习是小学数学重要课型之一,我将结合《“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实践阐述如何运用“变教为学”的教学理念,实现复习课的再“生长”。  【关键词】变教为学;再现;发现;纠错;用错  一、变“再现”为“发现”  在整理和复习时,有些教师习惯性把复习简单理解为知识的再现和梳理,复习结果是呈现给学生一张知识结构图,而学生对于知识之间为什么会有联系,有怎样的联系却知之甚少,究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