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空断想

来源 :海峡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nanr03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小培,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海峡》执行主编。著有散文集《天上看云》、《大山大水》(即将出版)等。作品获政府奖、省文学奖,入选中国散文学会中国散文年选等。
  
  时间从东边升起来,从西边落下去。又从东边升起,从西边落下。周而复始。时间升起的地方即是落下的地方,落下的地方又是升起的地方。于是时间是一个旋转的球,自转一圈是一个圆,绕太阳公转一周又是一个圆,永远在做圆周运动。
  亚里斯多德认为圆周运动是最完美的运动形式。
  于是时间是圆形的钟表,时针一圈一圈转着,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我们不知道时间什么时候开始,因此也不知道时间何时结束。既然不知道时间何时开始,那么也可以说,时间已经结束。
  时间被时针、分针、秒针钉在圆心,原地踏步,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
  圆心就是太阳。地球和行星像时针绕太阳作时间的运转。太阳本身不旋转,它恒定在圆心。太阳上面没有白天没有黑夜没有四季,没有生命,没有“事件”,因此太阳没有时间。或者,太阳就是时间的起点,也是时间的终点。
  “时间”远离我们“红移”而去。
  “时间”又朝我们“蓝移”而来。
  古希腊斯多葛派认为时间是循环的,时间像一个圆圈。
  时间是一个圆。
  英国科学家柯文尼认为圆是最完美的曲线。而这最完美的曲线所代表的数字是“0”。什么都没有的“0”。0是最神奇的、最不可思议的数字。0代表空无、代表没有,但是数学运算绝对不能没有0,一切必须从0开始。2000年究竟是20世纪的结束还是21世纪的开始?也就是说,0是上个世纪的结尾,还是下一世纪的开端?可是0既不是开始又不是结束。你说它是结束,分明它已开始;你说它是开始,可是还没有结束哪来的开始?0没有过去、没有未来、甚至没有现在。0即“此刻”,此刻为“0”。
  0是最完美的曲线。
  0是行星椭圆的轨道。
  0是“坍缩”时间的“黑洞”,0是“爆炸”时间的“奇点”。
  0是时间。
  时间是0。
  时间是光。
  光阴似箭。
  时光时光,时间之光无所不在。“时间之箭”以光速运动。
  哲学的时间,文学的时间,文化的时间,量子时间,熵时间,化学钟时间,生物时间……牛顿的时间,爱因斯坦的时间,康德的时间,但丁的时间,胡塞尔的时间,福克纳的时间,博尔赫斯的时间……五光十色的心理的物理的、哲人伟人世俗平民的、古人今人的“时间”,构成时间之光深奥诡谲神秘难测的光谱。
  时间之光普照万物。
  光分出白天,分出黑夜。光产生空间,产生距离,产生引力,产生物质,产生能量,产生生命。“光”是支撑三维空间存在的第四维度——0维度。光确定行星的运行。光确定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没有光就没有任何存在。
  光是时间的旅行。
  光是时间。
  现代宇宙学家认为,时间、空间和物质肇始于150亿年前的一次大爆炸。我们所处的宇宙就在这一声啼哭中呱呱坠地。随着“新生儿”诞生的这一日开始,时间便有了开端。随着“新生儿”的长大,所占据的空间也在“膨胀”。
  宇宙正处在大爆炸后的膨胀中,正处在新生的过程中。
  《易经》说“天地革而四时立”。古人说“天地四方曰宇,往古来今曰宙”。
  时空即是宇宙。
  时间的粒子堆积成原子、分子,堆积成沙粒、土块、石子,堆积成山,堆积成地球,堆积成星星、月亮、太阳,堆积成宇宙。
  时间的细胞分裂成一段一段的生命链条,又将一个个生命链条链接成一个生生不息的生命圈。
  对于时间来说,没有开端、没有起点是不可思议的。
  对于空间来说,无中生有、从虚无创生同样是不可思议的。
  “大爆炸”之前没有宇宙、没有时空,那么150亿年前是什么样子?1500亿、15000亿年前又是什么样子?或者,150亿年前时间是“负数”,空间是“无穷小”。
  生物学家探索生命的起源,试图找到生命的第一个分子;如同物理学家探寻宇宙的起源,试图找到形成宇宙的最初的粒子。但是生命为什么一定要从一个单细胞开始呢?生命本身无法解释生命的起源,我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又怎么可能知道外在于我们的宇宙是如何起源的?我们之所以不懈地努力探索,坚决要找到科学的答案,正是基于我们对时间的充分信任。时间能够创造一切,改变一切,也一定能够回答一切。可是,如果没有了时间呢?
  如果没有了时间,地球上的猴子将停止演变成猿、进化为人,那些从外太空飞来的陨石上将不再带来新生命的“起源”,我们地球深海里的藻类、高温泉水中的微生物也会安分守己不思进取不想演进为更高一级的生命形式,不想成为或许是另一种的“人类”的“共同祖先”。
  当然,如果没有了时间,宇宙也将不再“大爆炸”,地球也不会毁灭……
  我们看不到时间,但是处处都看到空间。事实上我们是从空间的变化来判断时间的变化,从空间来确定时间。
  时间于是编织在姑娘的辫子里,越编越长。每当剪掉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时间生长。
  时间于是是青春的油彩,把年轻人的脸庞涂抹得光鲜靓丽。时间褪色溜走,便会在脸上留下驻扎过的营寨、堑壕、掩体,堆积出七沟八梁,积淀出皱纹瘢痕。于是就得用粉脂填补时间的沟痕,竭尽全力把时间化妆成从前的模样。
  时间于是溶解于水中,波涛汹涌,浩瀚无际。
  孔夫子看到江河之水流走感慨时光的流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其实无论你站在时间江河的任何一点上,你都是数轴上的“零”点,看时间源源不绝滚滚而来,奔腾不息滔滔而去,而你只是此时、只是“此在”。不随时间之河流过来,也没有随时间之河流走。
  走进森林,漫山遍野都是时间。
  抬头望去,形形色色的时间的“三维切片”挂满了树枝,不知几千几万。厚厚的时间的落叶堆积满地,一脚踩过去,不知踩在哪朝哪代,不知踩过几千几万年。一棵树上的时间叶片数不清,一座山上的时间树木数不清,一座座满是时间森林的时间的大山数不清。
  时间在咖啡壶里,随咖啡加热、煮开而沸腾、冒气;又随咖啡倒进杯子里冷却、变凉而消散、沉寂。
  时间居住在大脑的记忆里,记住的东西越多,储存的时间也越多。但是记住的往事越多,意味着失去的时间也越多。
  于是雪人的融化,雕像的风化,种子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动物从出生到长大到消亡,只是体积形体的空间变化而不是时间的变化。
  时间是空间的圈套。
  空间是时间的面具。
其他文献
城市的生存态说到底是人的生存态,衣食住行哪一样都要穿梭在货币之中。  说钱似乎显得很俗气,但不讲钱又站到了不识人间烟火的行列中。  每个人对于钱的态度都在变化,具体化为支配有限或者相对无限的金钱的生存智慧。由此,整合出一个城市的常态与变态。  由集体逃避,到集体无意识,再到集体意识,让货币成为当今全天候最受欢迎的大明星。  正如你看到的:货币化分房在相对安静的气氛中进行,城市的坚定保卫者们又一次接
期刊
小人鱼体会过人间最刻骨铭心的痛苦之后变成了一个异常聪颖冷静的小女孩,许多事纵然是带着虚假诱人的表象而来,她也可以轻松地看破本质。她这个优秀的品质在她成为气泡升入天空后得到充分的发扬和利用。  天上的生活同海水与陆地都有着极大差异,刚来到时,小人鱼几乎无法适应那太过强烈明亮的气氛,到处都被一种过度的奢华的光线装饰过,没有明显的物体间的分割,虽然阳光灿烂,但任何东西都没有影子,仿佛这里的阳光经过特殊处
期刊
这是一个发生在农村里的极其普通的故事。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阳光均匀地洒在每一个角落,鸟儿在枝头欢快地为绿阴唱着动听的歌曲——好一个生机盎然的早晨!对于村子里那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们来说,这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早晨,但对这对刚结婚不久的新人来说却是一个特殊的早晨!  在村口的空地上,这对刚结婚不久的新人正在话别离。妻子紧紧地拉着丈夫的手,无言地站着,那俊美的脸庞上夺眶而出的泪水好像在倾诉着她
期刊
金海曙:你的朋友通常叫你什么?为什么你会取名叫水晶珠链?  水晶珠链:嗯,这个问题已经回答过无数次了。来自一首老歌《请跟我来》歌词里的“水晶珠链”。很小就听,这个词挥之不去。和我的气质也相符,就一直叫下来了。生活里大家还是叫我陈幻的多,文学圈的都爱叫我“水晶”。  金海曙:你“出道”很早,但也沉寂了很久,原因是什么?  水晶珠链:我懒啊。本来签了不少约——4年前,出第二本书的时候。后来因为总是出岔
期刊
(一)    我是一个天使。  没有人相信,可是我知道。我应该叫做安吉拉,那是我真正的名字。不过这个世界上的人们不愿相信我,他们拒绝接受我就是天使的事实。他们喊我希,米仓希。这是一个普通女高中生的名字。  米仓希不是一个平凡的高中女生,她是一个天使,她只是掉了自己的翅膀。  我对自己说。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喜欢仰望云朵。我坐在油绿色的草地上,穿一尘不染的淡紫的裙子,手里攥着粉紫色的花朵。抬头。天
期刊
每晚,找间没人的教室念几个钟头的书,然后,夹着书本沿古榕夹峙的小径回宿舍,与小华子通一通电话,就感到了幸福在泛滥。  从没想过幸福就是这样的简单。曾以为幸福在玉食锦衣里,觥筹交错间,是那种空中楼阁式的。没料到,一回首间,竟看到幸福近在身侧,一伸手就可以抚摸到它温暖的面孔。的确,有个人可以让你想念,让你期待就是幸福。  每次,跟小华子说的也都不是什么大事,大都是很琐碎,很不着边际的。偶尔,同她开开玩
期刊
我大概已经老了。电视里的娱乐明星的面孔渐渐陌生起来,市面上流行的歌曲我都不会唱了,在新新人类嘴里高频率使用的明星的名字我几乎说不上来,而且一听说他们是80年代出生就更令我感到惆怅。就连大街上走着的年轻人的服饰也越来越让我难以接受:宽大如被单的裤腿;低腰、低胸直低到让人担心的地步;有着无数繁复荷叶边与流苏的衣服;鞋尖极细而长的状如小丑的靴子在夏天的马路上……突然有一天我发现,我在往常习惯的学生街里再
期刊
时值春天的梅雨,最近几天,小雨不急不缓地飘洒着。温度也骤降,使我红通通的双手一直抖个不停。  撑着伞,与舍友一同漫步在校道上,风很大,舍友伴着抖动的声音谈这奇冷的天气。很冷,真的很冷,我抬起头,任凭夹着雨丝的风的狂撕。冷,已完全钻进我的骨头里,我下意识摸摸鼻子,那已没有知觉的nose,以及face,感觉冷冰冰的。  不知是自然因素,还是我那颗感受自然的心落伍了,竟一点也感觉不到春天的一点气息,有鸟
期刊
陈福郎,男,1951年生,福建武夷山市人。毕业于厦门大学中文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浪迹天涯》、《怪味嬉皮士》,多次获全国和省级优秀文学作品奖。现任厦门大学出版社总编辑、编审。    母校寻迹    有朋自武夷山来,告知去年曾举行高中毕业35周年纪念活动,一时涌上一缕淡淡的沧桑感。35年可真是个不短的日子,你、我、他都在茫茫人海,在荡荡乾坤中,几经风雨,几番搏击,几度沉浮,我们还顾
期刊
蒙木,本名高立志,男,邳县人,1973年生,1991年在石家庄军训一年后开始读点书,大学毕业便在一个江南小城里糊口,2000年返回北京,现供职于中央编译出版社,希望能倒腾出两本5年后还能翻翻而无愧的文字。    大路边,诗人看到  一只小猫在玩耍,无忧无虑地  ——佩索亚  蘑菇破土而出,刚刚得以伸直腰杆的鸟雏似的,探出脑袋满眼好奇地打量着广袤而幽邃的世界。笛笛觉得整个林子的蘑菇都在望着她,问候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