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若想打动人、感染人,就要挖掘内心深处的灵魂,抒写发自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那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淋漓尽致地抒发自己的情怀呢?我认为不妨注意以下“四借助”:
一、借助叙事抒真情
借助叙事抒发真情,并不是重于叙事,捎带着抒情,而是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对事件的叙述中。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对细节的处理下一番工夫。请看邓隆俊《幸福的定义》作文片断:
很小的时候,爷爷每天去地里干活,每到傍晚我便会站在家门口守望爷爷的归来。爷爷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点吃的玩的,有时是一根雪糕,有时是自制的一个陀螺。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笑眯眯地用他的胡子扎我:“饿坏了吧,我的宝贝孙子在家等爷爷,爷爷怎能不早回来呢?”“宝贝,长大了你会给爷爷买糖吃吗?”“会,当然会。”吃着甜甜的雪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对爷爷的守望就变成了爷爷对我的守望。爷爷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学,所以每到放学,校门外总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寻找我的身影,不用看我也能感觉到那是爷爷,有的时候我因为要值日而晚归,爷爷总是围着校门口那柿子树打转,眉头紧锁,急得直跺脚。
再后来,我到了城里上学,爸妈都让爷爷到我们新家住,爷爷说住不惯,于是依旧住在乡下,自己种了些菜,隔三差五地送些过来,直到他走不了那么长的一段路,坐不惯公车为止。那时,爷爷总是说盼着我放假回去看看他。但又马上说做作业就别回去了,学习重要。
爷爷这么想念我,同样想念爷爷的我一有时间便会回老家看看。每次我回去,都会提前打个电话回去,于是,每次到了家对面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爷爷在向我招手,那时的感觉真的很幸福,幸福之余又有些许担心:万一哪一天爷爷无法再到家门口等我回家了,怎么办?
而让我担心的这一天居然来得这么快,爷爷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他真的无法再给我画十二生肖了,他真的无法给我买甜甜的雪糕了,他真的无法到家门口等我了,我再大声地叫他,他也听不到了……
亲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的积淀。选段紧紧扣住“守望”二字来选材,爷爷在孙子的成长路上一路守望,守望孙子快快长大,守望孙子快快成才,守望孙子常回家看看,小作者用貌似平静的语调抒发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文章以换成孙子守望已在天国的爷爷的幸福结尾,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二、借助细节蕴真情
表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非得使用重词浓笔,也不一定非得连连惊呼感叹,有时采取细腻轻巧的笔触,把整个心力倾注在似乎并不显眼的文字上,在隽永的情味里,同样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请看曹庆萍《我的疯狂老师》作文片断:
如大多数智慧的学者一般,我们这位疯狂老师的鼻梁上也架着一副厚厚的圆眼镜,脑门上除了分布着少许皱纹外便空空如也了,其实也就是有点秃头。他的年龄也不是很大,不过四十岁左右,可能是为学生操了太多的心才长出细密的皱纹。
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还是在一个热热的八月),我就被他的那身特别的装备深深“折服”了:上身一件浅蓝色的翻领T恤,衣领不曾整理好,朝上翻卷着;下面套了一条黑褐色的中裤;脚上是一双失去光泽的皮鞋,还套着一双长长的丝袜——实在是“混搭”得可以!那时我就想,这个老师很不一般!
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刚开学的那半个多月,由于还没适应高中学习,很多同学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唯独上这位疯狂老师的课却格外有精神。因为他有一个法宝,那就是难题、怪题,他上课时也不多讲书上的内容,只是一个劲儿地变着法儿给我们抄出他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题目,总是告诉我们要大胆去试、去做,然后犯错,错得“酣畅淋漓”,要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决心和毅力。等我们错过之后,他再用“朴实”的语言(不标准的普通话夹杂标准的方言)加上搞怪的动作,手舞足蹈地给我们讲解。
这里选取了几个细节,从穿着、语言、课堂要求各方面来体现出疯狂老师的与众不同、认真负责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充分突出了“疯狂”这一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详写,大量列举师生相处的细节,使得详略有致。在叙事、描写中穿插抒情议论,使得文章情感丰富,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三、借助修辞巧抒情
修辞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修饰文字词句,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请看陈路长《感动》作文片断:
他回来了,全身都湿淋淋的,沉着个脸,没等他的妈妈吭声,他把书包一扔,就喊了一句:“为什么我带伞的时候这天不下雨,不带伞的时候又下雨!妈,你也真是的,也不给我送把伞来!”他的妈妈没有言语,只是让他赶紧洗洗换了,随后,他吃好上自习去了,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原来……
他的妈妈原来在他回来之前也才刚踏进家门,妈妈如平常一样做好饭菜,见还没到放学时间,便出去给他买水果,结果也淋了一个落汤鸡,回到家来不及换衣服就赶紧关窗户、收衣服……他上晚自习回来后,又讲了几句埋怨妈妈的话,然后上床安静地睡觉去了,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其实……
他的妈妈其实还穿着那身为了买水果而淋湿了的衣服,为了洗儿子的衣服以及整理家务,他的妈妈已经忘却了湿衣服带来的寒冷,夜深了,她才睡下。
早上,闹钟响了,他迷迷糊糊地走下楼梯,洗漱后吃饱饭就上学去了,他没有注意到妈妈今天不曾对他唠叨不停,也没有注意到妈妈的身影有些摇晃,他也不知道他的妈妈已经……
他的妈妈已经患上了感冒,到了将近晌午她为儿子准备好了午饭才去医院。中午他回来了,没有过多的疑问,吃了饭,睡上一觉,照常上学去了。他的妈妈随后也回来躺下睡着了。下午妈妈按照惯例准备好了饭菜,之后又去了医院。这时,他回来了,终于向邻居问起了妈妈,邻居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他,他的心里一颤,回家吃饭去了。饭菜含在他的嘴里,已经失去了味道,他关心的只有他的妈妈了。
他来到医院,看到正在打点滴的妈妈,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很久不曾好好看看自己的妈妈了。心里一酸,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心里充满了无数的感动,他被妈妈的脸感动了,因为妈妈即使有再多的不如意的事,还是以微笑面对他;他被妈妈的手感动了,因为妈妈用手将自己的事做好了后还要为他操劳;他被妈妈的脚感动了,因为妈妈用脚奔波了数千里甚至数万里……他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因为他心中多了一份更加关心妈妈的责任,他又感觉自己的那颗心安定下来了,因为他知道,妈妈的儿子回来了。 选段用顶真的手法让段落衔接得圆润自然,也吸引了读者。每一句“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原来……”都含有深深的歉疚和悔过,将母亲和“我”的活动放在短短的一天里,集中展现出来,在对比中体现母亲的爱和“我”的悔,很有画面感。
四、借助景物吐真情
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请看廖肇敏《无言的陌生》作文片断:
西边残阳鲜红如血。
我曾经遇到过两位老人,两位都向我伸出双手的老人。
那是一个夏日黄昏。天气酷热难耐,我满脸汗水,热得有点受不了,便快步奔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一瓶矿泉水解渴。无意间,发现不远处一个老奶奶正盯着我,我开始还疑惑不解——我压根就不认识她呀,当我看见她手中提着一只空空的麻袋时,我才恍然大悟:她盯着我是想要我手中的矿泉水瓶。
老奶奶衣衫褴褛,头上白发刺眼且蓬乱未理,两只枯井一般的眼睛透过一丝渴望而又慈祥的光芒,身子明显地佝偻着。手里拄着拐杖,我顿时想到了祥林嫂,我的心中有些酸,又有些震动。于是拿起矿泉水瓶一鼓作气把它喝完,准备迈步过去给她矿泉水瓶,低头发现眼前又有一双手,同样也是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是一位老爷爷,头顶上白发稀疏,同样的衣衫褴褛,同样的身体佝偻,老人的手颤颤悠悠向我手中的矿泉水瓶伸来。
我陷入了两难境地:若给了这位老爷爷,那位老奶奶先在那里等着,可若不给他吧,他却离我最近,不到一尺的距离。这只值一角钱的矿泉水瓶却给我出了一道大难题,一向做事果断的我,顿时变得犹豫不决了,多么可怜的两位老人啊!可我手里只有一个矿泉水瓶……
近在咫尺的老爷爷终于拿过我手中的矿泉水瓶,口中不断喃喃:“谢谢,谢谢……”颤颤悠悠地在我眼前消失了。
而老奶奶依然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瘦弱的身子在风中摆动着,炙热的夕阳将她的脸烤成了古铜色,那一双眼睛里明显充满了失落和忧伤。这时的我仿佛成了《祝福》中回答不出魂灵有无的那个人,我不愿意让她失望,于是冲进商店又买了一瓶饮料,这一次并不是一饮而尽,而是大步走向老奶奶,直接塞到她手里。她用颤抖的手接过饮料,脸上便充满感激,嘴里不停地说:“我要留给小孙子喝……”颤颤悠悠地在我眼前消失了。
西边残阳鲜红如血。夕阳本该是无限好的,可我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夕阳正在西下,西边彩霞满天,我注视着西边的天空,嘴里哼着那熟悉的歌儿:“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段融景入情,选取生活小事,挖掘出社会重大主题,字里行间,处处给人警策。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呼唤社会一起来关爱老人,难能可贵。
一、借助叙事抒真情
借助叙事抒发真情,并不是重于叙事,捎带着抒情,而是把浓郁的情感融于对事件的叙述中。这就需要在写作时对细节的处理下一番工夫。请看邓隆俊《幸福的定义》作文片断:
很小的时候,爷爷每天去地里干活,每到傍晚我便会站在家门口守望爷爷的归来。爷爷每次回来都会给我带点吃的玩的,有时是一根雪糕,有时是自制的一个陀螺。而且每次回来的时候都笑眯眯地用他的胡子扎我:“饿坏了吧,我的宝贝孙子在家等爷爷,爷爷怎能不早回来呢?”“宝贝,长大了你会给爷爷买糖吃吗?”“会,当然会。”吃着甜甜的雪糕,我毫不犹豫地回答。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到了上学的年纪,我对爷爷的守望就变成了爷爷对我的守望。爷爷每天都要接送我上学,所以每到放学,校门外总有一双慈爱的眼睛在寻找我的身影,不用看我也能感觉到那是爷爷,有的时候我因为要值日而晚归,爷爷总是围着校门口那柿子树打转,眉头紧锁,急得直跺脚。
再后来,我到了城里上学,爸妈都让爷爷到我们新家住,爷爷说住不惯,于是依旧住在乡下,自己种了些菜,隔三差五地送些过来,直到他走不了那么长的一段路,坐不惯公车为止。那时,爷爷总是说盼着我放假回去看看他。但又马上说做作业就别回去了,学习重要。
爷爷这么想念我,同样想念爷爷的我一有时间便会回老家看看。每次我回去,都会提前打个电话回去,于是,每次到了家对面的小山坡上,就能看到爷爷在向我招手,那时的感觉真的很幸福,幸福之余又有些许担心:万一哪一天爷爷无法再到家门口等我回家了,怎么办?
而让我担心的这一天居然来得这么快,爷爷真的永远离开了我,他真的无法再给我画十二生肖了,他真的无法给我买甜甜的雪糕了,他真的无法到家门口等我了,我再大声地叫他,他也听不到了……
亲情之所以伟大,是因为爱的积淀。选段紧紧扣住“守望”二字来选材,爷爷在孙子的成长路上一路守望,守望孙子快快长大,守望孙子快快成才,守望孙子常回家看看,小作者用貌似平静的语调抒发着汹涌澎湃的情感。文章以换成孙子守望已在天国的爷爷的幸福结尾,含蓄隽永,意味深长。
二、借助细节蕴真情
表达激越的情感,不一定非得使用重词浓笔,也不一定非得连连惊呼感叹,有时采取细腻轻巧的笔触,把整个心力倾注在似乎并不显眼的文字上,在隽永的情味里,同样能够收到强烈的反响。请看曹庆萍《我的疯狂老师》作文片断:
如大多数智慧的学者一般,我们这位疯狂老师的鼻梁上也架着一副厚厚的圆眼镜,脑门上除了分布着少许皱纹外便空空如也了,其实也就是有点秃头。他的年龄也不是很大,不过四十岁左右,可能是为学生操了太多的心才长出细密的皱纹。
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时候(那还是在一个热热的八月),我就被他的那身特别的装备深深“折服”了:上身一件浅蓝色的翻领T恤,衣领不曾整理好,朝上翻卷着;下面套了一条黑褐色的中裤;脚上是一双失去光泽的皮鞋,还套着一双长长的丝袜——实在是“混搭”得可以!那时我就想,这个老师很不一般!
后来的事实证明的确如此。
刚开学的那半个多月,由于还没适应高中学习,很多同学在上课时无精打采,昏昏欲睡,唯独上这位疯狂老师的课却格外有精神。因为他有一个法宝,那就是难题、怪题,他上课时也不多讲书上的内容,只是一个劲儿地变着法儿给我们抄出他备课本上密密麻麻的题目,总是告诉我们要大胆去试、去做,然后犯错,错得“酣畅淋漓”,要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的决心和毅力。等我们错过之后,他再用“朴实”的语言(不标准的普通话夹杂标准的方言)加上搞怪的动作,手舞足蹈地给我们讲解。
这里选取了几个细节,从穿着、语言、课堂要求各方面来体现出疯狂老师的与众不同、认真负责以及对学生的影响力,充分突出了“疯狂”这一特点。选取典型事例进行详写,大量列举师生相处的细节,使得详略有致。在叙事、描写中穿插抒情议论,使得文章情感丰富,人物形象鲜明饱满。
三、借助修辞巧抒情
修辞是运用各种表现手法来修饰文字词句,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而生动有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请看陈路长《感动》作文片断:
他回来了,全身都湿淋淋的,沉着个脸,没等他的妈妈吭声,他把书包一扔,就喊了一句:“为什么我带伞的时候这天不下雨,不带伞的时候又下雨!妈,你也真是的,也不给我送把伞来!”他的妈妈没有言语,只是让他赶紧洗洗换了,随后,他吃好上自习去了,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原来……
他的妈妈原来在他回来之前也才刚踏进家门,妈妈如平常一样做好饭菜,见还没到放学时间,便出去给他买水果,结果也淋了一个落汤鸡,回到家来不及换衣服就赶紧关窗户、收衣服……他上晚自习回来后,又讲了几句埋怨妈妈的话,然后上床安静地睡觉去了,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其实……
他的妈妈其实还穿着那身为了买水果而淋湿了的衣服,为了洗儿子的衣服以及整理家务,他的妈妈已经忘却了湿衣服带来的寒冷,夜深了,她才睡下。
早上,闹钟响了,他迷迷糊糊地走下楼梯,洗漱后吃饱饭就上学去了,他没有注意到妈妈今天不曾对他唠叨不停,也没有注意到妈妈的身影有些摇晃,他也不知道他的妈妈已经……
他的妈妈已经患上了感冒,到了将近晌午她为儿子准备好了午饭才去医院。中午他回来了,没有过多的疑问,吃了饭,睡上一觉,照常上学去了。他的妈妈随后也回来躺下睡着了。下午妈妈按照惯例准备好了饭菜,之后又去了医院。这时,他回来了,终于向邻居问起了妈妈,邻居一五一十地全告诉了他,他的心里一颤,回家吃饭去了。饭菜含在他的嘴里,已经失去了味道,他关心的只有他的妈妈了。
他来到医院,看到正在打点滴的妈妈,突然觉得自己已经很久不曾好好看看自己的妈妈了。心里一酸,他不知道自己该说些什么。心里充满了无数的感动,他被妈妈的脸感动了,因为妈妈即使有再多的不如意的事,还是以微笑面对他;他被妈妈的手感动了,因为妈妈用手将自己的事做好了后还要为他操劳;他被妈妈的脚感动了,因为妈妈用脚奔波了数千里甚至数万里……他顿时感觉身上的担子重了,因为他心中多了一份更加关心妈妈的责任,他又感觉自己的那颗心安定下来了,因为他知道,妈妈的儿子回来了。 选段用顶真的手法让段落衔接得圆润自然,也吸引了读者。每一句“他却还不知道他的妈妈原来……”都含有深深的歉疚和悔过,将母亲和“我”的活动放在短短的一天里,集中展现出来,在对比中体现母亲的爱和“我”的悔,很有画面感。
四、借助景物吐真情
景物是客观的,而写景之人则是有情的。作者对任何景物,总会有自己的感受,在描绘客观景物的同时,要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融入到作品中去,使读者产生共鸣,进而给读者带来愉悦之情、陶醉之情,将读者带入特定的情景之中,受到美的熏陶,获得美的享受。请看廖肇敏《无言的陌生》作文片断:
西边残阳鲜红如血。
我曾经遇到过两位老人,两位都向我伸出双手的老人。
那是一个夏日黄昏。天气酷热难耐,我满脸汗水,热得有点受不了,便快步奔学校附近的一家商店买了一瓶矿泉水解渴。无意间,发现不远处一个老奶奶正盯着我,我开始还疑惑不解——我压根就不认识她呀,当我看见她手中提着一只空空的麻袋时,我才恍然大悟:她盯着我是想要我手中的矿泉水瓶。
老奶奶衣衫褴褛,头上白发刺眼且蓬乱未理,两只枯井一般的眼睛透过一丝渴望而又慈祥的光芒,身子明显地佝偻着。手里拄着拐杖,我顿时想到了祥林嫂,我的心中有些酸,又有些震动。于是拿起矿泉水瓶一鼓作气把它喝完,准备迈步过去给她矿泉水瓶,低头发现眼前又有一双手,同样也是一双布满老茧的手——是一位老爷爷,头顶上白发稀疏,同样的衣衫褴褛,同样的身体佝偻,老人的手颤颤悠悠向我手中的矿泉水瓶伸来。
我陷入了两难境地:若给了这位老爷爷,那位老奶奶先在那里等着,可若不给他吧,他却离我最近,不到一尺的距离。这只值一角钱的矿泉水瓶却给我出了一道大难题,一向做事果断的我,顿时变得犹豫不决了,多么可怜的两位老人啊!可我手里只有一个矿泉水瓶……
近在咫尺的老爷爷终于拿过我手中的矿泉水瓶,口中不断喃喃:“谢谢,谢谢……”颤颤悠悠地在我眼前消失了。
而老奶奶依然一动不动站在那里,瘦弱的身子在风中摆动着,炙热的夕阳将她的脸烤成了古铜色,那一双眼睛里明显充满了失落和忧伤。这时的我仿佛成了《祝福》中回答不出魂灵有无的那个人,我不愿意让她失望,于是冲进商店又买了一瓶饮料,这一次并不是一饮而尽,而是大步走向老奶奶,直接塞到她手里。她用颤抖的手接过饮料,脸上便充满感激,嘴里不停地说:“我要留给小孙子喝……”颤颤悠悠地在我眼前消失了。
西边残阳鲜红如血。夕阳本该是无限好的,可我心里却像是打翻了五味瓶。
夕阳正在西下,西边彩霞满天,我注视着西边的天空,嘴里哼着那熟悉的歌儿:“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选段融景入情,选取生活小事,挖掘出社会重大主题,字里行间,处处给人警策。切中时弊,发人深省,并用自己的行动来呼唤社会一起来关爱老人,难能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