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真情境探究真问题培养真情感

来源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ssw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创设真实的情境来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是有效的方式之一。情境的创设,问题的提出、分析与解决引领学生不断地在探究的过程中培育学科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在教学实践中,如果教师不面对真实生活,不了解学生的价值观,就很难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导致学生对于老师呈现的理论很难产生共鸣和认同,从而难以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针对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公司的经营”的教学,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为目标,选取了华为的真实案例,通过设置角色和问题链,尝试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一、引用真素材,创设真情境
  在教学中,如果要求学生能运用所学去解决现实问题,教师设置的情境就要具有真实性。情境的真实性一方面指事件的真实,即是确实发生的事,不是虚构或想象出来的事;另一方面是指学生情感的真实,也就是说真实的情境必须让学生有真实的感受。
  围绕真实情境的“真”,我们选择素材时一方面可以选择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另一个方面可以选择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相比较而言,发生在学生自己身上的事更具真实性,学生的感受更深刻,更容易培养学生的真情感。但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些事不能或者很难发生在学生身上,例如企业的经营问题,因此我们要对“别人的事”进行加工改造,让其变为学生的事或者是和学生有关的事,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情境中。例如,笔者在讲“公司的经营”的复习课时,选用华為的真实发展历程,将素材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事件发展的时间线索、知识的逻辑线索进行了结构化处理。
  教学片段一:创业篇
  情境一 有这样一个人
  1944年出生。
  1963年就读于重庆建筑工程学院,自学完成电子计算机、数字技术、自动控制等专业技术,并学习了逻辑、哲学,会三门外语。
  1974年入伍,担任基建工程兵。
  1983年,复员转业至深圳南海石油后勤服务基地。
  后在一个电子公司当过经理,工作不顺,被人骗过,无处就业,对电信市场跃跃欲试。
  情境二 市场环境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量引入外资,全国上下,从农话到国家骨干电话网用的全是国外进口的设备,中国通信市场上有来自7个国家8种制式的机型,当时的中国少有电话机,电话经常掉线,语音质量较差。
  1986年4月,经国务院同意,国家经委、海关总署、财政部联合发文,对邮电通信的技术改造项目实行海关半税政策。同时,国家对使用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贷款购买的通信设备实行全免关税政策。
  情境三 交换机市场
  交换机可以为接入交换机的任意两个网络节点提供独享的电信号通路。
  电信设备的大量进口,直接拉动了交换机代理业务。国内市场对交换机的需求量很大,但国内产品的质量不稳定,产量少,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进口及合资企业生产的产品虽然价格昂贵但很受欢迎。
  问题:综合分析以上条件,假如你就是这个人,你是否会选择创业?如果创业你打算从事什么业务?说明你的理由。
  以上三段材料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的情境,在问题中为学生设定角色,引发思考。结合上述材料与问题,要求学生根据设定的角色进行讨论。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取材料中的有效信息,引导学生学会自我剖析,并在了解“我”的过程中明确创业者应具备的一些素质。引导学生分析外部环境,并明确了解市场条件和国家政策是创业者进行创业必须要了解的前提条件。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不仅要分析创业的内部因素还要分析外部条件。
  此教学环节,从真实的情境入手,设置情境角色,让学生思考并真正地了解创业的艰难,在课堂的思辨中学会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二、贯穿真情境,设置真问题
  真情境的设置除了“真”的要求外还要考虑它的发展性。整个情境如果能层层深入,递进上升,贯穿于整个课堂,就能更好地引发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本课以创业——经营——发展为整个情境的设计线索,引导学生探索企业的前世、今生和未来。情境设计层层递进,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发学生的潜能。
  真问题就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出的现实存在的、学生成长过程中可能会碰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人为编造的问题。每个问题的设计都是为了解决问题。真问题应直面生活,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关注生活、反思生活,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真问题应具有思辨性,直指心灵,能够引发学生的深思。真问题应从生活中来,从学生中来。教师要善于捕捉社会生活中的具有探讨性的问题,在了解学情的过程中发现学生针对某一具体事件的关注点、兴趣点、问题点。
  教学片段二:经营篇
  情境一 电信市场的变化
  交换机的高额利润很快吸引了大批企业介入,不到半年时间就出现了大大小小上百家代理公司。但随着竞争的日益激烈,整个行业走向没落,95%的交换机企业都死掉了,华为同样面临经营的困境。
  80年代中后期,国内出现200多家小型的国营交换机厂家,但技术落后,只能生产小型交换机,竞争力不强。国外进口的交换机价格较高。
  1992年的市场环境是巨大的需求和有限的供给。
  问:如何揭开电信市场的利润空间?
  情境二 国家政策的变化
  大型居用机和用户机基本都被来自国外的电信企业和它们在国内的合资企业所垄断。当时的华为小有成就,但不牢固,实力弱小,技术、经验、资金,还有研发方法和设备都严重滞后。从1992年第三季度开始,为防止经济过热,人民银行已经严格控制专业银行的贷款发放,信贷扩张的势头降了下来,从银行根本贷不到款。
  问: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你会怎么办?   情境三 企业产品的变化
  华为手机隶属于华为消费者业务,作为华为三大核心业务之一,华为消费者业务始于2003年底,在中国、俄罗斯、德国、瑞典、印度及美国等地设立了16个研发中心。
  2018年7月31日,国际市场分析机构国际数据公司发布的初步数据显示,2018年第二季度,华为的出货量超过苹果手机,跃居全球第二位。2018年11月26日华为Mate20系列创下销售神话,8秒破亿!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对第一个教学环节的延续,是对真实情境的发展。华为经历了艰难的创业后,面对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调整自己的经营战略。在整个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面对变化做出科学、理性的选择。通过三个情境变化,提出因为变化而产生的新问题。
  问题1:如何揭开电信市场的利润空间?
  问题2:面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你会怎么办?
  问题3:观看视频,说明华为mate20的创新之处,并阐释技术创新对企业的重要性。
  企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市场的变化对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面对市场的变化,企业如何才能捕捉商机,揭开利润空间,需要学生认真分析市场条件、国家政策,以及自身的条件,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真问题随着企业发展变化而变化,借助这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企业如何做出正确的决策,并在提取材料信息的过程中,促使学生思考和感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通过三个问题的层层剖析,将教材知识动态地构建和组织起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生生讨论、师生互动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所学。
  三、分析真问题,迸发真情感
  设置真情境、分析真问题,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真情感。真情境的设置就是为学生设置价值冲突,而真问题的探索就是为了让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教师可以按照“充分表达观点——明确价值判断的标准——开展价值辨析——选择正确价值取向”的思路,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价值选择。因此,本节课的问题引领都是让学生做出选择并阐明理由,在思辨的过程中,倾听别人的观点,表达自己的观点,做出正确的选择。
  例如,在最后一个学习环节发展篇中,笔者设置的是华为发展的内部驱动因素:文化对企业发展的作用。
  教学片段:成功的企业都有企业文化,在数次危机下,华为能够积极应对并渡过难关,与先进的企业文化是分不开的。华为在短短三十年内快速成长为世界通信设备领域的领军企业,与其说是华为创造了企业文化,还不如说是企业文化成就了华为。
  问:你会为华为创设什么样的企业文化,并阐明理由。
  在这样的情境下引导学生去思考文化的力量。华为的企业文化就是华为一直所坚持的价值观。正是在这种正确的价值观引领下华为才一步步走向成功。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为企业设置了奋斗、快乐工作、自觉勤奋、社会责任感、爱国情怀等企业文化。
  本节课设置的每个情境其实都是让学生做出选择,并给出华为的选择,引导学生在自己的选择和别人的选择中比较鉴别、思考人生。
  真情境、真问题、真情感在實际教学中是有机联系的整体而不是截然分开的。情境为学生学习提供了舞台,问题是链接知识与情境的桥梁,情感是最终要实现的目标。
  注:本文系北京市教育学会“十三五”科研规划课题《思想政治课情境教学模式下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研究》研究成果(课题编号ZXZZ2016-001)。
其他文献
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师投入尽可能少的精力和时间获得最大化的教学效果。如何做到有效教学,应该是每位教师考虑的问题。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避免照本宣科,避免低效、无效的教学。在此,笔者通过《地球的运动》的教学展示,谈谈如何在地理课堂实现有效教学。  一、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課前播放动画,让学生轻松进入地理课堂。  (导入新课)  学生活动一:感觉四季。  1.你感觉中的夏天和冬天。  2.通过观察,你觉
新课程标准从三个维度明确提出每一章节的学习目标,这三个方面的要求是一个目标的三个载体,三者息息相关、不可或缺,而有关三维目标如何达成的见解层出不穷,各有建树,其中“过程与方法”在其中起着关键的支撑作用。现在抽取其一,即关于如何落实历史教学中“过程与方法”这一教学目标,以《中国的古代艺术 》一节的教学为例,来介绍自己积累的点滴见解。  在这一章节中,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如下:1.学生应较全面地体验古代
历史教材中除了正文外,还有很多附加材料,如导言、注释、文献节选、名人名言、议一议、材料阅读、人物画像、图片等。这些资源虽然不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内容,但却是学习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它使得课文内容更加具体、生动和有趣,它们的存在,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学生在课后也非常愿意阅读这些补充的和课题联系密切的内容,既激发了兴趣,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作为历史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好这些附加材料资源
历史课程是高中阶段的重要课程,当前的高中历史教育教学目标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逐渐从历史知识的讲解变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因此,如何从培养核心素养的角度出发重塑教学模式,成为教师的首要任务。  一、夯实知识教学,融入唯物史观  历史知识教学是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基础,核心素养的培养是强化历史知识记忆与吸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夯实历史知识教学,并且,在历史知识教学中融
高中地理必修课程的三个模块,必修1侧重于自然地理,关于全球气压带、风带的教学。《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指出: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说出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根据课标,要求学生能够阅读并熟练绘制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图,掌握全球性大气环流及其对气候的影响。  教材由浅入深,从三圈环流开始,在此基础上理解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全球一共形成7个气压带、6个风
2017年秋季学期以来,七年级统一使用部编《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使新教材的理念落地生根,我们先后参加了各级各类新教材培训与学习,聆听了专家的教材使用讲座,并在各自的教学实践中真切体验新教材的新特点、新变化。现以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生命的思考》为例,谈一点个人对部编教材的使用建议。  一、设置问题,抛砖引玉,关注生命思考  例如,在教学《探问生命》一课时,我让学生思考下列几个问题。  1.你认为是先
诗歌是诗化的历史,如何引诗入史、借诗释史、以诗明史,发掘诗歌的合理内涵,深化历史教学,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是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诗歌资源的作用,以及利用诗歌资源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进行探讨,以促进历史教学发展。  一、诗歌资源的作用  1.有利于营造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诗歌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寥寥数语就能将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形象地反映出来。在历史课堂中,教师可选取一些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国家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坚定的信念,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新版道德与法治教材的推出,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彰显文化自信的一个记号,是传承和发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培养初中学生文化自信中具有极其重要而特殊的作用。  一、充分挖掘教材资源,彰显中华文化之魅力  1.深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当代中学生树立
史料阅读是培养学生历史学科素养的重要途径。笔者在本文结合课堂教学实例,从教材、兴趣、教师等方面谈如何培养初中学生的史料阅读能力。  近年来,史料教学的理念深刻影响着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甚至也影响着历史教科书的编写,如统编初中历史教材除了正文外,还在课文辅助系统中引用了大量的史料。而七至九年级学生(12—16岁)由于阅读时间、经验和水平的制约,存在着极大的阅读障碍,特别是史料阅读障碍。因此,进行史料教
参与式教学法,源自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英国社会学理论。在实际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所有学生都积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和深化,教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开展课堂教学活动,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  一、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法,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在实际教学