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烈:小灵通之父的飞天梦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aosnowb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访人:陈黎
  被访人:叶永烈
  
  叶永烈,上海作家协会一级作家。1940年生于浙江温州。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1岁起发表诗作,19岁写出第一本书,20岁时成为《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21岁写出《小灵通漫游未来》。主要新著为“红色三部曲”——《红色的起点》《历史选择了毛泽东》《毛泽东与蒋介石》,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历程;《反右派始末》全方位、多角度反映了1957年“反右派运动”的全过程;《“四人帮”兴衰》——《江青传》《张春桥传》《王洪文传》《姚文元传》以及《陈伯达传》,是中国十年“文革”的真实写照。《1978:中国命运大转折》是关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全景式纪实长篇。此外,还有长篇自传《追寻历史真相——我的写作生涯》以及《陈云之路》《胡乔木传》《行走美国》《行走中国》《行走俄罗斯》《叶永烈目击台湾》,记述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纪实长篇《受伤的美国》等。1998年获香港“中华文学艺术家金龙奖”的“最佳传记文学家奖”。新版《小灵通漫游未来》于2002年12月获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
  
  火星最像地球
  
  陈黎:3月初美国“机遇号”和“勇气号”都发现了火星曾经有水的证据,美国人为什么花这么大的精力来探测火星,这个发现对未来会有什么样的影响?
  叶永烈:在太阳系中有九大行星,科学家对火星的兴趣特别大是因为火星很多情况都跟地球相似,比如它自转一周也是24小时;它也有两极;也有大气层,只是它的大气层要稀薄一些,尽管它比地球小一点,但它的种种条件让科学家怀疑它存在生命。
  陈黎:发现火星上有水是不是最直接的证据?
  叶永烈:对,地球人从地球的角度出发,认为有水存在就有可能会有生命。这也是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科幻小说都写火星,而不写别的星的原因。
  陈黎:你写过和火星有关的科幻小说吗?
  叶永烈:我没有。我写过冥王星。冥王星和地球的差别较大。在九大行星当中,火星的条件是和地球最接近的。火星看上去是红颜色的,人们称它红色的星球。地球因为表面十分之七是海洋,所以看上去是蓝颜色的。过去人们对火星不是很了解,觉得它的条件与地球相似,认为它上面会存在生命,其中幻想小说作家的推波助澜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最有名的是英国威尔斯写的《大战火星人》,在当时很轰动。里面把火星人写成像章鱼的样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科幻小说呢?就是因为当时人们对火星还不很了解,猜测火星有生命。中国也有很著名的关于火星的科幻小说,就是老舍1934年写的《猫城记》。他写的火星人是像猫的样子。当然他这本书更多的是政治上的讽刺。
  陈黎:老舍为什么选择猫作为火星人的形象呢?
  叶永烈:我觉得人们都是从人类的目光来想象火星人的。从两位作家都选择火星来写科幻小说就是因为科学家都认为,九大行星中火星是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按照地球上科学家的理解,生命是大自然必不可少的条件。很多科学家发射卫星到火星上去,了解它的温度,矿产,地貌等,更重要的是探测它有没有水。随着我们对火星的了解,发现火星上现在存在生命的可能性已经很小了,它的大气层非常非常稀薄,含氧量非常非常少,更没有像地球上那样有那么多的水,只是有过水的痕迹。
  陈黎:有过水意味着可能存在过生命?
  叶永烈:人们现在只是猜想,每个星球都有从诞生到灭亡的过程,这个过程是非常漫长的,地球诞生时是个火球,它慢慢地冷却,之后由于地球引力作用,吸收水分凝聚成海洋河流,这是一个十分漫长的过程。如果说地球从诞生到灭亡一共是24小时的话,那么人类是在他最后的五分钟才出现。我们现在来看火星,它可能已经走过了这个过程,已经灭亡了。所以现在的火星上看不到高等生物,我们说火星上的生命期已经过去了,但是它可能存在过生命。还有就是人们想将来太空移民的第一个目标就是火星。不过火星现在氧气含量那么少,又没有水,离地球也很远,移民会有很大的困难。关心火星是关心火星上有没有生命,另外就是考虑能否让它成为移民的目标,哪怕是作为旅游点也好。人们已经登上了月球,那么下一个目标可能就是火星,我们觉得火星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个星球,很多科学家对火星都感兴趣,像美国的,欧洲的,还有我们中国的,就是因为火星与我们地球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还有科学家指出认为火星会存在生命只是我们地球人的理解。有水就有可能有生命,只是地球人根据地球的情况来解释的,也许在别的星球上生命的存在不一定就要有水,也不一定就要有氧气。如果跳出这个模式的话,思维会更广阔一些。因为探索星外文明一直是人们亘古至今的梦想。在宇宙当中有数不尽的星体,难道就没有一个星体的条件与地球相似吗?如果相似就不会有生命吗?这些都是不能肯定的。所以地球人非常希望能够与外星人交流。幻想往往存在于对事物的模糊的认识上,如果事物被研究得非常清楚,它就不存在幻想。科幻小说作家能够进行幻想就是因为那里存在着一个可能性。但等到人们逐渐了解火星以后,也许会非常失望。
  陈黎:美国有一些人跳出来说干嘛要花那么多纳税人的钱研究火星呀,值得吗?
  叶永烈:这就像杨利伟上太空时,中国也有很多人说,我们还有那么多贫穷的地区没有解决温饱,干嘛要花那么多的钱把一个人送上太空,转一圈然后再让他下来。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一个新生的婴儿能做什么?但是等他长大以后他的用处是不可估量的。这个问题也是这样,我们对太空的探索刚刚开始,等若干年以后我们的探索就会取得成果。可以说现在人造卫星就已经开始发挥作用了,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卫星了。所以我们发射火箭,研究火星,将来人们都会理解的。在科技研究还没有取得效果时,不能用现在的眼光来衡量,不能用实用主义来看待科学。我在美国是非常有兴趣地参观他们的航空博物馆。有一块他们从月球上带回来的岩石,非常尖,非常小,他们提出用这块岩石换中国的一个兵马俑,被我们的科学家拒绝了。他们说:“我们中国的科学家迟早会登上月球,我们迟早也会拿到月球的岩石。而兵马俑是拿一块少一块。”杨利伟上太空的消息可以说鼓舞了整个中华民族。其实世界上第一位宇航员是明朝的一个工匠万户,他是做火药的工匠。他把47枚火药绑在椅子上,想用这种方式上太空,结果与椅子同归于尽,他可以说是世界上最早的航天英雄。现在我们在世界太空俱乐部里坐到第三把交椅。随着中国实力的增强,经济的发展,我们也应该对火星的探索做出贡献。
  
  我是第一个进入航天“禁区”拍摄的导演
  
  陈黎:1979年你就拍了影片《载人航天》,能说说当时的情况吗?
  叶永烈:1978年召开了全国科学大会,提出了八项前沿科学,其中之一就是空间科学。我对航天一向很有兴趣,正好在《文汇报》上发了一篇关于航天的文章,于是拍这个影片的任务就落在我的头上。我去北京做了很多采访,写出了电影剧本。这个剧本钱学森看到了,他当时是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副部长,也是国防科委的副主任。正好他出差去上海,就让他秘书打电话找我。那是1979年2月23日,我就赶到延安饭店,和钱学森谈了一个晚上。我趁这机会问他,我说听说我们国家在训练宇航员,我们能不能去那里拍?他说,行啊,那个地方就是我管的!这样我得到他的批准,3月份就进到中国航天训练基地,住在里面有半个多月。
  陈黎:那你是第一个拍摄航天基地的人?
  叶永烈:作为媒体来说,当然是第一个。而且在我之后相隔了那么多年,一直到这次“神舟五号”发射才有媒体进去。当时一直是绝密的,除了他们基地本身有摄影师之外,只有我们这个摄制组进去拍过。
  陈黎:后来情况如何?
  叶永烈:电影没有公开放映。但电影剪辑时,镜头的头尾一般会剪掉一些。按规定这些废片要烧掉,我修剪时看到一些很好看的画面,我舍不得扔,就带回家了放到一个大箱子里,里面放了些干燥剂。去年8月,香港无线电视台盯着我采访,挖根究底地问那影片还能不能找到。我突然想起来我家里还有那么一大堆废片。他们走了以后我就把箱子打开,发现所有的胶片一个霉点都没有,而且差不多每个镜头都有!我很高兴,因为这太宝贵了。我在俄罗斯拍了很多航天方面的片子,加加林的家乡我都去了;还有在美国采访时拍的,旧金山的皇蜂号航空母舰我上去了,阿波罗登月宇航员回来时上的就是这个航空母舰。这些加在一起,我去年11月出版了图片摄影集《飞天梦——目击中国航天秘史》,共有500多幅照片。香港也赶在杨利伟访问香港之前将这本书出了,杨利伟走到哪里,他们就把这书搬到哪里,马上就成为在香港销得很不错的一本书。“神舟五号”成功之后,我是非常忙,各个电视台都邀我做嘉宾,都要用《飞天梦》里的照片,因为唯独我这里有嘛!
  
  与高层领导人的亲密接触
  
  陈黎:当时除了那部没放映的《载人航天》,你还拍过什么绝密的片子?
  叶永烈:这有一个插曲。我还为毛主席拍过片子,当时上海有一个内片组,有50多个人,我是内片组的导演。毛主席病重时,我们连续为他拍了好多好多片子,任务非常急,用的胶片条件都是极好的。连续拍,一直到1976年的9月9号。拍的时候不知道是给毛主席看的。
  陈黎:这些片子内容是什么?
  叶永烈:都是京戏、马戏啊。
  陈黎:你后来写了很多政治方面的传记,和这些经历有关吗?
  叶永烈:我对这些事情很有兴趣。比如说《陈云全传》,陈云逝世第二天,香港那边给我打了五次电话,要我赶这本书。他们对这书稿没有任何要求,就是要在半个月之内完成。半个月我果然完成,写了25万字。采访是原来都做完的,采访他的秘书和周围的人,还去了他的老家和下放的地方。陈云同志本人绝对不接受采访的,也不愿意别人写他。有人花了很长时间搞了一本《陈云画册》,但这本书稿在陈云手里压了好几年。我准备这本书时,人家都和我说你最好别写,因为没有陈云同志的批准,你这书永远出不了。陈云逝世不到一个月,我这本书就在香港卖了。我拿到样书送给陈云的夫人,她说她女儿老早就把书给她看了。我就问她,你看了后觉得怎么样?她说“不错”。我就放心了。
  陈黎:你是以什么身份采访这些高层领导人呢?这些采访全是自费吗?
  叶永烈:就是以作家的身份啊!当然是自费,而且很多工作都是在绝密的状态下进行的,像采访陈伯达。北京的作家老看到我在北京,但也不知道我在做什么;上海的作家老看到叶永烈不在上海,也不知道我到哪去了。前前后后在北京采访了陈伯达一年,一直到他去世。后来在他去世后,人家看到我出了这么厚厚的一本书《陈伯达传》,都吃了一惊。
  陈黎:后来怎么想到采访体育界的人物呢,比如何智丽?
  叶永烈:采访何智丽很偶然。我有一次去南京,《解放日报》一个记者问我,有一个人你敢采访吗?我说,天下有什么不敢采访的人?他就说何智丽,她正在写检讨。我奇怪,为什么拿了世界冠军还要检讨?正好何智丽不久就回上海了,我直接去找她,她欣然接受采访。后来为她写了一篇很长的报道,我第一次把中国乒乓球让球的内幕全部曝光了。我当时就认为这不符合奥林匹克的“公开、公平、公正”的精神。现在和何智丽关系也不错,她每次回上海,都来我家看我。她结婚、离婚这些事,事先都会告诉我。
  
  手机小灵通的名称来源于我的作品
  
  陈黎:你最早是以科幻小说出名的。像大家熟知的《小灵通漫游未来》,是1961年写的,1978年出版。里面有很多科技的奇思妙想,有些现在已经实现了,比如气垫船、可视电话、隐形眼镜、电子报纸等等。你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叶永烈:第一我是理科出身,我是北大化学系的。还有当时我已经完成了《十万个为什么》。《小灵通漫游未来》最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平生的第一本书《科学珍闻三百条》,把各个杂志报纸刊载的科学技术最新成就编在一起。然后我想这么多科学的珍珠,我要能找一条线把它们串起来就好了。就编出了“小灵通”这个小记者,因为我从小就很崇拜记者,理想就是当个记者。考北大时,本想考中文系新闻专业,可是却上了化学系。所以《小灵通漫游未来》的主人公就是小记者,他胸前挂着很大的照相机,别着萝卜那么粗的自来水笔。《科学珍闻三百条》无意中为《小灵通漫游未来》打了一个很好的基础,所以这本书写得很快,就半个来月。压了17年,1978年出来一下就印了300万册,正好赶上了科学的春天,那时的口号是向四个现代化进军嘛。
  陈黎:现在大家用的手机“小灵通”和你的“小灵通”有关系吗?
  叶永烈:当时是美国一家公司要把PHS手机打进中国,要取一个名字,让中国老百姓一听就明白。起初叫“东方之星”,后来起了一大堆名字,都觉得不好。有人提出来叫小灵通,又小又灵又通,而且《小灵通漫游未来》里写过这个东西,机器人手里拿着个无线袖珍电话。但叫小灵通要得到作者的同意,就打电话给我。我说可以啊!这么一句话,就用了这名称。你看现在小灵通已经有4000万用户了,北京攻下来,最后就剩下上海,上海也准备放号了。我前些日子在云南个旧,这么偏远的城市,看到到处都是小灵通的广告。一个作家笔下的人物小灵通能够走进千家万户,我也很高兴。我不求什么。当然有一段时间,因为小灵通网铺得不好,有人说:“小灵通,不灵通,老是打不通。”现在慢慢就改善了,小灵通逐渐灵通起来了。前不久我参加了杭州小灵通的新闻发布会,蛮有意思的。
  陈黎:除了2000年的《小灵通三游未来》,你现在不怎么写科幻作品了,主要精力在纪实作品上,为什么?
  叶永烈:我觉得自己写重大政治题材的东西很熟。如果接着写科幻的东西,我可能会写一个很奇怪的作品,跟现在的科幻小说完全不一样。我现在还顾不上写,也可能哪天会杀一个回马枪。
  陈黎:中国人似乎不太热衷科幻的东西,你认为是什么原因?
  叶永烈:你看诺贝尔奖在一个世纪中,中国人没有拿过一次。和平奖、文学奖可能带有偏见,科学上的评奖大体上是公正的。这说明中国的科学水平在世界上还是比较落后的。科幻小说为什么在美国那么畅销?每年的美国大片,总有那么几部是科幻的。这和美国的科技发展有关。
  陈黎:你很喜欢摄影,最近又出了一套目击系列的摄影丛书?
  叶永烈:对,出了六本,《目击俄罗斯》、《目击台湾》等。像《目击台湾》的照片是我去年年初去台湾拍的,今年可能还要去台湾呆三个月。我大儿子在台湾工作,我儿媳妇是美籍台湾人。我去台湾一方面是探亲,另一方面想去国民党“中央党部”档案馆查些资料。他们现在档案比较开放,现在它是在野党。像俄罗斯,我是苏联解体十周年去的,拍了很多照片。这本书刚刚完成,美国就爆发了“9·11”事件,我专门从上海飞到纽约,住在世贸大楼旁边。《目击美国》专门一章就是讲“9·11”事件,我拍了很多现场,有1200多张照片。在美国冲好,回来时胶卷放在一个箱子,照片放在另一个箱子,随手带着,我不托运。两个分开,一个放在我爱人那,万一丢了一份,我还有一份。因为这些照片来之不易。
  陈黎:那你现在在做什么?在写什么东西?现在有什么最新的政治人物采访?
  叶永烈:现在香港要出我一套书,是科普读物。另外5月全国书市我还要赶两本书。有一本是30多万字的散文选。也在做一个采访,这个人物是很复杂、很重要的政治人物。不是一般性的政治人物,暂时保密吧。
  陈黎:有人说你是中国最有钱的作家,是吗?
  叶永烈:是有人这么说。第一我的作品比别人多,卖得比较火,这也是不可否认的事实。我觉得现在一个作家如果收入很高,这应该是很光荣的。说实在的,作家的劳动很辛苦。人家开玩笑说,谁跟叶永烈过不去的话,对他最好的惩罚是把叶永烈的作品抄一遍。2000万字,你就光抄试试看!我最初是爱写什么写什么,不管读者。后来我变成从读者的角度出发,读者喜欢什么我就写什么。现在写东西之前,我会仔细考虑这本书的前景怎么样。
其他文献
金海曙:你的朋友通常叫你什么?为什么你会取名叫水晶珠链?  水晶珠链:嗯,这个问题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来自一首老歌《请跟我来》歌词里的“水晶珠链”。很小就听,这个词挥之不去。和我的气质也相符,就一直叫下来了。生活里大家还是叫我陈幻的多,文学圈的都爱叫我“水晶”。  金海曙:你“出道”很早,但也沉寂了很久,原因是什么?  水晶珠链:我懒啊。本来签了不少约——4年前,出第二本书的时候。后来因为总是出岔
期刊
(一)    我是一个天使。  没有人相信,可是我知道。我应该叫做安吉拉,那是我真正的名字。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不愿相信我,他们拒绝接受我就是天使的事实。他们喊我希,米仓希。这是一个普通女高中生的名字。  米仓希不是一个平凡的高中女生,她是一个天使,她只是掉了自己的翅膀。  我对自己说。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喜欢仰望云朵。我坐在油绿色的草地上,穿一尘不染的淡紫的裙子,手里攥着粉紫色的花朵。抬头。天
期刊
每晚,找间没人的教室念几个钟头的书,然后,夹着书本沿古榕夹峙的小径回宿舍,与小华子通一通电话,就感到了幸福在泛滥。  从没想过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曾以为幸福在玉食锦衣里,觥筹交错间,是那种空中楼阁式的。没料到,一回首间,竟看到幸福近在身侧,一伸手就可以抚摸到它温暖的面孔。的确,有个人可以让你想念,让你期待就是幸福。  每次,跟小华子说的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大都是很琐碎,很不着边际的。偶尔,同她开开玩
期刊
我大概已经老了。电视里的娱乐明星的面孔渐渐陌生起来,市面上流行的歌曲我都不会唱了,在新新人类嘴里高频率使用的明星的名字我几乎说不上来,而且一听说他们是80年代出生就更令我感到惆怅。就连大街上走着的年轻人的服饰也越来越让我难以接受:宽大如被单的裤腿;低腰、低胸直低到让人担心的地步;有着无数繁复荷叶边与流苏的衣服;鞋尖极细而长的状如小丑的靴子在夏天的马路上……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在往常习惯的学生街里再
期刊
时值春天的梅雨,最近几天,小雨不急不缓地飘洒着。温度也骤降,使我红通通的双手一直抖个不停。  撑着伞,与舍友一同漫步在校道上,风很大,舍友伴着抖动的声音谈这奇冷的天气。很冷,真的很冷,我抬起头,任凭夹着雨丝的风的狂撕。冷,已完全钻进我的骨头里,我下意识摸摸鼻子,那已没有知觉的nose,以及face,感觉冷冰冰的。  不知是自然因素,还是我那颗感受自然的心落伍了,竟一点也感觉不到春天的一点气息,有鸟
期刊
陈福郎,男,1951年生,福建武夷山市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浪迹天涯》、《怪味嬉皮士》,多次获全国和省级优秀文学作品奖。现任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母校寻迹    有朋自武夷山来,告知去年曾举行高中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一时涌上一缕淡淡的沧桑感。35年可真是个不短的日子,你、我、他都在茫茫人海,在荡荡乾坤中,几经风雨,几番搏击,几度沉浮,我们还顾
期刊
蒙木,本名高立志,男,邳县人,1973年生,1991年在石家庄军训一年后开始读点书,大学毕业便在一个江南小城里糊口,2000年返回北京,现供职于中央编译出版社,希望能倒腾出两本5年后还能翻翻而无愧的文字。    大路边,诗人看到  一只小猫在玩耍,无忧无虑地  ——佩索亚  蘑菇破土而出,刚刚得以伸直腰杆的鸟雏似的,探出脑袋满眼好奇地打量着广袤而幽邃的世界。笛笛觉得整个林子的蘑菇都在望着她,问候她
期刊
陈小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海峡》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天上看云》、《大山大水》(即将出版)等。作品获政府奖、省文学奖,入选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年选等。    时间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又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周而复始。时间升起的地方即是落下的地方,落下的地方又是升起的地方。于是时间是一个旋转的球,自转一圈是一个圆,绕太阳公转一周又是一个圆,永远在做圆周运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圆周运动
期刊
[策划人语]  盯住一个男人看,不是有心也是有意了。我不预备装模作样地把一些对明星偶像的膜拜,当作郑重的工作;但现在的策划,围绕着一些女人对待裴勇俊的文章,我是不敢也不甘掉以轻心的。  这是基于一种态度,或者说是下意识,男人感受到了一点关于自我形象与精神上的思考。现在已过了打打杀杀的年月,即便是布什、布莱尔对萨达姆“斩首行动”和“威慑与震撼”,也尽量保持着温文尔雅。令人感感慨系之。  盛世里的男人
期刊
那样一个下着微雨的星期日早晨,你在东水路遇到一个卖花的阿姨。看着这春天的姹紫嫣红的景象,你忍不住买了一盆黄色的玫瑰花。你为自己拥有这份美丽特别高兴。  你知道这是个对你还陌生的城市,你没有自己的窝。你暂时栖息的房子是那么远又不具备一盆花生存的空间,因为你很少在“家”里。你最多的时间是撒在很少人愿意呆的办公室,你现在的意义也在那儿——至少,那里有你要的书和电脑以及个人天地(办公室基本只有你一个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